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助力实现“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 扩消费稳投资强研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23:28
消费领域 -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 [2] -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包括谷子经济、潮玩盲盒、国货"潮品"、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IP+消费"等 [3] - 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涵盖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领域 [4]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5] 投资领域 - 过去四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2024年上半年贡献率为16.8%,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6]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领先,2024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7] - 民间资本活力释放,核电、铁路等领域吸引民资入股,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确保"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并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 [8] 研发领域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规模增至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9]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研发高增长的主要力量 [9] -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 [9]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10.4% [10]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9]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4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 费新的增长点。"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正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消费者更愿意在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服务消费领 域增加支出,文化、休闲、健康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存在巨大空间,成为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形势总体向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2个百分点;全 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9%,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5%。服务消费展现出良好势 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表示,中央和地方将服务消费 作为扩内需的主要抓手,通过丰富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同 时,技术变革加速服务消费业态创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为培育新增长点提供 动能。 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带动生产和投资,打通供需衔接的堵点,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
助力实现“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 扩消费稳投资强研发 三大方向持续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21:09
消费领域 -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 [2]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包括谷子经济、潮玩盲盒、国货"潮品"、数字消费、品质电商等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涵盖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领域 [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4] 投资领域 - 过去四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2024年上半年贡献率为16.8%,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5]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领先,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6] - 民间资本活力释放,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民企发展 [7] - 重大项目如合池铁路、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推进顺利,4号主塔高度突破176米 [5]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规模增至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8]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研发高增长主要力量 [8] -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 [8] - 新兴产业加速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10.4% [9]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8]
扩消费稳投资强研发 三大方向持续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20:07
消费领域发展 -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 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 3万亿元,年均增长5 5%,2024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1] - 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 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 6个百分点 [1] -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包括谷子经济、潮玩盲盒、国货"潮品"、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IP+消费"等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2] 投资领域表现 - 过去四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 2%,2024年上半年贡献率为16 8%,拉动GDP增长0 9个百分点 [3] - 2024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 3%,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 5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 6%,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 8个百分点 [3] - 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重大项目吸引民资入股,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 [4] 研发与创新进展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 68%,规模增至3 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5]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是研发投入高增长的主要力量 [5]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 6%,增加约1900亿块 [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 8%,占GDP比重达10 4% [5]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5]
夜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8-17 16:43
夜经济发展现状 - 夜经济从单一夜间消费模式向全域化消费生态转变 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 沿海城市夜间步行街人流密集 网红餐厅晚间9时仍有食客排队等候 体现夏季夜经济火爆态势 [1] - 政策支持与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共同推动业态多元化发展 涵盖夜味 夜游 夜赏 夜购 夜养等领域 [1] 发展驱动因素 - 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发力 推动夜间消费业态全面延伸 [1] - 居民消费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升级 追求更多元化的夜间体验 [1] - 新业态重构消费场景并创造就业岗位 包括夜市销售 导购 外卖配送及文化活动相关岗位 [1] 未来发展路径 - 构建"动静结合"多元消费场景 既包含吃喝玩乐业态也发展夜间书店等静态消费 [2] - 强调城市规划需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同质化 同时加强交通卫生安全等精细化管理 [2] - 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夜间消费体验 实现数字赋能与服务托底 [2] - 商家需通过创新避免商品同质化 坚持以质量赢得消费者口碑 [2]
房地产和白酒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集思录· 2025-08-17 13:30
房地产行业 - 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的房地产因医疗、教育、生活便利性优势,未来贬值风险较低 [1][2] - 二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基本只有贬值途径,未来可能性有限 [1] - 人口不足导致空置和贬值房产增多,除非引进外来人口 [3] - 海南、云南等地房产因气候优势成为养老热门,但医疗教育资源与一线城市差距较大 [4] - 对持有一线房地产较多的公司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其他房地产公司均不看好 [4] - 北上广深房价泡沫严重,迟早贬值,小城市房价更合理 [8] - 大城市是人口绞肉机,普通人生育和购房压力大 [8] - 房地产供需和库存问题严重,新房建造速度未明显降低,二手库存巨大 [10] - 房地产行业产能削减90%都不为过 [10] - 房地产金融属性可能被排除,回归消费属性,高利润率或面临更高征税 [12] 白酒行业 - 年轻人参与度低,未来前景存疑 [2] - 非刚需产品,存在啤酒、精酿、可乐等替代品 [3] - 中老年消费能否持续支撑高盈利存疑 [3] - 禁酒令影响有限,可能名存实亡 [3] - 高端酒厂盲目扩产,与恒大末日狂飙类似 [10] - 白酒真正消费量急剧下降,高端酒营收利润占比已达90% [10] - 白酒行业"消费升级"是囤积导致的幻觉,低价酒转高价酒消费不现实 [10] - 茅台库存规模未知,消费周期不明 [10] - 白酒金融属性可能被排除,回归消费属性,高利润率或面临更高征税 [12] 税收政策 - 未来可能向富人征税,包括房租税 [11][12] - 资产规模达440万亿,按1%征税可征收近8万亿 [13] - 梯级征税可能导致资产规模越大被征税越多 [13] - 强制性社保实施,企业利润可能受压 [14] - 国债和海外投资或征收利得税 [14] 市场观点 - 房地产和白酒可能迎来大涨 [4] - 市场轮动现象明显,资金可能流向未涨品种 [6] - 消费类转债或未涨股票可能是投资选择 [6] - 当前定投白酒可能是长期投资机会 [7] - 房地产和白酒价格飙升时供需和库存问题被忽略 [10]
首店经济引爆消费热潮,万达“提质提级”重构齐鲁商业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8-17 10:42
盒马鲁中首店开业 - 盒马鲁中首店于淄博富力万达广场开业 标志着盒马成功布局山东第七城 [1] - 开业火爆盛况凸显"首店经济"在激发区域消费活力中的关键引擎作用 [1] - 盒马鲜生与珠海万达商管集团济南城市公司第四次深度合作 验证商业资源整合与消费升级战略可复制性 [1] 珠海商管济南公司商业生态升级 - 公司深耕齐鲁十五载 旗下20座在营广场覆盖全省11城 2025年12月将迎来济南第三座万达广场开业 [3] - 启动商业生态结构升级战略 通过"一店一策"精准定位 实施"提质提级"精细化运营策略 [3] - 以品牌提级为切入口激活存量商业 重构品牌组合与消费场景 推动鲁北、鲁中、鲁南三大区域商业生态焕新 [3] 济南魏家庄万达广场案例 - 通过引入区域首店并升级商业氛围 推动开业15年老广场重焕生机 [4] - 2025年上半年完成48家品牌焕新 引进海底捞、胡马八破等标杆餐饮及Samsung、小米等数码旗舰品牌 [4] 东营西城万达广场案例 - 盒马鲜生入驻后客群向年轻客群变化 定位升级为"城市品质生活中心" [6] - 2025年上半年客流与销售额均实现20%以上增长 访客渗透率稳居东营商业TOP1 [6] 体验焕新策略 - 推行"一店一色"创新原则 强化公区物业品质改善 提升顾客游逛体验 [9] - 营销体系从"统一营销"升级为"立体联动" 打造"齐鲁山海行"年度重磅IP 联动9城开展跨省文旅推介会 [10] - 服务体系创新 提供宠物友好区、应急医疗站等增值服务 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协作效能 [10] 济南世纪大道万达广场规划 - 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4.95万㎡ 商业面积9.64万㎡ 定位"泉城四季暖聚场" [11] - 规划三大特色庭院花园空间及三大创新共享场域 覆盖五大生活方式业态 [13] 战略升维与未来布局 - 以"首店经济引爆-存量结构调改-增量标杆打造"构建区域商业升级完整方法论 [16] - 未来将推进鲁北、鲁中、鲁南区域布局更多城市级标杆项目 激活区域消费潜能 [16]
南下资金,买爆了
格隆汇· 2025-08-17 08:45
恒生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盘中攀升至25680点创年内阶段新高 随后两日回调累计跌幅达1.8% [1] - 市场热度不减 南下资金在回调期间持续流入 8月15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单日最高纪录 [1][5] 南下资金动向 - 8月14日、15日南下资金分别净买入86.3亿港元、358.76亿港元 沪港股通净流入197.12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161.65亿港元 [5]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81.21亿港元 环比增长75% 主要净买入阿里巴巴14.54亿港元、腾讯控股14.07亿港元、美团12.47亿港元 [5] -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389亿港元 远超2024年全年8078.7亿港元 近三月净流入近3000亿港元 [8] 行业与板块资金分布 - 港股通资金主要流入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零售业、生物医药板块 [6] - 外资主要买入科技、消费等长期增长潜力板块 认为港股科技企业具全球竞争优势 消费企业受益中国庞大市场 [10] 港股市场融资与IPO - 截至7月末港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达3318.8亿港元 资金需求旺盛 [8] - 超50只新股上市累计募资128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6倍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8家A股巨头在港上市募资893亿港元 [8] ETF与基金动态 - 港股主题基金2025年新成立规模达850亿港元 [8]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230多亿半年翻倍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规模增长140多亿较年初翻近三倍 [9] - 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14.7% 被动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044.6亿元环比抬升588.4亿元 [9] 外资与机构动向 - 7月外资净流入港股市场约33.8亿美元 被动基金净流入33亿美元为主要驱动力 [10] - Michael Burry清空中概股看跌期权 反手买入阿里巴巴、京东看涨期权 Dodge&Cox加仓京东 毅恒资本增持京东看涨期权28.49% [10] 港股估值分析 - 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11.3倍处于近十年中上水平 恒生国企指数动态市盈率10.2倍对应87.0%分位数 [12]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21.5倍处于19.5%分位数历史低位 公用事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行业估值仍较低 [12] 机构后市观点 - 莲华资管洪灏认为港股下半年将达三年来新高 回调是加仓时机 [13] - 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认为港股进入"漫长的夏天" 互联网行业估值合理偏低 AI应用、新消费、高股息央国企具配置价值 [13][14] - 高盛上调港股评级至"持股" 认为美联储宽松周期下港股将受益 上调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目标至700点 [14] 市场总结 - 港股2025年展现强大活力 估值优势、产业升级红利与政策托底形成三重支撑 [16] - 科技产业周期上行、中报业绩验证及流动性宽松背景下 稀缺性强、业绩稳健的优质龙头企业将持续获资金青睐 [16]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 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6 01:20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消费支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中的主体和主要驱动力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足 提升消费占比是经济转型的大趋势[2]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 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需避免价格指数大起大落[1] 消费提升路径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要提高收入预期 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升[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能释放消费潜力 需要打造更多优质消费产品和品牌[2] - 传统消费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增长空间 新型消费全面拓展也具备巨大潜力[8]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部分行业出现内卷式恶性竞争 源于外部逆全球化措施和内部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3][4] - 低价竞争短期看似有利消费者 但长期会损害消费者福利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4] - 产业集中度不足导致支配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弱 锂电池行业因格局较好全球占比超50%而利润空间更大[5][6] 政策红利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家居建材等领域 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时间利用[7]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和餐饮等消费补贴 消费贷贴息政策在大件消费上能带来优惠[7] - 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提升数智素养以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红利[8]
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 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实现高质量增长 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1][2][3][4][5][6] 供给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鲸鱼机器人2024年销量达100万套 出口51个国家地区 成为AI教育硬件出海新标杆 [1] - 海尔推出"AI之眼"系列黑科技 实现家电从"替人家务"向"无人家务"升级 [1] - 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推动工业旅游成为新增长点 [1] - 中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 2024年前4个月新增809万种 同比增长40.4% [1] - 供给创新体现在原始创新(从制造中心向创新策源地转型)、迭代升级(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和融合发展(赛场经济首发经济夜经济)三方面 [2] 需求端变化与消费升级 - 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 [2][3] - 一体三滚筒洗衣机解决同时洗不同衣物需求 速干衣满足夏季排汗透气需求 [3] - 私人订制和小单快反柔性制造模式兴起 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 大健康产业受益于体重管理年和轻食浪潮 低空消费打开万亿级产业空间 [3] - 三星堆黄金面具冰箱贴热销 IP经济随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飙升 [3] 供需协同与经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4] - 形成"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传导链条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扩大市场 [3][4] - 新供给与新需求实现"双向赋能" 供给侧改革突破约束点创造有效供给 [4] - 新质生产力与新消费群体"双向奔赴" 4亿14-35岁青年群体形成新型消费人口红利 [5]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完整产业体系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相互激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