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护理床

搜索文档
三部门“联手”,助力轻工业稳增长 将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2:25
政策背景与行业地位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15.4% [1] - 政策目标为2025-2026年实现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2] 产业发展目标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 智能家居 老年和婴童用品 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将快速发展 [1] 技术创新方向 - 通过链长制和揭榜挂帅机制加速智能家电 生物制造 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2] - 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家电产品 培育智能家电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消费增长点 [2][3] 质量与标准建设 -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 强化电动自行车 玩具 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 - 推动质量品牌 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标准供给 优化轻工标准体系 [2] 消费促进措施 - 落实家电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加大绿色低碳 智能健康产品推广 [4] - 加强高能效 智能化 嵌入式家电供给 推广全屋定制和适老化改造模式 [4] 新消费增长引擎 - 围绕健康 养老 育幼 家居 文旅等热点增加智能家电 功能家具 智能安防等产品供给 [4] - 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 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4] 细分领域产品开发 - 重点开发养老服务机器人 多功能护理床 健康护理用品等老年急需产品 [5] - 发展健康营养类婴童食品 便携性户外产品 益智类玩具与教育产品 [5]
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9 02:39
行业地位与重要性 - 轻工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 涉及14亿人衣食居用行文娱旅美尚等方方面面 同人民群众生活联系紧密 是促消费惠民主力军 [1] - 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超过30% 是稳外贸重要领域 [1]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产业 承担丰富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重要任务 [2] - 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 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 利润1.5万亿元 带动就业1792万人 分别占规上制造业27.4% 16.7% 20.2%和24.2% [2] - 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25.9% [2] - 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15.4% 是工业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 [9] 政策目标与工作部署 - 三部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部署15项任务 [1] - 方案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特点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入手稳住增长态势 [1] - 2025—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作用更加凸显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3]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3] - 方案是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之一 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 供给优化措施 -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 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产业体系 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4] - 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 低端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 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深层次问题 [4] - 方案对优化供给提出三项措施:加快产品创新 加强质量保障 加力品牌培育 [5] - 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 通过链长制等方式加速突破关键技术 [5] - 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 加快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 [5] - 组织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择优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5]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 数智技术是传统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 绿色低碳转型是传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5] - 落实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 [5] - 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 鼓励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 [5] 消费促进措施 - 围绕健康养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6] - 增加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场景照明系统智能影音娱乐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供给 [6] - 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 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6] - 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护理用品等急需产品 [6] - 多元化活动拓展消费渠道 打造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吃货节三品全国行孝老爱老购物节等活动平台 [6] - 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轻工产品 [6] 出口稳定措施 - 坚定开放合作是轻工业发展成功经验和必由之路 [6] - 方案对稳出口提出优化贸易结构 发展外贸新模式 强化公共服务3项措施 [6] -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加强投资合作 开拓海外营销渠道 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 [7] -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积极应对外贸风险 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 [7]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 [7]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呈现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趋势 为轻工企业优化全球布局贴近目标市场分散风险提供新契机 [7] - 东南亚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对物美价廉符合当地需求轻工消费品需求旺盛 为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广阔市场 [7] 产业升级动力 -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使消费者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更加注重品质品牌设计健康智能与个性化 [7] - 这倒逼轻工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 [7] - 国际合作成为获取先进技术与品牌资源 拓展市场空间 提升国际影响力关键途径 [7]
“长护经济”爆发前夜,这些社会资本已经尝到甜头︱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6-09 12:34
长护险市场潜力与政策导向 - 长护险即将结束试点走向全国 覆盖1.8亿人 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 基金支出超800亿元 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1] - 国际经验显示需按"小政府、大社会"原则运作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1][11] - 长护险带动养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 [1] 受益护理机构类型 - 三类机构将直接受益:护理型养老机构 专业护理机构(护理中心/院/站) 一二级专科医院和基层医院 [3] - 南通市定点服务机构从5家增加到380多家 护理院新增40多家 徐州40家医疗机构转型开展长护险业务 基金支付5398.2万元带动综合营收1.08亿元 [4] - 北京鹏瑞利婧信养老服务中心在未开业阶段已收到8户居家护理需求 成都护理院长护险收入占客单价60% [2] 辅具租赁与科技赋能 - 南通推出辅助器具租购服务模式 失能人员每天支付0.45元可租赁多功能照护床 [6] - 辅具租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当前国内护理床水平与日本仍有差距 [6][7] - 智能照护床企业将长护险视为重要商机 租赁模式被视为最佳商业模式 [6] 商业长护险发展现状 - 商业长护险占健康险保费总规模8% 目前多依托终身寿险以现金支付为主 [8] - 南通推出普惠产品"南通护理保"年保费198元/人 部分地区惠民保已纳入护理服务 [8] - 保险公司积极布局经办管理服务市场 通过经办业务获客并进行二次开发 [8][9] 政府角色与制度构建 - 2024年国家医保局密集出台配套措施 统一标准规范管理 涵盖机构/经办/照护师等环节 [10] - 需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政府应在财税政策、土地供应、水电价格等方面支持社会力量 [11] - 政府核心职能包括设立服务机构资质门槛 建立监管模式 实施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