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机器人

搜索文档
家政服务进社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速品质提升
北京商报· 2025-09-22 13:47
一位参展家政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专业家政服务不是奢侈消费,而是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品质、解决 家庭后顾之忧的关键一环。 据悉,2025一刻钟品质生活节持续至10月下旬,还将在多个区开展多场家政服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 升生活服务业温度。 针对社区居民需求,京东家政及京东服务+、58到家、美团×轻喜到家等平台企业带来了线上线下相结 合的保洁、家电清洗、维修服务体验,让居民点点手机便享受便捷服务;华丽世家、正点家政、百年保 洁、育乐宝母婴等家政服务企业提供了月嫂、育婴、养老护理、保洁、产后修复等专业家政服务;小丽 养老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居家场景的长者陪伴机器人,还推出应用于养老机构场景的养老服务机器人;护 卧康科技推出的悬浮翻身全自动防褥疮床垫,通过精准控制卧床者体表压力,减小皮肤表面的受压力, 降低褥疮发生风险,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近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一刻钟品质生活节第二场在昌平区玖耀 里举办。本次活动聚焦家政服务进社区,以"一刻钟 焕新家"为主题,围绕智慧家政、养老助老、护孕 育婴、收纳清洁及新兴家政五大板块,整合20余家家政平台和家政服务企业,通过打造沉浸式的家政主 题 ...
三部门“联手”,助力轻工业稳增长 将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2:25
政策背景与行业地位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15.4% [1] - 政策目标为2025-2026年实现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2] 产业发展目标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 智能家居 老年和婴童用品 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将快速发展 [1] 技术创新方向 - 通过链长制和揭榜挂帅机制加速智能家电 生物制造 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2] - 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家电产品 培育智能家电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消费增长点 [2][3] 质量与标准建设 -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 强化电动自行车 玩具 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 - 推动质量品牌 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标准供给 优化轻工标准体系 [2] 消费促进措施 - 落实家电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加大绿色低碳 智能健康产品推广 [4] - 加强高能效 智能化 嵌入式家电供给 推广全屋定制和适老化改造模式 [4] 新消费增长引擎 - 围绕健康 养老 育幼 家居 文旅等热点增加智能家电 功能家具 智能安防等产品供给 [4] - 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 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4] 细分领域产品开发 - 重点开发养老服务机器人 多功能护理床 健康护理用品等老年急需产品 [5] - 发展健康营养类婴童食品 便携性户外产品 益智类玩具与教育产品 [5]
我国轻工业将实现多个“小目标” 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08:23
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了未来两年轻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为行业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提供了实打实的行动指南。 我国轻工业要实现多个"小目标" 0:00 / 1:10 方案提出,2025到2026年,轻工业要实现多个"小目标": 重点行业规模稳步提升,企业经营保持稳定;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等新兴领域要快速成长; 推出300项升级创新产品,培育10个规模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五大任务,方案将推动轻工业在质量和数量上实现"双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何亚琼:轻工业是我们民生的"基本盘",它一头连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岗位,另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方 案里面通过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既稳住我们传统的优势产业,又培育新的增长引擎,以我们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助力 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今年预期增长的目标。 优化供给 扩大消费 让市场"活"起来 此次发布的方案将进一步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记者梳理发现,其中的核心是"优化供给"和"扩大消费" ...
划定“小目标”、实现“双提升” 轻工业发展“路线图”来了
央视网· 2025-09-19 03:50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了未来两 年轻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为行业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提供了实打实的行动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何亚琼:轻工业是民生"基本盘",它一头连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岗位,另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 活。方案里通过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既稳住传统的优势产业,又培育新的增长引擎,以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 性,助力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今年预期增长的目标。 优化供给 扩大消费 让市场"活"起来 此次发布的方案将进一步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记者梳理发现,其中的核心是"优化供给"和"扩大消费"双轮驱动,让市场"活"起 来。 在优化供给方面,方案有几招"组合拳":第一,加快产品创新。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细分需求,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用"链长制"突破 智能家电、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还会征集发布皮革、玩具等领域的优秀设计案例。第二,提升质量安全。两年内完成玩具、儿童手表等10项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每年还要更新300项行业标准,让家电、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标准走向国际 ...
轻工业稳增长方案为“强供给、促消费、惠民生”提供行动指南 有何“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9-19 03:44
发展目标 - 2025至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步提升且企业经营保持稳定 [1]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等新兴领域需快速成长 [1] - 推出300项升级创新产品并培育10个规模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1] 供给优化措施 - 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细分需求并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 [6] - 以"链长制"突破智能家电和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 [6] - 征集发布皮革和玩具等领域的优秀设计案例 [6] - 两年内完成玩具和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6] - 每年更新300项行业标准并推动家电和电动自行车等标准国际化 [6] - 在家电和化妆品等领域遴选品牌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6] 消费扩大策略 - 落实家电和家装厨卫等以旧换新政策 [8] - 推广绿色智能及适合老人和孩子的产品 [8] - 增加智能家电、养老服务机器人和健康婴童食品等新品类 [8] - 依托"网上年货节"和"三品全国行"等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8]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新业态并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 [8] 出口与国际化 - 支持家电和家具等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全球化 [11] - 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的合作 [11] - 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 [11] - 规范出口秩序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11] - 推动工艺美术和茶等历史经典产业走向世界 [11] - 轻工业出口全球比重超过30%且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17] 产业生态优化 - 培育家电和电池等领域的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 [13] - 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并分批打造特色产区 [13] - 引导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并淘汰落后产能 [13] - 通过产融合作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 [13] 转型升级方向 - 在家具和制鞋等行业推广智能排产和智能配方等数字化方案 [16] - 建设轻工绿色工厂并推广低碳技术和可回收材料 [16] - 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并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16] 总体战略框架 - 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和增动能五大任务推动行业质量与数量双提升 [4] - 通过供需两端发力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并培育新增长引擎 [6] - 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战略引导行业转向技术环保安全等高层次竞争 [10]
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9 02:39
行业地位与重要性 - 轻工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 涉及14亿人衣食居用行文娱旅美尚等方方面面 同人民群众生活联系紧密 是促消费惠民主力军 [1] - 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超过30% 是稳外贸重要领域 [1]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产业 承担丰富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重要任务 [2] - 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 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 利润1.5万亿元 带动就业1792万人 分别占规上制造业27.4% 16.7% 20.2%和24.2% [2] - 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25.9% [2] - 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15.4% 是工业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 [9] 政策目标与工作部署 - 三部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部署15项任务 [1] - 方案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特点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入手稳住增长态势 [1] - 2025—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作用更加凸显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3]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3] - 方案是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之一 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 供给优化措施 -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 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产业体系 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4] - 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 低端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 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深层次问题 [4] - 方案对优化供给提出三项措施:加快产品创新 加强质量保障 加力品牌培育 [5] - 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 通过链长制等方式加速突破关键技术 [5] - 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 加快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 [5] - 组织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择优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5]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 数智技术是传统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 绿色低碳转型是传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5] - 落实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 [5] - 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 鼓励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 [5] 消费促进措施 - 围绕健康养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6] - 增加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场景照明系统智能影音娱乐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供给 [6] - 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 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6] - 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护理用品等急需产品 [6] - 多元化活动拓展消费渠道 打造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吃货节三品全国行孝老爱老购物节等活动平台 [6] - 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轻工产品 [6] 出口稳定措施 - 坚定开放合作是轻工业发展成功经验和必由之路 [6] - 方案对稳出口提出优化贸易结构 发展外贸新模式 强化公共服务3项措施 [6] -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加强投资合作 开拓海外营销渠道 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 [7] -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积极应对外贸风险 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 [7]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 [7]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呈现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趋势 为轻工企业优化全球布局贴近目标市场分散风险提供新契机 [7] - 东南亚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对物美价廉符合当地需求轻工消费品需求旺盛 为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广阔市场 [7] 产业升级动力 -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使消费者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更加注重品质品牌设计健康智能与个性化 [7] - 这倒逼轻工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 [7] - 国际合作成为获取先进技术与品牌资源 拓展市场空间 提升国际影响力关键途径 [7]
黄石松:数智养老,如何让技术真正“适老”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22:50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人工智能技术与银发经济深度融合 为行业提供"AI+"发展契机 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银发人群基础[1] - 银发族展现强大网络适应能力 60.7%的银发族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1] - 网上购物 看新闻资讯 手机支付 刷视频等娱乐休闲成为银发族日常上网主要活动[1]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17年工信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集中在智慧养老平台建立 资源整合 数据库应用等领域[2] - 2021年三部委联合印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提出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目标[2] - 2025年将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2] 行业挑战与制约因素 - 养老服务长期被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社会对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效能认识不足[3] - 专门从事养老科技研发 制造 销售和租赁的市场主体不多 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较少[3] - 涉老科技机构和企业呈现"小 散 专"特点 体系化研发设计能力不足[3] - 老龄科技新品和服务因价格高 普适性和用户体验感不足而难以广泛推广[3] -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偏大 技术素养不高 限制科技产品推广应用[3] - 涉老基础技术大多不在养老领域 革命性创新需要其他基础领域突破[3] 区域发展差异与技术应用 - 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4] - 不同地区老年人在消费观念和对新技术态度上存在差异[4] - 数智技术与养老需求存在不同步情况 上平台和系统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负担[4] 创新发展路径 - 推动银发科技政策范式转换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 以应用场景为支撑的开放创新格局[4]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 创新型银发企业[4] - 发挥创新价值链升级对老龄重大科技攻关的需求导向作用 形成基础研究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4] - 完善数字治理生态 构建多样性消费场景 提供可展示平台 实现消费便利化[5]
从社区到全国,一场“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正在发生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16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统计,预计到2035 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8亿,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模 式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一场覆盖从社区到全国的"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着老年 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银发"生态变革首先从社区入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聚合各类资源,以服务老年人为核心目 标。各地社区通过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整合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活动等各类服务,为老年人提 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方便地预约居家护理、健康检查 和社交活动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与家人 和社区的紧密联系,增强了社交功能与身份认同。 社区需要加大对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工具,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 在 "互联网+银发"模式下,智能硬件的应用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许多社区纷纷引入智 能穿戴设备,如健康监测手环、智能药盒、养老服务机器人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 ...
缓解老人孤独、辅助居家安全监测…养老服务机器人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52
养老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养老服务机器人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已有养老机构在日常生活辅助和失能照护等场景试点应用[1] 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 - 青岛养老院的"康康"机器人具备陪聊、讲笑话功能 并能协助取药、递送报纸及呼叫护理人员[3] - 无锡的"大头阿亮"机器人可实现定时查房、异常行为预警(如离床未归或无响应)并推送信息至医护人员[5] - "大头阿亮"已在居家服务、智能社交等四大场景开发超100项应用功能[7] 技术发展方向 - 行业重点突破方向为提升陪伴守护能力 通过实时状态监测实现主动报警 未来需优化生活习惯识别与状态判断算法[9]
着力打造一批银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
辽宁日报· 2025-06-30 01:19
养老服务改革与银发经济发展 - 到2027年培育建立4个以上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70% 每年新建和改造养老机构不少于50家 [2] - 打造"辽养到家"品牌 发展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 加快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老年助餐机构建设 [2] - 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到2030年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0% [2] 银发经济产业培育与消费促进 - 引导企业开拓银发经济市场 打造银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 支持建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 每年10月设定为"养老服务消费促进月" 举办"孝老爱老"主题购物活动 运用消费券 体验券促进老年人消费 [3] - 鼓励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 打造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 发展"直播+电商"新兴消费模式 [3] 老年用品创新与智慧养老 - 鼓励企业 科研院所 行业协会组建产业合作平台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支持抗衰老研究及产品生产 [3] - 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新装备研发老年生活用品 照护产品 [3] - 实施"人工智能+养老"行动 加强智能护理机器人 养老服务机器人研发 打造智慧化养老新业态 [3] 质量监管与权益保障 - 建立老年用品和服务质量追溯体系 加大对涉老诈骗 非法集资 消费侵权的整治力度 [4] - 加强金融理财 养生保健等领域监管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