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术

搜索文档
【早报】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单笔存取超5万或无需再登记
财联社· 2025-08-11 23:09
宏观新闻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决定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以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流程 [2] - 财政部、税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增值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等税制要素进行细化和明确 [2] - 英伟达公司与超威半导体公司已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以换取对华出口许可证 [2] 行业新闻 - 杭州市司法局发布《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应用单位开展合作创新 [4] - 重庆市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印发《重庆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主城都市区22个区县辖区内的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 [4] - 印度航空公司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暂停往返印度德里与美国华盛顿之间的航班 [4]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6] - 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33.8GWh,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4.3% [6] - 2025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14.3,同比提升5.2% [6] - 宁波市计划到2027年底累计投放科技信贷1万亿元以上 [6] 公司新闻 - 中国稀土集团声明从未与相关机构就"稀土人民币稳定币"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 [7] - 长安汽车现任全体董事、高管均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为每人不低于30万元,合计不低于570万元 [7] - 天顺股份未参与新藏铁路工程项目 [8] - 成都华微超低功耗RISC-V MCU成功发布 [8] - 露笑科技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9] - 北大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业务合作终止后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风险 [10] - 长春高新子公司卡麦角林片临床试验申请获批,目前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 [11] - 上海建科董事陈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 - 复星医药授予Expedition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在研产品XH-S004的权利,至多获得6.45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11] - 娃哈哈集团回应称经销商体系变化是基于市场策略和合作意愿,属正常的动态优化 [11] - 华熙生物发酵法软骨素钠完成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 [12] - ST易购拟支付2.2亿元与家乐福方达成债务和解协议 [14] - *ST苏吴公告达透医疗就Regen Biotech违约提起仲裁并被受理立案 [14] - 万华化学上半年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下降25.1% [14] - 金鹰重工目前与新藏铁路有限公司还未开展相关业务 [14] - 皇庭国际深圳皇庭广场将被司法拍卖,公司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14] 投资机会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计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每年翻番 [18] - 华西证券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 [18] - SK海力士预计2030年前AI内存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19] -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HBM市场规模在DRAM中的占比有望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5年的34% [19] - 河南省每年发放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使用算力资源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按照算力资源使用费的20%予以奖励 [20] - 国联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20] - 新藏铁路勘察设计可研评审进行中,强调合理控制工程投资 [21] - 华福证券俞能飞指出2026年至2035年需建成铁路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万公里左右 [22]
大元泵业总经理王侣钧: 以“强劲之心”撬动液冷新蓝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21:18
液冷技术行业前景 - 液冷技术作为数据中心散热核心方案正迎来爆发前夜,随着AI服务器功耗飙升,屏蔽式液冷泵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 [1] - 算力成为AI基础设施标配,液冷技术因其能将PUE降至1.1以下,正从边缘方案快速走向主流 [2] - 液冷技术相比传统风冷在散热效率与能耗控制上优势明显,契合新能源汽车、储能、算力等领域需求 [2] 大元泵业核心竞争力 - 公司深耕泵类产品35年,新沪品牌在高端屏蔽泵领域独创二次承压结构设计,实现危险介质"零泄漏"输送 [2] - 屏蔽式液冷泵具备无泄漏和智能化能耗优化优势,响应速度与迭代能力优于传统液冷泵,产品场景积累比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厂商更深厚 [2] - 2024年液冷温控业务营收约0.9亿元,同比增长超80%,已打入中兴通讯、曙光数创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2] 公司市场策略与客户合作 - 为液冷泵业务组建独立销售与技术团队,技术负责人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领衔,深度配合客户动态需求 [3] - 从方案早期与客户共同迭代,抓住液冷技术路线未定型窗口期,通过快速响应缩小与国际巨头差距 [3] - 2024年公司营收近20亿元、净利润2.55亿元,相比十年前营收6亿元、净利润6475万元实现显著增长 [3] 全球化布局与未来规划 - 已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计划在泰国设厂,加快欧洲销服体系建设,并跟随国内EPC企业拓展中东、中亚新兴市场 [5] - 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快速迭代实现"局部弯道超车",同时在材料、结构等传统领域缩小与海外品牌差距 [5] - 目标成为全球液冷领域核心供应商,不仅立足国内市场,更要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5] 公司战略转型方向 - 推动从传统工业产品制造企业向有品牌力的现代工业企业转型,专注产业升级机遇,避免低端产品价格战 [3] - 重点投入算力服务、新能源、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等温控领域,让客户为技术价值付费 [3] - 考虑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加速液冷领域发展,通过资本力量推动技术迭代 [5]
以“强劲之心”撬动液冷新蓝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21:05
液冷技术行业前景 - 液冷技术作为数据中心散热核心方案正迎来爆发前夜,随着AI服务器功耗飙升,屏蔽式液冷泵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 [1] - 算力是AI基础设施未来或将成为标配,液冷技术作为"血液循环系统"能将PUE降至1.1以下,正从边缘方案快速走向主流 [1] - 传统风冷在散热效率与能耗控制上短板明显,液冷技术因高效节能正从"可选"成为"必选" [1] 大元泵业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35年技术沉淀,新沪品牌在高端屏蔽泵领域独创二次承压结构设计,实现危险介质"零泄漏"输送 [1] - 屏蔽式液冷泵最大优势在于无泄漏和智能化控制的能耗优化,契合数据中心安全与节能双重需求 [1] - 产品定位"比传统更快,比新兴更专",在响应速度与迭代能力上具优势,比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厂商有更深厚场景积累 [1]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液冷温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0.9亿元,同比增长超80% [1] - 成功打入中兴通讯、曙光数创、英维克、同飞股份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1] - 2024年一季度实现向维谛技术等国际客户交付 [1] 公司发展战略 - 组建独立销售与技术团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领衔,专门对接客户动态需求 [2] - 从十年前营收6亿元、净利润6475万元发展到2024年营收近20亿元、净利润2.55亿元 [2] - 计划从传统工业产品制造企业转型为有品牌力的现代工业企业 [2] 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快速迭代优势实现"局部弯道超车" [2] - 已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计划在泰国设厂,加快欧洲销服体系建设 [3] - 将跟随国内EPC企业深耕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 [3] - 目标成为全球液冷领域重要参与者,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4]
海外液冷龙头资深专家电话会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 特别是服务于英伟达等AI芯片巨头的高功率密度服务器散热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液冷技术供应商(英维克、Cooler Master、AVC、双宏、宝德、台达、Vertiv、施耐德、nVent)、零部件供应商(川环、富士达、ABC利敏达)及芯片与服务器厂商(英伟达、Meta、广达、红海/富士康)[1][21][22][25][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技术演进与需求提升**:英伟达GP300服务器相比GB200对液冷需求大幅增加 液冷板数量从36块增至117块 快插头数量从144对增至270对 因功率从1.2千瓦提升至1.4千瓦且散热设计改为每GPU/CPU独立冷板[1][2] 更高功率的Rubin 288方案(整机架近500千瓦)正在验证静默式与冷板融合等新技术[1][10] * **供应链格局变化**:英伟达在B300项目中积极引入新供应商打破现有格局 Cooler Master取代AVC和双宏成为液冷板主供 并成为分集水器和快插头的主要供应商 富士康等新玩家也参与其中[1][21][22] 国内企业通过成为Tier 2供应商(如英维克与Coolermaster合作)间接切入供应链[25] * **成本结构与价值量**:B300整机柜液冷系统价值量约16万美元 其中CDU(中央处理单元)占比约25% 柜内manifold加快插占20%(manifold占12% 快插占8%) 液冷板(108块小冷板 每块价值240-250美元)及管路阀件等占其余部分[3][15][16][17][18] 冷水基础设施价值量约每千瓦120美元[3][37] * **市场竞争与挑战**:当前市场由台系和北美企业主导 国内企业面临技术壁垒和认证挑战 难以成为主供[31][32] 液冷系统结构件(如manifold、快插、液冷板)因属精密加工件 其成本下降趋势将快于技术更复杂的CDU[19] **其他重要内容** * **新技术方案**:为应对极高功率密度(如Rubin 288)和机房空间限制 出现静默式加冷板融合方案 通过电子氟化液循环带走冷板未散尽的30%热量 此举旨在提高散热效率并降低高流速导致的漏液风险[10][11][12] * **特定应用市场**:Meta的ASIC卡液冷方案(128张卡 单柜55-60千瓦)为英维克提供了短期机会 高端交换机未来也可能全面转向液冷方案[26][27] * **产能与需求展望**: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预计2028年进入平台期 需求放缓预期使Vertiv等厂商扩产计划谨慎 冷机价格近半年上涨10%后预计将维持稳定[3][51][52] * **材料与部件**:电子氟化液(非矿物油)是浸没式液冷的关键材料 价格约50-60美元/升 单系统用量巨大(如120千瓦系统需约2100升)[47][48] 电子泵已成为CDU的主流选择[46]
定期更新
小熊跑的快· 2025-08-11 08:26
推理算力需求 - A10 T4 L4等推理算力硬件价格表现良好 需求得到进一步验证 [1] 英伟达业务动态 - 彭博一致预期英伟达本季度营收455亿美元 下季度指引525亿美元 [4] - H20和AMD MI308芯片可能恢复对华出口 需缴纳15%收入给美国政府 [4] - 2024年预计出货3万台GB200和1万台GB300服务器 外加200万张B200单卡 [4] - 2025年GB300出货预期上调至10万台 三季度进入组装旺季 [4] - GB200/300采用液冷方案 性能比风冷版提升25% 功耗降低30% [4] - 液冷服务器将带动散热和电源系统升级 144卡/256卡超大机柜成为趋势 [4] AMD技术进展 - MI355X液冷方案支持128卡扩展 MI350仅支持64卡 [4] - AMD单瓦算力贡献显著低于英伟达 因此建议客户配套液冷方案 [4] TPU发展前景 - 2025年TPU液冷比例预计超过65% [5] - v7系列TPU算力达4614TFLOPs 较v6提升2.5倍 [5] - 单芯片内存容量提升4.5倍 [5] - TPU单价仅为B200的1/4 可能采用国产液冷方案降低成本 [5] 技术演进逻辑 - 行业技术发展遵循经济学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6]
AI&半导体电话会:液冷渗透率提升,FAB稳健成长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半导体、液冷技术、数据中心、晶圆代工[1][2][3][4][5][6][7][8][9][10][11][12] - 公司包括微软、亚马逊、Meta、维谛、英伟达、奇宏、双宏、台达、浪潮信息、超聚变、宁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1][2][3][4][5][6][7][8][9][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与云计算投入 - 海外云厂商持续增加AI投入,资本开支显著上调:微软AI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27%,亚马逊全年资本开支预计达1,100亿至1,200亿美元,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660亿到720亿美元[1][2] - Alphabet 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微软二季度营收增长18%至764亿美元[2] 液冷技术市场 - 液冷技术市场前景乐观:维谛公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至26亿美元,订单收入达85亿美元[1][4] - 微软明确要求数据中心支持液冷,英伟达发布GV300 GPU[1][4] - 中国台湾供应商奇宏6月营收超100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6%[4]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4%提高到2025年20%以上,国内市场增长空间超50%[1][5] - 单向冷板液冷占据90%以上数据中心市场份额,戴尔提交英伟达GPU300液冷热管理方案[3][8] 液冷服务器市场 - 2024年全球液冷服务器市场中,浪潮信息、超聚变和宁畅占据前三,合计份额超70%[1][6][7] - 液冷技术涉及复杂热管理与材料匹配,行业龙头企业更具优势[8][9] 晶圆代工行业 - 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至22亿美元,销售片数增长4.3%至239万片,产能利用率达92.5%,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18-20%[3][10] - 华虹半导体2025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至5.6亿美元,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同比增长超50%,无锡两座代工厂扩建中[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主要因功耗驱动,传统风冷接近极限,液冷能效比更高[5] - 液冷技术分为接触式(浸没式、喷淋式)和非接触式(冷板),单向液冷为主流[8] - 推荐关注液冷技术龙头企业:英维克、中石科技、西泉新材、曙光数创、东阳光、高澜股份及申菱环境[8][9]
当前AI机柜内,液冷趋势与空间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 * AI服务器机柜液冷行业 涉及NVIDIA Blackwell和Rubin架构的散热方案演进[1][6][7] * 液冷系统供应商 包括ODM厂商如工业富联 广达 伟创 英业达 以及冷板 快接头等组件供应商[5][15] * 国内厂商 如英维克 比赫 川环 思泉等尝试进入NV供应链[14][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演进与架构升级 * Blackwell 300对Blackwell 200进行迭代改进 采用全冷板贴覆方案 覆盖CPU GPU 主板 内存条等部件 算力节点内液冷板数量增加一倍 从48片增加到100多片 快接头对数从120多对增加到250对[1][3][4] * Rubin架构将带来实质性技术升级 不再是简单迭代 采用全新散热方案 可能使用冷板液冷结合相变模式 非水基工质和铝制材料替代铜制材料[1][6][8] * 未来整机柜功率密度可能达到200-500千瓦 需采用更先进散热方案[2][8] 成本与价值分布 * 整机柜基础设施部分价值增加16% 总体价值增长30%[1][4] * 液冷系统中快接头因数量众多占据较大价值比例 冷板物料成本较低 价值较小[1][5] * ODM厂商通过采购和整装各元器件获取核心价值[5] * 若Rubin采用耦合静默方案 单位千瓦造价或是现有Blackwell 200方案的两倍 全能板贴附模式预计能将成本压降至1.5~1.6倍[1][9][10] * 冷板和分级水气的毛利率较低 只有30%多[19]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Rubin架构升级可能导致供应商及其市场份额发生显著变化[1][6] * 新厂商进入Ruben体系的关键在于关系渠道 产能和价格等供应链条件 而非技术能力[3][19] * 快接头涉及漏液测试 耐压测试 耐磨测试以及多次插拔测试等严格要求 进入市场难度更大[19][20] * 国内厂商英维克进入NV名单后反响较大 因其快接头产品毛利和价值量高 占整个基础设施部分比例达到20%以上[21] 产品规划与时间节点 * Rubin系列预计2026年下半年出货 二季度后最终确定方案[3][10] * NV可能先发布高成本版本 再快速迭代推出低成本版本[3][11] * 上游材料兼容性测试通常在产品发布前3到6个月开始 测试周期约为100天[3][17][18] 冷却液与材料 * 电子氟化液成本较高 每升价格在200至300人民币之间 传统水基冷却液每公斤不到20人民币[16] * 油类冷却介质由于粘度大 运动性能差 未来使用可能性很小[16] * 下一代制冷剂需要具备中温沸点特性 在33至35度间自然完成液化[16] 其他重要内容 * Blackwell 300的订货已经相对确定 2026年基本上是消化现有订单[12] * 全冷板方案技术可行 但NV在冷板加静默方向上已做很多工作[11] * 未来独立封装不太可行 因Rubin使用的冷板结构变化较大 需要更复杂流道设计[13] * 非GPU CPU部分占整机柜20%~30%[10]
中信建投|TMT周观点
2025-08-11 01:2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虚拟资产、TMT(含通信、算力、游戏等)、潮玩、消费电子等;涉及公司众多,如朗新集团、新大陆、恒生电子、立讯精密、英伟达、Oracle、英维克、泡泡玛特、网易、三七互娱、阅文集团、心动公司、IGG、友谊时光、百奥家庭互动、祖龙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虚拟资产行业 - **美股代币化**:6月以来发展迅速,因美国天才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监管完善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参与 [2] - **技术路线**:有第三方发行加多交易所接入、持牌券商自建链加自营发行、差价合约三种,分别适应不同合规要求和市场参与者 [1][5] - **香港金融机构布局**:超40家资管机构升级9号牌,41家完成1号牌升级,虚拟资产交易系统IT改造空间30 - 180亿人民币 [1][4][6] - **受益公司**:稳定币发行方、加密货币交易所、RWA业务服务方(如朗新集团)、跨境支付和证券IT相关标的(如新大陆、恒生电子)将受益 [1][7] 算力与通信行业 - **英伟达**:GB200量产高峰,GB300增量可期,ODM厂商三季度推GB300系统 [1][9] - **Oracle**:过去四季基础设施业务收入约100亿美元,新服务协议表明CSP厂商大力投入基建 [9] - **液冷技术**:海外2025年英伟达B系列应用液冷达高渗透率,国内2026 - 2027年达高渗透率,相关公司有望增收提利 [1][11][12] - **算力产业链**:建设力度加强,推荐算力板块,关注上游紧缺环节 [10] 消费电子行业 - **美国与越南关税协议**:对在越或东南亚建厂的消费电子公司如立讯精密构成利好 [3] - **果链公司**:市场预期低,估值普遍低,建议关注立讯精密等,苹果四季度明确折叠屏手机供应链情况 [15][16]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 - **市场表现**:短期股价横盘,长期关注一手市场,维护品牌与IP价值 [18] - **畅销款**:部分畅销款走向长青,公司多元化运营IP,保持长线运营信心 [19] - **IP发展**:头部与二线IP势能提升,通过多元举措增强品牌影响力 [20] - **海外市场**:拓展处于早期,各地区有不同发展态势和增量机会 [21][22][23] - **国内市场**:消费群体渗透初期,有扩张空间,上修业绩预期 [24] 游戏行业 - **行业表现**:今年大幅跑赢指数,受EPS和PE双重驱动,推荐网易、三七互娱、心动公司 [25] - **三七互娱**:7月11日上线斗罗大陆游戏,预计首年流水40 - 50亿,计划出海 [26] - **阅文集团**:今明两年业绩或改善,利润弹性在游戏流水分成、衍生品和短剧 [27] - **心动公司**:PE约20倍有增长空间,TapTap平台等带来潜在催化 [28] - **港股破净小市值公司**:如IGG等具高安全边际,进入新增长周期 [29][30] 算力领域发展趋势 - **产品迭代**:GB200产量下修,GB300成主流,电源、液冷、BBU升级放量,BBU成标配 [38] - **高压直流方案**:2026下半年单机柜功耗超600千瓦后,HVDC成主流,国内公司有优势 [3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泡泡玛特部分畅销款销售周期远超行业平均,如Molly一天系列达34个月 [19] - Oracle新服务协议虽未明确客户,但有报道OpenAI和字节跳动相关合作情况 [9] - 游戏行业一季度网易营销费用降,利润率从33%升至39% [25] - IGG市值40亿,年经营现金流10亿,账上现金20亿左右,PE 6 - 7倍 [29]
液冷材料及电子氟化液更新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液冷技术、电子氟化液及制冷剂市场,主要公司包括英伟达、天宏科技、新东方、CLS、诺亚、巨化、永和等[1][4][20][22][24][26] * 液冷技术演进路径:风冷→单向能板→单向静默式→双向静默式,2025年新增双向能板方案[1][2][10] * 电子氟化液温控刻蚀液由新众邦供应,已进入三星晶圆厂(月供10吨)并可能填补3M停产空缺[25] --- 技术方案对比 **双向能板(英伟达主导)** * 优势:散热能力2500瓦(vs风冷800瓦/单向能板1200-1500瓦),兼容性高,设计复杂度低于静默式[1][3][10] * 劣势:介质局限(低沸点氟化液成本高/供应少),密封/弯角设计难度大,散热上限仍低于静默式[5][10][16] * 应用验证:R134a制冷剂方案测试3年(天宏科技),易部署且性价比高,谷歌潜在需求2000吨/年[4][18][19] **静默式技术** * 现存优势:阿里/字节/超算中心稳定使用,双向静默散热能力更强[8][14] * 挑战:高成本(氟化液6-10万元/吨,5公斤/千瓦)、油类易燃、三聚体有毒[15][16][17] * 混合方案:冷板+静默局部冷却设计复杂,兼容性要求高[9] --- 介质选择与成本 * **氟化液**:3M/杜邦高端产品(40-50万元/吨)性能最优但昂贵,巨化用于阿里项目[16][23] * **制冷剂**:R134a经济实惠(中国产能70万吨/年),但高挥发性需强化密封[7][14][20] * **油类**:硅油(陶氏主导)粘度影响信号,矿物油仅用于储能[21] * **三聚体**:诺亚改进技术后与华为/浪潮合作,永和推出"ice Dong"产品[22] * **二聚体**:诺亚为曙光/浪潮主要供应商,沸点要求严苛[24] --- 市场动态与厂商布局 * **英伟达影响**:推动台系(奇宏/华硕)、美系(酷丽特)、大陆(中兴/华山)研发双向能板方案[12][13] * **互联网企业**:阿里/字节坚持静默式技术,对新技术响应保守[8][12] * **制冷剂厂商**:巨化/三美/永和等中国企业或受益于R134a新应用[7][20] * **半导体温控**:新东方转型重点,温控刻蚀液或替代3M市场份额[25][26] --- 风险与挑战 * **技术瓶颈**:双向能板介质选择窄,静默式液体缺陷(易燃/有毒)难解决[5][16][17] * **成本压力**:静默式介质成本是单向能板的10倍以上[15] * **供应链**:低沸点氟化液供应紧缺,制冷剂需应对2030年四代产品替代[7][20] --- 数据补充 * 谷歌单机柜制冷剂需求:0.3吨,潜在年需求2000吨[19] * 单向静默式液体用量:5公斤/千瓦,双向静默式需二聚体[15][14] * 中国制冷剂产能:2024年配额90+万吨,实际产量70万吨[20]
提尔科技芜湖液冷智算基地开服,助力长三角智算产业协同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8-09 07:57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长三角地区被列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 包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 [1] - 全国枢纽节点地区2024年底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 带动全国数据中心平均PUE降至1.46 [2] - 全球数据中心2024年总耗电量达415太瓦时 占全球总用电量1.5% 近五年年均增长约12% 其中中国占比25% [1]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液冷技术因散热率高 精确制冷 有利处理器性能提升和低噪音等优势 正成为数据中心建设首选方案 [2] - 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3.7亿美元(约170.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 预计2025年增至33.9亿美元(约243.5亿元人民币) 2029年或达162亿美元(约1163.8亿元人民币) 复合增长率46.8% [3] - 液冷 算电热碳一体化和智能化运维等技术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能力全面提升 [2] 公司项目与产能建设 - 芜湖液冷智算基地总投资额2.5亿元 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建设浸没液冷智算数据中心和一体化液冷机柜技术研发中心 [3] - 项目预计部署服务器机柜240个 网络机柜80个 提供总计8000PFlops@FP16算力 [4] - 通过单相浸没液冷技术使PUE降至1.08 并依托1.2兆瓦自发电光伏系统加外购绿电实现绿电占比超80% [4] 公司技术与成本优势 - 采用浸没液冷技术使初始投资和电力消耗成本较传统风冷方案节省40%以上 [3] - 掌握多项浸没液冷核心专利技术 专注深耕液冷一体化领域 [3] - 致力于打造六绿一负智算产业集群 为政务 工业 教育 金融 交通和医疗等场景提供绿色电力与绿色计算一站式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