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的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发行使用政府债券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证券日报· 2025-08-21 16:26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2025年第六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拟于8月22日招标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30亿元[1] - 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额1.3万亿元 已发行五期规模达9130亿元[1] - 本期发行后总规模将达9960亿元 发行进度达76.6%[1] - 10月10日将进行今年最后一期招标发行[3] 专项债券发行进展 - 今年拟安排专项债4.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2] - 截至8月21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约30508亿元 发行进度达69.33%[2] - 发行规模较2024年同期20731亿元增长47.16%[2] - 剩余约1.35万亿元额度预计9月份集中发行[3] 资金投向领域 - 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 包括设备更新 消费品以旧换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1] - 专项债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2] - 前7个月新增专项债中38.5%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 交通基础设施 农林水利三大基建类项目[3] - 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1880亿元已下达完毕 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2] -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三批共2310亿元 剩余690亿元将于10月份下达[3] 资金使用效果 - 前7个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9万亿元 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2] - 资金为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消费等领域注入大量资金[2] - 推动各地项目建设 有助于提振消费 支撑基建和制造业投资[3] - 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1] 未来政策导向 - 政府债券将延续较快发行节奏 确保年底前形成实物工作量[3] - 发行规模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4] - 加大对"两新""两重" 社会民生 生态环境等领域支持力度[4] - 资金投向将适时优化和拓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发展需求[4]
北京市2025年1-7月财政收支情况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4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 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2.4亿元 同比增长3.6% 完成年度预算63.1% [1] - 地方级税收收入3678.4亿元 同比增长5.2% 税收占比87.9%保持全国最优 [1] - 增值税1268.0亿元 增长2.5% 受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批发企业业务增长带动 [1] - 企业所得税1175.3亿元 增长13.9% 因信息科技类企业经营效益和利润提升 [1] - 个人所得税479.1亿元 增长7.4% 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及上市公司提前分红 [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 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85.3亿元 同比增长2.6% 完成年度预算60.5% [2] - 教育支出740.0亿元 增长7.9% 用于普惠幼儿园补助 中小学学位扩充及高校建设 [2] - 科技支出383.3亿元 增长11.2% 聚焦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 [2] - 卫生健康支出451.5亿元 增长8.1% 保障公立医院运行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2] -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836.3亿元 增长7.9% 完善社保体系并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2] - 城乡社区支出597.8亿元 增长4.8% 用于道路改造 地铁22号线及城市治理工程 [2]
支出提速稳经济 财政政策持续加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25
财政民生支出政策 - 2025年春季学期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6000元/生提高至7000元/生 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 [1] - 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同承担特殊教育经费补助资金 [1] - 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领域 包括国家育儿补贴实施方案、免费学前教育推行及稳就业支持等措施 [1] 财政支出强度与结构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三季度预计广义赤字(国债净融资加新增地方债)超过3.4万亿元 与二季度基本持平 [2] - 四季度预计广义赤字为2.3万亿元 [2] 政府债券发行安排 - 新增专项债预计在三季度加快发行节奏 7月以来发行已提速 [2]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2] - 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工作基本在四季度前完成 [2] 财政政策预期与建议 - 2025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将通过保障支出强度在消费和投资领域持续发挥积极效应 [2] - 需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及推动楼市止跌回稳以全面释放财政政策效力 [2] - 建议做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提前下达政府债额度等增量政策储备 [2]
上半年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36.7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7 23:41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 江苏省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836.77亿元 同比增长1.1% 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7% 连续九个月正增长 税收占比提升至75.3% [1] - 增值税增长7.4% 反映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经济内生动力较强 [1] - 省级专项资金指标分配进度达59.1% 超序时进度9.1个百分点 对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形成牵引 [1] 企业案例与行业表现 - 无锡腾马精密传动有限公司主营机器人核心部件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 营收同比增长44% [1] - 江苏联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用 获财政贴息支持 全年预计返还130万元 一季度已到账30万元 [1][2] - 制造业贷款贴息政策持续推进 省财政累计拨付贴息资金8.3亿元 覆盖"城新贷"、"苏质贷"等产品 [1]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 - 江苏省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40.77亿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77.8% 达5635.94亿元 [2] - 淮安市通过财政补贴实现养老助餐点多元筹资机制 特殊人群用餐最低1元 上半年拨付养老服务资金3125万元 [2] - 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资金下达10亿元 就业补助资金31.38亿元 社保补贴发放22.35亿元 [2]
8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又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9:00
国债发行计划 - 财政部将于近期发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10年期国债 合计发行规模2370亿元[1] -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30亿元 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 招标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1] - 1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540亿元 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2025年第三季度将合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2] - 发行期限包括20年 30年和50年三种类型 全部采用按半年付息方式[2] - 8月22日将首发30年期特别国债 9月还将续发30年及50年期品种[2] 资金规模与用途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规模13000亿元[3] - 其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3] - 设备更新领域已下达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 支持约8400个项目[3] 资金执行情况 - 上半年已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3] - 设备更新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3] - 资金覆盖工业 能源电力 交通运输 医疗等十多个重点领域[3] 政策导向 - "两重"和"两新"仍是下半年财政政策主要抓手[4] - 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专项债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提供充足发力空间[4] -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财政政策重点方向[3]
十年来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财政实力增长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11.73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20.25万亿元,十年累计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12.6万亿元扩大至2021年24.63万亿元,十年累计193.64万亿元,年均增长8.5% [1] 减税降费与市场活力 - 2013-2021年累计减税降费8.8万亿元,宏观税负从2012年18.7%降至2021年15.1%,2019年较2018年降低1个百分点 [2] - 十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9315万户,年均增加超千万户 [2]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从2015年底544万户增长至2021年底1238万户 [2] 重点领域财政支出 - 十年累计科学技术支出7.1万亿元 [1] - 2012-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28.88万亿元(2021年数据未计入) [1]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23.11万亿元 [1] 财税体制改革 -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3] - 深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改革,初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 [3] - 出台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健全地方税体系 [3]
财政部:下半年将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上半年财政资源统筹加强 实施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保证财政支出强度 优化支出结构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 - 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至纳税人账户 留抵退税政策基本完成 [1]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5962亿元 同比增长85%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新增专项债券支持超2.38万个项目 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 新建项目约1.3万个 [1] - 下半年将用好专项债券资金 支持用足专项债务限额 实施支出进度预警机制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2] 下半年政策方向 - 继续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研究解决市场主体突出问题 督促地方加强政策配套 [2] -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 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 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 [2] - 加强重大战略财力保障 保障改善民生 强化财政可持续性和财经纪律 [2]
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12 01:21
财政政策与预算执行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增长 [2] - 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1.2亿元增长2.6%增值税1023.2亿元增长2.1%企业所得税1022.9亿元增长10% [3] - 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2亿元增长16.4%甘肃省573.8亿元增长4.1%区域财政增长呈现协调发展趋势 [3][4] 政府债券与投资消费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5550亿元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5]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已下达全年计划3000亿元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5]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范围扩大至22个行业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30.7%25.4%24.1%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5% [6] 民生保障与转移支付 - 中央财政安排900亿元补助地方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补贴政策覆盖约1200万大班儿童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将增加财政支出200亿元 [8]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上半年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89.8%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9] - 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达2.73万亿元增长7.5%隐性债务置换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 [9] 政策展望与区域发展 -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障支出强度促进消费投资 [1][9] - 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及"两重""两新"政策落地将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 [10] - 财政支出聚焦科技教育节能环保文旅等领域优化经济结构强化民生保障 [7]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5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1][3]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 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 [1] 区域财政收入亮点 - 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1.2亿元增长2.6% 增值税1023.2亿元增长2.1%主要由互联网批发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带动 [2] - 企业所得税1022.9亿元增长10% 由信息科技行业利润增长驱动 [2] - 吉林省财政收入692.2亿元增长16.4% 甘肃省财政收入573.8亿元增长4.1% [2] 政府债券发行进展 - 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 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 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4] - 全国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发行2.6万亿元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6] 消费刺激政策成效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 [5]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通讯器材/家具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较去年全年增速高1.5个百分点 [5] 民生保障投入 -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预计覆盖1200万儿童 全国财政增加支出约200亿元 [6] - 3岁以下婴幼儿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安排900亿元补助 [6]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 上半年已下达9.29万亿元占预算89.8% [7] 政策导向与展望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1][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 [4][8] - 财政支出聚焦科学技术/教育/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 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6][8]
安融评级首席经济学家周沅帆 :支持科创、消费等关键领域 金融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6:13
宏观政策方向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落实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货币政策将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领域 [4] "十五五"经济预期 - "卡脖子"技术领域将继续成为国家重点攻坚内容 [2] - 在"双循环"背景下 预计会出台更有力举措促进国内需求增长 [2] - 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缩小 农村基础设施 医疗 卫生等领域投资空间明显 [4] - 东部 中部 西部差距也在缩小 [4] 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 首次提出"有力 有序 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设定2027年6月时间表 [2] - 地方融资平台数量从历史峰值15000多家降至目前3000多家 [2] - 出清不等于退出 需转型升级为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或产业类公司 [2] - 未来大部分平台将剥离非经营性业务 与地方经营性国企合并 [2] 金融发展方向 - 利率市场化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导向 [4][5] - 探索贷款证券化 中国有近300万亿元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 [5] - 发展债券资产证券化 ABS REITs等产品 保障房 工业园区可大规模发展REITs市场 [5]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 为实现全年5.0%目标打下基础 [4] - 积极财政政策通过特别国债发行置换地方政府债务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4] - 产业政策在新能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进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