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尾山俊介:丰田汽车全球化经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3:29
丰田汽车全球化发展历程 - 公司1933年设立汽车部,1937年成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1955年自主研发生产皇冠轿车[3] -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口海外,1980年海外销量超过日本国内,目前海外销量占比超80%[3] - 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日本本土生产、海外出口、本地生产、本地开发[6] 美国市场开拓策略 - 1958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但因发动机功率不足等问题暂停出口,1965年改进后重新进入[4] - 专注小型车细分市场,完善售后服务,销量大幅提升导致日美贸易摩擦[4] - 1981年自愿限制对美出口至168万台,1984年与通用合资建厂,1988年独资生产凯美瑞[4] 技术研发与法规应对 - 为满足美国Muskie法案排放标准,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三元催化器后处理系统[5] - 开发兼顾大功率/低油耗的发动机,多档自动变速箱提升传动效率[5] - 1989年推出雷克萨斯品牌填补高端市场空白[5] 本地化研发体系 - 1977年起在美国、比利时、泰国、中国设立R&D中心,2010年中国研发中心成立[6] - 2023年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强化三电系统国产化[6] 电动化技术推广 - 1998年为应对加州ZEV法规推出RAV4BEV(续航215公里),但因基础设施不足未获成功[7] - 同期推出普锐斯混动,通过降低成本及扩充产品线(小型车至皮卡)实现快速推广[7] - 技术推广需结合区域市场差异,通过本地化开发满足用户需求[7]
沃尔沃袁小林:安全是全面的系统化工程 不是靠实验室数据模拟出来的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23:14
沃尔沃的安全理念 - 安全是系统化工程,需基于真实场景调校和变量参数的最优化匹配,而非单纯技术堆叠或数据模拟 [1] - 安全技术开发应以真实用车场景和事故分析为原点,避免仅强调硬件参数或追求眼球效应 [1] - 公司展示S90的安全气囊、白车身等部件,强调安全逻辑需整合技术并通过长期验证形成有效体系 [2] 主机厂的战略定位 - 主机厂应扮演整合者角色,通过调校、匹配、标定能力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安全体系 [2] - 公司本质是以价值观、历史积淀和Know-How积累构建不可复制的优势,专注产品、品牌、体系三大核心 [2] - 数字化进程中,公司以全球维度和最严苛标准保障车主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持谦逊开放态度 [2] 全球化与产品战略 - S90是中国制造并出口全球的首款豪华旗舰轿车,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化生产和出口新时代 [2] - 新车S90限时参考尊享价为30.09万—45.49万元,提供首发尊享礼等多项购车权益 [1] - 公司体系化能力体现在对供应商技术资源的选择、匹配、标定,确保产品品质与品牌定位一致 [2] 市场竞争与价值观 - 公司反对以牺牲品质与安全应对行业"内卷",认为妥协决策等同于品牌死亡 [4] - "质"与"量"需动态平衡,"质"贯穿全价值链调校,"量"是商业可持续基础但不可走捷径 [4] - 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价格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以支撑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汽车工业在数字化、电动化转型中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存在巨大势能和可能性 [5] - 市场竞争不应简化为"降价逻辑",需在成本、定价、价值间建立健康循环 [5] - 面对新兴技术,公司以"不增加安全风险"为前提保持开放态度,拒绝"反人性"创新 [5]
汽车周报:政府发声规范竞争行为,短期阵痛不改格局加速优化趋势-2025060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8 0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乱象引起监管重视,产业链经营质量中长期将改善,虽短期有阵痛但不改变产业地位,继续看好小米、理想、华为、吉利、小鹏、比亚迪等主机厂,拓普、三花等零部件企业,关注隆盛科技、东风集团股份、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 [4] - 基于科技 + 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推荐比亚迪、吉利、小鹏等主机厂,江淮汽车、赛力斯等智能化相关企业,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等国央企,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等零部件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事件 蔚来一季报公布 - 2025 年第一季度蔚来总营收 120.35 亿元,同比增长 21.5%,环比下滑 38.9%;净亏损 67.50 亿元,同比扩大 30.2%,环比减少 5.1% [5] - 交付量 42,094 辆,同比增长 40.1%,环比下降 42.1%;预计二季度交付量 72,000 - 75,000 辆,同比增长 25.5% - 30.7%;营收 195.13 - 200.68 亿元,同比增长 11.8% - 15.0% [5][8] 小鹏联手华为打造“追光全景”AR - HUD - 6 月 5 日小鹏与华为发布该方案,将首搭于小鹏 G7,标志 AR - HUD 迈向智能场景交互新阶段 [10] - 华为硬件平台保障显示,小鹏 AI 算法实现智能交互,采用 87 英寸超大画幅,畸变率控制在 1%以内,缓解眩晕问题 [11] 高息高返模式终止,车贷市场迎新规 - 多地暂停车贷“高息高返”模式,该模式推高银行成本,引发不正当竞争和诱导消费关注 [14] - 银行长远将聚焦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推动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14] 比亚迪股东大会释放全球化与智能化战略信号 - 2025 年定下全球销量 550 万辆目标,海外市场超 80 万辆,相比 2024 年增长超 91% [15] - 未来三年推出智能驾驶技术,强调安全第一,愿与同行推动智能化发展 [16] - 计划在欧洲推腾势品牌,推进品牌形象建设,坚持以产品力为核心发展 [16]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板块涨跌幅情况 - 本周汽车行业指数收 6982.39 点,全周上涨 0.17%,涨幅低于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88%),在申万宏源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25 位,较上周上升 6 位 [17] - 汽车市盈率为 25.9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17,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17] 本周个股涨跌幅情况 - 本周行业个股上涨 156 个,下跌 131 个 [20] - 涨幅最大个股为超捷股份(28.4%)、厦门信达(21.3%)、青岛双星(18.4%);跌幅最大个股为兆丰股份(-30.7%)、富特科技(-30.2%)、松原股份(-30.0%) [20] 市场重点指标 - 下周湖南天雁存在解禁,解禁数量 276 万股,占总股本比 0.26% [23] - 汽车重点标的前十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较低,部分企业如上汽集团、比亚迪等存在一定比例股权质押 [25] 本周重要信息回顾 行业新闻 - 蔚来一季度营收超 120 亿元,同比增长超 21%,二季度交付指引同比增长 25.5% - 30.7% [27] - 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 [28] - 鸿蒙智行端午假期全系车型大定突破 10,683 台 [29] - 乐道 L60 成为滴滴专车对标比亚迪汉 [29] - 小鹏与华为官宣合作并发布追光全景 AR - HUD 解决方案 [30][32] - 五部门启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124 款车型参与 [30] -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立项制定 [31] - 2025 年 5 月汽车消费指数为 81.6,预期 6 月市场基本持平或微增 [33] - 特斯拉欲自建电池生产体系 [35] - 2026 款零跑 C16 预售 16.98 万起,新增 5 座版本 [36] - 上汽集团等投资成立含工业机器人业务新公司 [36] - 同星新一代 TC1055 Pro 开启车载网络测试新时代 [37] - 尊界 S800 上市 7 天大定突破 3600 台,售价 70.8 万元起 [39] 销量、库存、价格信息 - 5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193 万辆,同比增长 13%,较上月增长 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880.2 万辆,同比增长 9% [41] - 5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32.9 万辆,同比增长 14%,较上月增长 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1079.7 万辆,同比增长 12% [44] - 2025 年 5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 52.7%,同比下降 5.5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7.1 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改善 [47] - 6 月有多款新车上市,如福特领睿、路虎揽胜等 [48] 原材料成本、海运价格、汇率跟踪 - 最近一周传统原材料价格指数与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数均上升,传统车原材料指数环比 +0.6%,新能源车原材料指数环比 +0.5% [50] - 海运成本本周涨幅较大,相较 2025 年 5 月 30 日 +11.6%,近一个月 +10.6% [63] - 本周美元贬值、欧元升值;月度来看美元贬值、欧元升值 [65] 公司信息 公司公告回顾 - 一汽富维收到新能源品牌主机厂外饰产品项目定点,生命周期 6 年,总销售金额预计 8 亿元 [69] - 亚太股份收到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制动控制模块产品项目定点,生命周期 4 年,销售总金额约 2 亿元 [70] - 天成自控收到国内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生命周期 5 年,配套乘用车总量 8 万辆 [71] - 潍柴动力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 5 亿 - 10 亿元 [72] - 精锻科技拟以 5000 万元参与武汉格蓝若 A 轮融资,持股 10% [73] - 德尔股份与织里镇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建设新型锂电池中试等项目,投资约 3 亿元 [74] - 天成自控收到国内头部汽车企业两个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周期内合计配套 21.58 万辆 [76] - 易实精密以控股子公司出资设立马克表面,注册资本 1000 万元 [77] - 华懋科技拟购买富创优越 57.84%股权,募集配套资金不超交易价格 100% [77] - 华培动力收到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中标通知,2026 年量产,生命周期 5 年,总金额约 1 亿元 [78] - 东风股份收到政府补助 1000 万元,占 2024 年度净利润 34.29% [79] - 精进电动股东拟减持不超 443 万股,不超总股本 0.75% [80] - 阿尔特与全球知名企业签署新能源车型整车开发项目合同,费用约 2.1 亿元 [81]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82]
笃行实干:魏建军谈中国汽车如何走向全球
新浪财经· 2025-05-24 03:34
魏建军的行业洞察与长城汽车战略 企业家特质与公司发展历程 - 魏建军26岁接手濒临倒闭的长城汽车,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工程师气质与实干精神[1] - 35年坚持不投机取巧的发展路径,带领长城汽车成为中国制造代表[1][3] - 多次逆势决策被时间验证正确性,如坚持技术信仰与制造业务实精神[3] 行业诚信与安全底线 - 强调车企诚信是行业底层竞争力,举报行业乱象是为维护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7] - 指出常压油箱等技术隐患可能引发类似"三聚氰胺事件"的行业信任危机[5][7] - 认为恶性价格战导致供应链现金流断裂、质量下降及二手车市场乱象(0公里二手车)[9][10]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险 - 揭示新能源车企普遍亏损严重,纯电车尚未形成商业闭环[10] - 批评过度资本化导致企业追逐估值而牺牲长期健康,预警"汽车产业恒大"风险[10][11] - 指出政策补贴退坡后行业需回归理性,避免结构性失衡[10][11] 全球化战略与技术路线 - 提出"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出海路径,反对单一技术路线[13][14] - 发布4.0T V8发动机填补自主品牌大排量技术空白,坚持"油电平权"战略[14] - 小型电动车战略契合全球多地区需求,兼顾城市通勤与环保政策[16] 行业长期主义价值观 - 倡导"求是"方法论:从发现问题到系统性解决问题[17] - 建立诚信企业文化,包括供应商合作、经销商关系及员工尊重[17] - 强调汽车行业代表国家形象,需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20][21] 行业现状与未来挑战 - 中国汽车年销千万辆成为支柱产业,但繁荣背后存在结构性问题[8][9] - 全球化需制度规范与品牌共识,而非简单销量扩张[20] - 呼吁行业回归制造本质,避免信任塌方导致"神话"崩解[10][21]
中国比亚迪 欧洲“闪光辉” 4月新能源车销量在欧洲14国领跑
深圳商报· 2025-05-14 17:07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比亚迪4月在欧洲14国销量达11123辆 超越特斯拉的6253辆 实现历史性领跑 [1] - 德国市场比亚迪销量1566辆(同比+120%) 特斯拉885辆(同比-45.9%) 海豹车型获Euro NCAP五星认证 家庭订单占比超60% [1] - 英国市场比亚迪销量2511辆(同比+654%) 特斯拉暴跌62% 与当地最大经销商Pendragon建立战略合作 [1] 技术突破与高端化进展 - 腾势Z9GT在米兰设计周首秀 搭载"易三方"智能控制平台 预售首日获2000订单 70%来自BBA原有客群 [2] - 法国市场比亚迪连续两年获"AUTO BEST"大奖 海豹车型获红点至尊奖 行政级用户占比达35% [2] -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获德国工程师认可 本地研发中心建设重构"德国制造"价值认知 [1][2] 本地化战略实施 - 英国市场定制右舵车型 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整合本地销售网络 [1] - 法国设计中心与巴黎时尚学院合作 实现产品美学突破 [2] - 通过欧盟全体系认证 建立深度本地化生态 [1][2] 产业影响与趋势 - 中国车企从单一产品贸易升级为"技术+本地化+品牌高端化"立体输出模式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双重革命中 中国全产业链优势正在改写全球电动车格局 [3] - 欧洲市场旧秩序被颠覆 中国品牌首次在豪华车领域建立技术话语权 [2][3]
奇瑞港股IPO进入关键阶段 募资将重点投向海外扩张与核心技术研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8:36
奇瑞汽车IPO进展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版本的乘用车型、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产设施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1] - 港股上市流程较为复杂,需经历上市申请审核、上市委员会聆讯、路演与投资者推介、定价与配售等多个步骤 [1] - 公司目前处于静默期,后续有消息会及时对外分享 [1] 奇瑞汽车国际化战略 - "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将是募集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 [3] - 公司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汽车约25.5万辆,去年海外销量达114.46万辆 [3] - 公司邀请5000位海外嘉宾与合作伙伴参加上海车展,数量为历史之最 [3] 奇瑞汽车产品与技术展示 - 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国际品牌参展 [3] - 奇瑞品牌展出全新QQ、风云A9及特别版,瑞虎9L量产概念车首次曝光 [3] - 星途品牌开启2025款星纪元ES纯电版预售,概念SUV星纪元天玑亮相 [3] - 捷途品牌推出"科幻方盒子"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及旗舰车型全新山海L9 [4] - iCAR品牌推出V23蓝色、紫色两款新车色及V23皮卡概念车、敞篷概念车 [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车企向全球化科技出行企业转型 [4] - 上海车展展示人形机器人、eVTOL等产品,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心 [4]
雷军缺席的这次车展:喧嚣褪去,回归底色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26
车展回归本质 - 2025上海车展呈现"返璞归真"趋势,流量营销减少,技术展示成为核心焦点,法雷奥展台客户更关注产品且外国访客比例显著提升[3][4] - 车企营销转向理性,工信部规范智能驾驶宣传用语,比亚迪、华为、小米等企业明确标注"辅助驾驶",吉利发布会20分钟内61次提及"安全"[6][9] - 全球车展普遍式微(底特律参展商腰斩、日内瓦取消),上海车展逆势成为行业标杆,吸引Momenta等企业首次参展[6] 智能化与安全平衡 - 行业共识L2级为当前主流技术,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强调需明确区分L2/L3/L4级别宣传以避免消费者误解[9][12] - 安全议题重回核心,莲花开源底盘技术并启动安全驾驶训练营,蔚来提出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底盘为"新三大件"[11] - 技术发展未停滞,小马智行L4方案成本降70%,广汽埃安与滴滴推出搭载10颗激光雷达的L4车型[11][12] 国际化与开放合作 - 上海车展含"外"量创纪录,现代起亚派出千余人参会,奇瑞邀请5000名海外经销商并组织多国媒体混动长测[13][16] - 跨国供应链深度联动,采埃孚CEO称中国为创新引领者,蔚来ET9采用其首款量产线控转向技术[13] - 零跑通过Stellantis合作实现轻资产出海,2024年海外销量目标5-8万辆,法国前总理及高通高管到访展台[16] 供应链与全球商机 - 首次设立10万平米供应链展区,Momenta与六大品牌达成合作,意大利供应商米多称中国为电子制造关键市场[17][18] - 展会成为跨国交易平台,中东/东南亚订单需求旺盛,奇瑞捷途在卡塔尔市占率达全品牌第二[18] - 中国供应链技术输出重构产业价值,AR座舱展示吸引海外经销商现场下单,贸易商借机寻找新兴市场车源[18]
雷军缺席的这次车展:流量褪去之后,回归应有的底色
第一财经· 2025-04-28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在流量褪去后回归本质,表现出高水平平台和窗口作用,含“外”量凸显开放,成为全球汽车“超级生意场”,推动产业变革[1][3][18] 流量褪去车展回归本质 - 2025上海车展流量和网红减少,新技术和新产品增多,含“外”量高,业内认为其“返璞归真”回归本质[1] - 此前车企高层打造个人IP搞流量营销,如今企业营销更理性,安全被重视,如比亚迪、华为等更改宣传用语,小米低调,吉利多次提安全[3][5] - 车展将竞争焦点回归创新,企业对智能化营销更理性,明确现阶段新车搭载辅助驾驶,同时安全话题受关注,多家车企围绕安全发布举措[5][7] - 辅助驾驶宣传冷静不代表技术停滞,长安称此举使智能化发展更健康,车展上主机厂和供应商布局更高级别智驾方案,如小马智行、广汽埃安[7] 含“外”量凸显高水平开放 - 上海车展含“外”量高,成为全球汽车重要事件,现代起亚派千余人参加,奇瑞邀请大量海外经销商和主播,还带多国媒体混动长测[8] - 中国市场吸引跨国企业将新技术和产品在上海车展首发,如采埃孚与蔚来合作,其CEO认为中国企业引领创新潮流[9] - 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验证“轻资产出海”模式,海外交付量可观,车展受关注,体现汽车全球化和高水平开放[12] 全球汽车“超级生意场” - 上海车展设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参展企业和面积增加,供应商借此展示实力拓展业务,国内外供应商都有收获[13][14] - 车展是全球汽车产业链“超级生意场”,跨国谈判等活动活跃,新势力展示功能获合作意向,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市场表现好[16] - 贸易商来车展寻找商机,目的是找合适车源和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17]
上海车展四十年,已成全球顶级行业盛会 | 2025上海车展
新浪财经· 2025-04-24 01:39
智通财经记者 | 周姝祺 这种数字变化背后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6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连续10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在 三电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上和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中国自主品牌成为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引领者。 在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中国自主品牌应对外国媒体和经销商展现的参展热情还稍显局促,而今年他们已经做足准备,要主动将这场行业盛会转变为品牌全球 化拓展的重要窗口。 多位接受智通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上海车展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强,成为了各国汽车从业人员产品技术交流,以及全球经销商采购和贸易的大舞 台。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近期在百忙之中还加了一项外语课程,为今天举办的全球经销商大会做准备。这家成立10年的造车新势力计划借助本届上海车展,邀请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经销商,推动更多产品出口海外。 长安汽车在上海车展开展前夕,与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合作伙伴,分享了最新的全球化战略。在车展开幕当天的展台发布会上,可以轻易 发觉参会的海外面孔多达一半以上。长安汽车还为此准备了双语PPT和同传耳麦。 今年上海车展上最直观的感受是,在关税阴 ...
比亚迪:2025年一季报预告点评:大超市场预期,全球化和智能化强化优势-20250409
东吴证券· 2025-04-09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利润超预期,公司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85 - 100亿元,同比上升86% - 119%,环比下降33% - 43% [8] - 2025年Q1销量100.08万辆、全年销量预期25% +增长,预计公司销量530 - 550万辆,智驾占比60 - 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8] - 出口占比提升、Q1单车利润好于预期,预计2025年出口翻番叠加规模化,单车利润同比微增,有望达0.9 - 1万/辆 [8] - 考虑需求好于预期,上修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为550/683/821亿元,同增37%/24%/20%,对应PE 18/15/12x,给予2025年28x,目标价507元,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15|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同比(%)|42.04|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041|40,254|55,021|68,294|82,111| |同比(%)|80.72|34.00|36.68|24.12|20.2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9.88|13.25|18.10|22.47|27.02| |P/E(现价&最新摊薄)|33.13|24.73|18.09|14.57|12.12|[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27.51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203.99/403.40元 - 市净率5.59倍 - 流通A股市值380,702.19百万元 - 总市值995,324.46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58.56元 - 资产负债率74.64% - 总股本3,039.07百万股 - 流通A股1,162.41百万股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70,572|551,214|384,300|544,266| |非流动资产|412,784|403,848|376,062|333,376| |资产总计|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流动负债|495,985|563,149|297,312|333,313| |非流动负债|88,682|109,682|130,682|151,682| |负债合计|584,668|672,832|427,995|484,99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5,251|266,916|314,722|372,200| |少数股东权益|13,437|15,315|17,645|20,448| |所有者权益合计|198,688|282,230|332,367|392,647| |负债和股东权益|783,356|955,062|760,362|877,642|[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626,047|790,942|928,549|1,054,097| |税金及附加|14,752|18,682|21,986|25,007| |销售费用|24,085|29,499|33,557|36,852| |管理费用|18,645|22,616|25,457|26,323| |研发费用|53,195|66,863|75,792|82,259| |财务费用|1,216|(238)|(4)|1,160| |营业利润|50,486|68,136|84,380|101,289| |利润总额|49,681|67,336|83,580|100,489| |净利润|41,588|56,899|70,625|84,9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254|55,021|68,294|82,11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25|18.10|22.47|27.02|[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33,454|166,128|(142,459)|182,511|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082)|(76,342)|(63,023)|(52,641)| |筹资活动现金流|(10,268)|47,213|(878)|(5,623)| |现金净增加额|(6,255)|136,639|(206,360)|124,247|[9]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58.56|82.93|98.66|117.5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039|3,039|3,039|3,039| |ROIC(%)|19.17|19.46|18.62|18.86| |ROE - 摊薄(%)|21.73|20.61|21.70|22.06| |资产负债率(%)|74.64|70.45|56.29|5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4.73|18.09|14.57|12.12| |P/B(现价)|5.59|3.95|3.32|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