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搬家
icon
搜索文档
从存款搬家说起
新浪基金· 2025-08-15 06:16
存款搬家现象 - 存款利率下调推动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向保险、基金、股票等高收益领域 [1] - M2同比增速与居民存款同比增速背离是存款搬家的直观指标 历史上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曾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 [2] - 2025年7月M2同比增长8.8% 居民存款减少11100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00亿元 同比多增13900亿元 [4] 资金流向特征 - 不同时期资金流向呈现差异化 包括股票、基金、理财产品、房地产等 [4] - 2023-2024年资金主要流向基金(尤其ETF)和股票 驱动因素为利率下行和股市上涨预期 [5] - 本轮存款搬家系优质资产稀缺下的被动配置 非居民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对安全性要求未降低 [6] 债券ETF发展 - 债券ETF规模达5363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208% [7] - 债券ETF降低投资者择券难度 跟踪指数质量决定收益可持续性 [9] - 十年国债ETF(511260)为全市场唯一跟踪十年期国债表现的工具化产品 平均久期7.6年 [9] 十年国债ETF优势 - 十年国债收益率是债市基准指数 类比股票市场沪深300指数 [10] - 支持T+0交易和质押回购 费率合计0.20% 低于场外债券基金0.40%的平均费率 [12] - 持仓超80%为免征增值税的老券 新券投资仅收3%增值税 相比机构具税收优势 [13] 投资配置价值 - 十年国债ETF是机构配置无风险收益的核心工具 兼顾安全性和市场跟踪 [13] - 个人投资者可通过股债弱相关性进行风险对冲 降低权益资产波动影响 [13] - 债券ETF作为稳健中间选项 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存款搬家资金配置 [7][13]
中国银河证券:7月社融延续同比多增 非银存款大幅多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2:23
社融增长结构 - 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64亿元 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 增速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政府债为主要拉动因素 [1] - 新增政府债1.24万亿元 同比多增5559亿元 政府债发行规模2.44万亿元 同比多增7328亿元 [2] - 企业债增加2791亿元 同比多增755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5亿元 同比多增274亿元 [2] 信贷表现 - 人民币贷款减少4263亿元 同比多减3455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同比多减3100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 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2][3] - 居民部门贷款减少4893亿元 同比多减2793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 同比多减1671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 同比多减1200亿元 [3]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600亿元 同比少增700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 同比多减3900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711亿元 同比多增3125亿元 [3]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M1同比增长5.6% 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长8.8%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M1-M2剪刀差为-3.2% 环比收窄0.5个百分点 [4]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存款同比增长8.7% 增速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 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 同比少减3209亿元 财政存款增加7700亿元 同比多增1247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4] 市场与政策因素 - 非银存款高增与资本市场活跃相关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 全市场成交额24万亿元 环比增长46.59% 换手率环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4] -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贴息政策落地 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 有望促进居民短贷需求改善 [3] - 房地产销售偏弱影响中长期贷款 1-7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3.3% 按揭早偿率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至10.1% [3]
105万亿定存到期潮来袭!“存款搬家”入市趋势增强,能否催生慢牛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8-15 01:23
存款结构变化 - 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1] - 1-7月非银存款累计多增4.69万亿元 同比多增1.73万亿元 显示资金向金融产品转移趋势持续强化[1] - 居民存款减少与非银存款大增反映存款搬家入市趋势增强 资金正加速向金融资产转移[1] 资金转移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慢牛行情与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推动居民降低低收益存款配置意愿 转而寻求更高回报金融资产[1] - 证券公司交易活跃度提升导致保证金存款上升 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1] - 2025年约105万亿元存量定期存款到期 若部分转向股市债市将带来可观增量资金[2] 货币供应指标 - 7月M2增速回升至8.8%超预期 M1增速升至5.6%连续三个月改善[1] -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表明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企业和居民更倾向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用于投资或消费[1] - 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制约企业活期存款扩张 导致M1增速绝对水平仍偏低[1] 趋势发展与挑战 - 财富向金融资产转移是长期方向 但目前含权益类理财占比仍较低 居民风险偏好未根本性改善[2] - 提前还贷行为分流部分资金 若资金情绪驱动集中入市可能加剧市场波动[2] - 7月信贷数据出现罕见负增长 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 与经济指标回升形成反差[2] 政策环境 - 财政贴息政策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主提供1个百分点年贴息 相当于定向降息[3] - 结构性政策更利于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避免资金空转 央行在总量宽松上趋于谨慎[3] - 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 但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3] 市场前景 - 庞大到期存款规模为资金入市提供潜在基础 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居民储蓄外溢主要方向[2] - 资金活化程度提升为资本市场注入积极信号 有助于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与估值弹性[2] - 需通过市场制度完善和产品丰富引导居民从被动搬家转向主动配置 实现储蓄向投资平稳转化[3]
一个必须关注的信号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8-14 10:0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0.46%收报3666.44点,深证成指跌0.87%收报11451.43点,创业板指跌1.08%收报2469.66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2万亿,今日达22792亿,较昨日放量1283亿 [2] - 个股普跌,下跌股票达4396家,上涨仅727家,个股中位线实际下跌约2% [3] - 中证2000指数跌幅1.87%,微盘股跌约2.6%,显示小盘股风险较高 [4] 板块分析 - 保险板块涨幅居首达2.64%,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引发资金关注 [5] - 保险板块有望形成"戴维斯双击",H股表现优于A股,中国太保H股涨4.89% A股涨4.87%,A/H股比例达1.2已倒挂 [5] - 证券、银行和多元金融板块相对抗跌,因8月上半月已先行调整到位 [6] - 资金流入集中在保险、银行、酿酒板块,流出集中在设备类及新能源领域,军工板块回落明显 [6] - AI硬件板块资金流出显著,部分个股跌幅达5%左右 [7] 市场特征 - 当前市场处于旧题材冲顶阶段,新题材尚未涌现,中报密集披露期业绩成为检验标准 [8] - 8月以来跑输大盘个股达2900家,呈空头排列个股2800家,显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 [8] - 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达8.8%,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8] - 居民存款持续增加,今年新增9.66万亿占全部存款18.40万亿的近一半,显示资金入市意愿不足 [8] 流动性 - 央行8月累计进行1.2万亿逆回购买断操作,预计8月资金净投放多出3000亿左右 [9] - 市场流动性充裕,相关部门持续呵护市场 [9]
A股突发跳水,背后发生了什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8:3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00点后迅速跳水 收盘跌0.46%至3700点下方 深成指跌0.87% 创业板指跌1.08% [1] - 全市场仅735只个股上涨(占比13.6%) 4648只个股下跌(占比85.7%) 涨停52家 跌停15家 [2][3] - 总成交额达2.31万亿元 成交量15.26亿手 涨家数较前日减少1977家 降幅达72.9% [3] 行业板块表现 数字货币概念 - 恒宝股份(002104)涨停10.02% 四方精创(300468)涨15.29% 国投智能(300188)涨14.8% 中科金财(002657)涨停9.99% [4] - 板块内12只个股涨幅超5% 新国都(300130)涨6.68% 数字认证(300579)涨5.62% [4] 脑机接口概念 - 创新医疗(002173)涨停10.02% 博拓生物(688767)涨停19.99% 三博脑科(301293)涨8.51% [5] - 寒武纪-U(6885EE)涨10.35%至949元 南京熊猫(600775)涨停10.01% [5][6] 机器人概念 - 卧龙电驱(600580)涨停10%创历史新高 山东宣鼓(002598)涨停10.05% 飞龙股份(002536)涨停10.01% [6] - 南方路机(603280)涨停10% 浙江华业(301616)涨8.81% [6] 科创芯片板块 - 寒武纪-U(888526)涨10.35%至949元 海光信息(688041)涨8.83%至152.49元 [7] - 龙图光罩(688721)涨12.98% 东芯股份(688110)涨4.58% 北方华创(002371)涨3.12%至341.66元 [7] 军工板块调整 - 航天长峰(800822)跌停9.99% 长城军工(601606)跌7.12% 此前10交易日累计涨115.1% [7][8] - 汇金股份(300368)跌11.45% 天秦装备(300922)跌11.23% 捷强装备(300875)跌9.26% [8] 市场资金动向 -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0.78万亿元 显示资金向权益市场迁移 [9] - 部分银行发布警示 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资 如渭滨农商银行 [9] 技术面分析 - 沪指3700点为2021年以来关键阻力位 当前存在顶背离现象 突破需成交量进一步放大 [9]
突发跳水!背后,发生了什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8:08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00点后迅速回落 收盘下跌0.46% 深成指下跌0.87% 创业板指下跌1.08% [2] - 全市场4648只个股下跌 上涨个股仅735只 下跌个股占比85.7% [3] - 总成交额达23062.83亿元 总成交量152.61亿股 [4] 板块及个股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强势 恒宝股份涨停 四方精创上涨15.29% 国投智能上涨14.80% [5] - 脑机接口概念股持续活跃 创新医疗涨停 博拓生物上涨19.99% 寒武纪-U上涨10.35% [6] - 机器人概念股局部走强 卧龙电驱涨停创历史新高 国投智能上涨14.80% 南京熊猫上涨10.01% [7] - 科创芯片板块大涨 寒武纪-U上涨10.35% 海光信息上涨8.83% 龙图光宣上涨12.98% [8] - 军工板块大幅调整 航天长峰跌停 长城军工下跌7.12% 天秦装备下跌11.23% [9] 市场现象分析 - 沪指3700点为2021年以来重要阻力位 突破需成交额进一步配合 [10] -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0.78万亿元 显示资金向权益市场迁移 [10] - 部分银行发布警示 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资领域 [10]
“存款搬家”如何影响A股?
2025-08-13 14: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A股市场及金融行业[1][2][3] * 涉及公司包括保险公司、银行、白电、白酒、电信运营商及煤炭企业等[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存款搬家与A股市场影响 * 7月金融数据显示M1同比上升,M1与M2剪刀差回升,反映企业现金存款改善和经济活力增强,预示A股企业盈利可能在2025年第三季度见底回升[1][3] * 居民存款增速从14%下降至10%,但仍存在约60万亿元超额存款,正逐步转向非银机构[8] * 存款搬家核心原因是广普利率下行和弱美元环境,权益资产成为居民配置重要方向[10] * 存款搬家主要通过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和理财)和高风险偏好资金两个渠道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中长期资金入市总额可能超过7,000亿[14] 市场走势与预测 * 当前市场尚未完全进入牛市第二阶段,但正处于转换期,未来三年A股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有望超过6,600点[2][12] * 根据AIE专题报告预测模型,未来三年A股年化回报率在去年8月底为17.41%,今年6月底为7.48%[11] * 修正ERP模型显示市场仍处于牛市中[11] 资金流向与板块影响 * 中长期稳健长钱主要青睐红利资产,如银行、白电、白酒、电信运营商及煤炭等板块[16] * 高风险偏好资金通常在市场情绪高涨、进入牛市主升浪时大量入市[15] * 主动权益基金在当前牛市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新兴赛道布局上[20] 其他重要内容 居民行为与消费 * 居民消费意愿保持平稳,并在文化、旅游及娱乐支出方面有所增加,但购房意愿持续低迷[9] * 高房价带来的财富效应曾促进消费升级,但当前房价低迷并未显著提升消费,导致更多资金被储蓄起来[9] 指标与模型 * 投资者权益资产配置比例(AIE)是反映居民存款搬家的有效指标,当前该指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居民资产配置偏好正在调整[6] * 居民存款增长水平可通过最近12个月新增存款与名义GDP之比评估,但自2023年以来该比值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7] 市场阶段特征 * 牛市第一阶段特征是指数快速拉升,从极低的估值水平获得估值修复,成交量放大[17] * 牛市第二阶段以基本面的改善为核心特征,行情持续性较好,成交量不断攀升超过第一阶段水平[17] * 当前市场尚未完全进入牛市第二阶段,但正处于转换期[18] 资金渠道与市场风格 * 个人投资者在牛市第二阶段主要通过直接买入或通过ETF,以及通过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入市[18] * 高风险偏好的资金赎回后可能没有理想去处,最终可能重新流入A股市场[19] * 当前市场强势表现的核心来源是两融类资金[22]
7月金融数据点评:喜忧参半
招商证券· 2025-08-13 14:03
信贷数据 -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同比减少3100亿元,信贷增速下滑至6.9%[4][12] - 居民信贷新增-4927亿元,同比少增28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增1671亿元,中长期贷款少增1200亿元[12] - 企业信贷新增-8100亿元,同比少增3900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3万亿元[13] 存款与货币供应 - 7月人民币存款新增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少增7800亿元,企业存款多增3209亿元[15] - M2增速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8.8%,M1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至5.6%[4][15] 社融与政府债 - 7月社融新增1.2万亿元,增速9%,其中政府债新增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18] - 8月起政府债增速预计明显回落,截至13日已下降0.5个百分点[4] 市场趋势与结论 - 权益市场上涨导致"存款搬家"初步迹象显现,可能推动居民资产收益提升[4][15] - 债市利率缺乏持续向上基础,1.7%的十债收益率被视为入场窗口期[5][23]
3674点近在咫尺 超六成A股已率先冲刺!多家头部券商关注“存款搬家”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5:11
沪指正不断逼近去年"924"行情的高点。截至今日(8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距离去年10月8日创出的3674点,只剩下不到10个点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11日,共有超300只A股的收盘价已较沪指3674点时的股价上涨超100%,其中不乏上纬新材、舒泰神、长盛轴承等热门标的。 尽管今年以来不少个股已经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沪指接下来能突破3674点,对A股市场仍然有积极意义。 某大型券商资深策略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我们一直看好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动的转型牛行情,沪指突破关键点位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多家头部券商关注"存款搬家"潜在动能 事实上,3674点对不少个股而言早已不是障碍。据统计,截至8月11日收盘,A股市场已经有65.6%的个股,股价超过去年10月8日的开盘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最近,多家头部券商都关注到了"存款搬家"的话题。中金公司日前发布研报称,居民部门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还有增长 空间。截至2025年二季度,高风险金融资产占城镇家庭总资产的比例为11%,较2019年仅上升了2个百分点。广发证券则指出,尽管居民存款暂时还没有显 著流入A股市场,但为 ...
读研报 | 存款搬家,长期逻辑和当下关注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2 11:32
存款搬家现象分析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存款吸引力下降,股市赚钱效应显现可能促使部分存款转化为A股增量资金 [2] - 居民存款存量增速降至10%,低于2019-2023年14%的平均水平,较2022年底18%的增速明显下降 [2] - 2022年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规模18万亿元,2024年降至14万亿元,2025上半年为10.8万亿元,低于历史同期峰值12万亿元 [2] - 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占GDP比例2024全年为10.6%,2025上半年为16.3%,低于历史峰值2022年的14.5%和2023上半年的19.6% [2]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增速开始上行 [2] 居民存款搬家现状 - 2024年"存款搬家"现象主要由对公存款流出驱动,个人存款增速仍高于M2,呈现"定期化"特征 [3] - 2025年1-5月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最快,反映居民尚未主动拉长久期,风险偏好未显著提升 [3] - 非银存款增速变化主要缘于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对企业存款冲击更大,居民存款搬家特征尚不明显 [3] 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 - 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指标反映居民部门投资消费意愿,领先PMI约半年,领先上市企业利润约一年 [5] - 企业存款增速较居民走高意味着居民部门投资消费意愿改善,资金流入企业推动生产投资 [5] - 企业存款增速较居民回落意味着居民部门减少投资消费支出,资金沉淀在存款账户 [5] - 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 [5] 超额储蓄再配置潜力 - 2022-2023年居民"超额储蓄"规模达9.21万亿元,预计2025-2026年到期约4.6万亿元 [9] - 超额储蓄资金逐利属性强,到期后存款利率较2022-2023年下降(2022Q4的2Y定存实际利率约2.5%,3Y为3%) [9] - 假设超额储蓄到期后全部配置为其他资产,理财、基金、股票和其他类各占1/4,2025年可为股票带来约7000亿元增量资金 [9]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在1.1至2.0区间,截至6月仍在1.8的历史高位 [9] 机构资产配置动能 - 2024年理财子、保险等机构收益靠债牛支撑,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 [11] - 理财子和保险等机构为应对负债端KPI,存在股债切换的配置动能 [11]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存款搬家是大势所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