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M2剪刀差

搜索文档
“存款搬家”大潮来袭!居民资金疯狂流入股市,银行账户空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22
居民存款迁移趋势 -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 资金从银行体系向非银金融机构转移[4] - 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反映资金大规模流入基金及证券账户[6] - 存款迁移现象显示居民资产配置从储蓄转向投资领域[2] 货币供应指标变化 - M1增速加快使M1-M2剪刀差收窄 显示活期存款流动性提升[8] - M1增长主要受股市上涨和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驱动[8] - 资金从定期存款转向活期存款 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6][8] 投资与信贷行为分化 - 股市资金流入强劲但居民贷款需求持续低迷[10] - 居民呈现"多存少贷"特征 对借贷消费保持谨慎态度[10][12] - 资金主要流向投资领域而非消费领域 消费意愿仍待修复[10] 政策刺激与市场展望 - 政府推出消费券和贴息贷款等刺激措施推动储蓄向消费转化[10] - 股市活跃反映有计划的财富配置调整而非盲目投资[12] - 资金在存款、投资与消费间的再配置过程存在策略性博弈机会[12]
居民存款“搬家”提速,机构再议:逐渐向股市转移
财联社· 2025-09-16 01:35
居民存款搬家迹象显现 - 8月居民存款仅增加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而非银存款环比新增1.18万亿 同比多增5500亿元 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 [1] - 居民存款增速连续2个月下降 8月增速约9.8% 虽仍高于M2增速1个百分点 但差值已连续三个月收窄 [2] - 非银新增存款滚动12个月求和数在7月、8月连续上行 显示资金可能主要流向股市等权益资产 [2] 存款结构变化与市场影响 - M1同比增速持续回升 非银存款增长成为重要支撑 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高 [1][3] - 8月股市表现强劲叠加存款利率处于低位 促使居民减少存款并增加其他投资 [4] - 理财规模在8月出现反季节性回落 主因现金管理类产品赎回 且赎回资金未完全回流存款账户 进一步印证资金入市趋势 [4] 社融与财政政策态势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与社融同比少增 主因财政融资"前置"效应收尾 [3] - 政府债发行节奏存在年度间"错位" 2025年财政靠前发力而2024年节奏靠后 可能导致政府债延续同比少增趋势 [3] - 社融增速面临回落压力 后续财政政策发力程度将成为关键变量 [3] 货币政策与债市展望 - 四季度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创造外部条件 国内低通胀环境使实际利率仍具调降必要性 [7] - 债市交易拥挤度未完全回落 配置盘进场力度不明显 叠加股市分流资金影响 中短端品种相对稳健 [8] - 当前债市收益率达阶段性高点 存在超跌反弹交易机会 但建议保持防御思维 [8]
这个趋势信号要关注,居民存款搬家已经连续两个月了
第一财经· 2025-09-14 15:44
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趋势强化 反映资金活性提升及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倾斜 [3][6][7]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印证经济活动中资金活化程度增强 [4][5] - 存款搬家现象与资本市场表现形成联动 后续趋势可能延续但居民部门仍存谨慎预期 [8][9][11]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持平但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5]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5]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5] - 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3][6] - 居民与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跷跷板关系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 [3][9] 资金流向与市场联动 - 存款搬家现象与股市行情紧密关联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 两市成交额环比增超40% [9] - 债券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削弱固收类产品吸引力 推动资金转向权益市场 [9] - 非银存款作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滞后指标 其增速回升初期被视为牛市中继信号 [9] - 居民资产多元化配置尚未影响存款与非存款资产同步增长 权益类配置仍有广阔空间 [10] 居民部门行为特征 - 居民储蓄意愿强劲 63.8%受访者倾向更多储蓄 较上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11] - 居民贷款增长乏力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7110亿元 同比少增7290亿元 [11] - 居民存贷差持续扩大 7月达8.98万亿元 8月进一步升至9.06万亿元 [11] - 居民部门杠杆率逆势下降0.4个百分点至61.1% 主因房地产销售转跌及提前还贷增加 [12]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包括消费券发放、贷款贴息及新设再贷款工具 [12] - 存款吸引力下行与资产荒未缓解背景下 资本市场或成核心外溢方向 [10] - 高利率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叠加资产配置需求旺盛 存款流向权益市场趋势可能延续 [10] - 居民存款搬家仍处起步阶段 信息杠杆效应可能强化资金入市持续性 [10]
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大幅多增,“存款搬家”趋势强化?
第一财经· 2025-09-14 10:04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变化趋势 -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超季节性下行 8月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1][3] - 非银存款再度多增 8月新增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1][3] -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现"跷跷板"关系 被市场解读为存款搬家现象 [1][3] M1-M2剪刀差变化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达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1][2]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2] - 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持平 [2] - 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性增强 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 [2][3] 存款结构变化与资本市场关联 -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6] -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 两市成交额环比大增超40% [6] - 存款结构变化初步印证居民存款向股市等资本市场转移趋势 [3][6] - 非银存款是观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 更多体现为滞后指标 [6] 居民部门财务行为特征 - 居民储蓄意愿强劲 63.8%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 较上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8] - 前8个月居民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7110亿元 同比大幅少增7290亿元 [8] - 居民部门杠杆率逆势下降0.4个百分点 从61.5%降至61.1% [8] - 居民存贷差持续扩大 7月达8.98万亿元 8月达9.06万亿元 [8] 存款搬家趋势的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走低带来再配置效应 部分存款活期化并流向金融市场 [3][6] - 债券市场利率中枢处于低位 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吸引力下降 [6] - 大量高利率定期存款集中到期 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旺盛 [7] - 宏观叙事积极变化改善经济基本面预期 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6] 政策环境与未来展望 - 政府出台多项举措激发消费意愿 包括发放消费券和贷款贴息政策 [10] - 新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10] - 在存款吸引力下行和"资产荒"尚未缓解背景下 资本市场或成为核心外溢方向 [7] - 居民从存款到权益类资产的多元化配置还有更加广阔空间 [7]
散户,真跑步入场了?
格隆汇APP· 2025-09-14 09:04
社融与货币供应 - 8月M1同比增速扩大至6.0% M2同比增速维持在8.8% 二者剪刀差收窄至2.8% 创近51个月新低水平 [1] - 本轮M1-M2剪刀差收窄起步于今年4月 M1同比增速从1.5%一路增至6.0% M2同比增速窄幅上升 [3] - M1增速大于M2增速表明资金从沉淀的M2转变为活跃的M1 是强活化信号 但需考虑被动转活期的影响 [3] 存款结构变化 - 8月新增存款20600亿元 其中新增居民存款仅为1100亿元 同比大降6000亿元 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4] - 7月新增存款5000亿元 其中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非银存款激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5] - 非银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存款增速 是M1-M2剪刀差收敛的重要原因 [3] 存款搬家趋势 - 存款搬家加速 权益市场可能是重要去处 7月呈现存款非银化特征 8月呈现加速特征 [5][7] - 7月货币基金规模增长3813亿元 理财规模增长1.8万亿元 与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相吻合 [7] - 8月有12家理财公司规模净增长2857亿元 这12家理财公司7月增幅约为1.8万亿元 [8] 散户与开户数据 - 8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265.03万户 环比7月增长逾三成 较去年8月大增约165% [7] - 开户增长倍数相比起点的192.4万户为1.38倍 历史几轮大行情开户增长倍数都超过2倍 最近三次分别为2.1倍 2.1倍 3.7倍 [8] - 8月居民资金入市速度可能并没有市场预期之快 绝对规模与2024年10月的685万户存在明显差距 且不及2025年2-3月的284万户 307万户 [7] 基金市场表现 - 8月股票型基金份额净申购1087.93亿份 规模增长4855.40亿元 混合基金份额净申购97.18亿份 规模增长52.17亿元 债券基金份额净申购275.24亿份 规模增长732.22亿元 [9][12] - 货币市场型基金份额减少310.89亿份 规模减少345.44亿元 QDII基金份额增加352.17亿份 规模增加374.12亿元 [9] - 全公募基金市场8月规模增长5716.63亿元 理财规模增长2857亿元 合计约8573.63亿元 与8月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大致符合 [12] 资金流向与市场影响 - 7月 8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 可能主要去往股市等权益资产 [7] - 8月境内的公募权益市场新增成为居民存款搬家的承接方之一 [13] - 7月A股流通市值占住户存款的比例为53% 距离前高2021年12月的72%仍有较大空间 居民存款或仍有入市空间 [13]
8月金融数据点评:资金延续活化,但信贷仍弱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4 07:43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部门信贷需求疲弱 社融同比增速下降至8.8% 但资金活化趋势延续 M1-M2剪刀差收窄至2022年以来低位 债市仍面临交易结构压力和资金分流风险 维持谨慎判断 [1][2][5] 社融与信贷表现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0.59万亿元 较2024年同期0.9万亿元减少34.4% 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较2024年同期3.03万亿元下降15.2% 社融同比增速从7月9.0%降至8.8% [2] - 政府债净融资1.33万亿元继续支撑社融 但低于2024年同期1.84万亿元 受高基数影响 [3] - 企业新增长贷疲弱 短贷回暖 票据融资受票贴利率回升压制 短期融资需求整体处于低位 [3] - 居民中长贷未见明显改善 尽管核心一线城市放松限购政策 受地产成交周期和库存价格因素制约 [3] 资金流动与存款结构 - 非银存款持续高增 住户存款回落 理财规模反季节性下降 主因现金管理类产品赎回 反映居民广义存款持续向权益市场转移 [3] - M2同比维持8.8% M1同比增速抬升使M1-M2剪刀差收窄至2022年以来历史低位 [4] - 财政存款处于季节性低位 显示财政对实体部门净支出力度较大 [4] 债市评估与展望 - 债市压力部分释放 但需关注存单价格未缓和 保险配置盘买入长久期利率债力度弱于一季度 信用利差走阔等信号 [5] - 交易拥挤度未完全回落 配置盘进场不明显 股市分流资金等因素持续 中短端品种相对稳健 [5] 数据相关性变化 - 2023年以来M1-M2剪刀差与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相关性转弱 甚至出现负相关 货币指标与经济活动关联度下降 [4]
8月社融新增2.57万亿元,信贷环比多增64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4:00
社会融资规模 -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延续年初以来较高增长态势 [1] - 1-8月社融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8月当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但环比大幅多增1.44万亿元 [1]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 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 对社融增速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1] 货币供应量 - 8月末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持平 维持在2024年以来高位 [1] - 8月末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增速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创近35个月最高 [1][8] - M2-M1剪刀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货币活性进一步增强 [8] 信贷投放 - 8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但环比大幅多增6400亿元 [2] -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3.02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2] - 信贷恢复正增长主要源于宏观经济景气度回升 贷款透支效应减弱及隐债置换下拉作用减弱 [2] 信贷结构 - 前八个月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25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 [3]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 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82万亿元和7.38万亿元 [3]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较高 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政府债券融资 - 8月末政府债券余额91.36万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1% [6] - 前八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0.27万亿元 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6] - 1-8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68万亿元 其中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26万亿元 完成全年额度74% [6] 企业债券融资 - 8月末企业债券余额33.47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6] - 前八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 同比减少2214亿元 [6] - 权益市场活跃导致风险偏好回升 债券市场波动加剧 企业为控制融资成本减少债券发行 [7] 专项债使用方向 - 1-8月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规模达1.93万亿元 全年仅剩约700亿元额度 发行进度约97%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自6月起明显提速 6-8月月均发行规模超700亿元 [7] - 多地通过发行专项债注资政府投资基金 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 [7] 个人贷款情况 - 8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 [4] - 暑期消费旺季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需求释放 房地产调控政策带动按揭贷款咨询签约单量增长 [5] - 零售贷款增长稳定性最终取决于就业收入等长期变量的实质改善 [5]
8月M1、M2“剪刀差”再创年内新低 更多资金转为活期存款“拿出来花”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18:42
金融总量与增速 -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5] - 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持平 [2][5]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2][3] 货币结构变化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增速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5] - M2与M1剪刀差收窄至2.8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低 反映资金活期化趋势 [2][5][6] - 剪刀差收窄表明更多资金转为活期存款 有利于投入消费和投资 [2][6] 信贷支撑因素 - 制造业贷款投放改善 某东部银行前8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53% 较去年提升33个百分点 [3] - 纺织服装、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景气度较高 带动投融资需求 [3] - 暑期消费旺季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个人消费贷款需求上升 [3] 房地产与政府债影响 -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台楼市新政 居民购房需求回暖带动住房贷款增长 [4] - 政府债券余额91.3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1% 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 [5] - 隐性债务置换专项债发行1.9万亿元 还原后8月贷款增速约7.8% [4] 直接融资与利率水平 - 企业债券余额同比增长3.7%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同比增长3.4% [5]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 同比低40个基点 [7]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3.1% 同比低25个基点 [7] 结构性信贷政策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2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7]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87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7]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牵引作用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能力 [8][9]
【新华解读】M1-M2剪刀差降至逾四年来新低 8月资金活化程度继续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9-12 11:47
8月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人民币信贷新增约5900亿元 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8% M2同比增长8.8% [1]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1][6]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3.46万亿元 月末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2] 信贷增长支撑因素 - 行业景气恢复 出口延续韧性 暑期消费旺季 房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支撑信贷增长 [2]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约5900亿元 部分企业生产景气度回升带动贷款需求 [2] - 东部省份某银行前8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53% 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 [2] - 纺织服装 专用设备 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区间 投融资需求相对旺盛 [2] - 住户贷款增加约303亿元 暑期消费旺季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需求释放 [2] 房地产政策效果 - 北京 上海 深圳等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 放松限购要求 调整信贷政策 [3] - "沪六条"新政出台一周后上海房地产成交量显著增长 商品住房成交量环比由负转正 [3] - 居民购房需求回暖带动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单量明显增长 [3] 贷款利率与信贷结构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0个基点 [4]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5个基点 [4] -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6%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4] 社融规模与政府债券 - 前8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同比多4.66万亿元 [5] - 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5] - 前8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10.27万亿元 同比多4.63万亿元 [5] - 1-8月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约9960亿元 发行进度近八成 [5] 货币供应与政策展望 - 8月末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与上月持平 [6]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6] - M1-M2剪刀差持续收敛显示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 有助于投入消费和投资 [6] - 未来货币政策重点将优化结构 结构性工具已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全覆盖 [6] - 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优势和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增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实效 [6][7]
8月M1-M2剪刀差收窄至四年最低
第一财经· 2025-09-12 11:28
金融总量与增速 -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3][6]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6] - 1-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3][6] 政府债券与社融支撑 - 前8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10.27万亿元 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6] - 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9960亿元 发行进度近八成 [6]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对社融增速形成有效支撑 [6] 货币活性与经济活动 - 8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3][14]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显示资金活性提升 [3][14] - 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 有助于投入消费和投资活动 [3][14] 信贷结构与优化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月末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10]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2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1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87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结构持续优化 [11] 隐性债务置换影响 - 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1.9万亿元 [10] - 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 8月贷款增速约7.8% 仍保持较强支持力度 [10] - 短期对信贷增长有下拉效应 长期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11] 制造业与融资需求 - 东部某银行1-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53% 较2024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 [11]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较高 企业新增融资需求旺盛 [11] 政策导向与转型 - 宏观政策思路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财政政策加大促消费保障力度 [15]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金融总量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7][15]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挥牵引作用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