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第九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巴西利亚召开
快讯· 2025-05-22 07:54
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中小企业、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 中方提出四大合作方向:新兴领域合作、可持续发展、工业能力根基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 新兴领域合作 - 重点拓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空间 [1] - 目标构建充满活力的伙伴关系 [1] 可持续发展领域 - 鼓励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合作 [1] - 共同开发绿色技术和优质产品,构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1] 工业能力建设 - 发挥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心作用,推动经验分享、技术推广、标准协调、人才培养 [1] - 目标构建更具韧性的伙伴关系 [1]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1] - 目标构建开放团结的伙伴关系 [1]
研判2025!中国含氟新材料行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22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58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5.8万吨,市场需求强劲且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1][7] - 含氟新材料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配套材料,技术含量高且应用广泛[1][9]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昊华科技等12家企业,覆盖锂电池、光伏等热门领域[2] 含氟新材料特性与历史发展 - 含氟新材料因氟原子特性具备耐高温、耐腐蚀、低表面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2] -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实现含氟材料工业化应用,中国自60年代起开发出聚烯烃类氟橡胶等产品,最初服务于国防军工[4] 政策支持与区域布局 - 福建、山东等省份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含氟新材料高端化发展,重点支持电子级氢氟酸、含氟聚合物等产品[4][6] - 江西省提出提高高端氟化工产品比重,河南省重点发展含氟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6] - 龙岩市、赣州市将含氟新材料列为重点产业链,部署研发平台建设[6]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 - 萤石是基础原材料,2023年中国产量占全球70%(630万吨),2024年增至670万吨,氟化工领域消费占比超50%[11] - 2024年中国硫酸总产能达1.41亿吨(同比+4.4%),产量1.20亿吨(同比+7.7%),新建产能1500万吨[13]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锂离子电池 - 2024年中国锂电池产量1170GWh(同比+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15] - 六氟磷酸锂2024年全球出货量20.8万吨(同比+23.1%),但市场规模下滑33.3%至129.6亿元,行业产能过剩[17] -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2024年出货量约3万吨(同比+100%),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锂[19] - PVDF作为正极粘结剂和氟代碳酸乙烯酯作为添加剂显著提升电池性能[21] 光伏领域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累计装机885.68GW,均为全球第一[22] - PVDF和PVF是主流光伏背板材料,PVDF在抗紫外线、阻燃性等方面优于PVF但成本较高[24][25] 氢能领域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超817MW,氢能重卡平均功率提升至131KW[27] -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技术壁垒高,国内量产能力不足[29] 未来发展趋势 - 下游应用扩张将持续驱动市场规模增长,技术突破将拓宽含氟新材料应用场景[30] - 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区域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6][30]
淡旺切换,底线探讨 - 锡
2025-05-21 15: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锡、光伏、电子、家电、3C、汽车、半导体、有色、钴矿、再生锡、冶炼加工 - **公司**:刚果金比西矿、Alpha Mine、天马集团、云南锡业、华锡集团、江西地区企业、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锡价走势 - **近期表现**:近期锡价窄幅震荡,反映基本面无明显矛盾,此前因刚果金和佤邦供给收缩成有色最强品种,现供给影响减少[1][2] - **下半年预测**:预计回到23万附近,若缅甸复产顺利或降至21万甚至20万,能否跌破20万要看需求配合[4] - **中长期走势**:长期锡价中枢可能逐步上移,AI和半导体领域需求增长潜力大,但2025 - 2027年西部矿业供给增加,短期内看弱锡价[21] 供需情况 - **供给** - 刚果金比西矿已复产,全年产量或下调2000金属吨,影响较弱[2][14] - 佤邦4月复产,下半年供给压力增加,全年供给同比增6000 - 7000金属吨[2][15] - 印尼出口中值偏上,年底关注配额审批对明年影响[2][16] - 再生锡月度产量三四千吨,全年预计3.7 - 3.8万吨,同比显著增长[25] - **需求** - 关税对需求有拖累,若恢复24%关税,需求侧或同比拖累约20%,但锡价弹性更取决于供给侧[1][5] - 光伏需求偏差,2025年需求量约2.6 - 2.7万吨,5月后抢装机结束,6月排产增速或下滑[1][2][6] - 电子焊料需求良好,汽车行业增速预计20%,家电行业增速约5% - 6%,3C消费小增1% - 2%,锡焊料总体同比正增长,增量与光伏减速相抵后几乎持平[1][9] 库存与价格结构 - **库存**:国内库存持续去化,LME库存减少,下游4月初补库后库存充足[1][2][18][19] - **价格结构**:现货升水维持800 - 900左右,月间结构呈backwardation,近月合约基本面偏强,市场对远月价格预期悲观[1][3] 其他金属情况 - **硒**:在马口铁、铅酸电池和化工等领域应用变化不大,全年需求与去年差别不大[11][12] - **钴矿**:2025年产量主要增量来自海外,最大新增供给约六七千金属吨,确定新项目供给增加约三四千金属吨,国内云南锡业有生产增加,江西投产增速放缓[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下游企业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应对关税影响,电子行业出口物流顺畅,成本增加传导至终端消费者[1][7] - 3 - 4月美国超额进口库存,4月底和5月初高频数据下滑,中美谈判后集装箱运力反弹,运价抬升,对国内出口影响有限[7][8] - 华东厂商高端电子焊料及苹果链条产品同比增长明显,华南厂商光伏焊带及传统电子消费订单偏差[9] - 国内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许可证未批复,建设进展比预期慢[24] - 海外再生锡数据缺失,难以准确预测,国内再生废料较去年减少,一季度获取难度增大,但月度产量未显著减少[26][27] - 冶炼加工费低迷因原料供给紧张和冶炼过剩,下半年可能缓解,云南和江西开工率维持在66% - 67%[28] - 部分亏损冶炼厂未退出或减产,因加工费仍有利润,负反馈传导慢[29] - 海外矿山如南非利润丰厚,天马集团印尼企业生产利润不受单独冶炼加工费影响[30] - 2025年全球锡市场年度供需从预计缺口调整为紧平衡,上半年偏紧,下半年可能过剩[31]
光伏股普遍走高,Array涨7.64%,阿特斯太阳能ADR涨5.62%,Sunrun涨4.96%,第一太阳能涨4.32%,SolarEdge涨3.23%,晶科能源ADR也涨2.72%。标普500指数目前跌0.45%,道指下跌104点跌幅0.49%,纳指则涨13点涨幅0.31%。美国认为来自东南亚的进口太阳能产品损害美国产业,美国的调查结果为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进口征收关税奠定基础。
快讯· 2025-05-20 15:22
光伏行业表现 - 光伏股普遍走高 Array涨7 64% 阿特斯太阳能ADR涨5 62% Sunrun涨4 96% 第一太阳能涨4 32% SolarEdge涨3 23% 晶科能源ADR涨2 72% [1] - 太阳能ETF(TAN)上涨1 94%至34 94美元 全球清洁能源ETF(ICLN)上涨1 71%至13 05美元 [2] 个股表现 - Array Technologies股价上涨7 64%至7 82美元 成交量328 31万股 市值11 93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47% [2] - 阿特斯太阳能股价上涨5 62%至11 28美元 成交量82 92万股 市值7 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44% [2] - Sunrun股价上涨4 96%至11 85美元 成交量478 50万股 市值27 08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11% [2] - 第一太阳能股价上涨4 32%至172 04美元 成交量223 56万股 市值184 50亿美元 同比下滑2 38% [2] - SolarEdge股价上涨3 23%至21 43美元 成交量165 87万股 市值12 65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57% [2] - 晶科能源股价上涨2 72%至19 48美元 成交量25 27万股 市值10 06亿美元 同比下滑21 79% [2] 市场背景 - 标普500指数下跌0 45% 道指下跌104点(0 49%) 纳指上涨13点(0 31%) [1] - 美国调查认为东南亚进口太阳能产品损害美国产业 为征收关税奠定基础 [1]
英杰电气:光伏周期导致业绩承压,半导体业务稳步提升-20250519
山西证券· 2025-05-19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英杰电气(300820.SZ),给予“增持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杰电气受光伏周期影响业绩承压,但半导体业务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共享平台,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87/2.26/2.71,对应 2025 年 5 月 16 日收盘价 44.67 元,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23.8/19.8/16.5 [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6 日,收盘价 44.67 元,年内最高/最低为 73.50/34.14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为 1.11/2.22 亿,流通 A 股市值 49.59 亿,总市值 99.00 亿 [3] 基础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23 元,摊薄每股收益 0.23 元,每股净资产 11.33 元,净资产收益率 2.04% [4]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8 亿元,同比 +0.59%;归母净利润 3.23 亿元,同比 -25.1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7 亿元,同比 -27.87%。25Q1 实现营业收入 3.25 亿元,同比 -13.30%;归母净利润 0.50 亿元,同比 -36.84% [1] 利润承压原因 - 2024 年利润承压主要系研发和资产减值增加等所致,研发费用 1.37 亿元/yoy +40.18%,研发费用率 7.67%/yoy +2.16pct;资产减值损失 0.59 亿元/同比增加 0.53 亿元,占收入比重 3.31%/yoy +2.97pct;受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影响,其他收益 0.47 亿元/yoy -40.41%,占收入比重 2.61%/yoy -1.80pct。25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7.78%/15.81%,同比仍承压 [3] 光伏业务情况 - 2024 年,光伏业务收入 8.74 亿元/yoy -10.27%,收入贡献 49.08%,毛利率 28.53%/yoy -2.36pct。国内光伏新增订单大幅下降,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取得订单突破,强化项目验收和应收账款管理 [4] 半导体业务情况 - 2024 年,半导体及电子材料相关收入 3.51 亿元/yoy +6.41%,收入贡献 19.69%,毛利率 53.98%/yoy +11.14pct。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配套电源量产型号增加,业务板块研发和订单量产稳步提升,覆盖核心客户设备型号和客户数量增多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70|1,780|1,967|2,237|2,626| |YoY(%)|38.0|0.6|10.5|13.8|17.4| |净利润(百万元)|431|323|415|500|601| |YoY(%)|27.2|-25.2|28.6|20.5|20.2| |毛利率(%)|37.2|38.5|39.1|40.0|40.7| |EPS(摊薄/元)|1.95|1.46|1.87|2.26|2.71| |ROE(%)|20.1|13.7|14.6|15.3|15.9| |P/E(倍)|22.9|30.7|23.8|19.8|16.5| |P/B(倍)|4.6|4.1|3.5|3.1|2.6| |净利率(%)|24.4|18.1|21.1|22.4|22.9|[10]
英杰电气(300820):光伏周期导致业绩承压,半导体业务稳步提升
山西证券· 2025-05-19 07: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英杰电气(300820.SZ),给予“增持 - A”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杰电气受光伏周期影响业绩承压,但半导体业务稳步提升 [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工业电源及特种电源技术共享平台,可跨行业技术迁移与复用,在多领域有深厚积累 [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8 亿元,同比 +0.59%;归母净利润 3.23 亿元,同比 -25.1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7 亿元,同比 -27.87%。25Q1 实现营业收入 3.25 亿元,同比 -13.30%;归母净利润 0.50 亿元,同比 -36.84% [2] - 2024 年利润承压,系研发和资产减值增加等所致,研发费用 1.37 亿元/yoy +40.18%,资产减值损失 0.59 亿元/同比增加 0.53 亿元,其他收益 0.47 亿元/yoy -40.41%。25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7.78%/15.81%,同比仍承压 [4] 业务板块情况 光伏业务 - 2024 年光伏业务收入 8.74 亿元/yoy -10.27%,收入贡献 49.08%,毛利率 28.53%/yoy -2.36pct。国内光伏新增订单大幅下降,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并强化应收款管理 [5] 半导体业务 - 2024 年半导体及电子材料相关收入 3.51 亿元/yoy +6.41%,收入贡献 19.69%,毛利率 53.98%/yoy +11.14pct。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配套电源量产型号增加,业务稳步提升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财务数据预测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70|1,780|1,967|2,237|2,626| |YoY(%)|38.0|0.6|10.5|13.8|17.4| |净利润(百万元)|431|323|415|500|601| |YoY(%)|27.2|-25.2|28.6|20.5|20.2| |毛利率(%)|37.2|38.5|39.1|40.0|40.7| |EPS(摊薄/元)|1.95|1.46|1.87|2.26|2.71| |ROE(%)|20.1|13.7|14.6|15.3|15.9| |净利率(%)|24.4|18.1|21.1|22.4|22.9|[11] 估值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87/2.26/2.71,对应 2025 年 5 月 16 日收盘价 44.67 元,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23.8/19.8/16.5 [7][8]
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5-16 12:12
公司IPO进展 - 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于5月16日获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 [1] - 公司2024年营收为72,884.26万元,净利润为8,921.78万元 [2] -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嘉源,审计机构为大信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支架主体支撑扭矩管(TTU)、光伏支架轴承组件(BHA)、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件(URA)、檩条(RAIL)等 [3]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7年4月,2023年4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3,079.70万股 [3] - 公司拥有3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公司,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为275人 [3] 股权结构 - 聚力机械直接持有公司2,100.00万股,持股比例为68.19%,为公司控股股东 [4] - 李涛、李开林、朱红三人合计持有聚力机械79.34%股份,通过聚力机械控制公司68.19%股份 [4] - 李涛、李开林、朱红三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81.49%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272.79万元、65,758.57万元和72,884.26万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5]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26.61万元、7,631.52万元和8,921.78万元,保持稳定增长 [5] 上市委问询重点 - 上市委关注业绩真实性和可持续性,要求说明收入与销售费用增长差异、内销收入增长合理性、业绩下滑风险及应对措施 [6] - 上市委关注研发能力,要求说明研发投入及占比、主要产品竞争优势、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原因、研发团队情况 [7] - 上市委关注股权转让问题,要求说明杨俊持股比例合理性、无息借款真实性及股权转让商业实质 [7]
未知机构:【点金互动易】麦角硫因+合成生物,拥有合成麦角硫因的起始原料产品,预计三季度投产,这家公司已形成一系列合成生物新产品、新技术-20250516
未知机构· 2025-05-16 02: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光伏、机器人、银行、LED、IDC、合成生物、国际货运、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伺服电机铁芯、地面仿真测试设备、机器人整机、输送带预测性维护、机电设备预测性维护、矿山/港口设备无人化、设备智能化改造、LED、正负极材料等[1][2][5][6] - **公司**:泓淋电力、拓日新能、柳药集团、江苏银行、一汽翻战、乐歌股份、元力股份、卓创资讯、天邦食品、中国神表、浙江震元、国货航、创世纪、通达动力、航天智装、弘讯科技、运机集团、德尔未来、华阳股份[4][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浙江震元**:生物定向合成上虞基地项目有组氨酸产品,各工段基本安装完成,调试中,预计三季度投产;提前布局合成生物领域多年,投入较多研发资源,积累技术基础,依托科研合作构建生产工程菌,形成一系列合成生物新产品、新技术,用作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5][6] - **国货航**:国际货运航线覆盖12个国家的21个城市,2024年新开广州 - 墨西哥城等航线,依托客机航线网络实现中国到巴西圣保罗货物运输,2025年4月成都双流 - 迪拜货运航线开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5][6] - **创世纪**:在高端数控机床等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高端精密五轴技术等方面有显著优势[6] - **通达动力**:生产的伺服电机铁芯适用于各类机器人驱动电机,会加大在机器人驱动电机铁芯方面技术研发和投入[6] - **航天智装**:研制生产的地面仿真测试设备参与神舟二十号姿态轨道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提供宇航芯片产品[6] - **弘讯科技**:涉及的机器人整机产品注塑专用机械手处于小批量出货阶段[6] - **运机集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围绕多个课题开展联合方案设计,华为提供ICT相关设备与服务,双方构建长期生态合作关系,华为矿山军团正和华运智运对接多地项目资源[6] - **德尔未来**:控股子公司厦门烯成提交的两项LED相关专利申请处于实质审查阶段[6] - **华阳股份**:与中科海钠合作的正负极材料项目占比30%,千吨级产线规模化生产且运营良好,万吨级项目处于设备安装与试车阶段[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5月15日互动平台热词TOP10为人工智能、光伏、工业机器人、银行、光伏电站、无人机、服务器、农业、LED、IDC[2] - 5月15日互动平台热门公司TOP10为泓淋电力、拓日新能、柳药集团、江苏银行、一汽翻战、乐歌股份、元力股份、卓创资讯、天邦食品、中国神表[4] - 近期热门系列涉及无人机、机器人、电子皮肤、PEEK、环氧丙烷、中字头、化工、海外仓等概念相关公司动态[7]
宏英智能(001266)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1:10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5 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 [2][3]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15:00 - 16:30 [2] - 会议形式为通过上证路演中心采用网络文字互动 [2][3] - 参与人员为网上投资者,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张化宏等 6 人 [2] 业务板块情况 智能控制业务 - 2024 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是重要收入来源 [3] 新能源业务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78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61.4% [4] 业务发展措施 智能控制业务 - 提升市场份额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迭代、客户拓展和商业模式优化 [3] - 拓展已有研发成果应用领域,聚焦大客户战略、拓展新兴市场和优化客户服务 [3] - 提供增值服务、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成本结构 [3] 新能源业务 - 通过技术壁垒构建、生态链整合、市场聚焦、拓展海外市场等策略形成竞争优势 [4] - 重点投入技术研发,拓展“产品 + 服务”模式 [4] - 加大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如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电池安全预警系统等 [8] 财务相关 - 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737.51 万元,同比增长 280.17% [4] - 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 元(含税),分红比例占 2024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177.48% [4] - 利润分配方案综合考虑自身财务状况、股东利益等,合法合规合理,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5] 其他业务问题 - 公司部分产品可适用于机器人领域,正在加大开发零部件力度 [7] - 智能电控产品除工程机械行业外,还适用于工业车辆等广泛领域 [7] - 基于多方面因素,新能源业务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 [8]
福莱特(601865):2025年Q1业绩环比扭亏为盈,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山西证券· 2025-05-15 0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业绩环比扭亏为盈,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 - 公司处于光伏玻璃行业第一梯队,但抢装潮过后短期下游需求及产品价格或有所承压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5 日收盘价 15.27 元,年内最高/最低 30.31/14.60 元 [4] - 流通 A 股/总股本 19.00/23.43 亿,流通 A 股市值 290.14 亿,总市值 357.76 亿 [4] 基础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05 元,摊薄每股收益 0.05 元,每股净资产 9.31 元,净资产收益率 0.48% [5] 事件描述 - 2025 年 Q1 公司实现营收 40.8 亿元,同比 - 28.8%,环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 1.1 亿元,同比 - 86.0%,环比 + 136.7% [5] 事件点评 - 2024 年全年光伏玻璃量升但价减,对盈利能力形成拖累,全年营收 186.8 亿元,同比 - 13.2%;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 - 63.5%,部分窑炉冷修影响营收,销量 12.65 亿平,同比 + 3.7%,毛利率 15.5%,同比 - 6.3pct [6] - 2024 年 Q4 营收 40.8 亿元,同比 - 27.7%,环比 + 4.4%;归母净利润 - 2.9 亿元,同比 - 136.5%,环比 - 42.4% [6] - 产能规模维持领先,与信义光能同处行业第一梯队,市占率合计超 50%,安徽和南通项目将陆续点火,计划在印尼建设产能,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入 59.1 亿元,同比 + 200.6%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44/0.89/1.08,对应 5 月 8 日收盘价,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35.6/17.4/14.4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524|18,683|18,293|21,395|23,856| |YoY(%)|39.2|-13.2|-2.1|17.0|11.5| |净利润(百万元)|2,760|1,007|1,021|2,090|2,526| |YoY(%)|30.0|-63.5|1.4|104.7|20.9| |毛利率(%)|21.8|15.5|16.0|20.4|20.1| |EPS(摊薄/元)|1.18|0.43|0.44|0.89|1.08| |ROE(%)|12.4|4.7|4.5|8.5|9.3| |P/E(倍)|13.2|36.1|35.6|17.4|14.4| |P/B(倍)|1.7|1.7|1.6|1.5|1.4| |净利率(%)|12.8|5.4|5.6|9.8|10.6| [9][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 2023A - 2027E 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多项指标 [13][1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方面数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