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与A5L联袂上市
齐鲁晚报· 2025-08-08 01:47
技术发布与产品上市 - 一汽奥迪在杭州举办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展示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技术成果 [1] - 活动通过沉浸式数字科技展呈现技术突破,并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伙伴 [1] - Q6L e-tron家族限时尊享价34.88万元-39.88万元,采用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搭载107kwh宁德时代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 [9] - A5L心动入手价23.98万元-28.98万元,配备第五代EA888发动机与E³ 1.2电子电气架构 [11] 战略布局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实施"油电共进"战略,同时布局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智能平台 [5] - 奥迪在中国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6] - 产品矩阵覆盖B级至D级市场,旨在满足中国用户多元化需求 [5][15] - 即将实现累计销售1000万辆的里程碑,巩固豪华车市场引领者地位 [15] 技术合作与本土化创新 - Q6L e-tron与A5L聚焦底盘操控、整车安全、驾驶辅助、豪华座舱四大领域 [8] - 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协同创新,实现德系标准与中国智慧的结合 [8] - PPE平台首款产品Q6L e-tron融合德国精工与中国技术解决方案 [9] - PPC平台首款车型A5L打破能源形式与智能体验的技术界限 [11] 品牌历史与行业影响 - 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合作37年,创造了多个中国市场"从零到一"的里程碑 [4] - 历史上率先将高端豪华汽车、加长轴距车型和4S营销模式引入中国 [4] - 116年品牌历史坚持安全、舒适、好开的产品理念 [11] - 通过产品进化精准满足中国用户对豪华出行的期待 [11][15]
在华销量暴跌24%,爆款难产,本田如何撑起电动化未来?
36氪· 2025-08-07 11:21
本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表现 - 销售净额5.3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02亿元),同比减少1.2% [1] - 经营利润244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同比减少49.6% [1] - 净利润1966.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同比减少50.2% [1]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经营利润约12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 [1] - 本田上调2026财年业绩预期:经营利润从5000亿日元上调至7000亿日元,销售净额从20.3万亿日元上调至21.10万亿日元,净利润从2500亿日元上调至4200亿日元 [1] - 全球销量87.16万辆,同比减少5.55%,中国市场销量15.77万辆,同比减少24.71% [1] 电动化战略调整与挑战 - 本田记录电动汽车相关一次性支出1130亿日元 [2] - 电动化战略调整:2030财年纯电动汽车投资从10万亿日元减少至7万亿日元,纯电动汽车销量目标从占总销量30%下调至20% [2] - 计划2027-2030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目标2030年混动车年销量达220万-230万辆,占总销量60%以上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型销量4.46万辆,占中国销量1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本田在中国推出的三大电动品牌(e:N、灵悉、烨)表现不佳,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型雅阁新能源仅售出2503辆 [5] 中国市场表现与改革措施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累计销量31.59万辆,同比减少24.21% [4] - 广汽本田销量15.46万辆,同比减少25.63%;东风本田销量14.9万辆,同比减少37.4% [6] - 广汽本田推进"蕴新智远"战略转型计划,换帅高洪祥担任执行副总经理 [7] -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称公司"身处生死局",将全面梳理岗位并推行绩效改革 [8] - 本田与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展开战略合作,提升中国本土化能力 [6]
最低只要12万,奔驰价格“崩”了?
虎嗅· 2025-08-07 07:01
奔驰车型价格暴跌 - 奔驰A级、C级、EQA、EQB等多款车型近期大幅降价,最低折扣达五折 [1][4] - 上海地区奔驰A级经销商报价12.56万起,较指导价25.13万降50% [5] - 奔驰C级经销商报价18.28万起,较指导价33.48万降45% [5] - 新能源车型EQA报价16.1万较指导价32.2万降50%,EQB最低报价17.6万较指导价35.2万降50% [6] 奔驰门店大规模关闭 - 唐山、东营、洛阳等多地奔驰门店突然关闭,官方称部分因业务调整 [2][9] - 4月已有上海、杭州、长兴等地门店关闭,车主面临维权困难 [8] - 某4S店关闭后公告显示因授权调整,承诺由其他门店承接服务 [14] - 车主担忧服务连续性,反映新店不接受老店赠送的保养服务 [10][15] 奔驰业绩大幅下滑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二季度营收331.53亿欧元同比下滑9.8% [24] - 上半年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滑55.8%,二季度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24] - 全球汽车销量107.63万辆同比下滑8%,纯电动车销量8.73万辆同比下滑14% [25]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二季度销量14.04万辆同比下滑19% [27] 产品竞争力问题 - 智能化进展滞后,MBOS系统开发进度落后,正扩建中国软件团队 [17] - 被车主批评以落后技术收费,如远程控制功能三年续费1698元 [18][19] - 高德导航续费一年698元,后轮转向/音效/灯效等均需额外付费 [21] - 新能源转型不力,在中国新能源车占比达44.3%的背景下缺乏爆款车型 [29] 区域市场表现 - 德国市场销量9.81万辆同比下滑2%,欧洲市场30.83万辆同比下滑3% [26] - 北美市场销量15.75万辆同比下滑6%,美国市场14.20万辆同比下滑6% [26] - 亚洲市场销量38.90万辆同比下滑16%,中国为跌幅最大单一市场 [26][27]
上半年安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6:51
中新网合肥8月7日电 据安徽省汽车办7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 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当前,安徽已集聚7家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有着配套完善的全产业 链。零部件层面,拥有规上零部件生产企业1100多家,"兵团式、阵地战"推进皖北专用车集聚发展、零 部件转型升级、后市场提质增效,推动县域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电动化、智能化,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占比看,安徽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47.2%,接近"半 壁江山"。从数据看,2024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百万辆大关,达到168.4万辆,今年上半年产量 73.09万辆。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销售维 保、回收利用等全方位环节,"不出安徽就能造一台新能源整车"已然成为现实。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奔驰价格崩了!最低只要12万:多地门店人去楼空
新浪科技· 2025-08-07 04:04
最低只要12万,又有多家门店关门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发现,近期奔驰多款车型的价格迎来暴跌。 以上海地区为例,在汽车之家上,奔驰A级的厂商指导价为25.13-27.57万元,而经销商报价仅为12.56- 15.77万元,最低相当于打五折;奔驰C级的厂商指导价为33.48-38.06万元,经销商报价仅为18.28-23.88 万元,相当于打了五五折。 竞争激烈之下,奔驰的价格体系崩了。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发现,近期奔驰A级、奔驰C级、奔驰EQA、奔驰EQB等多款车型迎来大降价, 最低相当于打五折。其中有上海经销商给出的奔驰A级报价仅为12.56万元,可谓是创下新低。 大降价之下,又有多家奔驰门店扛不住了,包括唐山、东营、洛阳等多地门店突然关闭。奔驰官方客服 向《次世代车研所》栏目回应称,部分闭店是由于业务调整。 今年上半年,奔驰交出了一份惨淡的业绩。营收同比下滑8.6%,税后净利润同比下滑55.8%,其中二季 度税后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68.7%,中国也成为奔驰全球销量同比跌幅最大的市场。 新能源车型价格也迎来暴跌,其中奔驰EQA厂商指导价32.2万元,经销商报价仅16.1万元,打了五折; 奔驰EQB厂商指导价 ...
奔驰价格崩了!最低只要12万,多地门店「人去楼空」
新浪科技· 2025-08-07 01:55
车型价格大幅下调 - 奔驰A级厂商指导价25.13-27.57万元 经销商报价12.56-15.77万元 最低相当于五折[3] - 奔驰C级厂商指导价33.48-38.06万元 经销商报价18.28-23.88万元 相当于五五折[3] - 新能源车型奔驰EQA厂商指导价32.2万元 经销商报价16.1万元 打五折[4] - 奔驰EQB厂商指导价35.2-42.8万元 经销商报价17.6-25.1万元 最低打五折[4] 经销商网络收缩 - 唐山 东营 洛阳等多地奔驰门店突然关闭 原因为授权终止或业务调整[1][6] - 上海 杭州 长兴等地4S店此前已出现闭店现象 导致车主服务权益受损[5] - 部分关闭门店由鹏龙行集团承接售后服务 但车主对服务连续性存忧[10][11] 财务表现显著下滑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 同比下滑8.6%[17] - 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 同比下滑55.8% 其中二季度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17] - 全球汽车销量107.63万辆同比下滑8% 纯电动车销量8.73万辆同比下滑14%[17] 区域市场表现分化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二季度销量14.04万辆同比下滑19%[19] - 亚洲市场整体销量38.90万辆同比下滑16% 德国市场销量9.81万辆同比下滑2%[18] - 欧洲市场销量30.83万辆同比下滑3% 北美市场销量15.75万辆同比下滑6%[18] 产品竞争力面临挑战 - 新能源转型滞后 纯电动车销量下滑幅度高于整体水平[17][20] - MB.OS系统开发进度落后 正扩建中国软件研发团队[12] - 高德导航续费三年1498元 远程控制功能三年1698元 被指收费策略落后[13][15]
跨国车企战略重心转向:电动化“踩刹车” 智能化“踩油门”
财经网· 2025-08-06 15:25
电动化放缓、智能化提速,跨国车企的发展步伐逐渐统一。 日前,BBA(奔驰、宝马、奥迪)均释放不再坚持全面电动化的信号,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的策略。而与电 动化降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化赛道开启全速前进。 如BBA三大德系豪华巨头,以及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主流品牌,都不约而同地与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Momenta 牵手,通过参股、深度合作或技术引入等方式,加速其智能化布局。同时,还有华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元戎启行等一 批中国本土智驾企业,也正与多家国际车企形成绑定关系。 按照奥迪原计划,将于2026年在全球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奥迪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推出全新 的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这将为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提供更强的灵活性,然后再看市场如何发展。"高德诺表示。 与此同时,还有奔驰、宝马、保时捷、沃尔沃等车企,也集体将原本的电动化计划后移。 电动化"踩刹车" 奔驰此前宣布调整电动化目标,不再坚持"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中全面转向纯电车型销售",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 存"的策略。将其50%的电动汽车销售占比目标实现时间从2025年推迟到2 ...
韩国电池龙头业务重组!
鑫椤锂电· 2025-08-05 08:05
合并方案 - SK Innovation、SK On、SK Enmove董事会通过合并方案 新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 [1] - 合并旨在整合SK On的电动车电池业务与SK Enmove的润滑油、液冷散热业务 提升电动化领域竞争力 [2] - SK Innovation明确表示合并目标为加速业务增长 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 [2] 资金筹集计划 - SK Innovation计划2023年筹集8万亿韩元(约432亿人民币)资金支持业务发展 [2] - 具体筹资方式包括:SK Innovation第三方增资2万亿韩元 发行永续债7000亿韩元 [5] - SK On通过第三方增资2万亿韩元 SK I&T增资3000亿韩元 [5] - 公司计划年底前再筹集3万亿韩元补充资金 [3] 集团战略调整 - 此次合并是SK集团业务结构调整的关键步骤 去年已完成SK Innovation与SK E&S的合并 [6] - 通过连续整合核心子公司与电池相关业务 集团集中资源发力电动化领域 [6] - 行业评价认为该举措标志着SK集团"救活电池业务"布局基本完成 [6]
上汽集团(600104):国改成效逐步显现,期待尚界H5上市
东方证券· 2025-08-05 07: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75元,基于2025年25倍PE估值 [4][7] 核心观点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元、1.03元、1.15元,对应净利润同比增长560.3%、8.9%、11.2% [4][6] - 公司改革成效显著,自主品牌1-7月销量同比增长11.0%,合资品牌销量企稳(上汽通用同比+19.4%) [11] - 尚界H5车型预计9月上市,标配华为ADS 4系统,定位15-25万元市场,有望成为爆款车型 [11]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6381.1亿元(同比+3.9%),营业利润180.93亿元(同比+74.4%),归母净利润110.03亿元(同比+560.3%) [6][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5E-2027E分别为10.2%、10.9%、11.1% [6] - 2025年ROE预计回升至3.7%,市净率维持0.7倍 [6][12] 运营表现 - 7月批发销量33.75万辆(同比+34.2%),1-7月累计239.01万辆(同比+15.0%),完成全年目标的53% [11] - 海外市场1-7月出口57.61万辆(同比+1.1%),终端交付量持续高于批发销量 [11] - 自主品牌国内市场1-7月销量同比+152.9%,荣威/MG品牌7月零售超7.2万辆(同比+23%) [11] 战略动态 - 整合乘用车、上汽国际等资源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推动降本增效 [11] - 合资板块加速电动化转型,上汽大众/通用1-7月销量同比-3.6%/+19.4% [11] - 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出海,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0]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27周):行业进入中报业绩期,建议关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0805
国信证券· 2025-08-05 07:00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建议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电动智能增量零部件机遇[1][12][22] 核心观点 - 中长期看好自主品牌全球地位提升及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的增量零部件机会[3][12][22] - 一年维度重点推荐华为汽车产业链及小米汽车车型元年机会[3][22] -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达1556万辆(同比+28%),渗透率持续提升[21][22][24] 市场数据 产销表现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85万辆(同比+7.6%,环比-11.2%),新能源零售101万辆(渗透率54.6%)[1] -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4.1万辆(同比+27%),零售111.1万辆(同比+29.7%)[21][22] - 7月1-27日乘用车上牌161.8万辆(同比+6.3%),新能源上牌87.7万辆(同比+14.7%)[1] 成本与库存 - 7月原材料价格:浮法玻璃同比-14.2%(环比+5.7%),铝锭同比+8.5%(环比+0.5%)[2] - 7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7.2%(同比-2.2pct,环比+0.6pct)[2] 投资主线 自主品牌崛起 - 三类车企机会: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吉利/长安/长城)、新势力(理想/小鹏/零跑)、科技企业(华为/小米)[22][26][27] - 重点公司:零跑汽车(2025E销量45万辆,+53%)、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150万辆,+69%)[4][22][26] 增量零部件 - **数据流**:激光雷达(单车价值>1万元)、域控制器(>1万元)、HUD(渗透率7%)[33][34] - **能源流**:一体化压铸(>1万元)、多合一电驱动(2万+元)、热管理(5000-8000元)[33][34] - 推荐标的:拓普集团(空气悬架)、华阳集团(HUD)、伯特利(线控制动)[3][30][34] 市场热点 - **智能化**:广州/山东加速自动驾驶指引编制,Robotaxi加速落地[3][46][47] - **新车型**:理想i8(CLTC续航720km)、问界M8纯电版(72小时订单1.5万台)[41][39] - **机器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展出1500余件展品,拓普集团等公司受益[3][3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公司 | 代码 | 2025E PE | 2026E PE | 投资评级 | |------------|------------|----------|----------|------------| | 零跑汽车 | 9863.HK | -1168 | 31 | 优于大市 | | 江淮汽车 | 600418.SH | 462 | 64 | 优于大市 | | 拓普集团 | 601689.SH | 22 | 18 | 优于大市 |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