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全新小鹏P7预售6分钟,订单突破1万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3:23
区别于传统"冷冰冰"的人机交互模式,全新小鹏P7的智能灵动仿生座舱围绕"科技岛仪表台"展开,87英 寸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沉浸式运动仪表、Touch Pad智慧触控与运动方向盘共同构建沉浸式AI交互空 间。 此外,全新小鹏P7搭载行业首个车外四音区语音系统,配备8个麦克风与2个扬声器,支持跨音区对 话、语意继承与车外控车任务,真正做到"听得到、记得住、做得对"。 此外,小鹏P7基于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搭载5C超充AI电池,补能效率大幅跃升——10分钟即可 补能525km,10%—80%充电仅需11.3分钟,真正做到了"充电如加油"。(易知微) 8月6日,小鹏汽车全新小鹏P7正式发布,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分别为702km长续航版、820km超长续 航版、750km高性能版,新车预售6分钟,订单突破1万台。 外观设计上,全新小鹏P7前脸采用全新XMART FACE家族设计语言,配备行业首个纯平无缝衔接 LOGO、悬浮式牌照架、隐藏式毫米波雷达与矩阵LED大灯,构建极具未来感的视觉符号。 新车全系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车有效算力达2250TOPS。其中两颗驱动智驾VLA大模型,赋予 汽车理解与主动决 ...
小鹏P7换代首秀:6分钟小订破万,何小鹏喊出「第二周期」
雷峰网· 2025-08-07 00:43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全新小鹏P7共推出三款车型:702km长续航版、820km超长续航版、750km高性能版,全系标配双腔空悬并定位为"Ultra版"[2] - 新车开启预售6分37秒后小订量突破1万台,初代P7曾创下新势力纯电车型首个销量破10万台的记录[3] - 产品设计理念从旧款专注操控转向"左右科技,右手艺术",通过明星代言强化市场渗透[3] 技术性能与创新 - 采用0 201Cd超低风阻系数和1 40宽高比黄金比例设计,重心控制在440mm,零百加速进入3秒级[4] - 全系标配全域800V高压架构与5C超充AI电池,实现10分钟补能525km,CLTC续航达820km,百公里能耗12kWh[6] - 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2250TOPS算力),支持本地端全场景辅助驾驶,硬件预埋为OTA升级预留空间[6] 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3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3 39万台(同比+270%),7月单月交付3 67万台(同比+229%)创历史新高[7] - 全年35万辆销售目标已完成66 8%,公司提出"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7] - 战略重心转向"技术深度迭代",强调长期技术投入而非短期爆款效应[7] 行业竞争与趋势 - 公司认为新势力造车已进入"第二代周期",技术迭代成为竞争核心[7] - 产品设计融合艺术元素,通过贯穿式光翼灯带等强化品牌辨识度[4] - 中置电驱架构+双腔空悬+超宽胎配置(前245/后275)兼顾操控与舒适性[4]
今日新闻 | 全新小鹏P7开启预售,6分37秒小订数破1万台!五菱缤果S首发亮相!
电动车公社· 2025-08-06 16:06
全新小鹏 P7 预售表现 - 全新小鹏 P7 开启预售6分37秒小订数突破10000台 [1][3] - 新车采用超级掀背尾门、悬浮式牌照架+主动式进气格栅、超薄一体式电动尾翼,风阻系数0.201 [5] - 提供6种车身配色和3种内饰配色 [5] - 配备智能灵动仿生座舱,包括"科技岛"仪表台、"追光全景"抬头显示+三轴灵动屏+沉浸式运动仪表等配置 [9] - 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VLA-OL大模型、VLM大模型,以及360°车外语音 [9] - 采用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全系5C超充AI电池,CLTC续航702-820km [10] - 10分钟可补充525km续航,百公里加速3.7s,最高时速230km/h,百公里制动距离33.16米 [10] - 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组合,配备双腔空气悬架 [10] - 产品力和颜值表现不俗,智能化功能配置颇具竞争力 [12] 五菱缤果 S 首发亮相 - 五菱缤果 S 首发亮相,定位"高质感缤纷座驾" [13][14] - 采用五门五座设计,长宽高为4265/1785/1600mm,A0级纯电小车 [18] - 采用鎏光美学设计,提供四种车身配色,使用"巴斯夫"车漆 [18] - 车身尺寸比缤果大一圈,采用更高级车漆,可能定价更高 [20] - 此前五菱缤果成为市场爆款,当前市场正需求精品纯电小车 [20]
20cm涨停只是开始?矽睿科技“买壳”安车检测,年内翻倍风险水位已高
搜狐财经· 2025-08-06 13:37
公司股权变动 - 矽睿科技拟协议收购安车检测实控人贺宪宁持有的6.43%股份,并将在剩余13.57%股份解禁后完成收购,最终持股比例达20%成为控股股东 [2][4] - 交易完成后矽睿科技将获得安车检测20%表决权,为自身核心资产登陆资本市场铺路 [2] - 贺宪宁当前持股25.72%且44,167,264股为限售股,摩根大通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约5.5% [5] 收购方背景 - 矽睿科技为上海MEMS传感器企业,六轴IMU产品已在无人机领域放量,融资估值达60亿元但两度IPO未果 [2] - 公司2024年剥离磁传感业务回笼现金近7亿元,股东包括上海联和投资(上海市国资委全资)、国家大基金参与的超越摩尔基金等 [6][7] - 尚未实现盈利但身披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热门概念 [2][10] 被收购方现状 - 安车检测因机动车检测政策放宽及新能源车冲击,股价从2015年高点79.63元跌至8.15元,转型新能源检测设施未达预期 [7][9] - 停牌前一日股价大涨11.87%,复牌后20cm涨停,年内股价已翻番 [2] 行业格局与业务前景 - MEMS传感器在汽车领域占比超40%(高端车配备30-50个),消费电子占23%,医疗占17% [12] - 2024年全球MEMS行业收入154亿美元(+5%),出货量310亿颗,2030年预计达192亿美元(CAGR 3.7%) [15] - 意法半导体近期以68亿元收购恩智浦MEMS车规业务,催生全球第二大MEMS企业 [12] - 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压力,龙头纳芯微毛利率从2022年48.5%下滑至2024年28% [15] 市场反应与估值 - 安车检测PE(ttm)已超越龙头纳芯微,概念热度推动涨停但高估风险显现 [3] - 矽睿科技业务高增长需验证,赛道天花板有限 [3]
矽睿科技或入主安车检测 已筹备IPO多年
半导体芯闻· 2025-08-06 11:22
控制权变更交易 - 矽睿科技拟通过协议收购安车检测控股股东贺宪宁持有的1472.2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6.43%),转让单价21.84元/股,总价款3.22亿元,较停牌前26.15元/股折价17% [2][3] - 交易包含表决权委托条款,贺宪宁将额外13.57%股份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使其合计控制20%表决权,后续限售解禁后将完成股份转让 [2] - 交易完成后安车检测控股股东变更为矽睿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2] 矽睿科技背景 - 公司2012年成立于上海,聚焦智能传感器领域,产品涵盖智能运动感知系统、磁传感解决方案等六大矩阵,覆盖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三大万亿级赛道 [3] - 股东结构分散,无单一持股超10%股东,主要股东包括上海联和投资(上海市国资委全资)、国家大基金参与的超越摩尔基金、云锋基金等 [3] - 高管团队中董事长叶峻兼任上海联和投资及多家上市公司职务,总经理孙臻为专职 [4] 资本市场动作 - 2023年6月以6.83亿元转让麦歌恩微电子68.28%股权给纳芯微,同年12月完成交割 [5] - 2021年及2023年两度启动IPO辅导,最新进展显示国泰海通正协助完善业务战略及募投方案 [5] 交易标的概况 - 安车检测停牌前市值60亿元,复牌前一日股价大涨11.87%至26.15元/股 [3]
智能汽车ETF(159889)盘中涨超1.3%,行业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7:47
智能汽车ETF(159889)跟踪的是CS智汽车指数(930721),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智能驾驶、 车联网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整体表现。指数成分股 涵盖智能汽车上下游核心技术环节,重点聚焦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的交叉领域,兼具科技创新属性和产 业成长空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证券指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未来5年将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并计划投入2000亿元 布局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全球化市场开拓。行业动态方面,乐道L90、理想 i8等重磅车型密集上市,其中乐道L90采用全域900V高压架构并共享蔚来充换电体系,理想i8支持5C超 快充技术,配套超充站已超3000座。整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持续发放,特斯拉智能辅助 驾驶计划年内落地,叠加政策与新品周期驱动,行业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 智能汽车ETF(159889)盘中涨超1.3%,行业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受关注。 ...
帮主郑重:8月5日龙虎榜惊现机构抢筹!三板块暗藏黄金,外资悄然锁仓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38
通信设备行业 - 东信和平获2.07亿净买额 深股通买入9300万 换手率20.87% 成交额18亿 显示大资金建仓信号 [3] - 中兴通讯取得6G标准话语权 大规模阵列技术突破推动通信设备指数上涨1.75% [3] - 东信和平作为智能卡龙头 深度绑定运营商5G-A建设 6G商用落地后业绩预计翻倍 [3] 医疗服务行业 - 创新医疗获2亿净买额 涨幅10% 换手率25% 显示筹码充分交换 [3] - 博灵脑机上肢外骨骼康复设备即将获二类认证 瞄准居家康复千亿市场 [3]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8亿 康复需求年增15% 行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3] 自动化设备行业 - 航天科技获外资加仓5274万 深股通逆势买入 [3] - 公司2023年亏损1.46亿 2024年扭亏为盈1227万 呈现困境反转态势 [3] - 国家设备更新专项资金100亿到位 智能化改造渗透率超30% [4] 外资调仓动向 - 中毅达获沪股通买入4968万 磷化工产能卡位新能源电池材料 技术壁垒高 [3] - 航天科技获深股通加仓5274万 手离方向盘探测系统全球领先 受益订单复苏和汇兑收益 [5] - 外资选股偏好政策支持和技术壁垒 而非短期业绩 [5] 主力布局信号 - 通信设备行业关注6G标准落地进度 重点标的东信和平 [5] - 医疗康复行业等待二类证获批 重点标的创新医疗 [5] - 自动化设备行业跟踪政策资金到位率 重点标的航天科技 [5] - 短线信号包括换手率超25% 量比突破1.5 外资单日净买超5000万 [5]
豪恩汽电: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20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0,493.91万元 [3][4][19]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27,600,000股 [3][18]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17]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个项目:豪恩汽电深圳产线扩建项目(拟投入30,446.26万元)、惠州豪恩汽电产线建设项目(拟投入47,187.65万元)、豪恩汽电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32,860.00万元) [19][23][37] - 项目总投资额为145,215.52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10,493.91万元 [4][19][23]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后续置换 [4][19]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6,595.5亿元增长至2023年11,34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9.66% [10] - 2024年国内新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装配量达1,098.2万辆,渗透率47.9%,新能源车L2及以上渗透率达56.9% [37] - 中国智能驾驶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于2030年突破4,500亿元 [34]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产品 [9][10][12] - 2022-2024年度累计研发投入38,161.5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10.34% [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53人,占总人数比例38.35%,拥有软件著作权160项,专利277项(发明专利49项) [13][41] 客户资源与业绩表现 - 客户包括德国大众、比亚迪、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 [30]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893.71万元,同比增长17.25% [30]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024年为19.92%,呈下滑趋势 [50] 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 - 深圳产线扩建项目将提升摄像头等视觉感知系统产能 [23][27] - 惠州产线建设项目将扩大雷达、摄像头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能 [31][34]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将强化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及算法研发能力 [37][39]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发行前控股股东豪恩集团持股36.59%,实际控制人陈清锋和陈金法合计控制58.76%表决权 [4][45] - 发行后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比例预计降至45.20%,控制权不变 [4][21]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国家政策如《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支持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9][40] - 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动商业化运行 [40] - 惠州市与广深佛莞中共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32][35]
豪恩汽电: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20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汽车产业迎来智能化风口 全球及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智能交通体系构建和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如2020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智能汽车强国愿景 2021年"十四五"强调智慧交通和"人、车、路、云"融合协同 2022年多项政策推动智能汽车多场景落地[1] - 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快速提升 市场规模从2020年6,595.5亿元增长至2023年11,341.9亿元 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7%[2] - 智能感知系统是汽车智能化核心基础 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及算法 高阶自动驾驶需装配更多感知装置 单车需求大幅增加带来巨大市场空间[2]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驾驶视觉感知系统和智能驾驶雷达感知系统 是智能汽车的"眼睛"和"耳朵"[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8,161.57万元 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10.34% 截至2025年3月31日研发人员453人 占比38.35%[5] - 行业处于"技术爆发期"向"规模化落地期"过渡阶段 短期竞争聚焦硬件性能与成本控制 长期竞争取决于数据闭环与生态整合[5] 融资计划与资金用途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0,493.91万元 用于深圳产线扩建、惠州产线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4][6] - 深圳和惠州产线扩建旨在突破产能瓶颈 覆盖高、中、低端车型的多样化需求 研发中心升级将强化全栈技术能力和生态体系布局[4][5]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6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30%)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8][13] 财务影响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91.18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8,452.65万元[20] - 假设2025年净利润持平、增长10%或减少10% 本次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1.07元、1.18元、0.96元(发行前为1.10元)[22] - 公司承诺严格规范募集资金使用 加快项目建设和效益实现 并通过《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强化投资者回报[23][25] 发行合规性与可行性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采取竞价发行方式 符合《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7][15] - 财务性投资金额5,900万元 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4.43% 低于30%监管红线[12] - 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2023年6月29日)距本次董事会决议日已超18个月 符合融资间隔要求[14]
矽睿科技或入主安车检测 已筹备IPO多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5:24
控制权变更交易结构 - 交易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结合形式进行 矽睿科技拟协议收购贺宪宁持有的1472.24万股股份 占上市公司总股本6.43% [1] - 股份转让完成后 贺宪宁将持有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 使矽睿科技合计控制表决权达20% [1] - 后续表决权委托股份在解除限售后将转让给矽睿科技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矽睿科技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1] 交易定价与市值 - 首期1472.24万股股份转让单价为21.84元 对应转让价款总额3.22亿元 [2] - 以停牌前一日股价26.15元/股计算 本次交易折价约17% [2] - 停牌前公司总市值为60亿元 [2] 收购方背景与业务 - 矽睿科技成立于2012年 业务聚焦智能传感器领域 构建六大核心产品矩阵包括智能运动感知系统 磁传感解决方案 工业级融合感知模组 [2] - 公司深度赋能智能汽车 先进制造 消费电子三大万亿级赛道 前瞻布局智慧医疗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领域 [2] - 股东结构明星云集但无持股超10%大股东 包括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超越摩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上海云锋麒泰投资中心 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等 [2] 收购方资本运作历史 - 矽睿科技高管团队中董事长叶峻担任多家企业重要职务包括宣泰医药 华虹公司 上海银行 总经理孙臻仅在公司履职 [3] - 2023年6月公司作价6.83亿元将所持上海麦歌恩微电子68.28%股份转让给纳芯微 交易于同年12月完成交割 [3] - 2021年和2023年两度接受上市辅导 目前第二轮辅导持续进行中 最新进展显示辅导机构正协助完善业务发展战略和募投项目规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