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汇添富的权益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15 12:32
公司发展轨迹 - 汇添富曾以"选股专家"著称,凭借强大的主动权益投研能力稳居行业前列,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排名曾达行业第二 [4] - 近年来公司呈现结构性失衡:权益业务持续式微,固收规模虽有增长但业绩排名下滑,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排名下滑至第九位 [4][8] - 2015-2025年管理规模从1967.21亿元增长至9847.85亿元,增幅超4倍,但2021-2023年规模从9489.22亿元缩水至8173.63亿元,跌幅达13.86% [5][6] 业绩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93.79亿元降至48.28亿元,连续3年负增长,净利润从32.63亿元降至15.47亿元 [11][12] - 2024年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超300亿元,货币型基金增长近450亿元,但非货币公募基金行业排名仍为第九 [8][14] - 2025年二季度固收+规模达787.64亿元,上半年增量147.66亿元,成为规模回升关键力量 [17] 业务结构变化 - 2020年末权益规模3349.18亿元居行业第二,占比47%,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规模缩水至1757.6亿元,占比降至不足27% [16] - 2025年上半年发行22只新基金中15只为股票型ETF,但股票型基金规模仍缩水19亿元 [15] - 债券基金成为增长主力,2025年二季度规模2616.70亿元,环比增加423.43亿元,其中指数型债券基金贡献超50% [14] 投研团队与明星产品 - 基金经理流失率低,现有95名基金经理平均年限超6年,高于行业平均的4.91年 [18] - 明星基金经理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基金近三年累计亏损25%,大幅跑输同类 [19][20] - 劳杰男管理的汇添富价值精选A在2021-2023年年化回报为负,最大回撤超50%,近两年收益仍跑输同类 [21][23] 战略调整与人事变动 - 2025年7月原董事长李文离任,东方证券背景的鲁伟铭接任,标志股东方对治理结构的深度介入 [13][28] - 新任管理层需解决业务结构失衡、投研竞争力重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瓶颈等核心问题 [28] - 公司引入首席固收投资官邵佳民系统性重塑固收团队,2025年固收+产品表现突出 [17]
远望谷:公司将坚持长期主义,聚焦主营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10:13
公司股东结构 - 私募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司 体现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1] - 多元股东结构有助于公司规范运作 [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聚焦主营业务 [1] - 公司以稳健发展回报全体投资者 [1]
段永平持仓来了!二季度加仓苹果、拼多多、谷歌C和英伟达
格隆汇· 2025-08-15 05:28
持仓变动 - H&H账户截至2025年二季度持有10只美股,持仓总市值115亿美元(约825亿元人民币)[1] - 加仓标的:苹果(增持89.44万股)、拼多多、谷歌C、英伟达[1] - 减持标的:西方石油、阿里巴巴、微软、台积电[1] - 持仓不变标的:伯克希尔B、阿里巴巴、迪士尼[1] - 清仓标的:疫苗制造商莫德纳[1] 核心持仓结构 - 苹果为头号重仓股,市值72.05亿美元,持仓占比62.47%[1] - 伯克希尔B为第二大持仓股,市值16.43亿美元,持仓占比14.24%[1] - 其他持仓股包括拼多多、西方石油、阿里巴巴、谷歌C、英伟达、微软、迪士尼、台积电[1] 投资理念 - 长期主义与价值投资为核心,强调买股票即买公司,聚焦商业模式优质企业[1] - 主张"不懂不做",仅投资能力圈内企业(如网易、苹果、茅台、腾讯)[2] - 判断公司价值的两大关键:长期盈利能力及利润分配机制[3] - 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为评估公司的首要标准,价格因素居第三位[3] 商业模式分析 - 优质商业模式特征:垄断性、护城河、持续高利润与净现金流[4] - 低效商业模式特点:低进入门槛、产品同质化、依赖价格竞争[4] - 顶级商业模式稀缺,其投资确定性更高且风险更低[5] 投资纪律 - 三大禁忌:不做空、不借钱、不碰不懂领域[5] - 投资信仰:长期视角下股票反映企业真实价值[6]
中国电商史上最大手笔!刘强东185亿收购欧洲巨头,正式杀入欧洲腹地
搜狐财经· 2025-08-15 04:51
近期,京东集团在港交所掷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以22亿欧元(约185亿人民币)全资收购德国消费电子巨头CECONOMY,剑指欧洲零售市场核心。 这不仅是中国电商出海史上最大手笔的并购案之一,更标志这刘强东这位"草根企业家"正式吹响了征战欧洲市场的号角。 在亚马逊、TEMU等巨头林立的全球竞技场上,又会迎来什么新的变动? 51岁,正是刘强东拼的年纪。 1973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贫困的的农村家庭。1992年夏天,这个以全省状元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少年,背着行囊、揣着乡亲们凑的500元和 76个鸡蛋踏上北上的列车。 这段"全村托举一人"的经历,成为他商业版图中永不褪色的底色。 1998年,他用1.2万元在中关村租下一个柜台,"京东多媒体"的招牌就此点亮。2003年非典来袭,当同行们收缩战线时,这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却看到了电 商的曙光,毅然转型线上商城。 在电商平台轻资产模式大行其道的年代,刘强东力排众议押注自建物流。这个被外界讥讽为"烧钱黑洞"的决定,最终成就了京东"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极 致体验。2014年京东上市时,全国已建成7大物流中心,覆盖1880个区县的配送网络,成为抗衡阿里的核心壁垒。 20 ...
探寻“本土化解法”、极致风控打造低波FOF!基金经理最新研判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14 15:05
外资公募本土化战略 - 外资公募在中国面临高度本土化市场的核心挑战,需探索差异化发展战略并坚持长期主义[4] - 富达基金提出"两个市场、两个体系"战略框架:中国本地市场聚焦主动权益、多资产与养老产品,国际市场承接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5] - 产品体系与投研体系需实现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的衔接,确保全球研究框架转化为符合本土实际的投资策略[6] 富达基金的竞争优势 - 中国市场的弱有效性、高波动性及养老体系待发展为富达提供增长机遇,其全球领先的主动管理DNA在A股结构性阿尔法中具备发挥空间[7] - 富达国际在美国养老投资领域份额第一,将多资产策略导入中国市场并应用于本土养老产品[7] - 借鉴美国目标日期基金(TDF)经验,结合中国养老体系初期特点逐步嵌入解决方案,而非直接照搬海外模式[8] 长期主义与投研体系 - 富达基金在A股强主题、强情绪环境中强调框架稳定性,对基金经理进行3-5年长期考核,允许风格周期内坚持投资逻辑[9] - 引入海外"基金经理学院"机制,系统培养研究员至基金经理,形成高团队留存率与风格一致性[10] 低波动产品市场需求 - 投资者对低波动稳健增值产品需求持续存在,推动固收+基金和中低风险FOF发展,但市场严格控回撤的绝对收益类产品供给不足[13][14] - 景顺长城保守养老A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0.88%,显著优于偏债混合型FOF指数,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目标[17] 低波FOF投资策略 - 江虹采用极致风控策略,主投固定收益资产辅以少量权益/商品,通过透明化债券ETF和模块化配置实现净值曲线平滑[18][19] - 短久期债券因其高夏普比率成为组合安全垫,权益端选用ETF规避非常规脉冲风险,久期管理替代频繁调仓[19]
许冉:主导京东外卖,跨行七年当上京东首位女性CEO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31
管理层变动与业绩表现 - 徐雷于2023年5月卸任京东集团CEO CFO许冉接任该职位 [1] - 许冉担任CEO后公司营收从2022年10462亿元增长至2023年10847亿元和2024年11588亿元 [1][7] - 同期净利润从2022年282亿元大幅提升至2023年352亿元和2024年414亿元 [1][7] 新任CEO专业背景 - 许冉拥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经济学双学位 具备近20年普华永道TMT行业审计及美国资本市场服务经验 [4] - 在普华永道期间晋升为审计合伙人 深度接触科技企业案例 熟悉跨国公司治理与跨境并购 [4] - 普华永道曾长期担任京东审计机构 许冉可能通过该项目提前熟悉公司运营 [4] 京东任职期间资本运作 - 2018年7月加入京东任财务副总裁 2020年6月升任集团CFO [6] - 主导2020年香港二次上市募资345.6亿港元 为业务分拆提供资金保障 [6] - 完成达达/德邦/中国物流地产并购 以及京东健康/物流/仓储REITs分拆上市 [6] 战略转型实施成效 - 2023年全面推行低价战略 推出"春晓计划"提供12项商家扶持政策 [7] - 同步实施"百亿补贴"和"买贵双倍赔"服务 优化流量分配机制 [7] - 平台商家数量显著增长 供应链实现深度下沉 [7] 业务发展策略 - 外卖业务被定位为零售业务战略组成部分 公司采取长期发展视角 [9] - 重点投入系统能力建设与新功能研发 不关注短期竞争态势 [9] - 公司坚持低调务实的长期主义发展范式 [9]
康师傅发布上半年财报,盈利同比增长20.5%
齐鲁晚报· 2025-08-13 04: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92亿元,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至34.5% [1] - 方便面业务营业收入134.65亿元,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8%,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11.9%至9.5亿元 [2] - 饮品业务营业收入263.59亿元,毛利率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19.7%至13.35亿元 [6] 业务战略 - 坚持"多价格+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和毛利结构优化 [2] - 通过"供应链+全渠道"优势提升市场覆盖效率,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1][4] - 致力于3-5年完成在2023年基础上利润翻倍目标 [10] - 明确以高质量发展、利润率提升为导向,新品推出更为活跃 [10] 产品创新 - 方便面业务推出"鲜Q面"(0油炸专利技术)、"东方食集"(地域特色风味)、"康师傅1倍半"(大份量)、"香爆脆"(休闲零食渠道)等创新产品 [2] - 即饮茶构建"大众爆款+健康升级+精品创新"矩阵,冰红茶系列布局"无糖+低糖高纤"产品线,推出"长岛冰茶风味"等创新口味 [6][8] - 无糖茶饮推出"茉莉龙井""鲜绿茶"等新品,"鲜绿茶"上市后登京东零糖茶饮新品榜首 [8] - 包装水领域推出"9.0电解碱性水",上市首月登顶抖音平台饮品行业成交榜首位 [10] 渠道拓展 - 传统渠道稳扎稳打基础上,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4] - 面向会员商店渠道推出多款限定牛肉面,"潮卤牛三宝牛肉面"上架首月销额突破千万元 [4] - 干脆面"香爆脆"深度触达学生群体,实现业绩近两位数增长 [2] 可持续发展 - "速达面馆"系列实现减塑90%,采用纸质碗、可拼接竹叉、植物基油墨等环保措施 [11] - 饮品领域推行环保轻量瓶设计(年减PET粒子420吨)和瓶盖降克重(年减PET粒子252吨) [11] - 计划2025年每百万元收益综合能耗较2017年下降12%、温室气体减排18% [11] -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全球同业排名第48位,获"行业最佳进步企业" [12] 技术应用 - 引入航天食品科技,将航天专利温控技术应用于方便面生产工序 [4] - 强化数字化技术运用,加快系统平台整合 [1] 市场趋势 - 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关注持续向营养健康、美味且具性价比的产品转移 [2] - 消费者对健康、绿色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14]
从数据孤岛到全局协同:智邦一体化ERP如何破解企业管理三大顽疾
在当今时代,科技革新正以一种摧枯拉朽又润物无声的态势,重塑着商业世界的每一寸土壤,企业管理也随之被 卷入一场深刻且全面的变革洪流,高效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 却深陷各种困境,"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部门协同不畅、决策缺乏数据支撑、系统难以适应企业成长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智邦国际凭借一体化ERP解决方案,以"技术+服务"双轮驱动,为企业提供破局之道。智 邦国际宣布签约著名音乐人刘欢作为品牌代言人,以"艺术巨匠"的信任背书,进一步强化其"技术靠谱、服务优 质"的品牌形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刘欢代言的"信任背书":从艺术巨匠到企业数字化转型"引路人" 刘欢作为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他的公众形象严谨、 创新、值得信赖,这些特质与智邦国际"技术靠谱、服务优质"的品牌调性高度契合。 刘欢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对每一个作品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艺术的完美。这种严谨的态度与 智邦国际在产品研发上的理念不谋而合。智邦国际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核心,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每一个 功能模块都进行严格的测试和优化,确保为 ...
都知道长期主义好,但有用的习惯一个都坚持不下来
虎嗅· 2025-08-13 02:40
微习惯的本质与挑战 - 微习惯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与中文"日拱一卒"理念高度相似[1][2] - 实际操作中存在显著困难 绝大多数人即使了解该方法仍难以坚持[1][4] - 放弃主因包括过程痛苦 进展不明显 缺乏内在热爱以及生活压力叠加[6][17] 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 - 暴力突破法:通过短期高强度训练(如每天4-5小时)快速提升能力层级 使后续学习阻力降低[10][13] - 微习惯法:每日微量执行(如2-3个单词) 长期坚持使行为融入血液 抵制情绪逐渐消失[15] - 两种方法成功率均不高 暴力法30人班级仅5-6人突破 微习惯法10人坚持一个月后不足2人[11][16] 意义建构的核心作用 - 内在信念系统对坚持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 需要不断自我对话灌输意义[18][25] - 案例显示:某企业主坚持每日108次五体投地磕头仪式十余年 因深信其与财富积累的因果关系[19][20] - 实证表明:通过口头表达并记录观点 可强化自我说服效果 "信"本身能提升多次尝试的积极性[21][25] 行为坚持的实践机制 - 微习惯可降低启动阻力 通过每日微量摄入维持行为种子[26] - 需保证最低执行量并随机加量(如状态好时每日200个单词)实现实力提升[15][28] - 实力提升后痛感减弱 成就感逐渐超越痛苦 形成正向循环[26][29] 长期应用的广泛价值 - 该方法适用于技能学习 健康管理(如引体向上 跑步)等多领域[26][30] - 在子女教育中具有实践价值 需输出具体方法论而非空洞的"坚持"口号[31] - 长期积累形成竞争壁垒 时间奖励体现在健康 财务 教育等领域的困顿逐步解决[30][32]
高管降薪、离职频现,家居企业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31
核心观点 - 家居行业高管薪酬普遍下调 反映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1] - 行业高管人事变动频繁 近1个月内10余家上市企业出现高管辞职或变动 [3] - 企业需从战略规划和人才管理等多维度发力 构建良性内部管理架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13] 高管薪酬变化 - 金牌家居总裁潘孝贞2024年薪酬61.6万元 较2023年82.26万元明显下降 [1] - 东方雨虹董事长李卫国薪酬从85万元降至46万元 同比下降45.9% 公司其他高管薪酬也同步下调 [1] - 三雄极光总经理林岩在第六届任期内主动放弃108万元年薪 仅保留社保与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1] 人事变动情况 - 2025年年中上市建材、家居、卖场企业高管变动频繁 近1个月超10家上市企业出现高管辞职或变动 [3] - 8月8日广田集团董事、财务总监郑志远因工作调动辞职 控股股东推荐李辉接任财务总监 [4] - 8月4日皇朝家居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谢锦鹏因健康原因辞任 其为公司1997年创办者 [9] - 8月1日海鸥住工副总经理胡尔加因个人原因辞职 结束近十年职业生涯 [10] - 7月31日伟星新材62岁副总经理洪义华到龄退休 结束18年职业生涯 [10] - 7月30日海信家电董事、总裁胡剑涌及董事朱聃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11] - 7月28日江山欧派董事长吴水根亲自接任总经理 填补创始人王忠辞职空缺 [12] - 7月19日红星美凯龙执行董事、总经理车建兴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 非执行董事李建宏同步辞职 [12] - 7月12日美克家居副总经理顾少军因个人原因辞职 公司同时聘任谭鲁刚、许海、张莉为副总经理 [12] - 江山欧派副总经理陆建辉因个人原因辞职 其原定任期至2026年8月23日 7月17日该公司副总经理刘佶南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7] 人才管理战略 - 东方雨虹强调人力资源是公司发展第一要素资源 注重在长期主义价值修行中锤炼人才培养这一"刚骨" [12] - 欧派家居注重"增肌肉型人才" 需要精准契合大家居业务升级需求 具备数字化、AIGC、全链路服务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