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中铁装配(300374) - 300374中铁装配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09:3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5.73% [3][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0.37亿元,同比减亏24.35% [3][6] -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 [3] - 2024年底在手合同金额42亿元 [5] 业务板块与收入结构 - 装配式建筑服务收入7.14亿元,占比约82% [4] - 装配式建筑产品收入1.47亿元,占比约17% [4] - 增长较快业务为钢结构加工与安装 [4] - 核心业务包括装配式EPC工程、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建材、装配式集成房屋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重点研发方向为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集成房屋 [2][6] - 持续投入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内外装饰体系创新 [2][6] - 掌握大跨度钢框架安装、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滑移施工等核心技术 [3]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三季度新签海外订单1.14亿元(中亚区域市场) [4] - 新疆地区在施项目包括乌苏市文旅非遗基地、牧民越冬安居房 [6][7] - 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日照东港区老旧小区改造、枣庄鲁南水城提升改造) [6]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管理 - 实施"一项一策"清收策略,紧盯化债政策推进回款 [2][3] - 坚持现金流自平衡管理和负流管控,以收定支 [3] - 将营收回款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3] 诉讼与风险披露 - 部分诉讼案件尚未审理或执行完毕,对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4] -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4] 股东管理与合规 - 修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及变动管理办法》(2025年5月) [7] - 规范大股东和董监高股票减持行为 [7] 战略规划与展望 - 聚焦装配式建筑主责主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3][4] - 深耕属地市场,强化项目交付质量与工期履约能力 [3] - 推动集成房屋和绿色建材在中亚地区的销售 [7]
CINNO Research:2024年中国大尺寸显示面板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近2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8:20
在TCON显示面板电源领域,高集成度的二合一与三合一PMIC方案已成为主流。二合一芯片将PMIC与P- Gamma集成,三合一方案进一步融合了Level Shifter,大幅简化了电路设计,节省PCB空间,降低功耗和系统成 本。这类方案具备高精度电压输出、快速负载响应及多通道配置能力,可灵活支持从HD到UHD高刷等不同分 辨率,并契合窄边框GOA技术需求。以55寸4K电视为例,传统设计需多颗芯片,而采用集成PMIC仅需一颗即 可实现全部功能,展现出显著的性能与成本优势。目前,高度集成的PMIC芯片已成为大尺寸和高分辨率显示 面板的首选电源解决方案,代表着明确的技术演进方向。 2024年中国内地大尺寸显示面板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中集创北方(CHIPONE)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 根据CINNO • IC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大尺寸显示面板(包括:TV、MNT与NB)电源管理 芯片采购金额排名前三分别为集创北方(CHIPONE)、联咏科技(Novatek) 和立锜科技(Richtek)。 其中,集创北方(CHIPONE)市占率为25.2%,联咏科技(Novatek) 市占率为16.0%,立锜科 ...
智驱未来,重载前行:中国重汽如何以技术创新引领商用车产业变革?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0
核心观点 - 中国重汽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全场景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生态协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创新引领 成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核心支撑力量 [1][2][3][4] 智造升级 -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实现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生产 应用行业首个AGV柔性总装线和100%自动化驾驶室焊接工艺 [1] - 引入杜尔涂装线 新能源车型从零部件到完整车头下线仅需两个半小时 [1] 产品革新 - 覆盖重、中、轻、微、客、特全系列商用车 充电、换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技术全面布局 [2] - 豪沃TX中央驱动牵引车电量达600kWh 续航突破450km HOWO轻卡实现20%至80%电量快充仅需18分钟 [2] - 黄河重卡风阻系数降至0.349 创满载49吨一箱油行驶4871.18公里纪录 氢内燃机牵引车风阻进一步降至0.286Cd 节能效果提升15% [2] 生态协同 - 整合上下游资源 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突破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 [3] - 与魏桥汽车铝轻量化技术、丰元锂能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特来电智能充电网防护体系实现深度技术耦合 [3]
这个夏天 国产空调走俏海外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9-11 02:14
今天的中国空调企业,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成本优势的路径,转而凭借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智能物联等 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新优势。近年来,中国空调在变频、压缩机等技术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有些还搭载 了人工智能技术,设备更加节能高效。 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个性化产品,深受客户青睐。比如,在欧洲市场,安装空调费 用高昂、周期漫长,在法国安装一台分体式空调的成本远高过空调本身的售价。对此,中国企业推出移 动式分体空调,消费者自己动手就能快速完成安装。再比如,针对部分国家电价高等背景,中国企业研 发出光伏储能等创新空调产品,以本土定制化产品研发赢得消费者认可。产品优、服务好,中国品牌空 调热销自是当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去年较高基数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国家空调出口 量同比增长43.2%,创历史同期新高。 谋创新、促升级、抓机遇,深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多行业将进一步筑牢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今夏,北半球多国持续高温,我国多地打破气温纪录,由此让空调销量大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空 调市场国内销售额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出口额达93.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从中,我们 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实 ...
美股异动|伊顿股价创八年来新高技术创新助推上涨潮
新浪财经· 2025-09-11 00:32
9月10日,伊顿(ETN)股票迎来了一次显著上涨,涨幅达4.03%,盘中最高价创下2025年8月以来的新 高。这样的表现无疑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市场人士纷纷探讨背后的潜在驱动因素。 近日,伊顿电气有限公司在中国取得了一项关于接触器及其主触头机构和动触头组件的专利。这项专利 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伊顿在电气设备领域持续推动创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往往是提高企业估 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机械制造领域。伊顿的动触桥技术结合自润滑件和偏压件,为接触器的性能提 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市场扩展和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来源:市场资讯 此外,伊顿最近在其美国总部成功进行了供应商颁奖典礼,彰显了其全球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势。特别值 得关注的是,美利信科技凭借出色的供应能力和质量保障,赢得了伊顿的卓越供应商奖。这不仅显示出 伊顿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稳固关系,也反映出其在选择供应商时的严格标准和对质量的重视。这种供应链 的稳定性和质量提升对伊顿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 (来源:美股情报站) 综合来看,伊顿的成功不单单依靠单一因素,而是其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和市场洞察力共同作用的结 果。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伊 ...
京山轻机再获锂电龙头10亿订单 持续深化头部合作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长江商报· 2025-09-11 00:05
核心订单动态 - 全资子公司三协精密与锂电龙头企业客户签署锂电设备生产线订单 总金额10.05亿元(含税)[1][2] - 2025年2月三协精密曾签署同类订单 金额达10.2亿元(含税)[1][3] - 新订单金额占京山轻机2024年度营收11.52% 占三协精密2024年度营收201.45%[2] - 前期订单金额占公司2023年度营收14.14% 占三协精密2023年度营收271.51%[3] - 订单预计对2025年度或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4]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47亿元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1] - 光伏装备业务上半年营收25.15亿元 包装装备业务营收4.17亿元[5] - 客户复购率保持高位增长 订单与生产交付节奏匹配[1] - 核心客户合作稳定 新拓展订单逐步落地[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95亿元 2022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13.7亿元[6] - 拥有国际PCT专利颁证6项、登记7项、受理18项[6] - 有效发明专利220项 实用新型专利989项 外观设计专利32项 软件著作权222项[6] - 65项发明专利处实质审查阶段 192项专利处受理登记阶段[6] 主营业务与客户体系 - 战略聚焦光伏设备与包装设备两大核心主业 同时布局锂电池设备及汽车零部件铸造业务[2] - 光伏领域客户包括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国内企业及印度信实、韩国现代等国际企业[6] - 瓦楞包装设备业务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市场 客户含Smurfit Kappa集团、Pratt Industries等国际巨头[7] - 国内包装设备客户包括合兴包装、山鹰国际、吉宏股份等上市公司[7] 行业环境与应对 - 光伏行业新增装机节奏放缓 组件价格下行 下游投资决策趋谨慎[5] - 公司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应对市场调整 优化项目管理与交付模式提升经营韧性[5] - 包装设备行业处于调整期 核心业务展现较强韧性[5]
21社论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治理非理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3:05
行业竞争态势 - 非理性竞争现象在一些领域出现 主要表现为内卷式竞争[1] - 低附加值领域企业倾向于采取价格战方式追求市场占有率[1] - 高附加值领域企业更多依靠技术差异化和品牌构建建立市场优势[1] 非理性竞争影响 - 企业压缩必要生产成本和降低产品质量换取价格优势[2] - 挤压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 影响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2] - 损害消费者利益 导致市场对相关商品信任感下降[2] - 落后产能挤出先进产能 抑制行业创新活力[2] - 扭曲资源配置效率 导致市场淘汰机制失灵[2]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更加重视实体经济[2] - 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 建设全球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2] - 制造业升级获取更多利润 让产业链从业人员变得更加富裕[2]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超大规模市场需求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2] 创新驱动机制 - 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带动整体生产率提升 培育更多新产业[3] - 新产业带来更高利润和税收 更多家庭变得富裕而增加消费[3] - 政府有更多收入支撑增加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3] - 非理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过低 使制造业和创新无法持续吸引投资[3] 政策导向 - 从战略高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3] - 以公平竞争取代无序竞争 实现高质量发展[3] - 治理非理性竞争关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攀登高峰[3]
这个夏天,国产空调走俏海外市场(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谋创新、促升级、抓机遇,深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多行业将进一步筑牢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今夏,北半球多国持续高温,我国多地打破气温纪录,由此让空调销量大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空 调市场国内销售额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出口额达93.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从中,我们 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潜力。 出口节节攀升,背后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空调产品质量、品牌的认可。 今天的中国空调企业,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成本优势的路径,转而凭借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智能物联等 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新优势。近年来,中国空调在变频、压缩机等技术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有些还搭载 了人工智能技术,设备更加节能高效。 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个性化产品,深受客户青睐。比如,在欧洲市场,安装空调费 用高昂、周期漫长,在法国安装一台分体式空调的成本远高过空调本身的售价。对此,中国企业推出移 动式分体空调,消费者自己动手就能快速完成安装。再比如,针对部分国家电价高等背景,中国企业研 发出光伏储能等创新空调产品,以本土定制化产品研发赢得消费者认可。产品优、服务好,中国品牌空 调热销自是当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去年较高基数基础上,今 ...
血液制品企业不再“躺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57
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胜帮英豪向中国生物转让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 占总股本21.03% [1] - 股份转让总价46.99亿元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全部以现金支付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 市场反应 - 收购价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股溢价27.77% [1] - 公告后首日股价下跌3.04%至17.84元/股 总市值169.55亿元 [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5] - 业绩下滑主因全资子公司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约11% [6] - 二期产能扩增完成后合计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6]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通过天坛生物下属85家在营单采血浆站2024年采集血浆2781吨 [7] - 收购完成后中国生物血浆资源占比将达30%以上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7]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产品存在较大范围重叠 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7] -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置换、出售、注入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 [7]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下滑 仅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3家营收增长 [9] - 产品降价成为业绩下滑关键因素 天坛生物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10] - 行业进入壁垒高 自2001年起未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正常经营企业不足30家 [12] 企业战略方向 - 上海莱士采取"拓浆"与"脱浆"并重战略 优化浆站布局同时向生物制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12] - 外延并购成为扩大浆站资源重要手段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2]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创新药 [13] - 派林生物认为禾元生物产品适应症及产量有限 对行业整体影响较小 [13]
血液制品企业不再“躺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国生物以46.99亿元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权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溢价27.77%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派林生物2023年3月曾以25元/股向胜帮英豪转让20.99%股权 总对价38.44亿元 [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5] - 业绩下滑主因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11% 二期扩产后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6]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收购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超30%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7]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存在同业竞争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 [7] - 行业呈现整合趋势 拥有丰富浆站资源和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承压 7家上市公司中6家归母净利润下滑 [10][11] - 天坛生物坦言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10] - 行业进入壁垒高 自2001年起未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现存企业不足30家 [12] 企业战略调整 - 上海莱士推行"拓浆"与"脱浆"双战略 巩固主业同时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12] - 外延并购成为获取浆站资源重要手段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2]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但预计对行业影响有限 [13][14] - 企业通过浆站拓展和技术创新应对短期挑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