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民航二所数据服务项目入选国家级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先行先试项目
中国民航网· 2025-09-28 07:34
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民航二所也在积极践行数据标准,夯牢运营机制,不断推动引领行业范式创新。 基于数据应用实效反向推动数据标准革新,建立"实践-反馈-迭代"的标准验证闭环,一方面系统性响 应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要求,支持开展《民航公共/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清单》《中国民航运行数据共享 协议》等清单、标准的编制和验证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航协的标准互 认,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在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带领和支持下,依托民航运行数据共享联席大会和管理委员会工作机 制展开实践,持续探索产业协同发展之路。建立了具有民航特色的数据授权和业务协同机制,构建行业 级数据生态。目前,已与166家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并完成全量数据引接,正积极探索建立基于数据流通 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和基于贡献度的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民航二所数据服务平台驾驶舱功能示意图(民航二所供图) 未来,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将全面支持国内66家航空公司、261家运输机场和26家机场集团 数据需求,每日提供超1.7万架次航班运行数据,覆盖99.9%以上国内航班。同时,依托民航"十五五"规 划,推动与城市地面交 ...
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09-27 11:33
作为连接医疗、旅游、健康、科技等多领域的重要平台,国际旅行健康大会近年来经历了显著转型。从 最初以传染病防控为核心,逐渐发展为涵盖健康旅游、医疗旅游、旅行医学、健康管理等多元化内容的 综合性交流平台。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专业委员会会议、分论坛研讨、签约仪式暨成果发布等环节,通过多形式、多层次 的交流互动,为旅行医学发展注入新思维、新动力。 亚太旅游协会(PATA)大中华区主任吕咏梅在发言中表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选择在冰冷的医院 里进行年度体检、长寿治疗或康复项目,而是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进行这些活 动。中国海南的博鳌等医疗旅游试点区以及泰国和新加坡的顶级医院正在引领这种综合模式。这正是银 发族所看重的:在确保健康的同时,还能获得滋养心灵的体验。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9月27日,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举行。开幕式上,国家传染病 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国际旅行医学会(ISTM)主席Anne McCarthy,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分别致辞,深入解读了旅行医学在全球卫生治理体 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应对跨境健康风险、推动产业协同发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搜狐财经· 2025-09-27 04:04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多省份专项补贴政策 山东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包",河南上线全省一码通年票产品。 浙江发放文旅惠民卡并开展"机票门票即消费券"创新活动,广东计划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 江苏徐州投放800万元线上补贴,镇江发放20万元消费券,常州开通4条免费旅游直通车。 山西通过"晋享美好"小程序开展景区打卡抽奖,叠加AR互动福利;吉林对G331沿线景区实行门票 8折优惠。 区域联动与特色场景打造 京津冀推出区域协同文旅活动,四川、重庆借"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策划"跟着演出去旅行"等精 品线路。 吉林联合《国家地理》推出G331特辑,结合沈白高铁开通打造跨境消费热点;黑龙江推出"银龄 逸游""知途童趣"等主题线路。 在线平台上线"跟着影视去旅行"特色线路,推广非遗美食旅游及"美术馆之夜"等沉浸式体验。 全国将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涵盖观演赏剧、乡村游、夜间消费等领域,包括演唱会、非遗展 销、国潮市集等。 中国银联、在线旅游平台及各地金融机构提供支付优惠,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服务同步优化。 1. 市场监管与消费环境优化 政策意义与产业影响 此次消费月活动通过"真金白银"补贴 ...
锡连共建“三园三基地”首个园区投用 无锡连云港惠榆智能信息产业园正式开园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3:35
园区建设与投资 - 惠榆智能信息产业园总投资5.6亿元 占地135亩 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3] - 园区分三期建设 一期三栋厂房已交付 二期四栋厂房明年3月交付 三期已开工[3] - 双方国有企业完成三轮增资 注册资本达1.63亿元 其中赣榆高新区注资8326.53万元 惠山经开区注资8000万元[11] 产业协同与发展 - 园区推动新能源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和南北协作[1] - 签约6个过亿元项目 总投资超20亿元 包括天眼美哈护理液 纳米纤维素 前卫检测中心等[7] - 项目科技含量高 建链补链能力强 如护理液项目年产1000万瓶 2026年6月投产[7] 创新与平台建设 - 园区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3] - 前卫检测中心将建设化学分析实验室 物理性能检测室 研发实验室 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实验检测平台[7][8] - 爱伺博机械臂项目助力工业4.0和中国制造机械化转型[7]
成德携手“链”动未来 装备制造共谱新篇
经济网· 2025-09-23 09:25
当"重装之都"的厚重底蕴遇上"智能高地"的创新活力,成都、德阳两地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度对话,正为川渝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成都市机械制 造业商会、成都智能制造协会、青白江青年企业家商会、青白江蓉欧工业商会联合组织数十家会员单位赴德阳市装备制造商会开展交流对接活动,以产业链 为纽带,在供需匹配、企业互访中凝聚"协同共生、双向赋能"的发展共识。 企业探访:互学互鉴激发创新活力 成德两地同为四川装备制造业核心承载地,产业特色互补性显著。德阳在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领域根基深厚,以"重、大、精、特"的装备制造能力支撑国 家重大工程;成都则依托智能制造、供应链数字化及蓉欧班列优势,加速向"智能装备创新高地"转型。 "成德装备制造是'左手与右手'的协同,成都带来'智能需求'与'蓉欧渠道',尤其是青白江铁路港的丰富资源。"德阳商会会长、德阳万达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 限公司董事长陈勇表示。 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成都鑫泽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培说:"成都商会和德阳商会是兄弟商会,德阳以'重装实力'和'精密制造'回应,我们 在产业链上的互补性为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双方均表示,德阳需要成都的智能技术与出海通道(蓉欧快 ...
武汉南昌双城记: 黄鹤楼和滕王阁的双向奔赴
长江日报· 2025-09-22 01:03
国庆和中秋假期要来了,社交平台上,武汉和南昌双城出游线路火出圈。如今,外地游客来武汉,会顺道再去一趟南昌;在南昌旅 行的游客,也会拐来武汉,两城已成为一条黄金旅行线路。有网友这样推介:武汉和南昌,连早餐都可以跨省双拼,吃完热干面,再吃 南昌粉。 通达交通为双城旅行提供了必要条件,1小时51分钟,就能从武汉乘坐动车抵达南昌。未来,两城交通还将提速——今年5月,《中 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发布,加速沿江、京九、呼南等干线铁路建设,届时,将实现武汉至南昌1小时30分钟直 达。 两城不仅地缘相近,也人文相亲。 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共同见证了长江的波澜壮阔,也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从长江大桥到八一大桥,从南昌起义到八七会议,武汉和南昌一衣带水。 武汉的排骨藕汤,煨的是家长里短的温情;南昌的瓦罐煨汤,煲的是市井百态的滋味。 "科技合作交流持续开展""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这些年,武汉和南昌不断激活"联动密码",推动两城协同 发展。 科技领域,鄂赣湘三省科技部门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每年举行一次科技联席会议;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 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 ...
翱翔长空 |“航展+”赋能 解锁城市文旅与产业融合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9-21 03:06
科普赋能不止于当下体验,更着眼长远发展。长春以本届航展为重要契机,正加快推进长春国际航空博 览城建设,推动航空产业与现代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 航展期间,长春打造出了一场高品质的文旅盛宴。航博城作为长春航空展文旅嘉年华主会场,上演"我 们在长春相遇"无人机表演,迎来中央歌剧院专场音乐会;新民大街化身航空主题街区,举办百年航空 史主题展览;新晋网红打卡地肆季南河推出航空主题光影水幕秀、航模大赛,艺术与航空元素在此创意 融合。 全城多地也同步开启了特色活动,动植物园、长影世纪城、净月潭分别推出逐梦航天乐享西游、航空狂 欢季、Evtol观光项目首飞,全市文博场馆及公共文化场所开展航空主题讲座与演绎,全方位激活文旅 消费活力,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长春独特风情。 科普赋能: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感知航空魅力 为让公众更直观深入触摸航空领域,展会现场还搭建起"更生动"的科普平台。空军大幅增强装备开放体 验力度,模拟飞行、无人机操控、跳伞等沉浸式体验区有序排布,观众可亲手操作设备,"零距离"感受 航空操作的乐趣;军营开放活动同步开展,揭开空军日常训练与装备运作的神秘面纱。展区内的"逐梦 星海・启智未来"主题科普研学馆格外吸 ...
持续追踪中国核心区域创新增长背后的投资力量——投中榜·2025年度区域榜单评选启幕
投中网· 2025-09-18 06:3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见证中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 投中网 2025年是中国区域经济战略深化实施与成效显现的关键之年。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引下,长 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形成多 层次、宽领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三大战略区域依托其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产业定位与 制度创新,正共同构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三大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活跃态势,显示出强劲 的资本吸引力和产业凝聚力。 长三角地区 披露交易总额达1582亿元,虽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调,但 投资案例数超3200起,同比增长4%,反映出投资活动高频化、早期化的新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 披 露投资案例1070起,交易规模5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彰显开放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西部地 区 表现尤为抢眼,披露投资案例767起,交易规模654亿元,同比激增217%,体现出产业转移与升 级正在资本端获得积极响应。总体来看,三大区域合计贡献了全国股权投资市场近七成的交易规模, 成为资本市场极具活力的增 ...
“短板”破万亿 沿海大省再踩油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4:53
这是江苏连续第二年举行高规格会议,部署沿海地区发展。放眼全国,海洋经济正迎来新一轮风口。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 展。 作为全国排名第二的经济大省,江苏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但一直以来,海洋经济略显"跛脚"。 2024年,江苏海洋经济总量刚刚突破"万亿"目标,比预计时间晚了4年。对比其他省份,江苏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也落后于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 仅排在全国第六。 如今,江苏正力图扭转这样的尴尬。"全省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今年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收官之年,江苏推进沿海高质量 发展,也到了必须提速的时候。 短板与增量 从自然条件看,江苏拥有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954公里,沿海滩涂等海洋资源禀赋独特。 但多年来,江苏一直面临"靠海不吃海、靠海难吃海"的尴尬,海洋经济成了这个经济大省的一大短板。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根据2021年底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 ...
双枪科技:公司暂不会考虑跨行业的并购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09:44
公司战略定位 - 产业布局条线清晰 围绕精致厨具和优质竹材的产品定位 [1] - 精致厨具方面延续发展绿色能源和可循环产品的理念 [1] - 优质竹材方面拓展竹炭等产品 具有清晰发展思路 [1] 业务转型方向 - 推动产品使用场景从家庭到餐饮的转变 [1] - 实现产品类目从用品到耗品的转变 [1] - 暂不考虑跨行业并购 [1] 核心业务聚焦 - 公司聚焦竹炭业务及最新研发的金钢瓷产品 [1] - 与优秀顶尖技术方展开合作 [1] - 凭借上市公司平台优势结合30年竹产业加工经验 [1] 竞争优势构建 - 依托全渠道营销能力实现高效合作 [1] - 避免恶性竞争推动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