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AR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最大玩家,Meta将发布首款AR眼镜,还准备“降价走量”
选股宝· 2025-08-21 08:46
Meta首款AR眼镜发布 - Meta将于2025年9月17日发布首款AR眼镜Celeste 10月开启预订 价格从1000美元下修至800美元起 公司接受较低利润率以刺激需求 [1] - 产品采用光波导技术(Lumus授权) LCoS全彩显示屏(韦尔股份旗下Omnivision提供 分辨率648×648) 整机由歌尔股份制造 右镜片下方嵌入微型显示屏可显示通知/导航/照片及Meta AI交互内容 [1] - 2025年二季度AI眼镜出货量87万部 其中Rayban Meta出货72万部占比83% 2025年全年AI眼镜出货量预计550万部 同比增长262% [2] 国内AI眼镜产品布局 - 小米/Rokid/雷鸟/阿里等国内品牌发布多款AI眼镜 小米产品采用双芯片设计 续航较Rayban Meta提升且重量下降 各品牌在显示/SoC/声学及续航领域有创新 [3] - 主要产品参数对比: Rayban Meta(299美元/49g/高通AR1/2GB+32GB/1200万像素) 小米AI眼镜(1999元起/40g/高通AR1+恒玄BES/4GB+32GB/1200万像素) Rokid Glasses(2499元/49g/高通AR1) [4] - AI/AR眼镜通过摄像头/手势/脑机接口完成输入 配合光波导+MicroLED实现近眼显示 无需占用双手即可获取信息 交互效率及便捷性升级 [4] 行业出货预测与产业链 - 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量预计达3500万部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19% [5]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BOM成本拆分: 镜片/镜架(雷朋 13美元) 摄像头(索尼 9美元) 麦克风(歌尔 2.5美元) 喇叭(歌尔 3美元) 处理器SOC(高通) 存储器(個维) 主板总成本38美元 [9][12] - 2025年6月Oakley与Meta合作开发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概念板块走强 英派斯/捷荣技术涨停 比依股份股价连续走高 [6]
AI眼镜概念股走高 重点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8-20 05:10
行业政策动态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 提出推动AI眼镜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1] 市场表现 - AI眼镜概念股午盘走高 宜安科技和芯原股份涨幅超过10% 科森科技和三安光电涨停 [1] - 隆利科技 水晶光电 艾为电子等相关个股跟涨 [1] 产品技术趋势 - 小米 Meta和Rokid等品牌近期发布多款AI眼镜新品并实现量产 [1] - 未来AI眼镜将更多搭载显示模组以提高交互效率 [1] - 采用双芯片和双系统架构以延长续航时间或增强空间计算能力 [1] 投资机遇 - AI/AR眼镜领域有望打造全新AI终端交互体验 [1] - 中金公司研报建议重点关注AI/AR眼镜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1]
佰维存储:目前存储行业价格企稳回升,景气度仍会持续
巨潮资讯· 2025-08-14 03:01
行业景气度与价格趋势 - 存储行业价格企稳回升 叠加传统旺季备货动能及AI眼镜等新兴应用需求旺盛 行业景气度持续[3] - 2025年一季度闪迪 长存 美光等存储企业已发布涨价函 个别产品价格企稳回升[3] - NAND供需失衡明显改善 因上半年减产与库存去化 DRAM因三星 美光 海力士减少DDR4及LPDDR4X供应并宣布EOL 引发供应短缺及价格上涨[3] 公司客户拓展进展 - 手机领域实现一线客户持续突破 2025上半年新进入vivo 与OPPO 传音 摩托罗拉保持深度合作[3] - PC领域实现全球头部客户预装市场突破 进入联想 小米 Acer HP 同方等厂商 其中小米为2025年上半年新进入客户 消费级PC市场收入持续增长[3] - 智能穿戴领域产品应用于Meta Google 小米 小天才 Rokid 雷鸟创新等企业的AI/AR眼镜及智能穿戴设备[4] 业务领域发展动态 - 企业级领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获得AI服务器厂商 头部互联网厂商及国内头部OEM厂商核心供应商资质 实现预量产出货 深化国产化生态布局[4] - 智能汽车领域向头部车企大批量交付LPDDR和eMMC产品 持续推动新产品导入验证[4]
天岳先进(02631.HK)招股启幕:英伟达概念股,乘AI数据中心与AI眼镜东风
格隆汇· 2025-08-12 03:42
文章核心观点 - 天岳先进作为全球碳化硅衬底行业领军企业 通过港股IPO募集资金 基石投资者包括国际长线资金和产业投资者 体现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1] - 碳化硅行业高速增长 2024-2030年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5.2% 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97亿美元 渗透率从6.5%升至22.6% [2] - 天岳先进在行业分化中逆势增长 2024年营收1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 毛利率24.6% 净利润1.79亿元首次扭亏 海外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比47.8% [4] - 公司技术护城河与产能扩张形成核心竞争力 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量产并推出12英寸衬底 专利总量全球前五 年产能突破40万片计划扩张至100万片 [5][6] - 应用场景从功率半导体向消费电子延伸 在新能源汽车 AI服务器电源 AR光学显示三大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 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并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超半数合作 [8][10][11] - AI/AR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碳化硅光波导技术获战略突破 若达到600万副眼镜出货规模有望创造50亿元收入空间 [12]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至8月14日 定价日8月15日 发售价上限每股42.80港元 预计8月19日在港交所交易 [1] - 全球发售4774.57万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238.73万股 国际发售4535.84万股 设置15%超额配股权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国能环保 和而泰 未来资产证券 山金资产等国际长线资金和产业投资者 [1]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2024年全球SiC产业分化 国际巨头Wolfspeed营收从3.65亿美元缩水至3.46亿美元同比下滑5% Coherent营收从1.79亿美元降至1.68亿美元降幅6% [4] - 天岳先进以16.7%的全球衬底市场份额位列前三 导电型细分领域以22.8%市占率居全球第二 [4] - 罗姆承认中国制造商在SiC基板功能方面达到顶级水平 反映上游材料话语权变化 [4] - 公司被Yole列为能向开放市场大批量交付8英寸晶圆的领导者 与英飞凌 意法半导体等并列为全球五大核心玩家 [6]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实现6/8/12英寸全系列产品覆盖 12英寸衬底推出为标志性突破 [6] - 专利总量跻身碳化硅衬底专利领域全球前五 获日本《电子器件产业新闻》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 [6] - 上海临港工厂推动8英寸晶圆产能放量 形成济南+临港双基地布局 总年产能突破40万片计划扩张至100万片 [6] 应用领域与客户合作 - 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英飞凌 博世等全球汽车电子厂商长期合作 800V高压平台提升碳化硅器件渗透率 [10]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中一半以上建立业务合作 包括英伟达供应链客户 [10][11] - AI数据中心电源系统需求释放 高功率密度与高效率电源成为刚需 [11] - AR光学显示领域与舜宇光学子公司OmniLight战略合作 碳化硅光波导衬底获国内外客户订单 [12] - 碳化硅在光波导技术中价值占比超30% 2030年AI眼镜出货量预计达6590万副 [12] 增长驱动因素 - 产能扩张及技术进步推动业绩 特别是8英寸到12英寸衬底的平稳过渡 [13] - 与车规级客户及AI/AR领域深度合作及订单量释放 [13] - 通过规模效应 技术升级及成本控制在价格周期波动中实现竞争优势 [13]
戴上眼镜“听”懂世界,东莞一企业解锁智能穿戴创新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02:26
公司概况 - 佳禾智能成立于2013年,201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形成以松山湖总部为核心的全链条集团化公司[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4.67亿元,耳机产品收入占比77.25%[2] - 业务布局涵盖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消费电子+新型储能产品及周边产品[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团队规模近千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科院声学所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6] - 近3年研发投入年均超1.2亿元,占营收比例超5%,累计拥有授权专利882个[6] - 2013年成立预研部门,2016年苹果AirPods发布前已布局无线耳机技术并取得多项专利[8][10]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16-2018年营收从8.32亿元增长至13.47亿元,因提前布局TWS耳机拿下数十个项目[10] - AR翻译眼镜亮相CES 2025,具备实时多语言翻译功能,已申请30余项眼镜相关专利[12][14] - 具备AI/AR整机全链条开发能力,覆盖音频眼镜、拍摄眼镜等主流选型[15] 战略布局 - 从声学业务向AI/AR眼镜升级,重点投入人工智能音频交互、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领域[14] - 与国产大模型企业合作开发AI语音助手,实现多语言实时翻译功能[14] - 通过跨领域技术融合构建多品类消费电子生态,目标成为全球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7] 金融合作 - 2015年起与招商银行合作,2024年获2亿元敞口授信额度[18][20] - 招商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2023年以来为供应商低利率融资超2.1亿元[20]
A股、港股、A50,全线翻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08: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扩大至1% [1] - 半导体、黄金珠宝概念板块走强 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涨近5% [1] - 恒生指数强势翻红 [1]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沪指涨0.65% 深成指涨0.43% 创业板指涨0.39% [2] - 北证50涨超1.5% 成份股长虹能源、国航远洋涨幅居前 [2] - 软件、港口、能源设备、航天军工板块涨幅居前 [2] - 稳定币、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 [2] - 算力、白酒、医药、IP经济概念股走弱 [2]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直线翻红 [3] AI眼镜概念 - AI眼镜概念午后拉升 日久光电涨停 华灿光电、明月镜片等跟涨 [5] - 机构研报指出下半年AI/AR眼镜有望迎来积极利好 Rokid Glasses即将发售 Meta Connect2025将聚焦AI眼镜新品 [7] - 智能眼镜市场升温 线上线下销售火热 国产智能眼镜迎来"上新潮" 产业链业务量快速上升 [7] 稳定币概念 - 稳定币概念股午后拉升 四方精创触及20CM涨停 优博讯、海联金汇涨停 多股涨超5% [7] - 美股稳定币Circle上周五大涨20% 稳定币成为链上支付与跨境结算重要工具 [7] 跨境支付概念 - 跨境支付概念股涨幅扩大 拉卡拉、先进数通涨逾10% 中科金财等多股涨停 [8] -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8]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 - 创新药概念震荡反弹 塞力医疗触及涨停 微芯生物涨近15% [8] - 国家药监局征求意见稿提出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8] - 医疗器械概念股持续走高 浩欧博20CM涨停 多股涨超5% [8] - 国家药监局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涵盖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 [10]
摩根大通:环旭电子 - A_ 订单疲软和利润率压力造成盈利增速放缓;评级下调至“中性”
摩根· 2025-06-18 0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环旭电子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收入增长乏力以及利用率不足带来利润率压力,对环旭电子看法变得谨慎,预测盈利增速放缓,2024 - 2027 年盈利年复合增速预期为 14%,AI/AR 眼镜贡献可能有限,股价上升空间有限 [12][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 - 下调 2025/2026 年盈利预期 34%/42%,引入 2027 年预测值,预计 2024 - 2027 年收入/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 3%/14% [1][7]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 2025E 为 0.83 元,2026E 为 0.96 元 [3] 风格敞口 - 价值因子当前排名百分位为 39,成长因子为 58,动量因子为 75,质量因子为 43,低波动性因子为 52,ESG 量化得分为 7 [5] 股价表现 - 年内迄今绝对收益为 -15.9%,相对收益为 -16.6%;1 个月绝对收益为 -3.9%,相对收益为 -4.0%;3 个月绝对收益为 -18.4%,相对收益为 -19.0%;12 个月绝对收益为 -9.2%,相对收益为 -20.6% [9]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为 21.76 亿股,52 周股价区间为 11.82 - 20.17 元,总市值为 42.11 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为 20.7%,三个月日均成交量为 1866 万股,三个月日均成交额为 3820 万美元,波动性(90 天)为 48,指数为 SHASHR,彭博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分别为 9、1、0 [10] 重要指标 - 2024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606.91 亿元、591.94 亿元、628.55 亿元、662.90 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0.2%、-2.5%、6.2%、5.5% [11] - 息税前利润率分别为 3.1%、3.1%、3.3%、3.7%,净利润率分别为 2.7%、3.1%、3.4%、3.7% [11]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分别为 -14.4%、9.7%、16.4%、15.0%,股息率分别为 2.7%、2.3%、2.5%、3.0% [11] 投资理据和估值概要 - 投资理据为收入增长乏力和利用率不足带来利润率压力,盈利增速放缓,AI/AR 眼镜贡献有限,股价上升空间有限 [12][24] - 估值方面,截至 2026 年 6 月的目标价 15 元基于 14 倍的一年动态市盈率,和公司历史平均市盈率减 1 个标准差持平,比同业均值低 12% [13][25] 股价表现驱动因素 - 宏观方面,JPM 中国 A 股市场情绪指数为 0.32,JPM 政府债券 - EM 全球多元为 -0.17,新兴经济体 CPI(同比)指数为 0.35 [15] - 量化风格方面,低波动性为 -0.22,股息收益为 -0.31,规模为 0.04 [15] 重点图表 - 盈利预测调整显示,2025 - 2027 年多项指标较旧预测有下调,如收入、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等 [18] - 同业估值表展示了环旭电子同业的股价、市值、PE、PB、ROE 等指标及均值 [19] - 市盈率区间显示 1 年均值 PE = 19x,最大 PE = 33x,最小 PE = 8x,+1 标准差 = 23x, -1 标准差 = 15x [20][21] - 市净率区间显示 1 年均值 PB = 2x,最大 PB = 5x,最小 PE = 1x,+1 标准差 PB = 3x, -1 标准差 PB = 2x [22][23]
超预期!多家公募最新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5-13 05:06
资本市场反应 -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涨,恒生指数收涨2.98%,恒生科技指数收涨超5%,美国股指期货、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也随之上涨 [1] - 资本市场大幅上涨体现出对声明的高度认同,恒指收复关税冲击失地,美股、港股估值修复 [7] - 避险资产(黄金、日元)出现下跌,人民币及港股领涨 [7] 关税调整影响 - 中美关税政策超预期调整释放积极信号,关税下调幅度大超市场预期,短期缓和信号明确 [3] - 豁免期内美国将对华关税降至"非歧视性"水平,关税水平回到4月初始水平 [4] - 90天关税暂停期为双方争取进一步共识时间,但后续谈判进程仍存压力 [4] - 如果美国平均税率维持在10%~20%,全球商品部门复苏将持续,否则可能进入趋势下行阶段 [8] 外贸产业链受益 - 机械设备、锂电及交运等外贸相关产业链直接受益 [8] - 短期出口出海链企业将直接受益,建议关注消费电子、元件、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链行业 [9] - 消费电子、家电、纺服、轻工等出口占比较高行业因关税缓和得到一定修复 [11] 中长期投资主线 - 科技自主可控与新质生产力方向仍为政策主线 [2] - 三大确定性趋势: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等国产替代概念;铜铝等基础工业品、军工材料、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文旅、医疗服务方向 [11] - AI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环节和应用环节仍是中期重要主线,DeepSeek突破加速AI产业发展 [11] - 5月可关注新技术和产业题材:多模态AI、AI/AR眼镜、MCP+AI Agent、创新药及可控核聚变 [10] 市场预期与风险偏好 - 会谈进展显著超预期,显著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 [6][8] - 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期已过,美国关税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峰值逐步减弱 [8] - 全球投资者定价基准情形或为关税战会在短期结束 [10] - 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有望进入改善修复周期,A股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具有较强吸引力 [3]
超预期!多家公募最新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5-12 14:13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影响 -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恒生指数收涨2.98%,恒生科技指数涨超5%,美国股指期货、国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同步上涨[1] - 多家公募基金认为会谈进展超预期,关税下调为外贸产业链注入强心针,科技自主可控与新质生产力仍是中长期政策主线[2] - 关税调整幅度超预期,短期缓和信号明确,A股盈利及估值处于顺风状态,需关注90天豁免期后政策变化[3] 关税调整原因及短期影响 - 美国对华关税降至"非歧视性"水平,主因美国批发商库存短期内难以为继,过高关税导致进口萎缩损害美国经济[4] - 关税下调反映双方认识到关税打击全球增长,90天暂停期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资本市场风险情绪或缓解[4] - 联合声明为贸易争端降温,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缓解全球供应链中断及经济衰退担忧[5][6] 外贸产业链受益情况 - 机械设备、锂电、交运等出口链直接受益,若美国税率维持10%-20%将支撑全球商品复苏[8] - 消费电子、元件、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链行业有望阶段性表现突出[9] - 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期已过,关税政策对市场影响峰值减弱,国内风险偏好回升[8] 中长期投资主线 - 三大确定性趋势: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等国产替代、铜铝/军工材料/能源基建、文旅/医疗/保险龙头[11] - 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长期核心,AI、机器人等赛道受关注,DeepSeek加速AI产业发展[11] - 5月可关注多模态AI、AI/AR眼镜、MCP+AI Agent、创新药及可控核聚变等新技术题材[10] 全球市场对比 - 截至5月2日,印度NIFTY50、日经225、韩国综指、纳斯达克、标普500已完全修复关税冲击并转正,原油和集运指数分别下跌18.6%和38.3%[10]
尾盘放量,400亿龙头股冲击涨停
新华网财经· 2025-05-09 09:12
A股市场历史新高 - 建设银行上涨1.54% 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反映市场对高股息资产如银行、电力的持续青睐 [1] - 锦波生物上涨9% 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作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龙头股 带动新消费概念活跃 登康口腔、丸美生物等个股跟涨 [1] - 微盘股指数上涨0.18% 盘中一度涨近1.2% 创历史新高 该指数被视为市场风险偏好的风向标 [1] 锂电池板块异动 - 国轩高科放量大涨9.15% 一度涨停 市值达419.2亿元 领湃科技、力佳科技等个股跟涨 [4] - 国轩高科计划5月中旬发布全新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300Wh/kg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 被视作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 [6] - 政策端持续加码支持固态电池技术 预计未来在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科技股调整与展望 - 半导体、AI、消费电子等科技板块跌幅居前 人形机器人、华为概念同步下跌 主因短期涨幅过高、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及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龙头股拖累 [8] - 机构仍看好科技股中长期机会 理由包括板块拥挤度回落、市场关注点转向产业趋势、5-6月高弹性科技风格历史胜率提升 [8] - 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机器人持股集中度高于AI 主题弹性更高 而AI行情需重磅催化 中期看好国内AI算力及具身智能投资机会 [9] 市场风格与行业主题 - 招商证券指出5月后市场季节性效应弱化 A股风格或向小盘成长漂移 [1] - 申万宏源认为消费板块赚钱效应处高位 科技股处低位 现阶段更看好科技布局机会 [8]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5月新技术主题 包括多模态AI、AI/AR眼镜硬件创新、MCP+AI Agent及创新药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