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icon
搜索文档
光学与AI迭代助力智能眼镜,下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
国投证券· 2025-09-28 15:12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光显技术驱动智能眼镜产品快速迭代 发展期通过减法逻辑框定产品边界 光学与AI迭代助力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 [1] - AI拍摄眼镜通过舍弃光学显示模块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 2023年9月Meta推出Ray-Ban Meta成为现象级爆款 2024年销量占全球AI眼镜总销量的98.68% [2] - AR眼镜作为AI眼镜终极形态分为观影眼镜和全域眼镜两类 观影眼镜采用Birdbath+Micro OLED方案主打便携观影 全域眼镜采用光波导+Micro LED方案实现虚实交互 [3] - VR眼镜聚焦沉浸式体验 2025Q2全球销量126万台 yoy-6.7% 市场成熟度较高 增量取决于新品发布周期 [9] - 产业链上游芯片/光学/屏幕为核心环节 中游雷鸟创新占据国内AI/AR眼镜50%市场份额 下游渠道加速落地 [10] 技术发展路径 - 智能眼镜发展历经四阶段:2012年前技术验证期 2012-2016年商业试水期 2017-2022年产品多样化期 2023年进入蓬勃发展期 [1] - AI拍摄眼镜通过"减法逻辑"舍弃光显模块 重量控制在50克左右(Ray-Ban Meta 49克 雷鸟V3 39克) 成本大幅降低 [2][41] - AR光学方案中Birdbath占据主流(2024年市占率78.6%) 光波导为未来趋势 2024年市场份额增至18.8% [91] - VR光学方案以Pancake为主(近80%份额) 显示技术从Fast-LCD向Micro OLED演进 [128][13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AI拍摄/音频眼镜销量228万台 其中Ray-Ban Meta销量225万台 [58] - 2024年全球AR眼镜销量50万台 预计2025年达85万台 yoy+70% [103] - 2025Q2全球AR销量15.1万台 yoy+40% 中国AR销量5.4万台 yoy+28% [103][110] - 全球Micro OLED显示屏2030年预计出货量39956.6万块 销售额679.3亿元人民币 [10] 竞争格局 - 2025Q1雷鸟创新占据中国AI/AR眼镜线上市场50%销量 雷鸟V3在AI拍摄眼镜细分市场占94%份额 [10][59] - PICO在国内VR市场销量存在绝对优势 [10] - 博士眼镜已铺设100余家智能专柜推动线下渠道落地 [10] 产品形态演进 - AR观影眼镜(轻VR)采用Birdbath方案 重量多在120克以内 定位便携式观影设备 [3] - AR全域眼镜采用光波导方案 适用于户外导航/翻译/支付/工业等虚实交互场景 [3] - VR眼镜完全隔绝现实环境 以主机/PC游戏为核心场景 目标用户为硬核玩家 [4] 产业链机会 - 上游芯片环节:SoC芯片在光波导AR眼镜成本占比31% 在Ray-Ban Meta成本占比最大 [156] - 光学模块:在AR/VR产品成本中占比均较高 华为VisionGlass光机成本占比72% [41] - 显示屏幕:Micro OLED逐步成为XR设备主要方案 2030年市场规模达679.3亿元人民币 [10]
舜宇光学科技:光学业务增长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9-28 14:20
业绩预测 - 预测营业收入区间为409.44亿元至446.43亿元,同比增长6.9%至16.6% [1] - 预测净利润区间为33.24亿元至38.32亿元,同比增长23.1%至42.0% [1] - 预测经调整净利润为36.23亿元 [1] - 机构预测营业收入平均数为426.72亿元,同比增长11.4% [2] - 机构预测净利润平均数为36.06亿元,同比增长33.6% [2] 手机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尽管出货量下降 [3][4] - 毛利率指引上调至25-30%,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平均售价提升 [3][4] - 预计2025年手机业务收入增长5-10%,主要因高端镜头模组采用和光学技术应用 [4] 汽车业务发展 - 车辆光学收入同比增长约18%,激光雷达业务成为未来收入支柱 [4] - 激光雷达已获得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市占率全球领先 [4][5] 新兴业务增长 - XR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智能眼镜和AI服务机器人快速扩张 [4] - AI眼镜市场预计突破1000万台,公司与歌尔光学业务整合提升竞争力 [5] - 机器人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0亿元人民币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 [5]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2.6%至16.5亿元,主要因手机镜头套件毛利率提升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20.0%,净利润同比增长55.1%,均超预期 [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运营费用上升6.8% [3]
履职八月遭免职?网传舜宇光学科技子公司总经理张超君遭免职,内部公告外泄
新浪证券· 2025-09-25 10:47
核心事件概述 - 舜宇光学科技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总经理张超君因违反《干部管理办法》及《干部负面行为清单》被免职 [1][3][5] - 内部公告文件意外外泄且包含员工水印及工号信息 文件日期显示为9月13日 水印日期为9月15日 [1] - 公司发布内部"重要提醒" 指出有员工私自拍照外泄公告 违反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12] 高管人事变动 - 张超君被免去浙江舜宇光学总经理职务 免职决定自公告下发日起生效 [3][5] - 张超君55岁 1993年加入公司 任职超30年 曾任技术及制造部门负责人 2015年升任子公司副总经理 2025年1月升任总经理 [6][9] - 升任总经理仅8个月即被免职 具体违规事项未披露 [5][9] 公司信息披露状况 - 公司官网曾发布《舜宇光学科技副总经理张超君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新闻 目前无法检索到相关信息 [11] - 官网新闻资讯栏目仅显示至2019年内容 [11] - 公司未就免职具体原因作进一步说明 [13] 公司治理与运营影响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为舜宇光学科技子公司 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 [3][6] - 公司市值超950亿港元 面临子公司管理干部突然免职与信息安全漏洞双重挑战 [12] - 公司强调将加大内部信息管控与处罚力度 [12]
突破關鍵阻力!舜宇光學輪證策略全解析
格隆汇· 2025-09-24 11:43
技术走势分析 - 股价突破十日线81.79港元及三十日线80.87港元关键阻力 大幅抛离六十日线77.44港元 形成典型多头排列格局[1] - 相对强弱指数(RSI)处于61水平 未进入超买区间 随机震荡指标 牛熊力量指标与MACD同步发出买入信号[1] - 变动率指标出现顶背离卖出信号 暗示需留意短期技术性回调潜在风险[1] 关键价位与波动性 - 当前股价逼近第一道阻力关口92.4港元 下一重要阻力位位于93.9港元 下方支持先看81港元水平 若跌破则可能下探79.2港元[2] - 五日振幅高达9.8% 显示波动性相当剧烈 保力加通道呈扩张态势 股价波动区间正在放大[2] 衍生工具表现与策略 - 瑞银牛证(64956)在正股上涨6.29%带动下 两日内暴涨40% 法兴认购证(15361)与摩通牛证(65073)同期录得38%回报[4] - 看多选择方面:瑞银认购证(15320)提供5.6倍杠杆 行使价95.93港元 法兴认购证(15361)杠杆达5.7倍 溢价与引伸波幅为同类产品最低[4] - 牛证方面:法巴牛证(64719)收回价72港元 溢价最低且实际杠杆较高 摩通牛证(65073)以实际杠杆最高见称[4] - 看空对冲工具:瑞银认沽证(20130)杠杆仅2.9倍 引伸波幅低且条款稳健 信认证沽证(14741)提供7.9倍杠杆 溢价与引伸波幅双低[6] 市场资金动向 - 强势上涨吸引大量资金涌入轮证市场 反映投资者对光学板块后市持续看好[4]
贝莱德在舜宇光学科技的持股比例于9月18日从4.61%升至5.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11
公司股权变动 - 贝莱德在舜宇光学科技的持股比例从4.61%升至5.13%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9月18日 [1] - 信息来源于香港交易所披露 [1]
部分苹果概念股尾盘走高 iPhone 17标准款热度传导至产业链 果链有望受益OpenAI硬件布局
智通财经· 2025-09-24 07:30
苹果概念股表现 - 丘钛科技股价上涨5.16%至16.11港元 [1]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4.12%至30.34港元 [1] - 舜宇光学股价上涨1.36%至86港元 [1] iPhone 17销售情况 - 深圳门店显示标准款与Pro Max机型同步受捧 部分机型交付周期较预售期延长 [1] -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标准版iPhone 17热度超出预期 [1] - 摩根大通上调未来两年出货及盈利预测 将苹果目标价调至280美元 [1] 供应链合作动态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 [1] - OpenAI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 [1] - 里昂证实OpenAI正与蓝思科技及瑞声科技商讨零部件供应事宜 [1] - OpenAI设备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苹果公司 选择苹果供应链企业合作合理 [1] - 相关举措可为现有苹果供应链企业带来新增长动力 [1]
港股苹果概念股有所回升,丘钛科技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7:12
港股苹果概念股表现 - 港股苹果概念股于9月24日出现回升态势 [2] - 丘钛科技股价上涨超过5% [2]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接近4% [2] - 舜宇光学科技股价上涨超过2% [2]
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 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3:39
行业增长趋势 - 智能眼镜行业已进入需求加速释放阶段 呈现两阶段分化特征[2] - 2025-2027年AI眼镜将主导增长 年均增速达25% 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轻量化场景[2] - 2028年起AR眼镜将接棒成为核心驱动力 年均增速高达101% 切入导航、工业辅助、沉浸式交互等复杂场景[3] - 2025-2030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0% 2027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翻倍拐点[3] 供应链格局 - 中国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 掌控超80%核心环节[1][4] - 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光学镀膜(水晶光电)、整机组装(歌尔股份)的全球市占率均超50%[4] - 全球制造基地集中于中国(如山东潍坊、广东深圳) 但EMS企业正将非核心组装环节向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转移[5] 技术竞争焦点 - 行业核心竞争集中于两大技术方向:药物递送效率(如光学透过率、语音识别准确率)和用户适配性(如轻量化设计、续航时长)[6] - 具备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将建立差异化壁垒[6] 重点公司分析 - 歌尔股份为全球第一大智能眼镜组装商 占Meta、索尼等头部客户组装订单比重超70%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7][8] - 水晶光电是AR眼镜光波导片核心供应商 产品透过率达92%(行业平均85%) 并布局3D感知镜头、潜望式镜头形成协同[10] - 舜宇光学是智能眼镜核心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60%) 同时切入光波导领域形成一体化能力 汽车ADAS摄像头业务提供技术协同[12] 估值与增长预期 - 歌尔股份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4倍 目标价42元人民币 考虑2025-2027年智能眼镜组装业务年均30%增长预期[8] - 水晶光电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7倍 目标价30元人民币 支撑逻辑是2024-2027年公司盈利复合年增长率达22%[10] - 舜宇光学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5倍 目标价104港元 估值逻辑在于光学行业环境改善及智能眼镜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12]
大行报告|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3:32
核心观点 - 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爆发临界点 预计2025-2030年全球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40% 其中2025-2027年AI眼镜主导增长 2028年起AR眼镜成为核心驱动力[1][2] - 中国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 掌控超80%核心环节 包括摄像头模组 光波导 微机电系统和整机组装等关键领域[1][3] - 美银报告将歌尔股份 水晶光电 舜宇光学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并基于供应链地位和技术壁垒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位[1][6][7][10] 行业增长阶段 - 第一阶段(2025-2027年):AI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设计技术成熟度高且成本可控 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和环境感知等轻量化场景 预计出货量年均增速达25%[2] - 第二阶段(2028年起):AR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和光学方案成本下降 将切入导航和工业辅助等复杂场景 预计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101%[2] - 2027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翻倍拐点 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和企业级应用落地推动[2] 供应链格局 - 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 光波导 微机电系统和电池等关键领域 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 光学镀膜(水晶光电)和整机组装(歌尔股份)的全球市占率均超50%[3] - 全球主要制造基地集中于中国如山东潍坊和广东深圳 但电子制造服务企业正将部分非核心组装环节向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转移[4] - 核心零部件生产仍保留在中国 形成中国主导 区域分工的供应链特征[3][4] 技术竞争焦点 - 行业核心竞争集中于两大技术方向:药物递送效率如AR眼镜的光学透过率和AI眼镜的语音识别准确率 以及用户适配性如轻量化设计和续航时长[5] - 具备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将建立差异化壁垒 如水晶光电的光波导片透过率达92%高于行业平均85%的水平[7] 重点公司分析 - 歌尔股份:全球第一大智能眼镜组装商 占Meta和索尼等头部客户组装订单比重超70% 具备声学模组等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 目标价42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4倍[6] - 水晶光电:AR眼镜光波导片核心供应商 采用纳米压印和镀膜工艺 产品透过率达92% 同时布局3D感知镜头和潜望式镜头 目标价30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7倍[7] - 舜宇光学:智能眼镜核心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60% 同时切入光波导领域 汽车ADAS摄像头业务提供技术协同 目标价104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5倍[10]
A股、港股突然异动,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9-23 05:39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冲高回落 盘初涨近1.6%后一度翻绿 [1] - 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800点 万得微盘股指数跌逾3% [1] - 沪深北三市下跌个股近5000只 早盘仅不足500只股票上涨 [1][3] -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下跌超2% 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1% [1][3] - 酒店旅游、房地产、医药医疗、软件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3] - 银行板块逆势走强 南京银行涨近5% 多家国有银行涨超3% [3] 资金动向 - 融资余额达2.4万亿元规模 杠杆资金因长假避险需求平仓 [1][3] - 外资可能因国庆休市提前套现离场 美日欧市场走势偏强形成资金分流 [1][4] - 人民币汇率稳于7.1上方 美元指数在97附近筑底 [4]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6% 10年期跌0.23% 国债收益率上行1.5-1.7bp [6] 市场结构分析 - 走多头格局股票数量下降至不足1100只 9月以来赚钱效应减弱 [6] - AI相关硬件和应用预期仍较强 电商拥挤度较高而互联网偏低 [6] - 银行和保险拥挤度处于一年以来低位 创新药拥挤度回落但仍未到低位 [6] - 美股上涨依托盈利 A股港股上涨更多由估值主导 [6][7]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面临基本面转弱与流动性拐点 将维持高位震荡结构 [6] - 国金证券指出降息后两类机会:港股补涨行情及成长投资向出海转型 [7] - 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预计2025年仅降息一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