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

搜索文档
鸣志电器(603728):业绩低于预期 机器人空心杯电机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及1Q25业绩受工厂搬迁、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整体表现不佳,但部分细分业务有亮点;因毛利率波动、行业需求减弱和竞争加剧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2026年目标价 [1][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4.16亿元,同降4.99%,净利润0.78亿元,同降44.5%;1Q25实现收入5.95亿元,同比下滑2.16%,归母净利润0.072亿元,同比增长10.82% [1] 业务发展趋势 - 2024年控制电机及驱动、电源及照明、设备状态管理、贸易类业务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变化-5.45%/+10.03%/-16.33%/-8.70%至19.59/1.80/0.40/2.36亿元 [2] - 2024年无刷电机收入同增31%至2.2亿元,空心杯销售同比增长30%,机器人空心杯销售同比增长200% [2] - 2024年精密直线传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7983万元 [2] - 2024年驱动控制业务收入约5.51亿元,其中伺服收入约2.31亿元,伺服同增6.5% [2]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控制电机及驱动、电源及照明、设备状态管理、贸易代理业务毛利率约为38.78%/39.24%/74.21%/21.18%,同比变化-0.62/+10.42/+1.13/+3.09ppt,公司毛利率同增0.49ppt至37.68% [3] - 1Q25公司毛利率约为36.87%,同比下滑1.21ppt,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64.6%至1.0亿元,引入2026年净利润预测1.54亿元 [4] - 上调2026年目标价70.7%至70元,对比当前股价仍有6.3%的上涨空间 [4]
半程马拉松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冷思考”!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2 07:32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事件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20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的队伍参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是唯一表现值得肯定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 - 比赛结果暴露了人形机器人在户外运动中的集体"失速"和"窘态",被认为是一次"祛魅"时刻,显示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场景仍面临巨大挑战[4] - 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在比赛中表现"拉胯",两支使用该机器人的队伍开跑即摔倒,引发网友差评和流量反噬[15][12] - 魔法原子的"小麦"机器人在赛前退赛,星动纪元虽未参赛但其STAR1机器人曾展示3.6m/s的奔跑速度,创下电驱人形机器人速度纪录[18]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企业专注于前空翻、快速奔跑等运动层面的"炫技",而忽视大模型等AI能力的建设[8] - 宇树科技是硬件派的代表,其H1机器人登上春晚、G1机器人通过跳舞和720度回旋踢等视频走红,但也陷入"炫技"死循环[10] - 行业公司可分为三类:硬件背景团队专注控制和电机;软件背景团队关注智能化和泛化能力;大模型背景玩家较少[13] - 许多公司将教育、科研和展示场景作为主攻赛道而非工业场景,ToG市场规模远小于ToB和ToC[18]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控制算法从LIPM+ZMP发展到MPC+WBC,目前正向IL+RL演进,但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18] - 商业化面临四大"可达"挑战:移动可达、操作可达、语义可达、价值和智慧可达,目前多数仅实现遥控可达[18] - 行业受资本和政策扶持但出现"揠苗助长"趋势,技术突破和场景探索才是关键,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问题[19] - 人形机器人赛道共识是长周期和广大前景,但需克服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和工程化等多方面挑战[19][20] 行业乱象与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回应比赛表现称不同团队操作会影响机器人表现,但网友不买账,"不参赛就不会输"的评论刷屏[17][18] - 行业存在将科研院校作为主要客户的乱象,这种模式可持续性差且难以产生真正技术突破[18] - 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具身智能赛道吸引车企、产业链公司和智驾领域从业者涌入[25][28] - 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认为全栈自研是唯一出路,小鹏面临核心团队离开但仍可能成为最早实现L3量产的厂商之一[28][29]
调研宇树科技后,高盛称: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至少还要五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2-28 04:3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上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业化进程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慢,但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1][2][7] 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前景 - 至少未来2 - 3年内,人形机器人很难达到与人类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要在5 - 10年之后,实现大规模应用需软硬件多次迭代 [2][4][5] - 高盛预计2027年和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分别达7.6万台和50.2万台,增长速度低于市场预期 [2][7] 宇树科技产品情况 - 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硬件性能强,能完成行走、跳舞等动作,但只有19个自由度,无法处理复杂精细任务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目前仅采用旋转执行器(行星减速齿轮)的硬件设计 [5] - 宇树科技机器狗配备先进步态控制算法,每年交付数千台,广泛应用于巡逻等场景,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60% - 70%份额,50%收入来自海外,但应用场景有限,无法完全自主操作 [6] 行业相关预测与投资机会 - 摩根士丹利指出要实现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仍需算法和硬件持续改进 [2][7] - 多数中国制造商计划2025年实现数百到数千台人形机器人量产,如Agibot扩大订单规模,乐聚预计销售500 - 1000台,MagicBot目标销售400台,2027年扩大到15000台 [8] - 高盛认为目前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供应链的组件领域,特别是执行器组装商和谐波齿轮供应商 [7]
固高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8-07 12:58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00%,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1.00万股[7][35] - 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12.00元,发行市盈率110.80倍,发行市净率4.11倍[7][35][36] - 募集资金总额480120000.00元,净额434017341.20元[36] - 发行日期为2023年8月2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7]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301.07万元、33772.88万元和34837.70万元[26][59][102] -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454.01万元,同比增加6.28%[26][66][10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76%、56.23%和54.76%[29][87][102]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5221.25万元,2021年为6419.77万元,2020年为2738.83万元[59]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源自3C自动化生产与检测装备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30%-40%[27][103] 未来展望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17575 - 18455万元,同比变动-3.81% - 1.01%[76]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母净利润2105 - 2280万元,同比变动-24.54% - -18.26%[7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拟推出GVN系列运动控制器、GSCD/GSVD系列伺服驱动器等储备产品[45]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为19644.93万元[5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围绕智能制造累计投资20家参股公司,其中12家为与实控人等共同投资[170] 其他新策略 - 募集资金拟用于项目投资总额45000万元,各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与投资总额相同[83]
固高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24 12:42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00%,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1.00万股[8][36]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日期为2023年8月2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301.07万元、33772.88万元和34837.70万元[27][103] -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454.01万元,同比增加6.28%[27][103] - 报告期各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787.66万元、5741.33万元和4332.38万元[27][103] - 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93万元,同比下滑[27][10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84,457.9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3,435.69万元[60]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额84,918.65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0.45%[64][65] - 2023年1 - 3月综合毛利率48.35%,同比下降3.58个百分点[66] 股权结构 - 第一大股东是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李泽湘、高秉强、吴宏[15] - 2021年11月向204名激励对象授予1260万份股票期权,对应股票数量占发行前、后股份比例分别为3.50%、3.15%[33][34][90]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李泽湘、高秉强和吴宏合计控制公司32.30%的股份表决权[9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二十余年来为2000多家装备制造商累计部署超50万套先进运动控制系统[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6项,主编9项国家标准等[40] - 公司运动控制器高端产品性能比肩ACS、Aerotech水平[43][44] - 2019年推出高性能GSHD伺服驱动器,2022年销量超2万台[44] - 拟推出GVN系列运动控制器、GSCD/GSVD系列伺服驱动器[46][47] 行业与市场 -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28][104] - 报告期内公司源自3C自动化生产与检测装备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30% - 40%[28][104] - 日本品牌占国内伺服驱动器市场约一半份额,欧美聚焦高端及部分中端[44]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7家控股子公司、20家参股公司[97][144][163] - 东莞固高2022年净利润835.93万元,总资产19015.74万元等[145][146] - 固高伺创2022年净利润440.05万元,总资产3626.08万元等[147][148][14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7575 - 18455万元,同比变动 -3.81% - 1.01%[78] - 预计2023年1 - 6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05 - 2280万元,同比变动 -24.54% - -18.26%[78] 其他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为19,644.93万元[52] - 公司及子公司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09] - 2022年现金分红5,912.71万元[60]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01 02:31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低于4001.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40001.00万股[9][18][36]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9]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301.07万元、33772.88万元和34837.70万元[28][59][88] - 2020 - 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7.66万元、5741.33万元和4332.38万元[28][88]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收6979.98 - 7420.83万元,同比变动 - 0.39% - 5.90%[63] - 2023年1 - 3月预计归母净利润399.46 - 424.69万元,同比变动 - 29.65% - - 25.20%[63]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76%、56.23%和54.76%[31][73][89]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6.10%,2021年6.35%,2020年22.66%[59] - 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83.49%、82.28%和83.42%[30][89] 研发与技术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累计19644.93万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9.63%[52][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发明专利56项,主编9项国家标准等[39] - 拟推出GVN系列运动控制器、GSCD/GSVD系列伺服驱动器[45] 市场与产品 - 运动控制器高性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高端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厂商[43] - 高端伺服驱动器GSHD系列2022年销量超2万台,处于市场拓展期[43] - 国内高端装备国产化率低,伺服驱动器产品占有率预计快速提升[43] 股权与激励 - 实际控制人为李泽湘、高秉强、吴宏,合计控制32.30%股份表决权[16][81][160] - 2021年11月向204名激励对象授予1260.00万份股票期权[33][75] - 2023 - 2025年股权激励与期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1568.51万元等[33][75]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7家控股子公司、20家参股公司[82][128][148] - 东莞固高2022年净利润835.93万元,固高伺创净利润440.05万元等[130][133] - 五维创新2022年净利润 - 58.63万元,长江研究院净利润23.51万元等[157] 其他 -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29][89] - 募集资金45000万元用于运动控制系统等项目[68]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1-06 09:54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754.33万元、28301.07万元、33772.88万元和18270.64万元[17] - 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33.87万元、4787.66万元、5741.33万元和2462.31万元[17] - 2022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27063.51万元,同比增长2.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29.08万元,同比下降30.52%[25] - 2022年7 - 9月,公司营业收入8792.87万元,同比增长7.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9.59万元,同比下降7.92%[25] - 2022年度预计营业收入为33097.42 - 35461.52万元,同比变动 - 2% - 5%[35] - 2022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60.73 - 5701.39万元,同比下降30.15% - 12.68%[35]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4.47%、83.49%、82.28%和82.85%[1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9%、57.76%、56.23%和55.63%[19] - 2022年1 - 9月综合毛利率53.55%,较2021年1 - 9月下降3.62个百分点;2022年7 - 9月综合毛利率51.32%,较2021年7 - 9月下降4.35个百分点[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81101.0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8.16%;负债总额9180.24万元,较上年末下降4.93%;所有者权益总额71920.8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0.10%[24] 股份支付与激励 - 2020年公司产生股份支付费用3249.00万元,2022 - 2024年预计分别产生1577.13万元、1582.76万元、1369.76万元[22] - 2021年11月向204名激励对象授予1260.00万份股票期权,对应股票数量占发行前、后股份比例分别为3.50%、3.15%[22] 现金流量 - 2022年1 - 9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96.13万元,同比上升18.53%;投资活动净额 - 1105.15万元,同比上升645.05万元;筹资活动净额 - 1262.89万元,同比下降129.47%[29] - 2022年7 - 9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47.08万元,同比上升11.61%;投资活动净额 - 311.17万元,同比上升1692.46万元;筹资活动净额 - 86.78万元,同比上升2539.55万元[30] 发行情况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低于400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0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40010.00万股[12]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伺服驱动器加速度控制可高达40G,成功突破国外高端伺服技术壁垒[62] - 公司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等代表性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拟推出的储备产品将实现更强性能突破[63] - 公司成功开发出自主可控的gLink工业现场网络通信协议[69]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源自3C自动化生产与检测装备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30% - 40%[18] - 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大族激光、博众精工等国内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66]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家控股子公司、19家参股公司[147] - 东莞固高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408.85万元,2021年为 - 1038.03万元[148][149] - 固高伺创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48.89万元,2021年为202.91万元[150][152]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泽湘、高秉强和吴宏合计控制公司32.30%的股份表决权,发行上市后36个月内保持一致行动[100]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香港固高持有公司25.36%的股份,李泽湘持股55.11%、高秉强持股30.86%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