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卷

搜索文档
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企业集体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1: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4]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净利润为1.22亿元 [4] - 市值前五企业仅康希诺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主因推出中国唯一四价流脑结合疫苗 [4]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2025H1营收8.44亿元同比下降38% 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155% [4][5][9] - 智飞生物2025H1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73% 净利润-5.97亿元同比下降127% [4][5][13] - 康泰生物2025H1营收13.92亿元同比增长16% 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77% [5] - 康希诺2025H1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26% 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4% [5] - 沃森生物2025H1营收11.54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75% [5][9] 价格战态势 - 流感疫苗采购价创新低: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5.5元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10元 [6][7] - 四价流感疫苗自费价格从单支128元降至88元 [8]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馨可宁单针定价499元 三针不超过1500元 [9] - 智飞生物代理九价HPV疫苗推出"打一针送一针"活动 单针从1300元降至900元 [9] - 二价HPV疫苗价格战激烈:万泰生物中标价86元/支 沃森生物报出27.5元/支 较2022年246元下降近90% [9] - 带状疱疹疫苗开展"打一赠一"活动 价格从两剂3260元降至1652元 [10] 疫苗犹豫现象 - 智飞生物半年报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4] - 二类疫苗接种意愿下降 尤其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 [15]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12% 老年人群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 [16] - 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未达预期、技术路线争议及不实信息传播导致公众信任度下降 [16] 市场竞争格局 - HPV疫苗市场竞争加剧:万泰生物九价疫苗上市 智飞生物面临公费市场二价疫苗竞争 [18] - 疫苗重点品类同质化严重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19] - 行业供给端持续扩张 内卷现象显著 [19]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冠大流行扩大疫苗整体认知但加剧行业竞争 [18] - 专家预测行业寒冬将持续5-10年 需通过企业并购和技术转移实现整合 [20] - 成人疫苗体系建设滞后 需从义务教育阶段加强科普教育 [16][21] - 疫苗处方试点效果欠佳 缺乏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 [17]
当前时点如何看待AI电子布及玻纤反内卷?
2025-09-07 16:19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AI电子布行业 高性能互联板 玻纤行业[1][3][5] * 中材科技 中国巨石 日东纺 宏和科技 台玻 菲利华 泰山玻纤[9][10][12][13][14][16][17][18][24] 核心观点和论据 AI电子布需求与市场前景 * 高性能互联板需求激增 预计2026年为马九互联板元年 大规模应用趋势不可逆转 主要应用于英伟达B卡 亚马逊芯片及交换机等设备[1][3] * 正交背板领域预计2026年需求约200万米 2027年5万个机柜对应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 其中石英布市场空间约2800万米[1][3] * 交换机领域预计2026年需求约300万米 2027年增至1000万米 二代布在Switch Tray等领域2026年需求1000万米 2027年5000万米[1][3] * 预计2027-2028年LDK电子布需求2-3亿米 对应市场空间200-300亿人民币 Low CTE电子布需求3000-4000万米 对应市场空间50亿人民币 两者合计行业总规模约300亿人民币[1][4] * 国内企业市占率若达70% 增厚收入可达200亿人民币[4] Low CTE电子布需求超预期 * Low CTE电子布实际需求超预期 受益于服务器订单增加 苹果M5芯片引入COS先进封装技术 华为等公司增加订单 台积电推动COS工艺至汽车支架芯片领域[6] * 全球手机市场LCT需求显著增长 2026年需求上调至2000万米 2027年预计超3000万米 受苹果 华为等厂商销量增加及LCT在主板应用推动[2][8] * 日东纺2025年投资300万日元扩产 占过去三年总投资额一半 当前月产能30万米 全年350万米 扩产后2027年第一季度投产 全年产能达1000万米[9] 供给端变化与竞争格局 * 二代布供给缺口扩大将推高价格 提升修复布应用优势[3][4] * 中材科技预计2026年单月供给量60-70万米 全年产量约700万米 行业整体供给缺口30%左右 提价空间较大[10][11] * 2025年和2026年行业供给缺口平均30% 新客户订单与产品升级推动均价提升 AI领域产品均价约每米100元 消费电子领域升级为低膨胀系数产品价格更高[12] * 中国巨石已大规模进入电子布行业 2025年一季度开始布局 处于送样阶段 通过外购石英纤维纱织布逐步进入产业链 若实现15%净利润率 对应收入四五十亿元 增厚公司市值200亿元左右[13] * 电子布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中材科技 菲利华等 经过4-5年耕耘 在性能 成本和良率上存在差异 下游客户优先选择性能最佳 供应稳定且成本最低的供应商 目前仍处于1~10发展阶段 担心供过于求为时过早[14][15] 中材科技产能与业绩预期 * 中材科技2025年底年产能约3000万米 2026年底增至6000万米 2026年新增3500万米产能 但由于部分老旧生产线关停 2026年底总产能6600万米 2025年上半年新生产线投产 总产能提升至1.2亿米[16][17] * 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约3亿米 中材科技市场占有率将达40% 从产能布局 技术性能领先及未来两三年市场占有率看 行业地位难以被颠覆[17] * 中材科技特种电子部2026年业绩有望达15至20亿元 对应市值超过800亿元 预计2026年总产量4500万米 其中二代布约400万米贡献5亿元业绩 Lost T E需求约600万米贡献5亿元 Q部与下游大型CCR企业签保量协议贡献4至5亿元 原主业衣袋布贡献2至3亿元 整体业绩保守估计30亿元左右[18][19] * 中材科技已具备实际业绩和需求放量 2025年10月份三季报发布时为催化因素 特种玻纤布单月出货量三季度比二季度好 逐步兑现业绩 不同领域使用马九和Q布方案2025年底敲定 对需求产生积极影响[20] 玻纤行业反内卷与供需情况 * 玻纤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发布 小企业联合提价函显示小企业采取联合行动提高价格 改善盈利能力 可能推动整个行业价格水平上升 缓解内卷现象 但提价能否持续需观察市场接受度及竞争对手反应[5][26][27] * 玻纤行业处于底部 2026年供给减少 龙头企业有放利润动力 保险价格稳中向上 但短期内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仅可能因旺季到来和企业提价出现一次性提价[21] * 2025年风电对应玻纤需求约100万吨 出口对应200万吨 出口下滑明显 风电高景气基本被抵消 若2026年出口持平且风电稳定 行业维持在5%至6%增长率 至少会出现一次提价 因为供给减少[22] * 2025年库存小幅积累 2026年至少会出现一次提价 因为供给减少 玻纤行业处于正常周期演绎 旺季供应稍微紧张具备降库和提价空间[22] *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显著领先后续企业 2025年二季度中国巨石吨净利1000元 泰山玻纤1000元 泰山玻纤通过产品结构创新在AI电子布领域取得进展 吨净利接近1000元其中200元来自AI电子布 中国巨石在传统粗砂领域保持领先 吨净利比第二名高出两三百元 与第四 第五名相比高出约1000元[24] * 供给侧改革导致传统行业企业进入玻纤行业 如内蒙古天浩和东方希望 增加市场供给 但由于价格下跌 新进入者面临亏损 内蒙古天浩2025年上半年投产后亏损严重 2025年部分省份将玻纤列入两高名录 对新项目审批更加严格 限制新增供给[25] * 2025年9月5日波仙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书 多家老牌企业计划提价5%~10%即200~400元 应对价格下跌 如果需求不振或库存继续增加 小企业可能需要减产维持价格稳定[26][27] * 2026年新增供给减少 主要新增产能来自中国巨石每年30万吨 泰山玻纤和山东玻纤 以及建涛7万吨电子布 如果需求相对稳定 即使略低于2025年 问题也不大 供需情况较为乐观 有望带来价格上涨[28] * 小企业面临减产压力应对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 减产减少市场供应有助于维持价格稳定 但会导致销量减少和单位成本上升 决策需谨慎 龙头企业从容等待市场改善 只要小企业愿意通过减产提高价格 龙头也会跟随[29] 其他重要内容 * 日东纺 泰成不香和鸿合科技为全球规模量产LCTE的主要供应商 海博虽通过认证但尚未量产[6] * 宏和科技和台玻的产能投放规模相对较小[12]
行业内卷加剧 债务持续高企 并购+二次IPO能否帮助万辰集团突破困局
犀牛财经· 2025-09-05 07:58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 交易标的属于量贩零食行业 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包含业绩补偿承诺和减值补偿承诺 [2][3] - 公司推进赴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计划 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 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 完善供应链体系 恰逢港交所IPO定价新规生效 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从50%降至40% 并引入双轨制分配机制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量贩零食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门店总数超4万家 同质化竞争加剧 价格战普遍 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显著压缩 [4] - 公司旗下拥有"好想来"品牌 直接竞争对手鸣鸣很忙(旗下包括"零食很忙")采取针对性竞争策略 包括免加盟费、开店补贴、毛利率补贴至15% 以及在竞争对手高销门店百米内新开门店提供50%年租金或转让费补贴 [4] - 公司以"零加盟费、零服务费、零管理费"及装修补贴政策应对竞争 并承诺对竞争对手门店200米范围内的自家门店促销活动给予全力补贴 [4]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截至2025年5月 鸣鸣很忙门店规模突破16000家 公司门店规模达15000家 但规模扩张未同步提升盈利能力 [5] - 2022-2024年鸣鸣很忙毛利率始终徘徊在7.45%至7.62%低位 公司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波动剧烈 2022年为14.40% 2023年受供应链投入和竞争影响骤降至9.52%(同比下滑4.88个百分点) 2024年回升至10.86%(同比增长1.34个百分点) [5] - 公司通过收并购整合多个品牌(包括"陆小馋""来优品""吖吖嘀""老婆大人")导致财务杠杆急速攀升 截至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68.95% 流动比率1.37 速动比率0.79 短期偿债能力亮红灯 [5] - 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完成后 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飙升至90%左右 短期偿债压力急剧增加 [6] 公司治理结构 - 2024年7月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由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王健坤之子王泽宁出任总经理 形成"姑侄接棒"的治理结构调整 [6] - 王健坤曾主导公司向量贩零食赛道战略转型 但2024年3月初因被国家监委留置立案调查导致公司股价单日暴跌近16% 此次人事变动被视为为赴港上市扫清治理合规障碍 [6]
抗造耐用效率高!全柴Q23A助刘师傅无惧行业内卷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5 07:06
核心观点 - 全柴Q23A发动机在散货运输中展现出卓越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帮助用户提升运输效率和运营收益 [1][4][5][6][8][10][14] 动力性能 - 全柴Q23A发动机排量2.3升 最大输出功率143马力 最大扭矩350牛米 低转速扭矩不低于280牛米 [4] - 发动机重载爬坡性能强劲 能应对复杂路况和高时效要求 保障货物准时送达 [4][5] - 在国道频繁启停和山区爬坡工况下动力响应迅速 不影响运输效率 [5] 燃油经济性 - 车辆在国道重载工况下百公里油耗约10升 燃油经济性表现突出 [6] - 相比同类动力车型 百公里油耗可节省1.5升 山区丘陵地带节油优势扩大至2-3升 [8] - 采用里卡多双涡流燃烧系统和先进气道设计 配备高效增压器 确保柴油充分燃烧 降低油耗 [8] - 夏季高负荷运转和空调持续工作时仍保持油耗稳定性 [8] 可靠性及出勤保障 - 发动机月均行驶里程接近3000公里 适应多元高强度运营工况 [10] - 高出勤率保障运输计划顺利执行 避免因故障导致运营中断 [10][12] 售后服务 - 全柴提供便捷的服务网络和售后支持 用户可随时拨打厂家热线 [12] - 厂家提供限时服务 急用件供应和数据刷程序等技术支持 保障高效运营 [12] 行业动态 - 8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超1.3万辆 同比增长196% [19] - 8月重卡销量达8.7万辆 同比增长显著 [19] - 北汽福田乌干达组装厂投产 可能重塑东非商用车市场格局 [19] - 江淮推出全球首款千扭插混皮卡 起售价15.98万元 [19] - 新能源商用车基地落地 年产值超20亿元 [19]
中国广告协会发声:汽车无底线营销是内卷表现,需紧急踩下“刹车板”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05:19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广告协会于9月4日公开指出汽车行业存在无底线营销问题 需紧急规范广告宣传行为 [1]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屡次出现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营销方式 被定性为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表现 [1] - 此类营销行为破坏市场秩序 对诚信合法经营的厂商构成不公平竞争 [1] 行业影响分析 - 无底线营销导致多方利益受损 形成对行业各方均不利的"多输"局面 [1] - 消费者法定基本权利中的消费安全权益受到直接侵害 [1] - 涉事品牌不仅面临行政处罚风险 更会因社会信任丧失遭受毁灭式品牌伤害 [1] 企业合规要求 - 汽车厂家、经销商及营销机构被要求为广告传播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 [1] - 行业与社会需共同对无底线营销行为踩下"刹车板"以遏制不良趋势 [1] - 营销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底线与道德准则 避免品牌声誉受损 [1]
中国广告协会:汽车无底线营销是内卷表现,要踩下“刹车板”
新京报· 2025-09-04 09:25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广告协会指出汽车厂商在广告和营销中需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需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 [1] - 智能网联汽车无底线营销是行业内部竞争的表现 破坏市场秩序并对诚信合法厂商构成不公平竞争 [1] - 无底线营销侵害消费者消费安全的基本权利 并对品牌自身造成毁灭式伤害 失去社会信任 [1] 行业生态问题 - 汽车厂商依赖虚假宣传等内部竞争形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破坏市场竞争环境 [2] - 汽车厂商违背基本商业原则 大量拖欠广告和营销费用 破坏汽车行业和广告营销行业正常生态 [2] - 汽车厂商作为广告和营销传播第一责任人应树立责任营销意识 对不符合规定的广告及时更改 [2] 行业协作要求 - 广告制作发布单位、视频生产和互联网平台需加强内容核查 对违法违规内容不予制作发布 [2] - 信息传播单位对已上线的违法违规内容应立即下线 避免推流助澜 [2]
江苏一电池企业破产
起点锂电· 2025-09-03 09:56
行业现状 - 储能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头部企业优势巩固 产业洗牌向纵深推进[2] - 行业面临严重内卷 与过去新能源强配储能政策密切相关 强制配储流于形式导致产品要求低 拉低准入门槛[5] - 资本大量涌入 各类企业跨界涌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造成产能严重过剩[5] - 行业企业数量超过35万家 其中新增注册企业达48920家 同比增长1891%[6] - 基于过剩压力 十余个储能产能类和电站类项目相继延期或终止 涉及金额数百亿[6] - 洗牌期行业面临更激烈竞争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具备技术资金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7] 企业案例 - 江苏富能宝储能科技进行破产拍卖 各项目评估价值合计4972万元[2] - 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 注册资本1亿元 实缴资本8670万元 为富能宝能源科技集团控股子公司(持股90%)[2] - 核心业务包括储能系统开发 太阳能风能技术开发及设备销售 分布式发电系统集成等[2] - 曾经总投资5亿元新建2条储能设备生产线 累计授权和受理专利54项[2] - 2024年与盐城万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等陷入合同纠纷 2025年被限制高消费并列入被执行人[3] - 4月8日新增破产案件 7月30日新增欠税公告 欠房产税2147万元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001万元[3] 资产处置 - 第一笔电池电芯等用品评估价881万元 以881万元成交[3] - 第二笔土地房屋等资产评估价值4631万元 起拍价2964万元 面积40046平方米[3] - 第三笔机器设备及存货评估价248万元 起拍价122万元 包括储能箱5套 储能电芯2461个等[4] - 第四笔3箱电芯评估价45万元 起拍价45万元[5] 行业淘汰 - 类似江苏富能宝被淘汰的储能系统企业众多 已有超过3万家企业处于异常状态[5] - 机构预测未来三年或将还有超6万家储能企业无法存活[5] 行业转型 - 152家储能企业发声反内卷 涵盖锂电池 液流电池 钠离子电池等全产业链单位[8] - 产业开始从卷价格卷产能 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8]
MTBE行业“反内卷”破局不易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03:52
产能扩张加剧行业竞争 - 北方某石化公司新建年产12万吨MTBE装置投产 [1] - 下半年国内MTBE新增产能预计达435万吨 较上半年增加6%以上 同比增加近16% [1] - 新增产能源于异丁烷脱氢装置盈利提升及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需求 具备显著成本与技术优势 [1] 落后产能出清难度大 - 当前MTBE老旧装置产能仅占总产能的21% [1] - 占老旧产能61%的"三桶油"旗下装置多已完成技改或关停搬迁 [1] - 寄希望于落后产能出清缓解内卷压力实施难度较大 [1] 需求端持续萎缩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 使用成本低于传统燃油车且多地出台配套扶持政策 [1] - 国内汽油消费量在2023年达峰后 2024年起同比持续下滑 [1] - 今年上半年汽油产量同比下跌近6% 各月消费量均呈负增长 [1] 供需矛盾突出 - 调油型MTBE消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 [2]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影响持续 汽油消费量或进一步下跌 [2] - MTBE市场供过于求矛盾愈发突出 行业内卷程度持续加剧 [2] 价格大幅下跌 - 上半年MTBE均价为5527元/吨 同比跌幅近20% [2] - 价格震荡下行 偶有反弹但持续时间短幅度小 一度跌破5000元 [2] - 价格跌幅远超上游原料 导致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2] 企业盈利困境 - 部分MTBE工厂选择减产挺价但效果有限 [2] - 下半年供应宽松格局难改变 价格重心较上半年明显下移 [2] - 企业盈利能力依旧孱弱 行业仍将处于困境之中 [2] 行业发展出路 - 需加速开发高附加值应用 拓展高纯度MTBE在医药中间体 特种聚合物等领域的用途 [2] - 加大节能降耗改造力度 切实降低产品成本 提升市场竞争力 [2] - 反内卷关键在于率先突破技术壁垒 打开应用边界 [2]
比亚迪 (01211.HK):行业内卷下拖累卖车毛利逊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9-02 07:0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因价格竞争激烈录得明显下滑 [3] - 单车盈利连续回落 [3] - 研发及资本开支增加导致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 [3] - 短期盈利承压 [3] 销量情况 - 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 - 第二季度销量按季下跌 [3] 成本与竞争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成本控制难度提升 [3] - 公司向经销商发放额外奖励以应对行业内卷 [3] - 固定成本压力有望随产能利用率提升而减缓 [3] 海外业务 - 积极推动海外产能布局和出口增长 [3] - 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等新生产基地将陆续启动 [3] - 海外业务比重提升将带动长期利润增长动能 [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若能维持稳健销量增长及价格企稳有望带动单车盈利回升 [3] - 多元化业务、技术领先及全球市场拓展有助缓冲竞争风险 [3] - 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具吸引力 [3]
怕被员工举报,义乌一老板关停15年工厂
搜狐财经· 2025-08-28 00:48
司法解释发布与市场反应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需缴纳社保的条款无效,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要求解除合同并获经济补偿 [2][3] - 新规将于9月1日生效,实际是对现有政策的司法裁量标准统一,并非新增强制性要求 [3] 小微企业成本压力与应对措施 - 义乌箱包厂因社保新规及累计亏损60万元决定关停,该厂此前采用零工模式并按件计费,未缴纳社保 [2][6] - 江苏无纺布工厂通过缩减规模应对,保留3名工人并协商社保缴纳方案,预计年成本增加近2万元 [8] - 福建地区小微企业普遍按最低工资标准而非实际月薪缴纳社保,当地执行存在弹性空间 [12] - 奶茶加盟店通过削减兼职及正式员工数量应对社保成本,预计盈余从5500元降至2000元 [10] 行业用工模式与社保现状 - 小微制造业普遍采用零工模式,工人月薪约6000元且流动性高,社保缴纳非惯例 [6] - 城镇就业人口中8%处于"应保未保"状态,灵活就业群体月薪5000元为社保参与经济门槛值 [10] - 工人因收入限制倾向放弃社保,如宠物洗护工月薪2600元,缴纳社保后实际可支配收入仅700元 [10]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电商平台崛起导致中间商环节消失,行业陷入低价恶性竞争,利润空间压缩 [15] - 国际关系与关税政策影响订单稳定性,如印巴冲突导致义乌箱包厂订单无法出货 [16] - 疫情后医院成本控制导致无纺布工厂订单减少近三分之二 [8] 企业长期策略调整 - 部分企业计划转为雇佣退休人员以规避社保成本 [17] - 工厂关停后设备处置损失显著,原价4000元缝纫机仅回收200元 [13] - 企业通过缩小厂房规模控制亏损,如无纺布工厂将年亏损控制在10万元以内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