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想来
icon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在港交所IPO,量贩零食两巨头谁先“抢滩”H股?
观察者网· 2025-09-28 09:51
公司资本运作 - 万辰集团8月宣布寻求"A+H"两地上市 近期正式公布港交所招股书 [1] - 公司计划以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49%股权 收购后持股比例将达75% [4] - 交易安排包括福建农开发等方向周鹏转让989万股(占总股本5.2714%) 周鹏需将1229万股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行使 [5] 门店规模竞争 - 万辰集团两年内从不足2000家门店扩张至超1.5万家门店 [1] - 2024年新增门店近1万家 但2024年上半年新增1169家 同比减少近40% [2]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截至上半年门店数量达2万家 门店规模成为行业第一重要标志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454% 市值增长142% [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00倍 位列A股中期业绩增速榜首 [2] - 南京万优商管截至5月末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 门店数量3212家 [4] 港股募资用途 - 资金主要用于扩张门店网络 加强店铺管理系统 [3] - 将用于引入新产品、提升数字化能力、加强品牌认知度 [3] - 计划提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 进行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相继赴港IPO 竞争从市场规模延伸至资本抢滩 [1][5] - 双方争夺"量贩零食第一股"头衔 具有估值窗口示范效应 [5] - 行业需要持续投入前置仓、物流中心和品牌推广等重资产业务 [6] 战略布局 - 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战略布局 建立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1] - A+H资本结构有助于提升国际形象 为合作伙伴提供信心背书 [6] - 通过收购进一步加深与主要合伙人及旗下品牌的绑定关系 [4][5]
漳州老板要港股上市,卖零食年入超300亿
36氪· 2025-09-26 04:13
鸣鸣很忙递交招股书的五个月后,另一量贩零食巨头也开始了自己的H股征程。 9月23日晚,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辰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 请,拟在主板挂牌上市。如果此次H股发行顺利完成,万辰集团将实现A+H双重上市。 万辰集团总部位于福建漳州,以金针菇业务起家,于2021年以"食用菌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 市,IPO发行价为7.19元/股,募资资金总额约为2.76亿元,募资净额约为2.29亿元。 2022年8月,万辰集团收购了创始人妻子旗下江苏零食工坊连锁食品有限公司的部分资产,推出品牌"陆 小馋",此后陆续完成对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的收购,又在2023年10月将前述四大品牌合并命名 为"好想来"。 闪电式扩张让万辰集团迅速崛起成为量贩零食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这个赛道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 2024年,万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3.29亿元,其中,量贩零食收入317.90亿元。今年上半年,万辰集团 实现营收225.82亿元,同比增长106.89%;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涨幅50358.80%。 近两年,量贩零食行业始终维持着"南很忙,北万辰"的格局。据万辰集团招股书, ...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还要去东南亚卖零食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4
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从食用菌业务转型至量贩零食业务 三年内营收从5 49亿元跃升至323 29亿元 量贩零食业务贡献约99%营收[1] -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从112亿元增至4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GMV达332亿元[1][3] - 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增速分别达1691 92%和247 9%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6 9%至225 83亿元[3] 门店扩张与运营 - 门店规模从2023年4726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15365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1] - 加盟店占比从2022年69%提升至2025年99 4% 自营店占比从31%降至0 6%[2] - 2023年订单总数3 06亿单 2024年11 98亿单 2025年前6个月10 2亿单 前8个月交易总量约15亿单已超2024年全年[3] 扩张速度放缓与行业挑战 - 门店净增长从2023年4494家增至2024年9470家 但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1169家 日均新增不足7家仅为去年四分之一[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新开门店选址客流与盈利难度增加 公司坦言可能无法维持历史增长水平[4]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计划在核心市场加密布局并拓展低渗透率地区 同时对现有门店升级[4] - 海外市场被视为重要突破口 计划从东南亚开始推动全球战略布局[5]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2025年7月形成"姑侄搭班"管理架构 王丽卿任董事长 "90后"王泽宁任总经理并持股14 2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7][8] - 通过13 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及股份转让 使直接间接持股比例升至75 01% 减少少数股东权益对净利润稀释[8] 高管减持与市场表现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秘计划2025年10月至2026年1月减持不超过2 75万股占总股本0 0147%[9] - 2025年6月王丽卿等三位高管已减持6万股(全部无限售股份) 总金额超1000万元[11] - 股价从2025年初80 41元升至9月1日214 93元新高 截至9月25日174 24元较年初上涨116 69%[9]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北京商报· 2025-09-24 14:36
公司IPO与融资计划 -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加强门店管理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数字化能力 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 用于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1] 公司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由2022年5.493亿元增加至2023年92.937亿元 并进一步增加247.9%至2024年323.28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25.826亿元 [3]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393亿元 -0.281亿元和8.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9.217亿元 [3] 公司门店网络 - 好想来品牌以加盟模式为主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15365家门店 其中加盟店15275家占比99%以上 直营店90家 [3] - 2022年底公司仅有232家门店 门店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3] - 公司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门店表现 面临与加盟商业务模式相关的多项风险 包括来自加盟店的收入 加盟商管理和加盟商的高效运营等 [3] 行业发展态势 - 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市场按GMV计算由2019年31712亿元增长至2024年40449亿元 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5.0% [4] - 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53837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5.9% [4]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商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及消费者青睐 行业经历了从传统杂货店到连锁大卖场 超市便利店 品牌高端零食专卖店 电商平台及量贩零食零售商的演进 [4] 行业盈利挑战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毛利率始终在7.5%-7.6%低位徘徊 净利润率仅为1.7%-2.1%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9%-2.3% [5] - 主打低价的量贩式零食超市普遍面临利润天花板问题 仅靠规模扩张难以延续可观业绩 [5] - 业内人士指出可通过优化门店布局 提升运营效率以及优化产品组合来提升盈利能力 [5]
转卖零食后,这家公司营收3年涨了75倍
36氪· 2025-09-24 10:11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万辰集团正式递表港交所,向港股发起冲击。 万辰集团旗下拥有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老婆大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约1.54万家。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零食饮料GMV(商品交易总 额)计,"好想来"是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的最大品牌,市占率28.2%;"老婆大人"位列第五,市占率4.2%。 资料图好想来线下门店 中新经纬 闫淑鑫摄 卖金针菇的转卖零食,年入逾300亿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万辰集团实现收入5.49亿元、92.94亿元、323.29亿元,2024年的营收增速达247.9%,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 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 以此计算,从2021年到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3年涨了近75倍。 利润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万辰集团录得经调整净利润3930万元、-2810万元、8.23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286.8%。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毛利率分别为1.1%、9.0%、10.7%、11.4%;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7.2%、-0.3%、2.5%、4.1%。 ...
万辰集团谋求“A+H”上市 此前鸣鸣很忙已递交招股书
新京报· 2025-09-24 09:58
公司上市计划 - 万辰集团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若成功将成为"A+H"双重上市企业 [2]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2] - 另一量贩零食企业鸣鸣很忙已于2024年4月28日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 计划在港股上市 [3] 财务表现 - 万辰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 [2] - 2024年GMV达426亿元 同比增长282% [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2]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 102.95亿元 393.44亿元 [3] - 鸣鸣很忙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 2.35亿元 9.13亿元 [3] 业务规模与结构 - 万辰集团拥有零食品牌"好想来"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拥有15365家零食饮料门店 [2] - 加盟店占比达99%以上(15275家) 直营店90家 [2] - 鸣鸣很忙2024年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 [3]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商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2.43亿元 102亿元 388.88亿元 [3] 发展历程与战略 - 万辰集团成立于2011年 最初专注于食用菌工厂化培育 曾是国内领先食用菌供应商 2021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2022年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通过设立多家合资公司与"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等品牌团队合作开展业务 [3] - 2024年9月启用新股票简称"万辰集团" 并完成公司名称 经营范围等变更 [3] - 未来计划巩固零食饮料零售行业竞争优势 拓展"硬折扣"商业模式至更广阔快消品市场 [4] - 鸣鸣很忙计划将IPO募资投入门店拓展和升级 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均为量贩零食行业重要参与者 先后启动港股上市进程 [3] - 鸣鸣很忙门店数于2024年9月突破2万家 [3]
万辰集团赴港IPO招股书拆解:高增长、高复购的零食生意经
搜狐财经· 2025-09-24 05:43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于9月23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在主板挂牌上市[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 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第一 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5] - 2024年集团GMV达人民币426亿元 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增速领跑行业[5] - 2024年集团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8.2亿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 集团收入达人民币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9.2亿元[5] 商业模式与增长引擎 - 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是由五大要素构成的良性循环"增长飞轮" 实现消费者、加盟商、供应商与公司多方共赢[5] - 飞轮起点是门店网络扩张 提升规模化采购和上游议价能力[7] - 强大议价能力和高效直采模式提供高质价比产品 成本优势直接让利消费者[7] - 物美价廉产品和愉悦购物体验建立庞大且忠实的会员群体[7] - 强大品牌力和稳健门店盈利模式吸引更多优质加盟商 推动门店网络扩张[7] - 飞轮由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高效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持续赋能[7] 数字化与运营效率 - 公司是中国首家通过自主研发IT系统将所有核心业务流程全面数字化的量贩零食零售商[3] - 数字化系统为加盟商提供实时销售数据、订单量、SKU动销等关键数据 动态优化商品陈列与组合[9] - 系统构建精准会员画像与消费行为模型 支持定制化营销方案推送 如定向优惠券、差异化积分奖励[9] - 端到端的数字化建设将数据转化为核心生产力 构建自我优化、快速迭代的智能商业体[9] - 自主研发的数字化选址系统整合地理信息、人流热力、区域竞争及租金水平等多维度数据 实时推荐最佳开店点位并精准预测人流量与销售额[10] - 数字化系统汇集全国超1.5万家门店和超1.5亿会员数据 精准识别高潜力品类、捕捉产品流行趋势并分析区域性消费偏好差异[10] - 数字化系统驱动全国51个常温仓和13个冷链仓高效运作 引入AGV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分拣[12] - 运输管理系统利用智能算法规划最优配送路线 实现大部分门店"T+1"次日达补货周期[12] 门店网络与会员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集团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9] - 门店网络形成广泛覆盖与核心区域深度渗透 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和人口密集市场确立绝对领先地位[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集团已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9]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通过精简中间流通层级 实现约95%的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12] - 遍布全国的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构建强大仓储物流网络[12]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 实现真正"高质价比"[12]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13] - 公司有望将成功的"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13]
万辰集团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2:4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323.3亿元 较2023年93.0亿元同比增长247.9% [1]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8.2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9.2亿元 [1]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1] - 2024年GMV达426亿元 较2023年同比增长282% [1] - 旗下"好想来"品牌按2024年GMV计为中国零食饮料零售第一品牌 且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1]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升级 产品组合丰富 仓储物流效率提升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 [2] - 计划将"硬折扣"商业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 [2]
万辰集团(300972):量贩业务保持高增,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中原证券· 2025-09-22 11:0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核心观点 - 零食量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归母扣非净利润4.51亿元 同比增长14722.34% [5] - 规模效应推动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毛利率达11.49% 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3.85% 同比上升2.53个百分点 [5][6] - 门店网络持续扩张 期末门店总数达15365家 净新增1169家 华东地区门店占比56.8% 形成显著区域优势 [5]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销售 管理 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41 0.47 0.01和0.08个百分点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2.62元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84元 9.08元和10.96元 [5][6]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9.35倍 18.90倍和15.65倍(以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171.55元计算) [6] - 净资产收益率达29.07% 每股净资产8.65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6.92元 [2] - 预计2025年营收523.73亿元 同比增长62% 净利润10.97亿元 同比增长273.58% [7] 业务发展 - 零食量贩业务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9.56亿元 [5] - 好想来品牌完成四大品牌整合 成为行业首个门店数量过万的零食量贩连锁品牌 [5] -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持续优化 推进供应链韧性升级 智慧物流体系搭建和数据中台建设 [5] - 华东市场门店8727家 占比56.8% 华中市场占比13.41% 区域集中度显著 [5]
行业内卷加剧 债务持续高企 并购+二次IPO能否帮助万辰集团突破困局
犀牛财经· 2025-09-05 07:58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 交易标的属于量贩零食行业 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包含业绩补偿承诺和减值补偿承诺 [2][3] - 公司推进赴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计划 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 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 完善供应链体系 恰逢港交所IPO定价新规生效 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从50%降至40% 并引入双轨制分配机制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量贩零食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门店总数超4万家 同质化竞争加剧 价格战普遍 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显著压缩 [4] - 公司旗下拥有"好想来"品牌 直接竞争对手鸣鸣很忙(旗下包括"零食很忙")采取针对性竞争策略 包括免加盟费、开店补贴、毛利率补贴至15% 以及在竞争对手高销门店百米内新开门店提供50%年租金或转让费补贴 [4] - 公司以"零加盟费、零服务费、零管理费"及装修补贴政策应对竞争 并承诺对竞争对手门店200米范围内的自家门店促销活动给予全力补贴 [4]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截至2025年5月 鸣鸣很忙门店规模突破16000家 公司门店规模达15000家 但规模扩张未同步提升盈利能力 [5] - 2022-2024年鸣鸣很忙毛利率始终徘徊在7.45%至7.62%低位 公司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波动剧烈 2022年为14.40% 2023年受供应链投入和竞争影响骤降至9.52%(同比下滑4.88个百分点) 2024年回升至10.86%(同比增长1.34个百分点) [5] - 公司通过收并购整合多个品牌(包括"陆小馋""来优品""吖吖嘀""老婆大人")导致财务杠杆急速攀升 截至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68.95% 流动比率1.37 速动比率0.79 短期偿债能力亮红灯 [5] - 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完成后 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飙升至90%左右 短期偿债压力急剧增加 [6] 公司治理结构 - 2024年7月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由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王健坤之子王泽宁出任总经理 形成"姑侄接棒"的治理结构调整 [6] - 王健坤曾主导公司向量贩零食赛道战略转型 但2024年3月初因被国家监委留置立案调查导致公司股价单日暴跌近16% 此次人事变动被视为为赴港上市扫清治理合规障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