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跌 首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2.9% 个人按揭贷款降10.5%
格隆汇· 2025-09-15 03:48
消息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下降12.9%;其中, 住宅投资46382亿元,下降11.9%;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其中个人按揭贷款下降 10.5%。 |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 | --- | --- | --- | --- | | 02007 | 碧桂园 | 0.620 | -6.06% | | 00813 | 世茂集团 | 0.405 | -4.71% | | 02772 | 中梁控股 | 0.084 | -4.55% | | 00960 | 龙湖集团 | 11.440 | -3.87% | | 00081 | 中国海外宏洋集 | 2.510 | -3.83% | | 03380 | 龙光集团 | 1.050 | -3.67% | | 01109 | 华润置地 | 31.920 | -3.10% | | 03990 | 美的置业 | 4.830 | -2.62% | | 00688 | 中国海外发展 | 14.650 | -2.59% | | 02202 | 万科企业 | 5.640 | -2.59% | | ...
连平:告别增量依赖,中国城市如何应对房地产深度调整?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02:41
(原标题:连平:告别增量依赖,中国城市如何应对房地产深度调整?) 当房地产市场持续四年下行,销售、投资、房价全面走低,中国城市的增长引擎是否需要重新定义? 9月12日,瞭望智库与普华永道在北京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5》报告,并举办"从机遇之城看中国机 遇"研讨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连平在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 房地产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一次调整,市场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区域分化日益显著,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根本性转变。 连平在演讲中强调,"十五五"时期,我国将面临人口下降问题。尽管国内在"十四五"时期后半段已经全 面放开生育政策,但无法根本解决人口迭代的趋势性发展。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将受人口下降、城镇化 放缓、居民杠杆高企、房企债务压力等多重因素制约,未来市场将从收缩逐步走向平稳,政策应以"适 度微调、分类施策"为主,推动供需再平衡,化解系统性风险。 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 连平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刻调整。自2021年下半年起,市场趋势掉头向下,销 售、房价、投资、工程建设等关键指标持续走低,至今已持续四年,且尚未 ...
李嘉诚预言“应验”?国内41.5%的城镇家庭,未来将面临“2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54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 [1]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2.9% [1] - 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跌幅达20%至30% [1] - 二手房价格连续21个月呈下跌趋势 [5]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093万人净减少139万人 [3] - 总和生育率降至1.2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5年将突破3.21亿2032年超4亿 [3] - 人口负增长局面可能持续至本世纪末总人口或降至8-12亿 [3] 房产投资回报与流动性 - 租金回报率跌破2%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7] - 房产税试点扩大增加持有成本 [7] - 地理位置偏远房产流动性问题突出 [5] - 资源型城市房价跌幅达10%-30% [5] 政策与市场转型 - 2025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重大转折点 [10] - 城镇化率接近70%瓶颈居民负债率超62%抑制长期需求 [10] - 未来五年新增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均120万套 [15] - 货币政策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而非房地产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开发商转向租赁市场物业服务智慧社区等新兴业务 [24] - 长租公寓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模式兴起 [20] - 教育均衡化政策削弱学区房价值 [19] - 资本市场提供股票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工具 [18] 国际经验参考 - 日本六大城市1990-2015年住宅地价指数下跌75% [8] - 德国房价长期保持稳定日本经历泡沫后长期调整 [20] - 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市场冲击是长期结构性现象 [8]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 持有数套房产家庭占比41.5%需审慎决策 [27] - 老旧小区房产建议适度降价出售实现落袋为安 [13] - 刚需家庭购房成本降低迎来机遇期 [14] - 房产不再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佳工具 [26]
今明两年买房,3年后可能给自己找麻烦,还有4个“坏消息”要面对
搜狐财经· 2025-09-13 11:27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房地产市场依旧延续长期调整的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12.3%,销售金额下降了15.7%。此外,二手 房挂牌量也出现了激增的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二手房挂牌量超过730万套。其中北京挂牌14.7万套,上海17万套,而成都和武汉更是突破了20万套。这说 明了,房子不好卖了,买房人都选择观望。 而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有业内人士提醒:今明两年若买房,3年后可能会给自己找麻烦,有4个"坏消息"要面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坏消息",房价趋势仍没有改变 尽管各种救市利好政策不断,但房价下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有47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占比达 到67.1%。这个比例比2024年同期还要高。二手房市场的情况更明显,价格下降的城市占到了85%以上。 第三个"坏消息",房子的租售比过高 现在国内各地的房子租售比过高。以上海为例,租一套800万的房子,月租金在7500元,年租金是9万。租售比大约1:88。这意味着,房东要把房子租出去 88年才能回本。这就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房子的租售比过高,会导致投资购房 ...
今明两年不买房,5年后“差距”有多大?王石几乎已经“明示”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44
王石对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观点 - 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3到5年将进入调整期 房价大概率稳中有降并逐步回归居民收入可承受的合理范围 [1] - 房地产市场演变轨迹更倾向于软着陆而非硬着陆 危机将逐步化解 [1] - 本轮房地产调整周期至少需要3到5年 短期内难以终结 [1] 王石历史预测的准确性 - 2016年预见到房地产调控将成为新常态 随后全国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印证了判断 [2] - 2018年提出的"活下去"口号促使万科采取降低负债、控制拿地、确保流动性等策略 使其在行业洗牌中稳居头部地位 [2] - 过度依赖高负债拿地的房企不少已深陷资金链断裂或违约的泥潭 [2] 当前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略有上扬 但二三线城市普遍下跌且降幅有所收窄 [3] - 2025年4月全国房价中位数跌至110万元 环比下跌6.78% 同比下降12% [3] - 房价已连续30个月环比下跌 此趋势短期内大概率延续 [3] 延迟购房的潜在收益分析 - 以500万元房产为例 若房价下跌10%则两年后购入可节省50万元 若下跌20%则可节省100万元 [3] - 等待期间可将原月供资金进行稳健投资 以年化3%收益率计算月存1.6万元两年可积累约40万元 [4] - 原有150万元首付加上积累资金 两年后购房实力将大大增强 [4] 行业风险与市场分化 - 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 烂尾楼风险不容忽视 近年来烂尾楼项目数量显著增加 [5] - 市场调整将进一步洗牌 资质不佳的开发商将被淘汰 实力雄厚企业将脱颖而出 [5] - 产业支撑薄弱、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可能断崖式下跌 而核心城市优质区域房价有望率先企稳 [6] 租房市场与政策环境 - 2025年4月全国房租中位数约为1800元/月 同比下降5.26%且相对稳定 远低于月供 [7] - 宏观政策更倾向于软着陆 大规模强刺激可能性不大 [7] - 对于有刚性需求特别是涉及子女入学需求的家庭 可考虑先租后买或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二手房 [7] 观望期规划建议 - 深入了解各区域房价走势、配套设施、未来发展规划 [8] - 将原计划用于月供的资金部分用于稳健理财增值 部分存入专门的购房账户 [9] - 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 一旦发现符合需求且性价比高的房源及时出手 [11]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一切正常,9月开始,国内将迎来5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16
理性消费主义抬头 - 拼多多凭借低廉价格吸引消费者 体现性价比消费趋势 [2] - 超市饮品需等待折扣 商场人潮涌动但实际消费减少 [2] - 央行调查显示倾向于储蓄的群体比例持续攀升 [2] 就业市场转型 - 国考报名人数降温 部分基层岗位出现报名不足 [4] - 考研热度明显趋缓 相关讨论甚嚣尘上 [4] - 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蕴藏巨大机遇 [4] 人工智能技术渗透 - AI应用优化服装厂客服和会计事务所流程 [5] - 企业预警未来三年不懂AI者将面临淘汰 [5] - 电话客服 设计文案初稿 工厂流水线等工作被AI替代 [5] 住房租赁市场变革 - 《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实施 规范虚假房源和押金侵占等乱象 [6] - 租购同权制度化 租赁合同可作为子女就近入学凭证 [6] - 2025年计划建设180万套保障性住房 深圳部分保障房价格低于周边商品房37% [6] 理财观念转变 - 存款利率下调使资金加速流向股市 基金 黄金等多元化渠道 [7] - 单纯依靠存款对抗通胀变得不现实 [7] - 更多人审视风险承受能力 在稳健基础上寻求分享经济长期发展红利 [7]
同比减少400家线下专卖店!慕思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下滑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08: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78亿元同比下滑5.76% 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滑4.14% 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滑20.97% [2] - 分产品营收表现分化:床垫营收12.56亿元同比增长1.25%占比50.69% 床架营收6.95亿元同比下滑10.68% 沙发营收1.76亿元同比下滑15.64% 床品营收1.16亿元同比下滑22.23% [2] - 家具制造行业整体营收24.37亿元同比下滑5.81% 营业成本11.85亿元同比下滑6.61% 毛利率51.37%同比增长0.42% [4] 产品毛利率 - 床垫毛利率63.55%同比增长1.79% 床架毛利率49.35%同比增长1.56% [3] - 床垫营业成本4.58亿元同比下滑3.48% 床架营业成本3.52亿元同比下滑13.35% [4] 地区与渠道 - 境内市场营收23.69亿元同比下滑7.71%占比95.6% 毛利率52.85%同比增长1.13% [6] - 境外市场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73.97%占比4.4% [6] - 线下专卖店数量从2024年5700家减少至5300家 净减少400家 [6] - 采用经销为主、电商/直供/直营并存的销售模式 直营门店覆盖北京/上海/东莞/杭州/南京及中国香港 美国设有直营店 [6] 行业环境 - 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及内需较弱影响 消费者信心与购买力恢复偏缓 家居消费呈现决策周期拉长、更趋理性特点 [2] - 消费补贴及以旧换新政策对内需产生一定带动 但行业整体需求增长动力仍待提升 [2]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关税博弈与地缘政治因素增加跨境经营不确定性 [2]
前8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3.3%;禹洲集团完成约67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0:34
土地市场投资 - 2025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056亿元 同比增长28% 增幅较1-7月收窄6.3个百分点 [1] - 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 部分民企保持投资强度 滨江集团拿地金额进入前十 [1] - 土地市场热度较7月有所下降 回暖态势不均衡且增长节奏放缓 [1] 房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 同比下降13.3% 降幅与1-7月持平 [2] - 权益销售额16275.2亿元 权益销售面积8382.8万平方米 [2] - 绿城中国、滨江集团、中建壹品、保利置业等房企8月单月销售表现强劲 [2] 企业债务重组 - 禹洲集团完成66.8亿美元境外债重组 获得超过99%债权人同意 [3] - 重组方案削减约35亿美元境外债务本息偿付压力 [3] - 重组涵盖美元票据、永续证券及银团贷款等债务类型 [3] 土地出让动态 - 上海杨浦区挂牌二类住宅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2.86万平方米 起拍价28.47亿元 [4] - 地块楼面价7.65万元/平方米 需配建不低于5%保障性租赁住房 [4] - 项目要求全装修比例100% 并设置500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无偿移交 [4] 管理层变动 - 红星美凯龙副总经理车国兴因个人原因辞职 [5] - 车国兴在任期间为公司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 - 管理层变动被视为国资控股背景下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经过程 [5]
王石再次预测房价走势!前几次都很准,这一次大概率又是对的
搜狐财经· 2025-08-31 06:23
前三年就不用说了,你搁哪个时间段买房,到现在基本上都是亏钱。 那么接下来情况会如何,市场是涨是跌?网络上不少大佬都有自己的预判,不过要论权威的话,还是得从业者,他们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数十年,做出的 判断肯定更具前瞻性。 就拿李嘉诚来说吧,这两年频繁降价促销的行为,其实已经释放了一些信号。 另外,房产界的名人王石也对楼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曾经多次准确预测房子市场风险。比如18年,当大家还疯狂买房囤房时,王石就提出了"活下 去、活得久、活得好"的发展理念,并成功预测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现在看来,他的判断已经得到验证。 而且,他的判断是有实绩支持的——比如2018年他提出"活下去"理念之后,万科就开始转型,谨慎拿地、降低负债、保持现金流,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 非常明智的。 如今,他又提出了三个关键点,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他认为,这次房子调整,至少会持续3-5年,这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基于对日本和美国房地产历史周期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要这么讲,我们这一轮楼市调整更确切的说是2021年底,从这时候算起,到现在,房子已经连续调整了3年多,调整确实还需要时间。 对于这个判断,他说随着洗牌开始,那些负 ...
速看李嘉诚预言又说中!我国手握“2套房”家庭,将注定3个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05
多套房家庭资产状况 - 全国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达3780万户[1] - 多套房家庭平均负债率飙升至67.3% 远超全国家庭平均水平[3] - 42%的两套房家庭承受不同程度还贷压力[3] 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锐减9.2% 成交量跌破近七年谷底[1] - 一线城市房产价值跌幅5-12% 三四线城市跌幅达15-20%[3] - 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维持在2.1-2.7%区间[3] 资产配置调整趋势 - 35%两套房家庭主动调整资产配置 2024年以来超过120万户出售非自住房产[4] - 2025年一季度居民新增理财产品购买额同比激增17.3%[4] - 多套房家庭资金占理财产品资金贡献率33.5%[4] 长期持有策略特征 - 23%两套房家庭选择长期持有策略[5] - 年收入超过50万元家庭中61.7%倾向长期持有房产[5] - 长期持有家庭非房产金融资产占比平均达43.2%[5] 政策环境影响 - 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8个城市[9] - 多套房贷款利率较首套房高出0.8-1.2个百分点[9] - 2025年15个省份发布城市群发展规划影响区域房产价值[9]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9.7%[9] - 30岁以下年轻人口占比下降至26.3%[9] - 养老地产和教育资源丰富区域成为资产配置优先考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