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景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非遗茶饮爆红背后:一杯荔枝冰酿如何撬动Z世代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50
核心观点 - 非遗技艺与情绪价值双重赋能推动茶饮行业创新升级 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1] 非遗技艺应用 - 爷爷不泡茶荔枝冰酿引入湖北孝感非遗米酿技艺 累计销售3800万杯 2024年成为米酿类奶茶销量冠军超过同类2-4名销量总和 [2] - 茶颜悦色桂花弄采用非遗桂花酿造技艺 创长沙五一广场旗舰店单日5000杯销售纪录 [4] - 奈雪凤凰单枞茶拿铁采用潮州非遗制茶工艺 上市首周全国销量突破100万杯 [4] - 非遗茶饮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年轻消费者占比持续提升 [4] - 爷爷不泡茶选用孝感朱湖三粒寸珍珠糯米和蜂窝酒曲 形成难以复制的风味优势 [9] 情绪价值挖掘 - 爷爷不泡茶推出0茶底配方开醺限定款 增加酒精浓度切入年轻人下班放松需求 [10] - 美团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20:00后含酒精茶饮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部分品牌夜间销量达全天40%以上 [10] - 乐乐茶小酒馆系列主打夜间微醺场景 沪上阿姨微醺葡萄在上海酒吧街夜间销量达白天4.7倍 [11] - 古茗酒酿桂花乌龙在杭州夜生活商圈单店月销1.2万杯 [11] 场景营销创新 - 爷爷不泡茶开展YE系列营销活动 包括上海黄浦江游轮品鉴派对/武汉万象城微醺快闪店/长沙奶茶+脱口秀组合 长沙活动期间周边3公里订单增长175% [12] - 书亦烧仙草在成都打造奶茶+相声剧场 单店日均客流提升60% [14] - 茶颜悦色定期举办国风茶会 复购率提升25% [14] - 蜜雪冰城开创冰淇淋音乐节平价茶饮狂欢模式 [14] 行业竞争升级 - 喜茶试点非遗茶工坊线下课程 奈雪计划在非遗系列使用环保包装 春水堂尝试用AI优化传统茶谱 [16] - 爷爷不泡茶将推出非遗体验工坊让消费者参与米酿制作 [16] - 文化内涵和情感连接成为产品同质化严重时的核心护城河 [16]
从-86℃咖啡到布达拉宫观景位,小众咖啡馆们都在抢场景入场券?
虎嗅· 2025-07-27 00:26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应 - 三立方推出-86℃超低温咖啡,通过实验室级别冷冻柜和特制玻璃杯制造视觉冲击力与30秒最佳赏味期 [3][4] - 该产品引发全国模仿潮,成都、北京等地咖啡馆迅速跟进类似特调,定价从26元至48元不等且存在地域差异 [7][11] - 消费者主要被社交属性吸引,评价集中在"拍照打卡"而非口感,30秒饮用时限强化了体验稀缺性 [12][21] 品牌策略与运营模式 - 三立方以10-20元平价咖啡切入市场,美式等核心产品低至5元(自带杯优惠),线上渠道美式券后价6元销量达8万单 [23][24][27] - 通过蓝白极简设计和超100种周边产品构建差异化,采用"买咖啡送杯""积分兑换"等互动玩法提升粘性 [30][32] - 采用5-50平米小店轻量模式,36家门店集中于上海,计划通过联营加盟向全国扩张 [35][36] 供应链与竞争壁垒 - 自有烘焙工厂使熟豆成本低于同业生豆成本,叠加生豆采购规模优势支撑低价策略 [38] - 在咖啡红海区域(1公里内多Manner、星巴克等)以极致性价比突围,近期通过-86℃概念试探中高端市场 [34][39] 行业趋势与场景营销 - 连锁品牌标准化挤压下,小众咖啡馆转向体验竞争,咖啡退为"附属品",社交属性成核心卖点 [20][51] - 圈层场景案例:二次元主题店靠IP周边吸引特定群体,法律主题店结合实用咨询服务 [52][54][60] - 稀缺资源场景案例:拉萨咖啡馆依托布达拉宫观景位,40元定价实质销售打卡机位 [63][65][67]
当全民聊健康,品牌如何成为 “第一联想”?
36氪· 2025-07-23 03:32
健康消费升级浪潮 - 中国正经历以健康为核心的消费升级,养生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冷柜区"C位","低钠"、"零添加"酱油标签比价格更显眼[1] - 健康消费从"如何治病"转向"如何不生病",82%消费者愿为健康产品多支付溢价,70%将健康列为首要消费决策因素[1][4] - 国家政策加速健康消费革命,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点覆盖健康饮食、健身运动等十大领域[1] 健康营销策略转型 - 健康赛道竞争已从产品功能转向消费者心智占领,品牌需成为用户健康生活的共建者而非单纯卖家[2][13] - 新康泰克通过萧敬腾"雨神"IP关联天气变化与感冒预防,以朋友式提醒替代硬广,实现自然心智植入[4][5] - 999感冒灵策划"保暖穿搭大秀"将产品与冬季生活场景绑定,市占率登顶且新增用户暴增691倍[7] 社交媒体健康生态构建 - 小红书健康类高敏用户达1.8亿,抖音医疗健康内容观看频次极高,微博大健康热搜话题阅读量近2000亿[3] - 紫竹药业通过10000+问卷调研揭示避孕认知误区,结合世界避孕日营销实现4.8亿+话题阅读量,建立"女性健康守护者"形象[9][10] 健康品牌方法论 - 前瞻性布局:品牌需先于用户发现需求,如感冒药企精准捕捉季节性爆发节点[15] - 专业+场景双驱动:需构建权威背书(如医生IP)与场景渗透(如职场/冬季场景)的传播矩阵[16] - 长期主义运营:飞鹤持续围绕"活性蛋白"科普,将短期热点转化为长期品牌认知[19] 大健康市场前景 - 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2030年预计达11万亿元,年均增速超10%[14] - 国民健康素养从2016年11.58%跃升至2023年29.7%,健康消费全民化趋势显著[14][20]
深圳22家Mall Q2首展首发:高奢巡展、ACGN、IP应援、自然疗愈集结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58
行业趋势 - 购物中心通过首展首发活动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活关联性,提升兴趣和注意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2] - 高质量首展活动需切入消费者情绪和社交网络,激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而非单纯追求数量[3] - 首展活动具备五大核心优势:吸引流量、提升形象、延长停留时间、推动商业创新、打造城市名片[3][5][6][7][8] 数据统计 - 2025年Q2深圳22家代表购物中心共举办53场首展首发活动[11] - 活动分类包括24场零售首展(其中17场为美妆/服饰/运动品牌)、16场娱乐体验、7场文化艺术及6场复合体验[13][14][21][31] - 美妆品类占比突出,运动户外展强调活力属性,服饰鞋包展融合多元风格[15][17] 典型案例 - 深圳万象城通过腕表/美妆/运动品牌首展强化"奢场"定位,如宝珀290周年腕表全国首展、SAUCONY联名华南独家发售[5][12] - 深圳湾万象城举办CHANEL大秀和VOGUE时尚盛典,奠定"华南时尚高地"地位[8] - 娱乐类活动聚焦ACGN IP(如不良人十周年展)和明星联动(蔡徐坤新专辑楼),吸引年轻客群[21][22] - 文化艺术类包含佛里达·卡罗中国首展、FIRST青年电影展等高端内容[31] 业态创新 - 复合业态融合趋势显著,如霸王茶姬×Charlotte Tilbury美妆+餐饮快闪全国独展[34] - 沉浸式体验成为亮点,包括VR印象派之夜、梦幻水雾门舞台等科技应用[13][27][29] - 场景化营销延伸至户外空间,如海上世界微醺乐园首站、来福士广场面包生活节[34][36]
传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奥乐齐中国去年销售额翻倍;LV 美妆中国首店将落户南京德基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3 09:26
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 - 星巴克中国股份竞购方从20家扩充至30多家,包括高瓴资本、凯雷、KKR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 [2] - 星巴克倾向于保留30%股权,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低于30%,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2] - 大钲资本胜出可能性较低,因与星巴克存在竞争关系,星巴克或将保留中国业务战略掌控权 [3] - 若交易达成,星巴克中国可能借鉴瑞幸数字化能力,推动营销渠道灵活化和产品奶茶化 [3] 奥乐齐中国业绩与扩张 - 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比翻倍,单店销售3600万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 通过低价策略吸引客流,如4.99元有机水果甘蓝、3.9元卫生巾等 [5] - 2025年门店数量达78家,同比新增20多家,加速江浙沪区域布局 [5] - 面临盒马NB等本土竞争对手压力,后者门店数量已超250家,是奥乐齐3倍 [6] 良品铺子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7]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2024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7] - 行业竞争加剧,三只松鼠、赵一鸣等量贩店崛起,公司降价策略未改善业绩 [7] LV美妆进军中国市场 - LV Beauté中国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 [9] - 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5%,奢侈品消费氛围浓厚 [9] - LV美妆采用精品店直营模式,强化品牌形象与客户体验一致性 [10] - Dior美妆2021年收入21亿欧元,LV整合集团资源布局美妆赛道 [10] 外卖奶茶爆单现象 - 美团外卖"0元购"促销导致蜜雪冰城、瑞幸等品牌爆单,配送时间超2小时 [13] - 瑞幸门店晚间仍有40份外卖积压,蜜雪冰城因订单过多出现系统异常 [13] - 平台促销决策临时性导致商家承接能力不足,店员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13] MUJI中国20周年 - 举办"無印·有声"主题活动,展示21款中国市场经典商品 [16] - 生活杂货商品70%为本地开发,推动"现地化战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16] 蜜雪冰城淄博旗舰店 - 旗舰店设计融入雪王IP元素,三层空间包含周边商品区和休息区 [18][19] - 通过场景营销输出品牌文化,提升辨识度与情感价值 [19] ECCO布局户外运动 - 与White Mountaineering联名推出登山鞋、冲锋衣等户外产品 [21] - 已开设20家ACTIVE LIFESTYLE运动户外店,定位高端数千元价格带 [21] The Ordinary AI护肤 - 天猫旗舰店搭载AI技术,提供智能肤质诊断和个性化产品推荐 [22] - 以功效护肤著称,热门产品包括10%烟酰胺精华等 [22] 植物医生IPO - 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研发中心等项目 [24] - 成立于1994年,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早于珀莱雅等上市美妆公司 [25] 其他行业动态 - 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冰块售价22.8元引争议,客服称采用特殊冻结工艺 [26] - 费德勒持有On品牌3%股份估值达5亿美元,超过其职业生涯奖金总和 [26] -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拓展运动服饰细分领域 [27] - 泡泡玛特注册"LAFUFU"商标,打击LABUBU IP仿制品侵权行为 [28][29]
22.8元一袋冰,山姆新晋刺客诞生了
36氪· 2025-07-09 10:00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与农夫山泉合作的2公斤装食用冰定价22.8元引发争议,舆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其品质和场景适用性值得溢价,反对者质疑工艺效果和定价合理性[5][6][17][18][21] - 农夫山泉通过水源(千岛湖深层水)和缓冻工艺(24-32小时超低速)塑造产品差异化,宣称融化速度比普通冰低20%,但第三方实验显示实际差异不足5%[14][15][16][21] - 该产品在山姆渠道热销甚至断货,反映出目标用户(年消费超万元的家庭会员)对品质生活的需求高于价格敏感度[23][36][37] 产品定价与市场对比 - 农夫山泉袋装冰单价11.4元/公斤,是蜜雪冰城1元冰杯的11倍,麦德龙同类产品单价7.63元/公斤的1.5倍,工业冰批发价0.8元/公斤的14倍[9][11][12] - 农夫山泉2023年推出的便利店冰杯单价达27.5元/公斤,2025年通过"买饮料加1元得冰杯"活动加速渠道渗透[27] - 袋装冰相比瓶装水节省包装成本(无瓶身、瓶盖、纸箱),依赖冷链运输和工艺,通过山姆走量摊薄边际成本[3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全渠道8%),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630亿元,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耗48杯[40][41] - 2024年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增350%,"冰+酒饮"组合增长300%,盒马、蜜雪冰城、伊利等品牌均已入局[42][43][44] - 全国553家制冰企业中180家成立于2019年后,中小企业冰杯单杯毛利仅0.1元,冷链物流成本为常温的3-4倍[44][46][48] 商业模式与战略逻辑 - 农夫山泉从便利店即饮场景延伸至家庭/户外品质消费,通过"冰+X"组合(调酒、冷萃咖啡)拓展场景营销空间[28][32][34] - 山姆渠道充当场景放大器,利用会员高复购特性(家庭用户单次多袋购买)提升产品粘性[31][36][51] - 行业本质是对便利、审美、品质的心理定价,消费升级下生活细节商品化成为趋势[52][53][55]
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花呗支持无锡(息)队,阿里德比将在苏超上演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04:00
苏超赛事商业价值分析 核心观点 - 苏超联赛通过"赛事核心—文旅延伸—产业辐射"的生态链创造远超赛场的经济效益,吸引26家赞助商及2家公益单位形成五级赞助体系[2][36] - 品牌营销策略从传统LOGO露出转向深度场景融合,如洋河、维维等区域绑定,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大厂玩梗营销[4][12][22][26] - 赞助商单席位价格从20万-150万元飙升至300万元仍"一席难求",总冠名赞助金额达800万元[35] 赞助商参与模式 - **区域深度绑定**:洋河股份全程赞助宿迁队并推出"旅游+赠酒"福利,维维股份冠名徐州队并在球衣展示LOGO,运满满冠名南京队[4] - **国际品牌本土化**:悦达起亚冠名盐城赛区并抽奖赠送EV5车型,其母公司起亚为FIFA长期合作伙伴[6];喜力啤酒从世界杯赞助转向苏超[8] - **互联网平台创新**:淘宝闪购冠名垫底队常州队送优惠券,花呗冠名无锡队玩谐音梗"支持无锡(息)"[13][20];京东推出"十三太保"玩梗海报及啤酒促销活动[26] 品牌营销效果 - **流量转化**:赛事吸引近2万现场观众,网络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带动江苏银行APP门票领取活动及存款增长[31][33] - **文旅联动**:9.9元门票套餐带动萝卜干销量翻倍,无锡水蜜桃买一送一激活农产品销售,南京盐水鸭搜索量暴涨74%[27] - **用户互动**:肯德基4300家门店直播赛事,途虎养车"加油送门票",伊利用千架无人机呼应网友"大飞机"梗[10] 成功要素总结 - **文化符号挖掘**:如白酒品牌借"刘邦项羽之争"强化产品特质,需高共鸣度、低认知门槛的文化符号[38] - **参与机制设计**:降低参与门槛使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创作者,如众创Slogan、产品调饮大赛等形式[40] - **场景融合创新**:打破行业边界构建消费链,如白酒+火锅"解辣套餐"、运动品牌联名景区登山套装[41]
让啤酒不止于啤酒:青岛啤酒瞄上了“欢聚”场景的触达共生
第一财经· 2025-06-19 03:15
品牌价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品牌价值2803.55亿元蝉联行业首位 [3] - 青岛啤酒交易所单日销售量达120万毫升(相当于2400杯啤酒) [1] - 端午期间台东步行街游客量达224.5万人次 [5] 创新营销与场景再造 - 青岛啤酒交易所引入股票交易定价模式,每10分钟动态调整酒价 [4] - 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近千万次 [5] - 推出中超联名产品和俱乐部联名罐,结合赛事开展嘉年华活动 [7] - 与"爱达·魔都号"邮轮合作推出促销活动,扫描瓶盖二维码可参与抽奖 [8] - 作为华表奖战略合作伙伴,探索"一杯啤酒激活一座城"的产城共生模式 [8] 多元化场景布局 - 覆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多维度场景,构建以"欢聚"为核心的品牌生态 [11][12] - 针对女性消费者推出醉樱浮白樱花味白啤新品 [8] - 通过"苏超"赛事地域化标语强化球迷情感连接 [9]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现饮渠道占比从80%下降至40%,渠道碎片化趋势明显 [14] - 新鲜直送业务覆盖33个城市近千家门店,支持半小时达 [14] - Z世代消费需求推动场景多元化(如夜经济、露营、社交娱乐) [13] 战略转型与行业启示 - 以科技赋能和场景深耕完成转型,将啤酒打造为情感媒介 [15] -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情感连接器满足年轻群体对文化及情绪价值的需求 [13]
酒商面临“生死拐点”,如何应对?丨智业观酒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3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白酒经销商面临"生死拐点",传统"厂家-经销商-终端"多级分销体系受到冲击,市场需求疲软,去库存成为核心任务,价格倒挂现象普遍,电商与名酒价格战升级[2] - 酒企推动渠道扁平化改革,开发专卖店、建立自营数字营销平台,经销商功能被弱化,部分沦为"配送商",甚至出现"酒厂-终端店"直达模式[2] 经销商转型思路 - 经营思路需转变:卖酒不是首要任务,首要任务是经营客户群体,增加数量、维护关系、建立信任,酒类产品作为桥梁联通客户[3] - 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非酒类商品占比10-20%,基于客户生活工作场景研究选择产品[3] - 组织团队调整:业务团队需新增工作范围,发挥人效,主动维护老客户推动老带新,经销商老板需保持积极态度[3] 具体落实措施 - 逐一上门拜访老客户,激活长期无单客户,更新档案,提供低成本增值服务[4] - 有门店经销商需建立周边百米内邻居门店关系,重视散客经营,从散客养成老客再分离大客[4] - 通过特色水、茶叶、松茸等产品与白酒消费场景绑定,打造"白酒+"场景营销[4] - 业务人员需做好客户档案、经验标准化、每日拜访三件事,否则考虑裁员[4] - 创新宴席用酒经营思路,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强化客户粘性[5] - 开发广义生意项目如家庭鲜切花配送、保险、留学等,基于客户需求寻找新机会[5] 行业本质与未来 - 渠道变革本质是市场权力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主权"转移,只要供需传递成本不为零,经销商仍有存在价值[5] - 经销商需强身健体、苦炼内功、变革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才能在不确定时代突围[5]
营销新风向:生活和情感,成为新的破局点
36氪· 2025-06-03 13:16
营销在快消行业的适用性 - 霸王茶姬2024年投入11亿营销费用,品牌话题度和大众认知显著提升[1] - 某瓶装饮料品牌通过小红书、微博、抖音等渠道持续露出,拿货率比竞品高10%[3] - 消费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追求实用价值/性价比与追求情绪价值溢出[3][4] 情绪价值的核心地位 - 情绪价值被《咬文嚼字》评为2023年十大流行语,指代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4] - 产品定位向"精神代餐"转变,需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连接[5][6] - 麦当劳通过"麦门信徒"UGC内容强化情感连接,衍生出派Day、大薯日等粉丝活动[8][10][12] 生活场景驱动的营销创新 - 黄天鹅与亨氏合作"番茄炒蛋"营销,在鸡蛋壳印心灵鸡汤,盒马销量增长显著[13] - 亨氏主动适配中国餐桌文化,番茄酱渗透率30%但番茄炒蛋年消费量达1亿盘[15] - 美团闪购划分16大用户场景,卫龙因年轻人创意菜需求进入居家场景增速前十[15][16] 内容与媒介的创新挑战 - B站通过Z100好物榜和食饮趋势报告,展示内容力拉动产品力的案例[18][20] - 创新媒介需平衡传播效果与合规性,如广告牌创意受安全规定限制[24][26] - 落地创新媒介需品牌长期投入,黄天鹅案例显示高成本与食品安全等执行难点[27] 营销的底层逻辑与边界 - 品牌需创造向往感与生活陪伴感,而非"人生赢家"式叙事[8] - 营销红线在于三观底线,广告人需优先考虑社会价值而非短期利益[28] - 需求创造价值,营销仅是破局点,过度包装易引发合理性质疑[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