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搜索文档
“陆家嘴”声音传递金融开放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20:0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上海实施8项政策举措: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6] -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6]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融资渠道 [6]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6] 金融开放与合作 - 上海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 - 上海将聚焦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持续建强市场体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交易所,构建完备规范高效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1][1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12] 科技金融与创新 - 上海将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 - 将引导创业投资驱动源头创新,完善资本市场,深化落实资本市场改革任务,推进科创板制度改革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14] 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16] - "更加便利"举措包括加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7] - "更加开放"措施包括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进外债管理改革 [18][19] - 将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等便利化政策支持贸易创新发展 [21] 全球金融治理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 [8]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8] - 跨境支付体系正朝着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 [9] 外资机构发展机遇 - 中国消费需求扩容升级,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大有作为 [14] - 中国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科技金融蓝海宽广,欢迎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 [14] - 中国低碳转型需求旺盛,绿色金融动能强劲,支持外资机构广泛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1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加大布局 [1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实施八项政策举措 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举措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 [1][2]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3]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3]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3]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3]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3]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3] 全球金融治理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有助于提升国际货币体系韧性 [4] - 讨论由一种超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未来可增加常态化SDR发行并扩大发行规模 [4] -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支付系统和生态互操作性提升,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5] - 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面临监管框架碎片化、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监管不足等挑战 [5] - 以强有力的IMF为核心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5] - 当前IMF份额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需尽快推动份额占比调整 [5]
聚焦主权货币之争,潘功胜详解全球金融体系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6-18 11:57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处于动态演进中,美元主导地位源于二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但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存在内在不稳定因素,易受主权国利益优先、金融风险外溢及地缘政治工具化影响 [3] - 改革方向包括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形成多主权货币竞争机制,或采用超主权货币如IMF特别提款权(SDR)以增强稳定性 [3] - 多极化发展可提升体系韧性,未来或呈现少数主权货币并存制衡格局,需主权货币国强化财政纪律、金融监管及经济结构性改革 [4] - SDR理论上能克服单一主权货币缺陷,但需优化机制安排,包括常态化发行、扩大使用范围至私营部门及建立SDR计价债券和结算机制 [5] 跨境支付体系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技术代差及政治化利用等问题,推动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7] - 币种多元化表现为本币结算增加削弱单一主权货币主导,渠道多元化体现为新兴支付系统及区域性多边系统提升效率 [7] - 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通过延长运行时间、通用报文及快速支付互联互通实现,亚洲二维码互联互通显著便利零售跨境支付 [7] - 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实现"支付即结算"重塑支付链条,同时带来监管挑战 [8]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2008年后全球金融监管强化事前防范,但当前面临监管碎片化、《巴塞尔协议III》执行摆动导致监管套利风险 [10] - 数字金融领域监管不足,加密资产市场、气候风险及AI应用缺乏统一标准,需加强全球协同 [10] - 非银行中介机构监管薄弱,其融资占比上升但稳定性差、透明度低且杠杆水平高 [10] - 需以IMF为核心构建高效金融安全网,维护监管规则一致性以应对危机 [10]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国际金融组织份额和投票权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改革需动态调整份额占比以提升其话语权 [12] - IMF份额规模与占比直接关联救助能力及成员国权益,当前亟需按共识调整以完善治理合法性 [12]
特稿|连平:国际货币体系变局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6-18 01:28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体系,美元仍是中心货币但信用基础从黄金挂钩转为经济实力和政府信用 [2][3] - 美国经济占比从2000年31.2%降至2024年26.4%,贸易逆差从3697亿扩大至9178亿美元,财政赤字从盈余236亿恶化至1.8万亿美元,国债余额从5751亿激增至36万亿美元,削弱美元信用基础 [6] - 美元武器化操作(SWIFT排除、资产冻结等)加剧全球对美元信任危机,新兴市场通过双边本币结算、增持黄金等方式推进"去美元化" [7][8]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上海作为最大人民币投资市场将受益于央行和机构增持需求 [1][13] - 人民币在SWIFT支付中占比仅2.3%(2024年),与我国大宗商品进口规模不匹配,需加快期货市场开放提升定价权 [15] - 需完善CIPS系统、扩大金融开放、增加高评级人民币债券供给(如国债),当前离岸市场规模制约了回流机制 [16] 稳定币发展影响 - 美元稳定币市值达2400亿美元(2025年),80%持有美债,"天才法案"可能引入数千亿资金缓解美债压力但会加剧美元超发风险 [11][12]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金融结算等场景扩张,美国试图通过"美元-稳定币-加密货币-美债"循环巩固货币霸权 [10][11] - 人民币稳定币可作为国际化抓手,建议在香港试点后立法推进,重点发展跨境支付和投资结算场景 [1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需构建境内离岸市场("外-外"型)与香港联动,当前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外汇储备中占比偏低需突破 [17] - 资本账户可兑换和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需建立配套风险预警机制 [18] - 黄金价格2020年来上涨78%,反映避险需求升温,可结合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提升金融中心地位 [9][15]
欧洲央行行长:期待欧中继续坚持对话合作、寻求双赢
新华社· 2025-06-13 13:40
欧中贸易与合作 - 欧中贸易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不断提升,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合作有利于双方 [1] - 欧盟与中国应坚持对话与合作,持续寻求双赢 [1] - 欧洲央行希望欧中遵守双方认同的国际规则,包括维护世贸组织框架下的相关规则 [1] 中欧央行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举行首次年度会晤,讨论经济金融形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监管等议题 [2] - 双方签署《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年度会晤机制 [2] - 合作框架涵盖信息共享、政策沟通和技术合作等领域 [2] - 双方央行面临共同挑战,重视稳定环境和强监管以确保金融系统稳健 [2]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 - 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正为中国经济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1] - 面向未来产业的投入将更快、更好地改变中国经济 [1]
夜来风雨声,“价”落知多少: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0613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06-13 00:38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方愿同欧央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 [1] - 美国5月PPI与核心PPI均环比温和增长0.1%,低于预期,核心PPI增速创近一年新低 [1] - 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预期升温 [1] - 美国宣布23日起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洗衣机冰箱在列 [1]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5] 股指市场 - 美国三大指数上涨,上一交易日股指小幅波动 [2] - 6月11日融资余额增加18.23亿元至18066.00亿元 [2] - 当前我国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中长期资金入市配置性价比高 [2] - 6月11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与美方原则上达成协议框架,利好股指 [2] - 市场整体表现震荡偏多,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商品市场 油脂 - 夜盘油脂偏强运行,EIA预计美国生柴及可再生柴油进口量将显著下降 [3] - 国内豆系供应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逐步恢复,预计后期豆油将逐步累库 [3] - 5月马棕产量177万吨,环比增加5.05%,略高于市场预估 [3] - 5月马棕出口量138.72万吨,环比增加25.62%,高于预期 [3] - 5月底马棕库存199万吨,环比增加6.65%,略低于市场预期 [3] 铜 - 夜盘铜价收低,精矿加工费总体低位以及低铜价考验冶炼产量 [3] - 国内下游需求总体稳定向好,电力行业延续正增长 [3] - 汽车产销正增长,家电产量增速趋缓,地产持续疲弱 [3] - 多空因素交织,铜价可能区间波动 [3] 原油 - SC夜盘上涨0.67% [9] - 美国通知中东人员部分撤离,以色列国防军高度戒备 [9] - 6月6日商业原油库存减少364.4万桶至4.32亿桶,降幅0.84% [9] - 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减少40.3万桶 [9] 甲醇 - 甲醇夜盘下跌0.44% [10] - 国内煤制烯烃装置平均开工负荷84.55%,环比上升2.54个百分点 [10] - 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74.52%,环比下跌0.19个百分点 [10] - 沿海地区甲醇库存68.1万吨,环比上升2.02万吨,涨幅3.06% [10] 贵金属 - 黄金震荡走强,白银出现回调 [14] - 5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4%,低于市场预期 [14] - PPI环比上涨0.2%,符合预期低于前值,降息预期升温 [14] - 黄金长期驱动明确提供支撑,整体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14] 行业动态 - 蒙古国小TT公司炼焦煤线上竞拍全部流拍,自年初至今10场总计流拍48.64万吨 [6] - 国内玻璃生产企业库存6045万重箱,环比增加34万重箱 [13] - 纯碱生产企业库存170.8万吨,环比增加3.3万吨 [13] - 印尼镍矿供给整体偏紧,镍矿价格继续上升 [19] - 不锈钢需求表现平平,价格以震荡整理为主 [19] 航运市场 - 集运欧线EC下跌,08合约收于1984.7点,下跌1.74% [23] - 6月下半月大柜均价3000美元,与期货高点相差约700美元 [23] - 6月大柜涨幅约1000美元 [23] - 7月运力投放节奏对运价提涨增加压力 [23]
新华财经早报:6月13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23:35
中欧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建立中欧央行行长年度会晤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政策沟通和技术合作 [2] - 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中方愿与欧央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领域合作,强调中国将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扩大内需并坚定扩大开放 [2] 两岸金融融合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文支持福建建设两岸金融市场,推动"台资板"创新升级并与新三板对接,促进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 [2] - 政策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 [2] 美国贸易政策 - 美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对钢制家电(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加征50%关税,可能推高消费价格 [3][4] 国内经济数据 - 5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占比达30.1%,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15.1%)、计算机通信设备(+13.1%)、电气机械器材(+8.6%)增速显著 [2] -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共保体成立,首期提供100亿元保险保障以促进消费和内贸一体化 [2] 金融市场动态 - 北交所拟测试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模拟交易日为6月14日 [2]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基金存续期10年 [2] - 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将加速区块链和AI技术应用 [2] 上市公司公告 - 中国电建子公司中标107.7亿元海上风电EPC项目 [7] - 西部黄金拟16.55亿元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 [7] - 老凤祥控股子公司拟设立2亿美元香港全资子公司 [7] 国际事件影响 -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净资产Q1减少1.6万亿美元至169.3万亿美元,持股市值缩水2.3万亿美元 [4] - 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增加医疗、国防等领域支出,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 [4] - 伊朗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决议,将启动第三个铀浓缩设施并显著增加活动 [4]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道指+0.24%,标普500+0.38%,纳指+0.24%),美元指数下跌0.72% [6] - WTI原油涨0.66%至67.46美元/桶,COMEX黄金涨0.9%至3406.4美元/盎司 [6] - 恒生指数下跌1.36%,人民币汇率走强(在岸涨178点至7.1745) [6]
A股晚间热点 | 商务部发声!事关稀土出口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4:41
中欧金融合作 - 中方愿同欧央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多措并举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 [1] 中美经贸与稀土供应 - 中美双方应遵守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 发挥磋商机制作用 通过沟通对话增进合作 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 并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 [2] 两岸金融融合政策 - 央行和外汇局支持福建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推动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 鼓励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3] 稳定币市场动态 - 蚂蚁国际计划在中国香港等地区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将加速全球财资管理领域的投资与合作 推动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应用 [4] 体育产业与赛事发展 - 四川将借鉴"苏超"联赛经验 完善"川超"赛事体系 推动群众足球与校园足球发展 2025年四川业余足球联赛分赛区将于6月21日启动 总决赛定于9月举行 [5][6] 全球市场波动因素 - 全球股市集体下跌 恒生科技指数跌2.2% 日经指数跌0.65% 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6% 市场波动主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中东地缘政治风险 [6] 银行与医药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活跃 中信银行等5股创历史新高 江苏银行实现五连涨 医药生物板块成为新高股主要聚集地 占比达18.2% 银行股占比15.2% [7] 美股与公司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走低 道指跌0.38% 波音因客机坠毁事件跌超4% 甲骨文涨超12% 因Q4业绩超预期 美光科技宣布将投资2000亿美元于美国芯片制造 [8][9] 英国经济与政策预期 - 英国4月GDP环比萎缩0.3% 为18个月来最严重下滑 市场对英国央行降息预期升至52个基点 [10][11] 消费刺激政策与投资主线 - 广西加力支持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 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燃油车及48类家装厨卫产品 申万宏源推荐白电、清洁电器及汽零转型三条投资主线 [13][14] 行业热点与技术创新 - 百度电商数字人布局提速 隆基绿能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 阿里千问与DeepSeek入选全球AI开源贡献榜前十 [15][16][17] 上市公司公告摘要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中国电建中标107.7亿元海上风电项目 易明医药提示股份转让不确定性风险 [19][20]
央行行长潘功胜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举行中欧央行行长首次年度会晤
快讯· 2025-06-12 11:45
中欧央行行长首次年度会晤 - 央行行长潘功胜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举行首次年度会晤,围绕中欧经济金融形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监管及重点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签署《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建立中欧央行行长年度会晤机制 [1] - 备忘录内容涵盖信息共享、政策沟通和技术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合作框架 [1] - 潘功胜表示中国愿与欧盟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 -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深化与欧洲央行的交流合作,将年度会晤机制打造为重要政策沟通平台 [1]
李强:中方愿同欧央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
快讯· 2025-06-12 11:36
中欧金融合作 - 中方愿同欧央行加强市场联通和产业协同 为各自发展增添动力 [1] - 双方将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领域深化合作 [1]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2023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政策组合拳聚焦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 官方称能完全对冲外部不利因素影响 [1] 对外开放承诺 - 中国重申坚定扩大开放 强调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