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双周报(0905-0920):基金销售费率征求意见稿发布,14D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20250923
华创证券· 2025-09-23 03:41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债券周报】 政策双周报(0905-0920):基金销售费率征 求意见稿发布,14D 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 ❖ 宏观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大力度扩大服务消费 (1)反内卷: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时指出要推进重点行业产 能治理,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 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及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2)扩消费:截至今年 8 月底,财政部共拿出约 4200 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 售额超 2.9 万亿元。9 月 16 日,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 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3)民间投资:9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 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 财政政策:专项债可还拖欠款,下达明年提前批额度、靠前用化债额度 (1)政策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安排一定规模专项债券额度支持偿还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地方化债:超 6 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一次性增加的 6 万亿元专项债务 限额已经累计发行 4 万亿元。 (3)地方 ...
宏观经济专题:“十五五”规划企业座谈会召开
开源证券· 2025-09-22 12:13
国内宏观政策 - 财政部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2]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2027年达1.8亿千瓦,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13] - 轻工业目标2026年推出300项升级创新产品,培育10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13] - 上海调整房产税政策:人才及居住证满3年家庭首套房免税,二套房人均60㎡内免税[3][18] - 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或向多主权货币竞争格局演进[3][14] 基建与产业政策 - 藏粤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总投资532亿元,配套电源基地投资超1500亿元[13] - 工信部聚焦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人工智能+"典型场景拓展[2][12] 消费与贸易政策 - 商务部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7万亿元[17] - 中美领导人通话就双边关系达成务实建设性共识[4][21] 海外宏观政策 - 美联储降息25基点至4.00%-4.25%,预计年底前再降息50基点[5][23] - 美股主要指数上涨:标普500周涨2.03%,纳斯达克周涨3.41%[25]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已全部达标
证券日报· 2025-09-16 23:15
全球金融安全网发展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安全网从事后救助转向强化事前防范机制[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续增强危机救助能力并扩大政策监督范围[1] - 区域层面建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亚洲清迈倡议等区域性金融稳定机制[1] - 双边层面美联储等主要央行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1] - 中国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1]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 国际社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增强银行机构稳健性[2] - 中国全面落实《巴塞尔协议Ⅲ》并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2] -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全部达标[2] -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覆盖99%以上存款人的全额保障[2] - 资管新规实施使影子银行风险大幅压降[2] 全球金融稳定新挑战 - 全球监管框架碎片化导致《巴塞尔协议Ⅲ》执行出现政治性摆动[3] - 加密资产市场和气候风险监管存在全球协调不足问题[3] -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缺乏统一监管标准[3] - 非银行中介机构融资比重上升但监管薄弱[3] - 非银行融资存在稳定性弱、透明度低、杠杆水平高等风险[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多元高效全球金融安全网[3] - 必须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3] - 加强监管协同是防范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关键路径[3]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已全部达标
证券日报· 2025-09-16 16:07
文章指出,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是监管框架仍然碎片化,甚至出现"竞争性 逐底"的倾向。近来,《巴塞尔协议Ⅲ》等国际监管规则的执行受成员国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出现摆动, 可能会带来监管套利,削弱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国际社会应积极落实已议定的监管改革措施,防范监管 套利和风险跨境传导。二是数字金融等一些新兴领域监管不足。比如,对于快速扩张的加密资产市场和 气候风险相关的监管框架,全球监管协调不足,监管取向大幅摆动并受过强的政治因素驱动;人工智能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缺乏统一监管标准。全球需要加强监管协同,补齐全球金融监管短板。三是对非银 行中介机构的监管仍然薄弱。过去20年,非银行中介机构在全球融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这类融资稳定 性较弱,透明度较低,杠杆水平不断上升,监管有待加强。 9月16日出版的《求是》2025年第18期刊发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的署名文章《坚定践行 全球治理倡议持续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完善》。文章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社会主要依赖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的全球金融安全网进行事中事后救助。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进一步强 化了金融监管规则等事前防范机制。 展 ...
东兴证券晨报-20250916
东兴证券· 2025-09-16 08:28
经济宏观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1] -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8%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5][6] - 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8% M1同比增长6.0% [5][8] - 8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5][6]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7] 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平地机销售683台 同比下降12.4% 其中国内销量108台同比增长16.1% 出口量575台同比下降16.3% [1] - 2025年1-8月平地机累计销售5650台 同比增长5.25% 其中国内销量1023台同比增长33.6% 出口4627台同比增长0.54% [1]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规上玩具产业营业收入达1000亿元 AI玩具渗透率达30%以上 [1] - 浙江省城市更新项目已签约47个专项贷款 授信金额337.59亿元 已发放73.93亿元 [1] - 苏州市计划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 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 [4] 企业运营数据 - 中国国航8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2.3% 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3.2% 其中国际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12.6% [4] - 中国国航8月平均客座率83.7%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4] - 中通快递Q2完成业务量98.47亿件 同比增长16.5% 市场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至19.5% [10][11] - 中通快递Q2单票收入1.18元 较去年同期1.24元下降0.06元 [12] - 中通快递Q2单票核心成本同比下降0.07元 其中运输成本由0.39元降至0.33元 分拣成本由0.26元降至0.25元 [12] 企业战略合作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采购协议 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合同总金额超60亿元 [4] - 日丰股份获得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批复 [4] - 中国太保股东进行股份无偿划转 划转完成后久事集团将持有1.52%股份 电气控股将持有0.10%股份 [4] - 澳洋健康控股股东转让20%股份 交易价款合计5.93亿元 转让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4] 投资观点 - 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突出 高股息和业绩稳定优势在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凸显 [9] - 中通快递下调2025年业务量指引至388-401亿件 对应同比增长14%-18% [11] - 中通快递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5亿元、102.2亿元和115.3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3.0倍、11.2倍和10.0倍 [14]
2025国际货币论坛举行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06:23
论坛概况 - 2025国际货币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 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1] - 论坛汇集国内外科研院所 政策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 研讨地缘经济风险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加密货币 数字金融等议题 [1]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十四届 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3] 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 - 报告《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系统研究地缘经济风险 构建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变革应对风险的分析框架 [2] - 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内部矛盾集中爆发 负面效应波及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和全球供应链 [2] - 数据显示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 全球支付体系和官方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调整 [2]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2] 分论坛议题 - 分论坛主题包括地缘经济风险研究成果 数字货币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挑战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历史与未来 金融大模型创新与应用 [3] - 论坛发布《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并举行闭门研讨会 [3]
报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新华财经· 2025-07-28 05:19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趋势 -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呈现波动向上趋势 2024年季度平均值6 06 较2023年5 46增长11% [1] - RII由中国人民大学编制 自2012年起定期发布 数值越大代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 [1] - 2024年四个季度末RII数值分别为4 84 7 40 6 30 5 68 [1] 地缘经济风险分析 - 全球地缘经济风险将持续深化 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内部矛盾集中爆发 [1] -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中心-外围"结构 美国成为主要风险发源地 [2] - 地缘经济风险对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国际贸易投资体系 全球供应链具有破坏性作用 [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1] - 美国滥用其金融危机"避风港"地位 主动制造地缘经济冲突 [2] - 双边货币互换可稳定人民币贸易融资成本 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 [2] 全球支付体系变化 - 地缘经济风险推动全球支付体系和官方储备货币多元化调整 [3] - 跨境支付网络呈现碎片化趋势 短期内或强化美元地位 [3] - 区域性 本币化结算兴起将对美元霸权构成长期压力 [3]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 做实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抓住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机遇 [3] - 需要从大国战略竞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多视角寻求解决方案 [3] - 重塑规则 凝聚共识的过程将漫长且充满波折 [3]
陈雨露: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核心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4:29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 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演变而来 已难以适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需求 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 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稳定性不足 全球对美元区的信心渐弱 国际金融组织代表性欠缺且救助措施滞后 [2] - 专家提出五项改革建议 改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减少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改革国际金融组织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反对金融霸权 [2] - 加快推进全球金融体系治理改革 包括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发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中的作用 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 [2] 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以高水平金融开放和稳慎人民币国际化 维护多元货币体系 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中坚力量 [1] - 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 全球支付体系和官方储备货币亦呈现多元化调整 [3] - 人民币国际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核心标志 需要以市场化 法治化和制度稳定性为基础 需通过系统性改革进一步巩固国家软实力 [3] - 人民币国际化需突破传统路径 探索"第三条道路"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需聚焦供给端优化资产质量 资金端扩大长期资金入市 制度端强化法治 [3] 数字货币发展 - 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核心变量 个别国家强推单极化稳定币将因五大隐患而加剧系统性风险 [1] - 呼吁坚持"价值本真性 系统稳健性 普惠包容性"三大原则 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协同发展 共建多边数字货币流动性互助网络 [1] - 稳定币在带来金融创新便利的同时 也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美国试图通过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 维系其全球货币金融霸权 [3] 地缘经济风险 - 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内部矛盾的爆发 其负面溢出效应已波及我国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 [2]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以此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3] -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外围国家应从中美战略竞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等视角寻求地缘经济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 [3] 全球经济格局 - 21世纪的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 中美两国将共同驱动这一变迁 贸易 技术 资源 气候是四大关键影响领域 [4] - 金融领域的协作对于实现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4]
2025国际货币论坛隆重举行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7-27 20:13
论坛概况 - 2025国际货币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线下参会500余人,线上观看超50万人次[1] - 论坛涵盖地缘经济风险、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加密货币、数字金融等议题,分为开幕式和四个主题论坛[1][21][22][25][26]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14届,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成果,吸引全球专家学者参与[27]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2025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指出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矛盾爆发,负面效应波及中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及全球供应链[6] - 报告显示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全球支付和官方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调整[6]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需从中美战略竞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视角寻求解决方案[6] 数字货币发展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发展进程,数字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核心变量[4] - 个别国家强推单极化稳定币存在五大隐患:背离多极格局、放大传统金融风险、美债美元震荡外溢、增加货币错配风险新传导渠道、监管真空[4] - 应坚持价值本真性、系统稳健性、普惠包容性三大原则,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协同发展,共建多边数字货币流动性互助网络[4] - 稳定币具备创新金融便利作用但存在系统性风险,美国试图捆绑稳定币与美元以维系货币霸权[15] 全球金融治理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暴露诸多问题,需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包括改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减少货币政策负面溢出、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等[11] - 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中美共同驱动变迁,贸易、技术、资源、气候风险是四大关键影响领域[14] - 金融领域协作对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并反对金融霸权[11][14] 金融科技创新 - 主题论坛四聚焦金融大模型创新,发布《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探讨AI与金融深度融合[26] - 金融业正深度拥抱AI普惠,战略驱动与价值导向双轮模式加快大模型应用进程[26]
直播入口 | 7月27日“2025国际货币论坛“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7-26 13:42
2025国际货币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 数字货币影响 金融大模型创新等议题 [2] -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6家机构联合承办 [2][5] - 将于2025年7月27日在北京举行 汇集国内外科研院所 政策部门 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 [2] 会议议程与传播 - 开幕仪式暨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将进行现场直播 直播平台包括新华财经 新浪财经 网易 百度等7个主流媒体平台 [3][4] 论坛历史与定位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四届 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5] - 论坛兼具国内与国际视野 重点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国际金融格局变迁 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5] - 往届吸引欧美亚非地区科研机构 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的专家参与讨论 [5] 2025年核心研究成果 - 发布《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报告 系统性分析地缘经济风险的生成逻辑 演化路径及应对策略 [6] - 研究涵盖中美贸易摩擦 中东冲突 美元霸权波动 全球支付体系多元化 人工智能重构产业链等热点议题 [6] - 通过理论建模 实证研究与案例讨论 提供地缘经济风险的双重分析框架 [6] - 提出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 技术创新与南南合作 为全球治理提供新范式 [6] 参与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6] -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4家学术机构 [6] - 特别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投资教育基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