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

搜索文档
“粽子大王”五芳斋 冲击港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4:22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2] - H股上市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审核 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2] - 公司完成董事会改组 选举5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董事长为厉建平 副董事长为魏荣明 并任命新管理团队包括总经理马建忠等[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粽子 月饼 青团等节令食品 烘焙食品 速冻食品 休闲卤味食品及预制菜等[3] - 2024年度粽子营收15.79亿元 同比下降18.64%[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下降16.7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通过直营 合作经营 加盟 经销等方式共建立496家门店[3]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7.68元/股 总市值34.85亿元[4]
科大智能(300222.SZ):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相关事项
格隆汇APP· 2025-09-26 08:22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本次行动基于当前技术储备和海外市场需求 旨在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1] - 通过H股发行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并增强综合竞争力 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1] 执行进展状态 - 目前正计划与相关中介机构就H股发行及上市相关工作展开商讨 [1] - 关于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1]
科大智能: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相关事项
格隆汇· 2025-09-26 08:21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发展[1] - 本次行动基于现有技术储备和海外市场需求旨在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1] - 发行细节尚未确定 目前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具体工作方案[1] 业务布局方向 - 海外业务布局需求是推动本次H股发行计划的核心因素之一[1] - 公司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加速国际化进程[1]
115亿商誉悬顶,迈瑞医疗押注海外,并购再提速
虎嗅· 2025-09-26 05:58
业绩增长放缓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7.43亿元同比下降18.45% 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下降32.96% [2] - 2017-2022年营收增速持续超20% 2023年增速放缓至15%以上 2016-2023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 [1] - 股价从2021年高点461.94元/股下跌46.96%至245元/股 市值曾达6000亿元 [6] 行业环境变化 -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从过去十多年高增长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3] - 集中带量采购导致价格大幅下降 生化类检测试剂平均降幅达70% 部分产品报价低至0.07元/人份 [4] - 医疗行业整顿和设备更新政策使公立医院招标采购放缓 [28] 国际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保持5.39%增长 国内业务收入下滑超30% [7] - 国际市场规模为国内4-5倍 当前市占率不足3% 目标未来国际收入占比超50%甚至达70% [8][9][10] - 通过自建、收并购、OEM等方式加快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 [11] 并购战略与商誉 - 2008年收购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 获得全球销售平台 成为监护仪市占率第三厂商 [13] - 2013年收购美国ZONARE获取高端超声技术 2021年5.32亿欧元收购芬兰HyTest 2023年1.15亿欧元收购德国DiaSys 75%股权 [14][16] - 商誉从2021年初12.25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15.06亿元 占总资产19.58% 期间增长839% [19][20] 业务结构变化 -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原为最大营收来源 2023年占比43.66% 2024年该业务营收下滑11.11% [27][28] - IVD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37.48%首次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2025年上半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继续下滑31.59% [28] - 国内IVD市占率不足13% 远低于设备业务34%的市占率 [28] IVD领域竞争 - 化学发光市场国产化率不足25% 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29] - 公司化学发光、生化、凝血国内占有率仅10% 目标三年内提升至20% [29] - 计划每年新增至少15个化学发光项目 两年内核心项目竞争力全面对标国际巨头 [30] 股东减持情况 - 2024年7月联合创始人成明和旗下Ever Union减持500万股 套现超10.67亿元 持股比例从4.25%降至3.83% [4] - 2020-2021年股价大幅增长期间分别减持639.99万股和443.77万股 2023年减持超204万股 [5]
同仁堂(600085):收入表现稳健,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
天风证券· 2025-09-25 0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97.69亿元同比微增0.06% 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7.39% [2] - 医药工业板块收入65.62亿元同比增长1.38% 医药商业板块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0.4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53亿元同比增加19.38亿元 主要因优化原料采购节奏减少支出 [2] - 医药工业毛利率43.9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改善 [4] - 下调2025-2026年收入预测至198.83/217.25亿元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35/19.39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44.93亿元同比下降0.06% 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下降18.38% [2] - 医药工业前五名系列实现收入30.90亿元同比增长1.4% [3]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98.83亿元同比增长6.91% 归母净利润17.35亿元同比增长13.66% [6][7] - 预测每股收益2025-2027年分别为1.26/1.41/1.60元 [7] - 当前市盈率30.93倍 预测2025年市盈率27.21倍 [7][8] 战略举措 - 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与精品战略 强化核心大品种全链条协同 [3] - 制定积极采购方案拓展采购渠道 有效控制成本保障原料供应 [4] - 苏合香丸取得加拿大产品许可证 金钗石斛散获香港中成药注册证书 [5] - 国家允许进口牛黄试点 有望缓解原料紧缺问题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4.42元 每股净资产9.79元 [8] - 市净率3.58倍 预测2025年市净率3.38倍 [7][8] - EV/EBITDA倍数从2024年15.42倍降至2025年预测11.11倍 [7] - 总市值47,206.01亿元 流通市值47,206.01亿元 [8]
沃尔核材拟10亿投建新材料项目 完善产业布局净利连增六年半
长江商报· 2025-09-24 19:16
产能扩张计划 - 控股子公司上海科特拟投资不超过10亿元建设科特(苏州)新材料项目 用于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制品、耐火材料制品及电子元器件等高性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3] - 项目资金分配为基建约3.6亿元、设备约2.4亿元、流动资金约4亿元 资金来源为子公司自筹 [3] - 投资旨在提升重点产品产能规模 降低厂房租赁和产能不足风险 优化生产基地布局 [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45亿元 同比增长27.46% 归母净利润5.58亿元 同比增长33.06% 扣非净利润5.38亿元 同比增长36.95% [9] -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半保持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业绩创同期历史新高 [2][9] - 2025年上半年各业务收入:通信线缆12.46亿元(同比增62.46%)、新能源汽车产品7.12亿元(同比增26.26%)、电子材料13.33亿元(同比增12.99%)、电力产品4.87亿元(同比增15.52%) [9] 子公司运营数据 - 上海科特2024年营业收入5.06亿元 净利润5727.64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亿元 净利润2242.18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上海科特资产总额7.32亿元 负债总额3.59亿元 净资产3.73亿元 沃尔核材持股78.76% [3] 国际化战略布局 - 2024年12月计划投资不超过3亿元建设马来西亚生产基地 从事电子材料及通信线缆业务 截至2025年中报已完成审批并设立两家马来西亚子公司 [5] - 2025年5月拟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已提交申请并收到反馈意见 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和拓宽融资渠道 [6] 资产与研发投入 - 总资产从2024年末102.7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112.1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08亿元 同比增长22.89% 研发费用率5.27% 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均超5%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拥有有效专利2100余项(发明专利500余项) 注册商标800余项(境内近700项) 上半年新增专利110项(发明专利21项) 新增商标112项 [10] 业务发展历程 - 通过自研+并购完善产业布局 2007年控股上海科特 2011年设立风电公司 2013年收购乐庭电线 2016年设立新能源子公司 2019年收购长园电子75%股权 2025年实现全资控股 [8]
甘李药业与巴西本土企业签订不低于30亿元供应框架协议
中证网· 2025-09-24 14:41
重大合同公告 - 公司与巴西卫生部下属公立实验室Funda o Oswaldo Cruz-Bio-Manguinhos及巴西生物制药企业BIOMM S A签订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 同时与BIOMM签订供应框架协议 [1] - 供应框架协议合同金额预计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 履行期限10年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合作围绕巴西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展开 该计划旨在通过跨国药企技术转让推动本土药品生产 保障巴西基本药物长期稳定供应 [1] - 公司作为首个进入巴西PDP项目名单的中国药企 标志着中巴生物医药合作迈入新阶段 [2] - 公司与BIOMM自2014年开启全面深入合作关系 今年5月已签署PDP项目合作承诺书 [2] 技术转移与供应安排 - 公司向FZ转让甘精胰岛素相关技术 并向BIOMM供应甘精胰岛素原料药及注射液 [2] - BIOMM在公司授权下向FZ转移灌装工艺并提供胰岛素注射液及笔式胰岛素注射器 [2] - FZ作为技术承接方和最终采购方 承诺未来10年内按约定采购量和价格向BIOMM采购产品 [2] 商业合作内容 - 供应框架协议为独立商业合作 合同标的涵盖甘精胰岛素原料 注射液及笔式胰岛素注射器 [3] - 十年累计订单金额预计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 [3] 国际化战略推进 - 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在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阿根廷 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本土化生产探索 [3] - 20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收入达2.19亿元 同比增长74.68% [3] - 多款胰岛素产品在马来西亚获批注册 甘精胰岛素卡式瓶剂型在巴基斯坦获批 [3] - 巴西PDP项目成为公司国际化路径中的标志性成果 [3] 业绩影响 - 合同实施预计将对公司2025年度及后续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有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3]
新股消息 | 东山精密(002384.SZ)拟赴港IPO 或集资约1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2:13
公司融资计划 - 内地最大印刷电路板(PCB)厂苏州东山精密计划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 可能筹集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1] - H股上市目标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并增强综合竞争力 [3] -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细节 具体发行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板块涵盖电子电路 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 主要产品包括柔性/刚性印刷电路板 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 LED背光 LCM模组及触控产品 [3] - 公司前身为1980年创立于苏州东山镇的小型钣金和冲压工厂 1998年正式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55亿元 同比增长1.9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8亿元 同比增长35.2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7亿元 同比增长27.28%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3]
天味食品增长乏力、业绩双降多元化转型前景待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4: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91亿元 同比减少5.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亿元 同比降幅扩大至23.01% [1] 核心产品与区域市场 - 火锅调料作为传统优势品类面临明显销售压力 直接影响整体业绩 [1] - 中式菜品调料保持有限增长但增速较为缓慢 [1] - 东部地区市场表现相对较好 西部和中部核心市场出现下滑 [1]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成为业绩亮点 通过收购食萃和加点滋味等线上优势品牌实现显著增长 [1] - 新业务与主业整合效果及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1] 战略布局 - 通过并购调味品企业股份完善产品矩阵 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 [1] - 筹划港股上市为海外市场拓展提供资本支持 产品已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启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认证工作 [2] 行业竞争 - 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传统调味品企业持续加码该领域 [2] - 其他食品行业公司通过并购或自研方式进入复合调味品赛道 [2] 下半年计划 - 扩大火锅调料终端铺市 聚焦大单品策略并通过渠道精耕实现销量突破 [2] - 深化精细化运营 维护渠道生态健康以稳固市场份额 [2]
天味食品增长乏力、业绩双降 多元化转型前景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4:2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91亿元 同比减少5.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亿元 同比降幅扩大至23.01% [1] - 整体业绩承压态势明显 [1] 核心产品表现 - 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两大核心产品增长乏力 [1] - 火锅调料销售面临明显压力 直接影响整体业绩 [2] - 中式菜品调料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较为有限 [2] 区域市场表现 - 区域市场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 [2] - 东部地区市场表现相对较好 [2] - 西部和中部核心市场出现下滑情况 [2]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成为业绩亮点 通过收购食萃和加点滋味等品牌实现显著增长 [2] - 新业务与主业整合效果及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 [2] 战略布局 - 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 包括并购整合与筹划港股上市 [1] - 通过收购多家调味品企业股份逐步完善产品矩阵 [3] - 筹划港股上市旨在为海外市场拓展提供资本支持 [3] 国际化进展 - 产品已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启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认证为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3] 行业竞争环境 - 复合调味品市场潜力显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赛道 [3] - 传统调味品企业不断加码复合调味品市场 [3] - 其他食品行业公司通过并购或自研方式切入该领域 [3] 未来经营策略 - 下半年将扩大火锅调料终端铺市 聚焦大单品策略 [3] - 通过渠道精耕实现销量突破 [3] - 计划深化精细化运营 维护渠道生态健康以稳固市场份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