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新材(002735)

搜索文档
包装印刷板块9月24日跌0.65%,王子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2424.6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包装印刷板块当日下跌0.65%,跑输上证指数(涨0.83%)和深证成指(涨1.8%)[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涨幅最高为京华激光(+5.52%),跌幅最大为王子新材(-1.78%)[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2424.68万元,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760.01万元和664.67万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京华激光涨幅居首达5.52%,收盘价24.66元,成交10.54万手,成交额2.59亿元[1] - 新宏泽涨3.98%报9.41元,龙利得涨3.42%报6.65元,翔港科技涨3.40%报17.66元[1] - 王子新材领跌1.78%报15.46元,美盈森跌1.72%报4.57元,英联股份跌1.47%报18.72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鸿博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654.73万元(占比5.63%),但遭游资和散户净流出2014.29万元和2640.44万元[3] - 京华激光主力净流入3015.99万元(占比11.67%),游资净流出1694.83万元[3] - 集友股份主力净流入2304.67万元(占比7.6%),游资净流入488.26万元但散户净流出2792.93万元[3] - 南王科技主力净流入564.14万元(占比13.63%),游资大幅净流出467.92万元(占比11.3%)[3] 成交活跃度 - 鸿博股份成交最活跃,成交量47.45万手,成交额8.27亿元[1] - 紫江企业成交量34.27万手,成交额2.48亿元;珠海中富成交量33.52万手,成交额9545.91万元[1][2] - 美盈森成交量47.71万手居首,但成交额仅2.19亿元,显示低价股特征[2]
调研速递|王子新材接受东方财富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务布局与发展前景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23
核心观点 - 公司接待10家机构现场调研 交流聚焦可控核聚变 军工电子 包装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1][2] - 公司业务呈现多元化布局 塑料包装业务增长稳健 军工电子与可控核聚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 并计划扩大薄膜电容器产能[2] 业务板块表现 - 塑料包装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6.4亿元 同比增长21.22% 毛利率17.41% 同比增长0.47% 主要服务富士康 海尔等客户[2] - 军工电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4453万元 由全资子公司武汉中电华瑞开展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业务[2] - 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开展 产品为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 当前合同金额占比不足3% 对业绩无重大影响[2]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拥有深圳 烟台 成都 廊坊 郑州 宁波 泰国等自建工业园 旗下40多家子公司 员工约3000多名[2]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与供应商就基膜 金属化材料等核心原材料建立深度合作 保障供应链稳定与自主可控[2] 发展战略 - 公司贯彻"聚焦优质业务 促进多元发展"战略 推动塑料包装业务升级 增强军工电子研发实力 扩充薄膜电容器生产规模[2]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聚焦产业链关键细分环节 与科研机构保持沟通[2]
王子新材(002735) - 002735王子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0:08
业务板块与营收表现 - 塑料包装业务2025半年度营收约6.4亿元,同比增长21.22%,毛利率17.41% [5] - 军工电子板块(中电华瑞)2025半年度营收约4,453万元 [4][5] - 可控核聚变相关电容器业务占比不超过2024年度总营收3% [3] 产业布局与产能 - 拥有深圳、烟台、成都、廊坊、郑州、宁波及泰国等自建工业园,40余家子公司 [3] - 员工总数约3,000名 [3] - 薄膜电容器产能持续扩充,原材料基膜与金属化材料实现国产化供应 [3] 技术发展与战略方向 - 聚焦可控核聚变装置关键细分环节,推进产品技术研发与产能储备 [2][3] - 电容器产品通过能量密度、耐压等级及温度稳定性等核心参数验证 [3] - 军工电子板块具备完整资质,服务舰船总体设计单位及军工研究所 [4][5] 客户合作与行业地位 - 塑料包装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海尔、海信、华星集团等大型制造企业 [5] - 军工电子客户覆盖舰船设计单位、系统论证单位及专业研究院所 [4][5] - 坚持"聚焦优质业务,促进多元发展"战略,深化关键客户需求开发 [5]
王子新材跌2.03%,成交额2.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187.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3%至15.41元/股 成交额2.83亿元 换手率6.47% 总市值58.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87.9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168.35万元(占比4.13%) 大单净卖出3020.58万元(占比24.39%) [1] - 年内股价上涨66.65% 近5日下跌7.00% 近20日下跌1.85% 近60日上涨6.06% [1] - 年内1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日龙虎榜净卖出9420.04万元 买入总额9842.53万元(占比7.48%) 卖出总额1.93亿元(占比14.65%)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材料及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塑料包装产品63.77% 电子元器件25.19% 其他6.58% 军工电子产品4.4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9亿元 同比增长18.45% 归母净利润1570.04万元 同比增长33.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909.58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81万户 较上期增加68.57% 人均流通股4118股 较上期减少40.70% [2] -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61.97万股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轻工制造-包装印刷-塑料包装 [2] - 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 QFII持股 增持回购 可降解 低空经济等 [2]
王子新材股价跌5.1%,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61.97万股浮亏损失136.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7:09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下跌5.1%至15.63元/股 成交额6.88亿元 换手率15.25% 总市值59.71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王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1997年5月28日成立 2014年12月3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材料及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塑料包装产品63.77% 电子元器件25.19% 其他6.58% 军工电子产品4.46%[1] 机构持股情况 -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161.9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58%[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36.05万元[2] - 基金最新规模8.9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3.95% 近一年收益48.52% 成立以来收益50.6%[2] 基金经理信息 -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基金经理为吴昊 累计任职时间5年100天[3] -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9.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9.59% 最差基金回报-30.52%[3]
王子新材(002735) - 002735王子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0:20
包装业务 - 塑料包装业务涵盖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包装领域 产品包括塑料包装膜 塑料托盘 塑料缓冲材料 EPS EPO 蜂窝纸等上百个品种 [2] - 2025年半年度塑料包装业务实现营收约6.4亿元 [2] - 泰国工厂业务涉及塑料包装 薄膜电容器 消费电子(移动电源类产品) [3] - 拟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开拓电子家电 新能源等产业配套包装材料市场 [3] 海外业务布局 - 已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 [2] - 拟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应对产业转移及复杂国际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 [2] - 2025年半年度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较低 [3] - 未来将持续拓展家电 日用消费品 食品 医药等包装市场 [3] 可控核聚变业务 - 子公司宁波新容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保持良好沟通 [3] - 2025年2月签订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采购合同 为安徽合肥项目供货 [3] - 电容产品正陆续交付中 [3] - 业务团队正在积极接触其他可控核聚变项目寻求合作 [3] 电容器业务竞争力 - 通过引进德国和日本先进超薄蒸镀设备实现自主镀膜和生产流程自主可控 [3][4] - 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通过ISO9001 ISO14001 ISO45001 IATF16949 军工保密资质等认证 [3][4] - 拥有CQC UL CUL TÜV VDE等产品认证 [3][4] - 深度参与合肥项目前期方案设计 产品开发和性能验证 满足客户高安全性要求 [4] 宁波新容业务情况 - 电容器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家电 军工 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4] - 2025年半年度薄膜电容产品业务实现营收约2.5亿元 [4] - 在募集资金支持下新增购置高性能新设备及检测仪器 [4] - 正在优化生产线布局 扩大薄膜电容器生产规模 [4]
包装印刷板块9月16日涨0.28%,王子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包装印刷板块当日上涨0.28% [1] - 上证指数上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 [1] 领涨个股表现 - 王子新材领涨板块 收盘价16.85元 涨幅4.98% 成交额10.42亿元 [1] - 东港股份涨幅3.68%至12.10元 成交额2.29亿元 [1] - 盛通股份涨幅3.36%至9.22元 成交额2.67亿元 [1] - 陕西金叶涨幅2.90%至4.96元 成交额1.90亿元 [1] - 中锐股份涨幅2.68%至3.07元 成交额1.58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宏裕包材跌幅5.36%至36.90元 成交额2.25亿元 [2] - 佳合科技跌幅3.55%至35.00元 成交额2543.33万元 [2] - 沪江材料跌幅2.69%至22.77元 成交额7847.80万元 [2] - 英联股份跌幅2.42%至20.13元 成交额6.51亿元 [2] - 顺灏股份跌幅1.99%至7.39元 成交额2.35亿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5468.1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2] - 王子新材主力净流入9886.94万元 占比9.49% [3] - 陕西金叶主力净流入3597.36万元 占比18.89% [3] - 盛通股份主力净流入2627.17万元 占比9.85% [3] - 华源控股主力净流入1221.45万元 占比14.29% [3] - 东港股份主力净流入1210.01万元 占比5.27% [3]
2025年1-7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4545.2万吨 累计增长4.3%
产业信息网· 2025-09-16 03:23
塑料制品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塑料制品单月产量达669万吨 同比增长1.7% [1] - 2025年1-7月塑料制品累计产量4545.2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4.3% [1] - 行业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报告 [1]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塑料制品领域的上市企业包括国恩股份 金发科技 佛塑科技等10家企业 [1] - 企业覆盖塑料科技 新材料 光学膜 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多细分领域 [1] 行业研究支持 - 智研咨询发布《2025-2031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1] - 机构提供产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产业咨询服务 [1]
王子新材涨2.37%,成交额1.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8.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37%至16.43元/股 成交额1.41亿元 换手率3.10% 总市值62.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8.64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455.54万元占比3.23% 卖出492.16万元占比3.49% 大单买入2459.86万元占比17.44% 卖出1974.60万元占比14.0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7.68% 近5日下跌2.90% 近20日上涨3.66% 近60日上涨12.53%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今年以来累计1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1日 当日龙虎榜净买入-9420.04万元 [1] - 9月1日龙虎榜买入总额9842.53万元占总成交额7.48% 卖出总额1.93亿元占总成交额14.65%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材料及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塑料包装产品63.77% 电子元器件25.19% 其他6.58% 军工电子产品4.46% [1] - 成立于1997年5月28日 2014年12月3日上市 注册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奋进路4号王子工业园 [1] 行业分类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包装印刷-塑料包装 概念板块包括新材料 增持回购 比亚迪概念 QFII持股 可降解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81万户 较上期增加68.57% 人均流通股4118股 较上期减少40.7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99亿元 同比增长18.45% 归母净利润1570.04万元 同比增长33.59%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909.58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61.97万股 [3]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聚变时代加速到来,Z箍缩路线走进主流视野
民生证券· 2025-09-10 12: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可控核聚变行业给予积极评价 重点关注Z箍缩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潜力 投资评级为"推荐" [4][7]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2030年代被视为关键时期 全球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97亿美元 五年增长超400% [1][19] - 惯性约束技术路线(尤其是Z箍缩)因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主流替代方案 美国和中国已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35] - Z箍缩技术将驱动三大核心领域投资:驱动器、聚变靶与爆室、深次临界裂变包层 预计2040年实现商业化发电 [3][64] 技术路线与进展 - 磁约束路线仍占主导(49%企业采用) 但惯性约束路线快速崛起 Z箍缩通过电流产生磁场压缩等离子体 实现高效能量输出 [35][37] -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实现净能量增益(输入2.05兆焦耳激光 输出3.15兆焦耳聚变能量) 中国"聚龙一号"装置达10MA电流水平 [2][45] - Z箍缩关键技术包括高产额靶设计(局部整体点火)、重频驱动器(LTD技术)和次临界能源堆 单发聚变放能可达2-3GJ [51][6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中国成立国家聚变公司(首轮融资115亿元) 美国发布《2024年聚变能战略》 英国专项规划25亿英镑支持STEP示范电站 [12][15][16] - 全球私营资本积极参与 2024年Z箍缩企业Pacific Fusion获9亿美元融资 上海诺瓦聚变天使轮融资超5亿元 [13][23] - 日本将商业化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0年代 俄罗斯修订《原子能利用法》完善监管框架 [17][18] 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 核心部件领域包括: - 驱动器(60-70MA级LTD技术) - 靶材(高产额聚变靶设计) - 深次临界包层(能量放大倍数>15) [3][86] - 重点公司布局: - 合锻智能(真空室制造 中标2.09亿元项目) [87][88] - 王子新材(薄膜电容用于磁体电源系统) [89][90] - 国光电气(ITER偏滤器和包层系统供应商) [91][93] - 联创光电(超导磁体技术 拟建100MW混合堆) [96][97] - 爱科赛博、英杰电气(聚变特种电源 订单突破千万元) [98][100] 商业化时间表 - 关键技术攻关阶段(2024-2030年):实现Q>1的聚变点火 [65] - 工程演示阶段(2031-2040年):建成1000兆瓦级热功率试验堆 [65] - 商业推广阶段(2040年后):实现单发放能2-3GJ 包层能量放大>15倍 [65] 市场前景 - 目标市场聚焦发电、离网能源和工业用热三大领域 全球聚变企业员工数超4600人 支撑9300个供应链岗位 [28][33] - 45家企业中35家预计2030-2035年实现示范电站运营 28家计划同期并网发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