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

搜索文档
301357,直线20%涨停,A股这一板块尾盘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9 11:2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震荡上扬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均创多年新高 上证指数 北证50 上证50小幅上涨 科创50指数低开震荡 市场成交额小幅萎缩至2.83万亿元[1] - 国防军工 新能源车 稀有金属 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 物流 半导体 云服务 教育培训等板块跌幅居前[1] 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获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均获超80亿元净流入 汽车 国防军工 食品饮料等获超60亿元净流入[1] - 计算机行业遭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73亿元 房地产和通信均净流出超20亿元[1] 国防军工板块 - 国防军工概念临近收盘发力上攻 地面兵装方向领涨 板块指数最后1小时由涨2%快速拉升至涨逾6%[2] - 北方长龙最后几分钟20%涨停 长城军工最后约10分钟涨停 航天装备 军贸概念 航空装备 航海装备等跟随上扬[2] 新能源车板块 - 新能源车板块强势上攻 板块指数创阶段性新高 距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 板块内个股掀涨停潮[2] - 荣亿精密30%涨停 先导智能20%涨停 捷众科技 国轩高科 宁波华翔等逾20股涨停或涨超10%[2] 汽车行业展望 - 乘联会上调2025年全年乘用车零售总量至2435万辆 同比增长6% 较6月预测上调30万辆[2] - 2025年乘用车出口量预期上调至546万辆 同比增长14% 较年初预测提升16万辆[2] - 新能源汽车2025年批发销量预计达1548万辆 同比增长27% 全年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56%[2]
国防LOF: 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49
根据提供的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基金概况 - 基金全称为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场内简称为国防LOF,基金主代码为160630 [1] - 基金运作方式为上市契约型开放式(LOF),基金合同生效于2014年11月13日 [1]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194,642,708.55份,其中A类份额2,920,898,064.08份,C类份额1,273,744,644.47份 [1][4] - 报告期末A类份额净值为1.0177元,C类份额净值为0.9215元 [4][17] 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1] - 投资目标为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1] - 基金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指数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1][2] - 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主要用于套期保值目的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41%,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35% [4][10] -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国防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5%)增长率为13.58% [4][10]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43%,C类份额为29.30% [4]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报告期末,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4.03%,C类份额为-7.85% [4] 财务指标 - 本期已实现收益:A类-95,537,375.63元,C类-33,600,769.57元 [4] - 本期利润:A类360,378,383.45元,C类121,421,482.25元 [4]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4,146,390,896.66元 [17]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A类-1,247,730,556.33元,C类-99,969,874.76元 [4] 投资组合 - 期末股票投资金额为3,929,029,628.70元,占基金资产比例较高 [17] - 投资组合主要跟踪中证国防指数成份股,重点配置国防军工行业上市公司 [9] 行业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中证国防指数上涨14.22%,显著超越上证指数(2.76%)和沪深300指数(0.03%)[9] - 国防军工板块表现强劲,主要受益于"十五五"规划预期、军贸主题和阅兵活动等因素 [9][12] - 基金管理人看好下半年国防板块表现,预计中报将验证行业景气反转,军贸订单驱动和阅兵活动将成为催化因素 [10][12] - 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军贸出口推动中国军工资产价值重估 [9][12]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为陈龙先生,具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2019年3月19日开始管理本基金 [7] - 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2,513亿元 [7] - 基金采用量化方法进行投资管理,严格控制跟踪误差 [1][2]
科技LOF: 鹏华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17
基金基本信息 - 鹏华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基金合同生效于2021年12月7日,运作方式为上市契约型开放式(LOF)[1] - 基金场内简称为科技LOF,主代码为160646,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3,449,959.75份,分为A类、C类和I类份额,其中A类份额21,045,704.28份,C类份额32,306,901.00份,I类份额97,354.47份[1][4]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在4%以内[1]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按成分股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指数变化调整,策略包括股票组合构建、调整及债券、衍生品等辅助工具运用[1][2][3] - 在特殊情况下如成分股调整、流动性不足时,基金管理人可灵活调整组合以降低跟踪误差,确保实现投资目标[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基金属于股票型,风险收益特征高于货币市场、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1] 财务表现与净值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79%,C类为12.68%,I类为12.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1.72%,全部跑赢基准[4][9] - 本期利润A类为1,410,793.37元,C类为3,265,834.52元,I类为4,070.49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分别为0.0733元、0.0963元和0.0904元[4]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19,348,999.58元,份额净值0.9192元;C类为29,318,512.16元,份额净值0.9075元;I类为108,730.67元,份额净值1.1168元[4] 管理人与基金经理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包括359只公募基金和多个社保、养老金组合[5] - 基金经理闫冬先生自2021年12月7日起管理本基金,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负责多只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化指数投资方法跟踪标的指数[5][6][8] - 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法规,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无异常交易行为,基金运作合规,未发生利益输送情况[7] 市场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经历经济预期下行、AI技术突破和关税战冲击,但随中美谈判推进,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企稳回升,基金跟踪误差得到有效控制[8][9] - 展望下半年,A股与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驱动的趋势性机会,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资金情绪回暖,建议关注AI、创新药、国防军工等科技赛道及供给侧改善的低位板块[10] - 基金自2025年4月2日至6月30日期间多次出现连续20个以上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管理人正在探讨论证解决方案[12]
环保产业基金: 鹏华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17
基金概况 - 鹏华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跟踪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基金代码160634,场内简称环保产业基金 [1] - 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6日,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份额总额为181,565,218.29份,其中A类份额168,059,433.64份,C类份额13,504,375.19份,I类份额1,409.46份 [1][3] 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1] - 投资组合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权重变化进行调整,同时考虑流动性管理需要,可投资政府债券、股指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环保产业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3%,C类份额为-3.57%,I类份额为-1.9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4.94% [3][4][8] - 本期已实现收益A类为-7,565,871.68元,C类为-482,577.57元,I类为-65.46元;本期利润A类为-6,417,203.45元,C类为-376,999.35元,I类为-27.03元 [3]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165,641,725.89元,C类为9,889,555.83元,I类为1,382.71元 [3] 行业与市场分析 - 报告期内光伏板块受"531"抢装节点驱动,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达92.92GW,创历史单月最高纪录 [7] - 锂电板块中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板块催化不断,但产能压力仍存 [7] - 国内结构性政策加码稳经济与反内卷,涉及钢铁、光伏、锂电、化工等低位板块供给侧改善的投资机会 [10]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闫冬先生具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2019年3月19日开始管理本基金,2025年8月27日离任 [4][5][6] - 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管理359只公募基金 [4] -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合规,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6]
中证500ETF鹏华: 鹏华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38
基金概况 - 鹏华中证500ETF(基金代码:159982)是跟踪中证500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 [1] - 基金成立于2019年11月21日,于2020年2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94,211,253.00份 [1]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2%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1] 投资策略 - 基金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1] - 当遇到成份股停牌、流动性不足等市场因素时,基金可采取适当方法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跟踪误差 [1] - 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对冲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利用其杠杆作用降低申购赎回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500指数收益率)增长率为3.31%,超额收益为2.00% [3] - 过去一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2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9.68%,超额收益为4.52% [3] - 自基金合同生效至今,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52.82%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资产净值为296,784,105.27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5282元 [3] - 报告期内基金利润为18,862,046.7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888元 [3]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02,125,588.78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5258元 [3] 市场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中证500指数上涨3.31%,市场呈现明显的哑铃特征,银行等大市值板块和小微盘股表现相对强势 [8] - 宏观层面GDP增速达5.3%,但CPI和PPI数据表现低迷,企业盈利整体偏弱,景气赛道匮乏 [9] - 外需表现韧性较强,内需主要依靠"以旧换新"政策支撑,房地产投资和价格仍延续下滑趋势 [10] - 展望下半年,A股预计延续慢牛格局,四季度宏观经济压力可能倒逼增量政策落地,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有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10] - 结构上建议关注银行等红利资产,低位科技AI、机器人板块以及国防军工板块的投资机会 [11]
牛市ETF如何布局?历次牛市最强行业盘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牛市行情中行业表现存在显著分化 领涨行业与时代发展趋势高度匹配 投资者可通过行业ETF获取超额收益而非宽基ETF [1] - 历次牛市领涨行业反映不同经济发展阶段:2005-2006年工业制造时代受益于WTO和城镇化(有色/非银/地产) 2014-2015年智能制造时代TMT和基建领涨 2019年后消费升级驱动白酒医药 2021年"双碳"政策推动碳中和产业 [1] - 2025年牛市由科技与新消费引领("易中天"+新消费"三姐妹") 地缘局势推动国防军工上行 [2] - 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国防军工在四轮牛市中表现突出 前三行业均在三轮牛市进入涨幅前十 未进入前十的牛市涨幅也超100% [3] 历年牛市行业表现 - 2005-2006牛市:有色/非银/地产领涨 受益于中国加入WTO/房地产新政/城镇化建设 [1] - 2014-2015牛市:TMT板块大涨(信息技术与新兴消费) 基建板块受四万亿刺激余温影响 [1] - 2019年后牛市:白酒医药崛起(消费升级逻辑) [1] - 2021年牛市:碳中和产业链上涨("双碳"政策驱动) [1] - 行业涨幅规律:前两轮牛市周期性行业主导(经济关联度高) 后两轮呈现结构化行情(产业升级/科技浪潮/能源革命催化) [2] 高胜率行业分析 - 机械设备行业:通过迭代维持高胜率 人形机器人年初涨幅较大 国证机器人指数行业分布广(含汽车/国防军工/医药/化工) 中证机器人指数更纯粹(机械设备+计算机+家电权重85%) [4] - 国防军工行业:四次牛市中表现突出(高弹性/高波动) 2025年行情呈现"科技成长+全球化"特征 [6] - 建筑材料行业:前两轮牛市后因高估值和需求减少走弱 2025年受益于"反内卷"+重大工程利好 供需博弈下价格边际修复 [7] 行业ETF布局策略 - 机器人ETF: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规模超70亿 占据规模优势 [4] - 军工ETF: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和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512710)规模突破百亿(流动性优异) 永赢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378)年初收益破25% 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231)收益超23% [6] - 基建ETF:中证基建指数(大市值路线/中字头公用事业) 银华中证基建ETF(516950)规模超5亿(收益稳健含红利因子) [7] - 建材ETF: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精细化路线/水泥/五金/防水材料)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59745)规模占优 易方达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59787)费率占优 [7]
杠杆资金涌入!政金债券ETF、香港证券ETF、30年国债ETF、科创AIETF、恒生科技指数ETF获得青睐
格隆汇· 2025-08-20 09:46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沪指低开高走续创新高 深成指和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1] - 两市成交额达2.41万亿元 连续6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1] - 两融余额8月18日单日增长395亿元 创年内及2024年10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增幅 突破2.1万亿元关口[3] - 两融余额8月19日达21316.94亿元 实现七连增 8月累计增长1468.67亿元[4] - 下半年两融余额累计增长2812.42亿元[5] 杠杆资金流向 - 个股层面:新易盛获杠杆资金净买入超50亿元 期间涨幅102% 北方稀土获净买入36亿元 期间涨幅78%[5] - 药明康德、胜宏科技、东方财富、江淮汽车均获超20亿元杠杆资金净买入[6] - ETF层面:政金债券ETF、香港证券ETF、30年国债ETF、科创AIETF、恒生科技指数ETF位列杠杆资金净买入前五[6] - 国债ETF、城投债ETF、纳斯达克ETF、十年国债ETF、恒生科技ETF进入净买入前十榜单[6] 居民资金配置变化 - 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存款余额降至160.91万亿元[6] - 同期沪深京股票总市值增加4.1万亿元至94.91万亿元[6]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降至1.7 处于历史1.1-2.0区间的高位[6] - 存款搬家现象被视为增量资金入市的重要驱动力量[6] 机构观点 - 华福证券指出流动性是驱动"慢牛"的关键因素 两融资金与私募基金规模增长显著[7] - 国泰海通认为市场逻辑出现根本性改观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领域提升经济能见度[7] - 无风险收益系统性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构成"转型牛"基石[7] - 申万宏源维持牛市氛围判断 预计2025年四季度优于三季度 2026年表现更佳[8] 主题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幅6.38%[11] - 当前市盈率65.96倍 估值分位达90.08%[11][12] - 最新份额减少1400万份至8.4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万元[11]
紫光国微(002049):业务多点开花,长期发展向好
华泰证券· 2025-08-19 02:0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紫光国微"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107.30元人民币(前值78元)[1][7] - 基于25年55倍PE估值(Wind可比公司均值),反映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的核心地位及新品拓展潜力[5][11] 财务表现与业务分析 - **2025H1业绩**:营收30.47亿元(yoy+6.07%),归母净利6.92亿元(yoy-6.18%),但Q2显著改善(营收yoy+16.68%,归母净利yoy+32.92%)[1] - **分业务表现**: - 特种集成电路收入14.69亿元(yoy+18.09%),毛利率71.12%(同比-3.44pcts)[2] - 智能安全芯片收入13.95亿元(yoy-5.85%),毛利率44.16%(同比-3.60pcts)[2] - 晶体元器件收入1.51亿元(yoy+35.78%),毛利率11.13%(同比-2.61pcts)[2] - **毛利率趋势**:整体毛利率55.56%(同比-2.32pcts),但降幅较23-24年显著放缓[2] 业务亮点与增长驱动 - **特种集成电路新品**:AI+视觉感知、中高端MCU等产品线进展顺利,高性能射频时钟、宇航用FPGA等获批量应用[3] - **安全芯片拓展**:eSIM卡批量供货头部手机厂商,汽车安全芯片导入多家Tier1及主机厂,年出货量数百万颗[4] - **订单与需求**:下游国防任务需求复苏,二季度订单同环比显著改善[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6.59/21.02/25.94亿元(CAGR 25.05%),对应EPS 1.95/2.47/3.05元[5] - **财务指标**:25年ROE 12.63%,PB 4.95倍,EV/EBITDA 33.30倍[8][11] - **市场表现**:当前股价80.84元(截至8月18日),市值686.84亿元,52周区间45.04-80.84元[7] 行业与竞争对比 - **可比公司估值**:25年PE均值55倍(复旦微电53倍、中航光电23倍),紫光国微41倍低于同业[11] - **成长性优势**:公司25年净利润增速40.67%显著高于同业均值(Wind一致预期)[11]
超2000只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19 00:4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大关,超4000只个股上涨[1] - 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偏股基金指数创近3年新高,超96%的权益类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20余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千余只基金年内业绩超30%[2][3] - 2000余只权益类基金最新净值在8月份创下历史新高[3]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充裕带来增量资金,企业盈利逐步修复是权益市场上行的重要原因[4] - 保险、私募等机构资金是核心增量,7月份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今年高位[4] - 海外资本回流、居民资金和机构资金共振是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5]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7%左右,理财搬家现象明显,资金持续流入股票市场[5] - 美元指数低位减轻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压力,外资持续回流[5] 基金建仓动态 - 近1个月新成立3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20余只已步入建仓阶段,部分基金净值波动幅度超5%[5] 后市展望与投资方向 - 短期股市或仍具上涨惯性,市场热度较高,未看到明显资金转向迹象[6] - 政策组合拳驱动资金流入与企业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环,A股或走向"慢牛"格局[6] - 成长板块更具爆发力,建议关注AI、金融科技、国防军工、半导体、机器人、创新药等行业[6] - 科技成长方向中AI应用、半导体性价比更高[7] - 中国制造方向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7] - 新消费方向中部分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成为业绩新增长点[7]
超1000只基金年内回报已超30%!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3:48
权益基金持续反弹。 8月18日,沪指创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大关,超4000只个股上涨,市场信心与资金活 跃度显著提升,权益基金业绩延续反弹态势。 在此背景下,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偏股基金指数同步创下近3年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超96%的权益类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其中20余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千余 只基金年内业绩超30%。 展望后市,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对后市投资机会仍表示乐观,具体方向上看好AI、金融科技、国防军 工、半导体、机器人等热门行业。 今年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极佳,并不断修复近年回撤,如偏股基金最新指数创近3年新高,2000余只权 益类基金最新净值在8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三大资金共振铸就反弹行情 基金公司普遍认为,流动性充裕带来增量基金、企业盈利逐步修复等是权益市场步入上行通道的重要原 因。 A股近期持续放量上行,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认为,增量资金的驱动是市场表现持续强劲 的关键。市场交投活跃,就资金结构而言,保险、私募等机构资金或是核心增量,7月份机构的新增开 户数持续攀升至今年高位。此外,随着外部风险的缓释和政策端的利好,整体环境对于权益资产较为友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