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战

搜索文档
格力高管朱磊称35年从不参与价格战,坚守价值战
新浪科技· 2025-09-05 06:35
公司战略 - 公司35年来从不参与价格战 坚持做价值战的长期主义者[1] - 公司通过三方面保持定力 守住产品与服务上限 坚持健康科技与可靠品质[1] - 守住品牌长期心智 用内容与场景传递真科技真健康理念[1] - 守住经营质量 以利润率与用户口碑为核心KPI 确保现金与口碑可持续[1] 业绩表现 - 公司高管就2025年半年报相关问题接受采访 回应上半年业绩表现[1] - 高管强调对竞争压力有准备 保持坚定的乐观与信心[1] 业务发展 - 公司推进"董明珠健康家"项目[1] - 面对行业宏观消费趋缓 价格内卷加剧的市场环境 公司强调要保持定力[1]
朱磊谈格力工业制品:当一家公司把“零部件能力”做到极致,就拥有了产业的韧性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06:16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价值导向战略 不参与价格战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利润增长 并在海外市场及第二增长曲线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均实现同比提升 每股收益达2.60元 [2][13] - 海外营业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0] 经营策略 - 坚持"结构、效率、纪律"三大经营原则:通过健康家电品类协同发展改善利润率 通过运营精细化和供应链协同提升效率 通过价值底线维护确保利润优先 [4][5][6] - 采取"三守住"措施:守住产品与服务上限 守住品牌长期心智 守住经营质量 [8] - 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占比达70% 在"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品牌占比超85% [10] 业务发展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1] - 智能装备业务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1] - 精密机床产品获得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11] - "董明珠健康家"渠道改革稳步推进 空调与非空品类销售比例达1:1 [12] 未来展望 - 下半年重点聚焦结构优化、品牌建设、渠道升级和海外拓展四大方向 [14] - 持续投入研发、品牌、服务与渠道数字化建设 [13] - 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但对长期发展持坚定信心 [1][14]
一句话概括2025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表现?市场总监朱磊:用定力换质量,用质量换长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06:12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价值导向的经营策略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利润增长 并持续推进多元化业务和全球化品牌建设 [1][2][7][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均获得同比提升 每股收益达2.60元 [2][13] - 海外营业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0] 经营策略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专注价值战和长期主义 [1][2][7] - 通过结构优化 效率提升和纪律维护三大原则保障经营质量 [4][5][6] - 重点推进健康家电与高质量供给 协调"空 冰 洗 净"等健康优势品类发展 [4] - 运营精细化与供应链协同提升组织效率 [5] 业务板块表现 - 海外业务自主品牌占出口总额70% 在"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品牌占比超85% [10]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1] - 智能装备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1] - 非空调品类销售比例提升 空调与非空品类销售比例达1:1 [12] 渠道建设 - "董明珠健康家"渠道升级从卖单品转向卖解决方案 [12] - 以"同款 同价 同服务"为原则 整合内容种草 门店体验 到家服务 电商转化和会员运营全链路 [12] - 线下店面按"成熟一家 开设一家"原则稳步推进 [12] - 即将开展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注重用户资产长期经营 [12] 未来发展重点 - 聚焦结构优化 品牌建设 渠道升级和海外拓展四大方向 [14] - 持续投入研发 品牌 服务与渠道数字化 [13] - 强化健康家电心智 放大海外自主品牌复利效应 [14] - 稳步拓展工业制品 绿色能源与智能装备增量业务 [11][14]
格力承压
经济观察网· 2025-09-05 05:05
公司财务表现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2] - 美的集团同期营业收入2511.24亿元 同比增长15.58% 归母净利润260.13亿元 同比增长25.04% [7] - 海尔智家同期营业收入1564.94亿元 同比增长10.22% 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 同比增长15.59% [7] 市场竞争格局 - 线上空调市场格力占有率23.25% 同比下降4.07% 美的占有率下降0.37% 小米占有率10.94% 同比增长3.43% [2] - 线上空调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中高端需求承压 [5] - 中央空调销售规模同比下滑5.5% 受房地产调控影响 [5] 产品策略与定位 - 格力入门款空调售价2999元 比美的2299元和海信2099元高出30%以上 [4] - 美的高端品牌COLMO系列售价约12000元 具备新风功能和AI语音交互等智能化特点 [4] - 格力消费电器占营业收入比重约79% 产品单一化特点明显 [8] 渠道与销售动态 - 格力通过"董明珠健康家"改革增设冰箱洗衣机线下体验区 推动多品类销售 [8] - 工程机市场因价格因素被美的海尔抢占 格力1.5匹机型2300元 vs 竞品1600元 [9] - "国补"政策结束后商场客流量出现下滑迹象 [7] 海外市场拓展 - 格力外销市场占主营业务收入约15% 显著低于美的约42%和海尔约50% [8] - 格力在海外市场主要以自有品牌销售 几乎不接贴牌订单 [8] 新兴竞争者分析 - 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长超60%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 同比增长超25% [10] - 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44.7% [10] - 米家APP月活跃用户1.131亿 同比增长16.8% 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1.532亿 同比增长16.4% [1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经济环境下行促使消费者偏好价格实惠产品 法迪欧品牌入门款价格低至1899元 [4] - 智能化产品受欢迎 年轻消费者通过小米SU7等科技产品改变品牌认知 [12] - 格力主要客群仍为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中年客户 与小米用户重叠度较低 [12]
格力市场总监朱磊:“格力对于可能面对的压力是有准备的”
经济观察网· 2025-09-05 05:05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策略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净利润增长和经营质量提升 [2][3][7][8] - 公司通过结构调整、效率优化和纪律坚守 推动健康家电与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 并强化海外自主品牌与第二增长曲线 [4][5][6][9][11] - 渠道改革以“董明珠健康家”为核心 推动从单品销售向解决方案转型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与非空调品类销售占比提升 [12][13][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2] - 归母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同比提升 每股收益2.60元 [3][14] - 海外营业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自主品牌占出口总额70% [9] 经营策略 - 坚持“结构、效率、纪律”三大核心逻辑 聚焦健康家电品类协同与利润率改善 [4][5][6] - 拒绝价格战 以产品服务上限、品牌心智和经营质量为核心守则 [7][8] - 运营精细化与供应链协同提升组织效率 [6]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1] - 智能装备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1] - 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在“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85% [9] 渠道与品牌建设 - “董明珠健康家”推动从单品销售向解决方案转型 线下店面按“成熟一家开设一家”原则推进 [12] - 空调与非空调品类销售比例达1:1 线上线下融合聚焦用户资产长期经营 [13] - 品牌全球化从“卖产能”转向“卖品牌” 强化议价权和复购率 [9][10] 未来方向 - 下半年聚焦结构、品牌、渠道和出海四大方向 [16] - 持续投入研发、品牌、服务与渠道数字化 [15] - 强化健康家电心智、海外自主品牌复利效应及工业制品等增量业务 [16]
家电三巨头半年考:格力独木难支,海尔美的多元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9-01 15:21
行业转型趋势 - 中国家电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转型 竞争逻辑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3] - 传统品类如彩电2024年销售额1271亿元较峰值回落 冰箱2025年首次出现-5.3%同比下滑 [3] - 新动能品类干衣机 洗碗机等2024年市场占比达12.2% 指向行业未来突破方向 [3] 三巨头业绩表现 - 美的2025年上半年营收2511.24亿元同比增长15.58% 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 [4] -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收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 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6% [4] - 格力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微降2.46% 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微增1.95% [4] 业务结构差异 - 格力空调业务占总营收78.38% 毛利率33.2%同比微降0.29个百分点 [7] - 美的多元化布局显著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营收220亿元同比增长28.61% 智能建筑科技业务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24.2% [8] - 海尔高端化路线突出 卡萨帝品牌在1.5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冰箱59.2% 空调49.2% 洗衣机90.4% [9] 海外市场布局 - 美的海外营收1072亿元同比增长17.7% 占总营收42.69% 泰国 印度 巴西基地建成推动本地化 [12] - 海尔海外营收790.79亿元同比增长11.66% 占总营收超50% 通过GE Appliances等本土品牌渗透高端市场 [13] - 格力海外营收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占比仅16.78% 与头部企业存在明显差距 [13]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内市场通过场景化 个性化创新挖掘增量 如母婴冰箱 嵌入式厨电 适老化智能设备 [14] - 海外市场需强化本地化运营能力 应对税务合规 汇率波动 贸易政策等风险 [14] - 行业核心竞争力从成本控制转向需求洞察与技术沉淀 价值战成为主要竞争形式 [15]
每经热评︱快递涨价别只“涨费用” 服务提质才是“硬道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7:21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与服务升级 - 广东、浙江等地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启动调价 广东作为重点调价区域 单件快递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 同时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商家反馈快递费每单上涨0.4元 经营成本明显增加[1] - 商家增加的成本大概率会间接转移至消费者 快递涨价不应是最终目的 服务提质才是关键[1] 行业竞争与经营状况 - 快递市场长期存在量价倒挂问题 快递公司采用低价换量竞争策略 业务量持续增长但利润空间未同步提升[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 但快递单票收入逐月下降 多家企业跌破2元大关 增量不增收矛盾突出[1] - 金华(义乌)市、广州市等快递产粮区低价竞争明显 价格与利润空间压缩至接近极限 行业陷入为抢订单而压价 因压价而降质的恶性循环[2] 基层运营与服务质量 - 低价竞争压力通过快递公司总部传导至末端环节 挤压基层网点与一线从业人员生存空间[2] - 部分快递公司以罚代管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导致基层网点利润持续缩水 快递员派费长期难以提升[2] - 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导致服务积极性下降 服务质量滑坡 引发消费者投诉率攀升 形成低价-低质-投诉多的负面循环[2] 政策支持与税务优化 - 监管部门持续关注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 通过依法依规整治推动末端服务质量改善[2]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规 明确快递服务统一按6%税率征收增值税 此前跨区域运输环节有时按9%税率缴纳 新规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为服务提质预留资源空间[3] 行业发展趋势 - 推动重点区域快递价格理性回归 减少非理性低价件量只是表面功夫 真正关键在于让上涨价格与提升服务质量相匹配 实现价质相符[2] - 快递市场陷入卷价格、抢市场困境 本质是长期高度同质化竞争结果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客户[3] - 快递公司需明确责任主体地位 摒弃低价竞争策略 聚焦业务运营优化、运力系统升级、服务模式创新等核心领域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3]
谁杀死了小家电的利润?
犀牛财经· 2025-08-26 04:41
行业整体表现 - 小家电行业经历"宅经济"短暂火热后快速冲高又迅速回落 [2] - 2025年上半年小家电整体零售量13652万台同比下降1.2% [2] - 2023年厨房小家电市场零售额549.3亿元同比下降9.6% 零售量2.65亿台同比下降1.8% [2] - 2024年"618"促销期厨房小家电全品类线上渠道零售额32.8亿元同比下降10.3% [2] 价格竞争态势 - 小家电价格大幅下降 空气炸锅从300多元降至100多元 活动时90多元可包邮 [2] - 300元以下成为吹风机线上主销价格段 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6] - 徕芬创始人表示299元售价仅有40%不到的毛利 被70%左右毛利的对手竞争 [6] - 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企业通过低价抢市场导致利润严重压缩 [5][6] 盈利能力分析 - 2023年小家电行业利润率仅为8.3% [6] - 苏泊尔2024年半年报整体毛利率24.65%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11] - 小熊电器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3.20亿元同比上升10.58%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13.96% [11][12] - 2025年上半年近15%的中小小家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14] 产品同质化问题 - 市场准入门槛低 大小厂家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功能雷同缺乏创新 [4] - 企业简单模仿热门产品 仅通过改外观推新品成本压得极低 [5] - 用户反馈显示产品功能多但常用功能少 与旧款区别不大 [4] - 换新周期长 除非损坏或有新功能否则很少主动购买 [4] 市场竞争格局 - 传统品牌面临互联网品牌、跨界玩家和网红直播间贴牌产品的冲击 [6] - 美的小家电新品迭代速度慢 新款与老款差距不大但价格下降 [14] - 苏泊尔依赖炊具和小型厨房电器 热门品类声量不大传统品类增长乏力 [14] - 小熊电器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高端化尝试未获消费者认可 [15] 企业具体表现 - 小崧科技上半年预亏2800万-3800万元 同比暴跌808%至1062% [16][18] - 苏泊尔分业务数据显示:炊具业务营收68.36亿元毛利率26.99% 电器业务营收153.00亿元毛利率23.79% [9] - 烹饪电器营收86.64亿元同比下降2.57% 食物料理电器营收38.00亿元同比上升9.09% [9] 行业发展趋势 - 小家电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19] - 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重构优势 提供以旧换新、365天只换不修等增值服务 [19] - 推出旧机回收计划 用电炖锅抵扣新机30%价款提升复购率 [19] - 社区家电店推出线上比价线下成交服务 建立用户档案主动提醒保养 [19]
成都车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新京报· 2025-08-22 13:07
行业趋势 - 2025年1-6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年累计10.8%的正增长,1-7月年累计增速10.1% [1] - 中国汽车行业呈现"量稳质升"发展趋势,从"本土市场主导"转向"全球市场布局" [1] - 行业竞争模式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 [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将于8月29日至9月7日在成都西博城举办 [1] - 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个整馆加室外展区 [1] - 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预计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1] - 展品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领域 [1]
快递行业加速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证券日报· 2025-08-20 16:44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份快递行业呈现"量增价跌"局面,申通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 9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 50%,圆通速递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 08%,单票收入同比下降7 20%,韵达控股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 7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3 54%,顺丰控股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9 9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4 02% [1] - 行业正全面迈入既要规模又要利润的新阶段,需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1] - 国家邮政局近期采取多项举措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行为,企业纷纷响应上调单票价格 [1] 企业战略转型 - 申通快递将彻底摒弃"以价换量"模式,推动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转型 [2] - 中通快递认为行业需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用服务品质赢得市场 [2] - 头部企业将加快转向服务与效率竞争,预计1-2年内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 [2] 技术驱动发展 - 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如自动化分拣减少人工误差、大数据优化配送路线降低物流成本 [3] - 数字化管理增强供应链透明度,提升客户体验 [3] - 技术驱动将加速行业整合,具备技术实力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场 [3] 行业生态建设 - 行业面临构建可持续、可平衡产业生态的挑战,需实现商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利益合理分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