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0亿元,同比增长15.0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14.9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30%,主要因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及年终奖增加 [2][24] 业务板块表现 - 存储芯片营收同比增长约9.2%,其中NOR Flash及利基型DRAM实现同比较快增长 [8] - MCU产品营收同比增长接近20%,消费及工业领域是最大营收来源 [9] - 传感器芯片营收同比保持相对平稳 [9] - 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原有模拟芯片收入增长超过4.5倍,叠加收购苏州赛芯的影响 [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NOR Flash产品覆盖512Kb到2Gb容量范围,推出专为1.2V SoC应用打造的双电压供电SPI NOR Flash产品 [11] - 率先实现45nm节点SPI NOR Flash大规模量产,存储密度显著改善 [11] - SLC NAND Flash产品容量覆盖1Gb~8Gb,推出高速QSPI NAND Flash产品 [12] - 利基型DRAM产品包括DDR3L/DDR4/LPDDR4等,8Gb容量DDR4产品市场推广顺利,LPDDR4产品开始贡献营收 [12] - MCU产品已成功量产64大系列、超过700款产品 [12] - 正式推出GD32C231系列入门型MCU,进一步扩充产品阵容 [14] 行业地位与市场机遇 -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在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和MCU领域均排名全球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4] - NOR Flash市场份额约为18.5%,排名全球第二,中国内地第一 [4] - SLC NAND Flash排名全球第八、中国内地第一 [4] - 利基型DRAM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七、中国内地第二 [4] - 受益于海外大厂逐渐淡出利基DRAM市场,公司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5]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启动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事项,2025年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 [15] -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 [15] - 持续拓展汽车市场,车规Flash产品营收同比延续高增,新产品GD32A7系列车规MCU适用于多元电气化车用场景 [9] - 围绕AI的产品布局逐渐深入,光模块产品营收实现良好增长,机器人及服务器电源领域客户拓展稳步推进 [9][13]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报告期内研发支出同比增加7.7% [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085项授权专利,其中2025年新增51项授权专利 [24] -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57.65%,技术人员占比约70.59% [24]
泰凌微筹划购买磐启微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股票下周一停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2:28
收购交易 - 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磐启微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不构成关联交易 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交易对方初步确定为STYLISH TECH LIMITED 上海颂池投资管理中心 上海芯闪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交易对方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1] - 交易处于筹划阶段 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具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 尚需提交董事会 股东会审议并经监管机构批准 [2] 标的公司业务 - 磐启微专注于无线通信技术及物联网芯片设计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5% 拥有专利超130项 涵盖无线通信 射频 SoC等领域关键技术 [1] - 磐启微产品广泛应用于资产管理 室内定位 工业互联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等领域 [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是低功耗无线物联网芯片研发 设计与销售 聚焦低功耗蓝牙 双模蓝牙 Zigbee Matter WiFi等短距无线通信芯片 [2] - 产品应用在电脑外设 智能家居 智能硬件 智能工业系统 智能商业系统等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 同比增长37.72%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274.58% 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2]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需求增长 新客户拓展以及新产品批量出货 各产品线收入均有增加 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 BLE产品线收入亦有较大增长 [2] 产品进展 - 公司推出端侧AI芯片为通用性芯片 可应用于音频 智能家居 医疗等多个领域 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 汽车 模组 游戏 谷歌项目处于小批量阶段 部分项目在设计过程中 [2] 增长驱动 - 未来增长来自原有物联网领域业务如智能遥控器 智能电子价签 智能家居的持续增长 [3] - 面向高端市场的音频业务销售额预计持续高速增长 [3] - 新产品新应用领域带来增长 端侧AI新市场机会今年陆续落地 新WiFi芯片带来新增长 Matter协议在智能家居等领域有良好发展 [3]
狂飙近7%!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创新高!国产AI高光时刻,科创板或迎补涨行情!
新浪基金· 2025-08-22 06:18
科创板AI板块行情表现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单日一度飙涨近7% 刷新上市高点 [1] - 成份股表现突出 云天励飞20CM涨停 寒武纪涨超17% 市值突破5000亿元 金山办公、天准科技等大幅跟涨 [1] - 科创板自4月以来呈现明显滞涨状态 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2] 国产AI产业链发展驱动因素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 V3.1发布 明确支持国产芯片 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1] - 头部国产开源模型对国产芯片的支持 有助于国产算力生态建设 [1] - 出于对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的担忧 国内部分客户对采购英伟达芯片持谨慎态度 [2] - 建议长期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2] AI行业投资逻辑分析 - AI经历3-5月调整与近两个月缓慢抬头 满足再次成为市场主线的两个条件:筹码沉淀到位(拥挤度低位)和长期逻辑持续(算力大周期持续演绎) [2] - 2025陆家嘴论坛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点服务AI等前沿科技企业 [2] - 申万宏源类比消费电子发展路径 指出AI终端换机潮有望复制2010年代智能手机行情 带动产业链估值中枢上移30-50% [2]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 产业化应用周期刚开始 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2] 科创人工智能ETF产品特征 - 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 具备较强国产替代特点 涨跌幅限制20% 具备高弹性特征 [3] - 截至7月底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权重占比近一半 具备较强进攻性 [3] - 标的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成份股为各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 [3] - 端云融合是AI发展核心趋势 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3]
DeepSeek V3.1支持国产芯片!自主可控拔地而起!电子ETF(515260)涨超3.5%,单日吸金2377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8-22 02:26
电子ETF表现 - 电子ETF(515260)场内价格盘中上涨超3.5% 现涨3.17% 实时溢价率高达0.55% 显示买盘资金强势 [1] - 电子ETF(515260)昨日吸金2377万元 资金提前进场埋伏 [1] - 电子ETF及其联接基金(012551)被动跟踪电子50指数 重仓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 泛消费电子成份股权重占比43.75% 覆盖计算机设备、光学光电子、元件等领域 [4] 成份股资金流向 - 海光信息股价上涨超16% 主力资金净流入14亿元 寒武纪股价上涨逾11%再创新高 中科曙光股价上涨超8% 主力资金净流入15亿元 盛美上海和中芯国际股价上涨超6%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17亿元 [1] - 中芯国际、中科曙光、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达17亿元、15亿元、14亿元 高居A股吸金榜前四 [1] 行业催化因素 - DeepSeek V3.1发布 支持FP8精度与下一代国产芯片 头部国产开源模型对国产芯片的支持有望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3] - 国际供应链波动背景下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有望加速自主可控 [3] - Meta AI眼镜大会预期9月17日召开 苹果和华为均步入新机季 下半年消费电子板块催化较多 [3] - AI手机、AIPC及AR/VR设备创新将开启换机周期 预计2025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达34% AIPC渗透率快速提升 [3] - 电子景气度获财报验证 AI算力与端侧创新形成β共振 消费电子产业链在AI手机、折叠屏等创新驱动下迎来底部反弹 [3] 投资主线 - 重点关注AI-PCB、半导体自主可控及苹果链三条主线 [3] - 电子ETF全面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印制电路板(PCB)等热门产业 一键布局A股电子核心资产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等 [4]
怒涨4.5%!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继续刷新上市高点!云天励飞20CM涨停,寒武纪涨超10%创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22 02:26
科创人工智能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8月22日场内价格盘中涨超4.5% 收盘涨3.58% 继续刷新上市高点 [1] - 成份股中云天励飞20CM涨停 寒武纪涨超10%创新高 芯原股份涨逾8% 天准科技和云从科技大幅跟涨 [1] - 8月21日ETF盘中放量突破上市高点 单日吸金3634万元 近60日累计吸金9878万元 [1] 行业技术进展与政策支持 - DeepSeek于8月21日发布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1 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和增强智能体能力 使用UE8MO FP8 Scale参数精度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 [3] - 市场传闻5000亿元规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推出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 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和消费领域 [3]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此前打破海外高端算力封锁 DeepSeek-V3.1发布被视为国产AI产业链从跟跑到并跑的转折点 [3] 投资逻辑分析 - 天风证券指出AI满足再次成为市场主线的两个条件:筹码沉淀到位(拥挤度低位)和长期逻辑仍在(算力大周期持续演绎) [4] - 中信证券认为自4月以来明显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因高层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AI等前沿科技企业 [4] - 招商建议长期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因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引发国内客户权衡 [4] - 申万宏源类比消费电子发展路径 指出AI终端换机潮有望复制2010年代智能手机行情 带动产业链估值中枢上移30-50% [4] 行业事件催化 - AI产业下半年迎来密集事件催化:9月苹果秋季发布会、9月3-5日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杭州)、10月28-29日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及11月14-16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展览会(深圳) [5][6] 产业发展阶段与投资机会 - 中信建投认为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 产业化应用周期才开始 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6] - 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中北美链和国产链都值得关注 资本开支会随大模型收入增长而增长 [6] 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 涨跌幅限制20%具备高弹性特征 [6] - 截至7月底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一半 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和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6]
国产AI高光时刻!DeepSeek-V3.1发布,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单日吸金超3600万元,资金买点信号显现?
新浪基金· 2025-08-22 01:14
2、科创板补涨逻辑:2025陆家嘴论坛上,高层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AI等前沿科技 企业。中信证券指出,自今年4月以来明显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3、国产替代逻辑:招商证券表示,出于对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的担忧,国内部分客户对于未来购买英 伟达芯片还会反复权衡。建议长期持续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4、端侧AI大发展逻辑: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终端落地在即,2025年或成为端侧AI硬件换机元年。 申万宏源类比消费电子发展路径,指出AI终端(如AI手机、具身机器人)换机潮有望复制2010年代智 能手机行情,带动产业链估值中枢上移30-50%。 8月21日,DeepSeek-V3.1正式发布。本次升级主要体现为三方面:①混合推理架构:一个模型同时支持 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②更高的思考效率:相比此前版本,DeepSeek-V3.1-Think能在更短时间内给 出答案;③更强的Agent能力:在工具使用与智能体任务中的表现,有较大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弯道超车,打破海外高端算力封锁,奠定了国产AI企业 后来居上的基石。此次,Deep ...
Arm神经技术,打造移动端图形性能新标杆
半导体芯闻· 2025-08-21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Arm通过推出神经技术(Arm Neural Technology)和专用神经加速器,旨在将PC级别的AI图形性能首次引入移动设备,显著提升移动端图形处理能力和AI计算效率,同时通过开放开发套件赋能开发者生态,推动端侧AI图形技术的创新和应用[3][6][10][23] Arm技术发展历程与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移动端图形性能突破,2022年推出光线追踪和可变速率着色功能,2023年引入延迟顶点着色技术,2024年进一步强化性能与功能表现[1] - 近期推出Arm精锐超级分辨率技术(Arm ASR),通过基于着色器的高效算法为现有移动设备提供高质量优化升级[1] - 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提升计算着色器性能来增强GPU的AI能力,并积极布局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挑战[3] Arm神经技术核心创新 - 为GPU增添专用神经加速器作为硬件核心组件,针对AI工作负载优化,可紧密集成到GPU着色器核心中实现高效AI计算[7] - 该技术通过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填补移动端高质量AI图形处理的市场空白,使开发者能轻松集成AI技术到图形应用中[6] - 测试数据显示,专用神经加速器可将GPU工作负载减少多达50%,同时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处理速度,使移动设备实现PC或高端游戏主机级别的图形效果[10] - 技术不仅适用于游戏领域,还对神经摄像头工作负载等应用产生实质影响,支持画质优化升级和路径追踪等端侧用例[10] 开发套件与生态赋能 - 同步推出针对神经技术的开放开发套件,包含虚幻引擎插件、Vulkan PC仿真环境、示例代码和文档等资源,帮助开发者快速集成和优化AI图形应用[12] - 通过GitHub和Hugging Face提供完全开放的模型,并推出面向Vulkan的Arm机器学习(ML)扩展,引入专为神经网络推理打造的图管线(Graph Pipeline),使AI能作为图形管线的原生部分整合到移动端渲染[13][14] - 公司选择在硬件上市前发布技术,以鼓励开发者基于该技术进行创新,并已与Enduring Games、网易游戏、Sumo Digital、腾讯游戏和Traverse Research等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神经图形开发套件[12][23] 神经超级采样技术应用 - 作为神经技术的首款应用,神经超级采样(NSS)融合超分辨率技术与AI神经网络,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GPU工作负载[16] - 技术通过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利用AI神经网络预测并补充细节信息实现分辨率提升,能在每帧4ms延迟下将分辨率从540p提升至1080p并接近原生画质效果[18] - 与传统超分辨率技术相比,NSS能消除动态模糊,同时提升图像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在游戏场景中可通过降低GPU负载来提升帧率、增强特效或优化其他性能指标[18] 未来技术规划与行业影响 - 公司计划未来推出神经帧率提升(NFRU)和神经超级采样与降噪(NSSD)等应用,进一步扩展神经技术应用范围[19] - NFRU技术通过分析连续视频帧并利用AI生成中间帧实现帧率翻倍,NSSD技术专注于提升实时路径追踪的图像质量,通过减少光线投射数量并利用神经技术填补细节信息来降低计算成本[22] - GPU内置神经加速器将在2026年的Arm GPU产品中实现,搭载该技术的设备预计于2026年底上市,有望推动游戏、元宇宙和其他图形密集型应用领域的视觉体验升级[23][25] - 公司采用全面开放策略,提供重新训练模型所需的完整模型架构、权重参数及工具链,允许开发者针对独特工作负载进行深度适配优化,区别于封闭的桌面端生态[23]
华安证券给予泰凌微买入评级: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成长,端侧AI持续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8:37
公司业绩与评级 - 华安证券给予泰凌微(688591 SH 最新价51 03元)买入评级 [2] -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2] 研发与产品创新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 AI新产品不断推出带来增量 [2] - 公司是低功耗IOT领域最早采用RISC-V架构MCU的芯片公司 积极拥抱开源的RISC-V架构指令集 [2]
泰凌微(688591):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成长,端侧AI持续发力
华安证券· 2025-08-21 08:27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成长:营业收入50,348.98万元(同比+37.72%),归母净利润10,107.64万元(同比+274.58%),扣非净利润9,304.84万元(同比+257.53%)[5] - 盈利水平显著提升:毛利率达50.61%,净利率20.08%(2024年同期7.38%),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经营杠杆效应[6] - 端侧AI与新产品贡献增量:端侧AI芯片销售额达千万元级,蓝牙6.0、WiFi-6多模芯片批量出货,海外收入占比提升[7] - 研发投入持续:完成蓝牙6.0、星闪等芯片量产流片,推出RISC-V架构TLSR9系列(全球首款通过PSA认证的RISC-V芯片)[9][10] 财务预测 - 营收预测:2025/2026/2027年分别为11.86亿元(+40.5%)、15.32亿元(+29.2%)、19.08亿元(+24.5%)[11] - 净利润预测:2025/2026/2027年分别为1.96亿元(+101.6%)、2.91亿元(+48.2%)、3.97亿元(+36.4%)[11] - 估值指标:2025年PE 62.14倍,2026年PE 41.93倍,2027年PE 30.75倍[1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边缘AI支持:自研低功耗AI算法,适配TensorFlow/PyTorch等平台,与大模型平台合作[8] - RISC-V架构优势:指令集开源可控,TLSR9系列具备国际领先的信息安全能力[10] - 多模产品增长:蓝牙、音频、Matter芯片驱动收入,WiFi-6芯片实现批量出货[7]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2个月最高55.06元,最低15.12元,当前收盘价50.68元,总市值122.0亿元[1] - 走势对比:报告期内泰凌微股价涨幅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3]
寒武纪逆市涨超2%,股价续创历史新高!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随市回调,资金迎来逢跌布局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8-21 06:43
市场表现 - 8月21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低,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下跌1.55%,实时成交额4780万元,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交投活跃 [1] - 该ETF盘中放量突破上市高点,频现溢价交易区间,显示买盘资金强势,或有资金进场布局 [1] - 成份股中晶晨股份涨超4%,寒武纪涨逾2%续创历史新高,奥普特、石头科技、新点软件等个股逆市跟涨 [1] 指数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标的指数自4月8日低点至8月20日累计上涨43.45%,跑赢科创50(24.24%)、科创综指(41.38%)及科创芯片(34.20%) [3]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2023年、2024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12.68%、32.36% [4] 投资逻辑 - **市场主线逻辑**:AI经历3-5月调整后满足再次成为主线的条件,包括筹码沉淀到位和长期逻辑(算力大周期持续演绎) [4] - **科创板补涨逻辑**:科创板"1+6"政策及金融支持科创政策推进,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5] - **国产替代逻辑**:因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担忧,建议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5] - **端侧AI发展逻辑**:2025年或为端侧AI硬件换机元年,AI终端换机潮有望复制智能手机行情,带动产业链估值中枢上移30-50% [5] 行业事件与展望 - 下半年AI产业将迎来密集事件催化,包括苹果秋季发布会、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等 [6] - AI端侧应用兴起推动高端芯片国产化需求,科技摩擦背景下有望加速国内AI芯片技术突破 [6]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50%,配置均衡覆盖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