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盛科通信(688702):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把握国产化浪潮,加大高端芯片研发投入
开源证券· 2025-04-29 0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盛科通信作为国内领先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厂商,具备多核心、高交换容量、高端口速率架构设计能力,有望核心受益于AI带来的高速互联网络需求 受下游客户突破节奏影响,下调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新增2027年营收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9/18.86/23.90亿元 伴随网络产品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交换芯片业务有望长期受益,维持“买入”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4月28日,盛科通信当前股价62.86元,一年最高最低为97.68/31.00元,总市值257.73亿元,流通市值126.66亿元,总股本4.10亿股,流通股本2.01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77.65%[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82亿元,同比+4.28%,归母净利润 - 0.6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08亿元;2025Q1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 - 12.30%,归母净利润 - 0.1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37亿元[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9/18.86/23.90亿元(原15.36/20.88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S为18.8/13.7/10.8倍[4] - 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营业收入分别为10.37/10.82/13.69/18.86/23.90亿元,YOY分别为35.2%/4.3%/26.6%/37.7%/2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20/-0.68/-0.77/0.46/1.19亿元,YOY分别为33.6%/-249.5%/-12.2%/159.8%/160.3%等[8] 细分业务情况 - 2024年以太网芯片业务营收8.35亿元,同比+5.54%,毛利率32.22%,同比+3.45pct;以太网交换芯片模组业务营收1.26亿元,同比 - 16.14%,毛利率68.48%,同比+5.52pct;以太网交换机业务营收1.03亿元,同比+14.27%,毛利率60.55%,同比+5.38pct;新增授权许可收入0.09亿元[5]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4.28亿元,同比+36.40%,在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以引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互联为目标,明确高端产品投入决心;加快推进已量产产品的裂变迭代;系列化布局接入级产品[6]
润和软件(300339):智能物联持续深化国产化、智能化战略 生态建设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33.99亿元,同比增长9.43%,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1.64%,扣非净利润8584万元,同比增长53.02% [1] - 2025年一季度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8.09%,归母净利润3120万元,同比增长21.73%,扣非净利润2699万元,同比增长31.24% [1]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40.13/49.45/59.53亿元,对应增速18.07%/23.20%/20.40%,归母净利润2.12/3.33/4.25亿元,同比增长31.37%/57.10%/27.90% [3] 智能物联战略 - 国产化方面打造"端-边-云"国产自主泛工业智联安全数字底座,基于开源鸿蒙HiHopeOS开发行业发行版,基于开源欧拉HopeOS落地服务器,基于星闪技术构建万物智联生态 [1] - 智能化方面拉通昇腾服务器、操作系统至AI平台及大模型工程化,已推出润知、润视、润行大模型产品,金融及电力行业实现垂直行业大模型落地 [1] 金融IT业务 - 金融科技服务覆盖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60家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持牌金融机构,连续多年被IDC评为中国金融IT中坚力量 [2] - 浙江润和云与阿里云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深度合作,打造云原生金融数字化能力,计划向其他业务线延伸拓展 [2] 智慧能源布局 - 2024年推出新能源全景监控、变电远程智能巡视、配电数字孪生系统、虚拟电厂聚合商平台等解决方案 [2] - 拥有超100个应用于电力输电、配电、变电等场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2] OpenHarmony生态建设 - 围绕OpenHarmony+RISC-V+AI+星闪推进华为生态建设,2024年完成23款芯片适配,推出AI算力一体机、AI云桌面、AIBox等多款终端 [3] - 作为国际星闪联盟核心成员,推出面向企业的HH-M01/M02/M03模组、面向开发者的HH-D01/D02/D03/D05开发板及星闪派套件,以及电力/教育/煤炭行业星闪网关产品 [3]
智微智能(001339):智算业务带动利润高增 盈利质量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280.73%,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09.68%,经营性净现金流11.48亿元,同比增长4468.36% [1] - 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41.41%,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去年同期为0.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去年同期为-0.01亿元 [1] - 2025Q1单季度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19.35%,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226.89%,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354.16% [1] 业务结构优化 - 主业修复叠加高盈利能力的智算业务及工业物联网放量,带动整体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同比提升5.02个百分点至16.88% [2] - 智算业务实现收入3.01亿元,毛利率81.89%,工业物联网实现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7.88%,毛利率21.58%,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 [2] - 腾云智算子公司2024年实现利润1.74亿元,为母公司贡献利润8879万元,2025Q1推算为母公司贡献利润近3000万元 [2]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是行业少数能完成"云网边端"一站式硬件的公司,行业终端产品线全面实现AI化升级,AI算力业务已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IDC厂商及国企客户合作,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3] - 国产化方面,公司有望在信创、鸿蒙领域构建新的自主可控增长点,适配OpenHarmony的产品线共计20余款 [3] - 新兴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外延并购与内生发展相结合,关注智能机器人核心控制及部件、各类AI智能硬件相关方向 [3] 业绩展望 - AI算力业务在手订单显著增加,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5/3.51/4.13亿元 [3]
车展对话|安波福杨晓明:推行本土化战略,推进核心物料国产化
贝壳财经· 2025-04-28 13:19
公司动态 - 安波福中国在2023上海车展展示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跨域融合数字基座、AI座舱等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已实现100%国产化 [1] - 公司坚持本土化战略 铜材、塑料粒子本地化率较高 芯片等电子器件国产化率在前两年翻了两番 软件领域成立多个本地研发中心 [7] - 采用"全球资源调配+本土生态绑定"双轨策略 与智驾科技等本土企业合作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8] 行业趋势 - 智能驾驶行业从资本狂热回归理性发展 技术突破难度、法规复杂性和市场接受速度被低估 资本投入趋于谨慎 [4] - 智能驾驶在复杂场景决策算法、高可靠传感器等关键领域遭遇瓶颈 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 [4] - 长期看智能驾驶的安全、便捷与效率仍是交通出行刚需 未来有望从高速/园区场景向全场景拓展 逐步实现高度自动驾驶 [5] 技术发展 - 公司认为系统架构优化、算法成熟及成本降低将推动智能驾驶突破应用边界 [5] - 政策法规完善可减少行业不确定性 严格安全标准将推动技术可靠性提升 淘汰落后企业 [6]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协助中国车企出海 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已通过欧盟认证 并预研新法规帮助跨越技术壁垒 [9] - 通过跨国团队完成数据脱敏与认证 提供可复制的数据运营方案 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制造基地保障供应链稳定 [10]
中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坞内起浮 次年底交船
中国新闻网· 2025-04-28 06:45
邮轮建造进展 - 中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于4月28日完成坞内起浮,转入内装和系统调试阶段 [1] - 整船计划2026年3月30日下水、6月30日试航,2026年底正式交付 [1] 邮轮设计优化 - 花城号中庭区域较首艘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加长17.4米,船体结构和强度标准更高 [3] - 巴伐利亚套房面积增加47%,商店面积达1524平方米,水上乐园面积扩大近50% [3] - 新增光影互动、VR体验等科技项目,优化中庭、商店和水上乐园结构及体验 [3] 建造效率与技术 - 花城号总建造周期较首艘缩短8个月,采用全三维结构设计、替代设计、振动噪声控制技术 [3] - 内装工程国产化率超80%,覆盖基材、家具、装饰天花假梁、隔断、地面材料、艺术灯具 [3] 行业里程碑 - 中国首次在大型邮轮领域开展自主监造,中船邮轮科技派出18人监造团队负责技术审图和现场监造 [4] - 花城号将融入中国最新科技成果和传统文化,定位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4]
科大讯飞(002230):年报点评:在国产化趋势下,公司自主可控大模型的先发优势突显
中原证券· 2025-04-25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科大讯飞,给予“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大讯飞在国产化趋势下,自主可控大模型先发优势突显,保持大模型研发投入同时实现国产算力大模型与主流大模型能力对标,有望在国产算力替代趋势下占先机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全年收入 233.43 亿元,同比增长 18.79%;归母净利润 5.60 亿元,同比下滑 14.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88 亿元,同比增长 59.36%;每股收益 0.24 元 [5]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80.95 亿、333.96 亿、388.98 亿元,增长比率分别为 20.36%、18.87%、16.47%;净利润分别为 12.72 亿、20.93 亿、29.82 亿元,增长比率分别为 127.04%、64.54%、42.52% [8] - 2025 年 1 季度收入 46.58 亿元,增长 27.74%,较 Q4 提升 7.03 PCT,商机 50%以上增长 [8]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 24.95 亿元,创历史新高;年末应收款 146.66 亿元,主要来自政府部门 [8] - 2024 年研发投入 45.80 亿元,同比增长 19.37%,占比 19.6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 13.93%、6.21%、11.79%;员工总计 15551 人,较上年增长 8% [8] 公司业务情况 - 智慧教育业务占比 31%,2024 年同比增长 29.94%,毛利率 54.94%,较上年下降 1.65 PCT [6] - 开放平台业务同比增长 31.33%,下半年毛利率从上半年 41.16%下滑到 - 0.40% [6] - 智能硬件业务同比增长 25.07%,较上年提升 2.72 PCT [6] - 汽车智能网联、医疗、企业 AI 分别增长 42.16%、28.18%、122.56%;运营商、政府端部分业务景气度较弱 [6] 公司大模型情况 - 承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3 年 5 月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2025 年 1 月发布推理模型讯飞星火 X1 [6] - 讯飞星火 X1 在 2025 年 3 月实现数学能力对标 DeepSeek R1 和 OpenAI o1,4 月综合能力对标,参数 70B,较 DeepSeek R1(671B)成本优势明显 [6] - 2023 年 10 月启用“飞星一号”,2024 年 10 月启动“飞星二号”并在 2025 年初投产,和华为昇腾生态建立深入合作 [6] 公司市场表现情况 - 2025Q1 在全国范围内中标 39 个大模型相关应用项目,合同总金额 4.2 亿元,还中标山东省肥城市算力项目,金额 1.59 亿元 [8] - 2024 年在央国企大模型落地成绩第一,中标项目数量和金额断层领先 [6] 公司智能硬件产品情况 - 学习机 T30 Ultra 连续 3 年高端学习机销售额第一 [39] - 智能办公本 Air2 等 2024 年墨水屏品类市场线上及线下出货量排名第一,线下市占率超 80%,2025Q1 收入增速 50% [39] - 翻译机销量同比增长 30%,国内份额第一,海外销量增长 200% [39] - 录音笔连续 7 年在 618、双 11 斩获京东、天猫双平台录音笔品类销售额第一,海外销量同比增长 100% [39] - 助听器在京东、天猫中品牌 TOP3,截止 2024 年底累计销量 14 万台 [39]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1:3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以军工业务为主业,聚焦军工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光电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3] - 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包括歼击机、直升机、火箭、卫星、导弹、舰艇、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 [3] - 公司持续深耕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品市场,已在商业卫星、卫星网络领域实现批量配套,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已批量应用在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 [4][5] 主要产品与技术 - 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业务保持稳定,与五大军工领域客户形成稳定配套关系,确立了在军工线缆领域的领先地位 [6] - 光电组件产品涵盖总线网络、微波射频、光缆线束等系列,已完成自锁单芯和集成多路射频连接器、光电混装和扩束光纤连接器等8大系列连接器产品的研制生产 [7] - 在光电系统集成产业方面,大力拓展嵌入式计算、有源光链路、光电控制和模拟与测试等集成产品,已在各类机载、星载、舰载、车载及电子装备等平台充分应用 [8] - 在网络产业方面,公司拥有FC网络完整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FC网络产品在航空及舰船等军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推出了智能FC节点卡、16G FC交换机等新产品 [9] 经营模式 - 营销模式:构建了以客户经理、技术支持人员以及生产交付人员等组成的区域化服务团队,从技术、产品、质量、响应度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客户 [9] - 科研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开展多领域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0] - 生产模式:采用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模式,MES生产信息化模块已上线运行,实现生产计划在线监控 [11] - 采购模式:秉承高质量、低成本、准交付、合规化的供应链管理原则,与关键物资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的伙伴关系 [1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4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67% [12] - 业绩下滑主要受光电系统和FC产品销售下降、部分产品价格下行结算、产品结构调整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影响 [12] 重要事项 - 公司于2024年2月27日通过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 [14] - 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9月24日期间,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207,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3%,成交总金额35,002,038.90元 [15] - 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2024年5月22日分别通过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上海赛治的议案,截至2024年10月11日已完成吸收合并 [16] - 2025年4月9日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南京信拓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拓展民品业务,注册资本3000万元 [17] - 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通过以债转股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全信轨交增资16,215万元,增资完成后全信轨交注册资本增加至19,715万元 [18] - 公司于2025年2月11日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并聘任了新一届董事会委员、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18]
多位百亿基金经理,最新调仓路径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4-21 08:38
选择加仓科技赛道 2025年一季度,中国权益类资产表现分化,市场热点轮动,情绪好转。A股宽基指数表现一般,AI、机 器人和半导体等相关个股表现活跃;港股表现优异,恒生指数涨幅超1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20%, 部分中概股显著上涨。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科技是一季度最明显的交易主线,加仓科技赛道成为基金经理 的调仓选择。 具体来看,睿远基金基金经理傅鹏博和朱璘透露,今年一季度对基金组合前十大个股进行了调整,布局 了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PCB(印制电路板)概念股,对组合的贡献较为突出,同 时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块的个股配置。医药板块投资上加仓了将人工智能和传统医学结合提升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触达的公司。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郑巍山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领域,配置上依然是半导体产 业链。 【导读】公募基金一季报密集披露,多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4月21日,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多位百亿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曝光。 多位百亿知名基金经理 不过,基金经理对科技板块的操作思路有所分歧。据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也有部分百亿知名基金经理 处于观望阶段。 广发 ...
凯士比2025 MAMMOUTH二期盛大开业
凯士比· 2025-04-08 01:32
公司战略与本土化进展 - 凯士比集团在中国本土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MAMMOUTH二期项目开业标志着大口径蝶阀国产化取得突破[2] - 公司坚持"本土对本土"发展理念,将欧洲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结合,未来将持续引进更多新品壮大常州工厂规模[13][15][16] - MAMMOUTH二期工厂聚焦"中国智造"战略,未来将填补国内超大型阀门制造技术空白,并为海外市场增长打开大门[27][29] 技术能力与市场定位 - 公司传承百年AMRI品牌技术积淀,2023年实现大口径蝶阀技术国产化突破,提升本地制造能力[4][18] - 通过全球制造布局使产品在本地得到优化,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流体解决方案[19][31] - 具备生产超大型阀门能力,彰显泵阀技术百年企业的"硬实力"[27][29] 领导层表态与发展方向 - 执行董事Ralf Kannefass强调公司稳步成长并拓展全球业务,重视与中国共同成长[11][13] - 全球总裁Andreas Laschke肯定国产化团队成果,重申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16] - 北亚区总裁贺钧介绍公司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域的前沿发展,应对逆全球化挑战[18][23] 区域合作与未来规划 - 常州项目发展获得当地政府支持,国产化突破在滨开区战略引领下实现[18] - 将深化MAMMOUTH国产化项目落地,增强产品力及亚洲打包能力,扩展新应用领域[31][33]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高需求响应能力、产品竞争力和交付效率[26][33]
每周股票复盘:苏州科达(603660)可转债转股超2.4亿,海外业务快速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4-04 04:2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报7 13元 较上周下跌6 31% [1] - 本周最高价7 66元(3月24日) 最低价7 1元(3月28日) [1] - 当前总市值37 84亿元 在计算机设备板块排名53/84 两市A股排名3554/5140 [1] 业务规划 - 紧跟数字中国建设和信创产业发展战略 推进产品优化迭代 [1] - 重点提升政府外音视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拓展 [1] - 2023年起海外布局加速 2024年新增两个分支机构并筹划海外智能制造中心 [1] - 预计今明两年海外收入规模将快速提升 [1][5] 技术研发 - 拥有自研高性能计算服务器 GPU服务器等 支持国产化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2] - 开端大模型聚焦公共安全 智能交通 应急管理等垂直行业多模态应用 [2] - 在音视频多模态分析与处理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覆盖云计算平台和私有化部署需求 [2] 行业前景 - 视频会议行业受益于国产化 信息安全及云服务模式兴起 [2] - 安防监控行业受智慧城市 智能化升级 5G无线监控等需求驱动 [2] 国产化优势 - 实现视频会议 监控全系产品国产化 包括硬终端 软终端及平台 [3] - 拥有国密视频会议系列和量子网呈产品 获ISO/IEC 27001认证 [3] 可转债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转股2 45亿元 占发行总量47 42% [3] - 未转股余额2 71亿元 占52 58% 最新转股价6 38元/股 [3] - 2025年Q1新增转股67 9万元 总股本增至5 37亿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