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战略

搜索文档
海底捞再跨界:全国首家面包店开业
36氪· 2025-05-14 09:39
海底捞跨界烘焙战略 - 海底捞旗下新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以高性价比为卖点,60%以上产品定价低于10元,最贵单品不超过30元,显著低于同类网红品牌[6] - 依托海底捞供应链优势,烘焙产品成本较传统烘焙店低25%以上,通过集中采购原料、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实现成本压缩[6] - 烘焙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5614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500亿元,年均增速超9%,具有高频消费与高毛利(50%-75%)特点[7] 红石榴计划多品牌布局 - 海底捞已孵化13个子品牌,覆盖烤肉、炸鸡、麻辣烫等品类,累计开设门店74家,累计贡献收入4.83亿元[4][11] - 通过"管多店"模式培养超100位多管店店长,管理200余家跨品牌门店,采用"师徒制"分润机制实现人才激励[11] - 子品牌如焰请烤肉铺子单店年营收约1000万元,净利润率12%-14%,延续海底捞"体验基因"特色[11] 多品牌战略优劣势分析 - 优势:供应链强整合能力确保低价不低质,服务创新基因可增强用户粘性[8] - 挑战:子品牌间协同性薄弱,烘焙品牌与火锅主业协同有限,部分子品牌盈利水平低于主品牌[14] - 行业背景:餐饮集团多品牌战略成为突破增长瓶颈核心路径,但面临资源分散、品类协同等挑战[16] 餐饮行业多品牌案例 - 王品集团旗下29个品牌覆盖西餐、日料等品类,子品牌存活率超80%[16] - 百胜中国通过供应链协同降低成本,用会员体系赋能咖啡品牌Lavazza、火锅品牌小肥羊[16] - 九毛九部分子品牌因定位模糊被出售,呷哺集团子品牌湊湊翻台率跌至1.5次/天[17]
报 喜 鸟(002154)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09:5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产品涵盖西服、西裤等全品类服饰,各品牌按季节和主题研发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2] - 报喜鸟品牌实施西服第一品牌战略,坚持“西服做全做宽,休闲做准做精”原则 [3] - Woolrich 品牌实行小步快走策略,未来将实施直营、加盟等多元化模式进行全球化布局 [3][9] - 公司坚持服装主业,实施多品牌、全渠道发展战略,旗下有报喜鸟、哈吉斯和宝鸟三个超十亿规模品牌 [3][7] - 公司建立成熟、成长、培育品牌矩阵,不同品牌采取不同经营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7] 经营状况与财务 - 2025 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情况低于公司预期 [2] - 公司人工、折旧摊销、终端运营等费用较为刚性 [3] - 2024 年 9 月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基于推进多品牌战略等目的,但被中小股东否决 [3][8] - 公司于 2025 年 3 月完成 Woolrich 品牌全球(欧洲除外)知识产权收购 [4] - 公司董事会将综合考虑经营、财务等因素制定分红方案 [6][9]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等多种方式与投资者交流互动 [5] -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公平、公正 [5] - 如有增持计划或重大资金支出、融资计划,公司将按法规进行信息披露 [3][4][6][8][9] 市场竞争与发展 - 国内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收购 Woolrich 品牌完善多品牌矩阵,是国际化发展重要一步 [3] - 公司坚持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策略,未来将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品牌发展规划 [9] 其他建议与回应 - 有投资者建议公司推出股东专属折扣活动,公司表示后续若有将及时公告 [4] - 有投资者建议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加强投关团队培训,公司表示重视信息披露并与投资者积极交流 [4][5] - 有投资者批评公司回答像“废话文学”,公司表示会加强内部学习和培训 [7] - 有投资者建议公司引进优秀人才和引入竞争机制,公司称已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8]
回归“一个吉利”:上市未满一年 极氪将被私有化
财经网· 2025-05-13 09:54
收购交易概述 - 吉利计划收购极氪全部已发行股份 实现完全合并 目前持有极氪约65.7%股份 [1] - 私有化价格定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 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9] - 总收购对价约22.4亿美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末吉利汽车现金及等价物超400亿元 收购金额占比不到40% [9] 极氪财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美东时间5月8日收盘 极氪总市值66.24亿美元 低于上市首日近70亿美元市值 大幅低于A轮融资后130亿美元估值 [4] - 2024年总营收759.1亿元 同比增长46.9% 全年净亏损57.91亿元 同比收窄29.9% [6][7] - 2021-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 [6] - 2024年车辆销量55,315.3辆 同比增长63.1% 车辆毛利率15.6%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7] - 2024年毛利率16.4%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经营亏损收窄21% [7] 销量与行业对比 - 2024年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累计销量16.53万辆 仅完成年度71万辆销量目标的23% [8] - 极氪品牌4月销量13,727台 同比下滑15% 环比下滑11% [8] - 同期零跑交付41,039台 小鹏交付35,045台 理想交付33,939台 蔚来交付23,900台 [8] - 相比美股同行 蔚来市值88.94亿美元 理想275.92亿美元 小鹏186.24亿美元 [5] 战略调整与整合 - 私有化是落实《台州宣言》举措 旨在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强化市场竞争力 [4] - 2023年11月极氪与领克合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极氪持股51% 双方砍掉20%重复车型规划 [11] - 极氪聚焦纯电市场 领克侧重混动市场 [11] - 2023年10月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 主攻10-20万元市场 [9] - 2024年1月翼真和雷达品牌并入吉利汽车集团 形成四大品牌矩阵 [11] - 2024年4月剥离电池业务 出售吉利欣旺达股权 整合电池业务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11]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私有化可使极氪摆脱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干扰 提升决策效率 避免美国股票市场规则限制 [5] - 中金公司认为私有化使吉利现金流压力可控 极氪并表将提升新能源业务占比 推动港股估值重构 [9] - 行业专家指出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私有化有助于优化资本配置 充分利用海外市场资源 [12][13] - 吉利控股开启轮值总裁制 首任总裁为CFO戴庆 旨在顺利完成内部合并 降低费用率和提升运营效率 [12]
上美股份(02145):从韩束到多点开花,领先国货集团迈向新征程
东北证券· 2025-05-13 0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美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4][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美股份深耕美妆二十余载,多品牌战略稳步推进,2023 年业绩拐点向上,韩束展现强劲增长势能 [18][25] - 公司业务以多品牌多产品矩阵为特色,韩束丰富管线与扩张渠道同步,一页打通全年龄段儿童护肤,红色小象扩品类及扩人群,一叶子全面焕新,未来将执行 2+2+2+N 品牌战略支撑长远发展 [35][57][70][72][78]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研发及营销相辅相成,构建研产销闭环,研发专注基础创新,营销与时俱进配合渠道及产品策略 [82] - 与同业对比,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ROE 位于行业前列,但销售费用率超可比公司 [102][107]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84.90 亿/102.89 亿/123.07 亿,归母净利润为 10.04 亿/12.50 亿/15.20 亿,对应 PE 为 24 倍/19 倍/16 倍 [4][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美股份:多品牌化妆品行业领导者,持续彰显增长韧性 - 公司概况:2002 年创始人吕义雄涉足化妆品行业,2003 年创立韩束,后陆续推出多个品牌,正筹备打造新品牌完善矩阵;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创始人具绝对控制权,管理层与公司高度绑定 [18][22][23] - 财务分析:2022 年业绩下滑,2023 年随消费场景和供应链恢复及品牌力提升,业绩快速增长;2024 年护肤/彩妆占 87%/11%,线上占比 91%,韩束收入占 82%,子品牌逐步发力;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自 2022 年稳步增长 [25][30][31][33] 公司业务:多品牌多产品矩阵丰富,成就领先国货美妆集团 - 韩束:定位科学抗衰,产品具性价比优势,紧抓短剧风口提高声量,2023 - 2024 年抖音 GMV 高增;未来将丰富产品管线,推进多渠道布局,推出大单品进军天猫渠道,打造次抛矩阵和男士及彩妆产品线 [35][37][38][42][44][47][50][55] - 一页:由知名演员与育儿专家共创,定位敏感肌宝宝护肤,产品获广泛认可,成为公司第二大品牌;2024 年加大推广,布局分年龄产品线,开拓母婴赛道新增长极 [57][60][62] - 红色小象:专注婴童肌肤护理,通过扩品类(推儿童彩妆)及扩人群(从婴童到青少年)延续生命力 [70] - 一叶子:2024 年全面焕新,凸显年轻简约形象,与合资子公司合作有望推动品牌企稳回升 [72] - 品牌矩阵:筹备推出面包超人、NAN beauty、TAZU 等品牌;执行 2+2+2 品牌战略支撑未来 3 年发展,2+2+2+N 品牌矩阵支持未来 5 - 10 年发展 [76][78] 核心优势:研发及营销相辅相成,构建研产销闭环 - 研发为基:2003 年开启自主研发,建设上海及海外双科研中心;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组建超 300 人研发团队;获近 200 项授权专利,发表超 40 篇研究成果,有四大核心专利成分,环六肽 - 9 实现更优抗衰 [83][85][87][90] - 营销为翼:敏锐把握流量风潮,从韩流、电视广告到抖音短剧;重点突破抖音赛道,精准踩中短剧红利;适应环境灵活调整战略,升级产品、渠道及营销策略 [93][97][100] 同业对比 -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为行业正常水平,ROE 位于行业前列;销售费用率超可比公司,其余费用率位于行业平均区间 [102][107]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核心假设:韩束有望保持 20%左右增速,一页延续增长趋势,红色小象进一步恢复,一叶子企稳回升,其他品牌低基数上快速增长 [110][111] - 投资建议: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84.90 亿/102.89 亿/123.07 亿,归母净利润为 10.04 亿/12.50 亿/15.20 亿,对应 PE 为 24 倍/19 倍/16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2]
从美国退市,这个网红车企打响第一枪
盐财经· 2025-05-09 09:51
极氪私有化与吉利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并实现完全合并 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 此举被比喻为"把孩子摁回肚子里"的重大调整[2][4] - 私有化旨在创建统一上市平台 整合极氪资产及资源以提升乘用车业务竞争力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完成交易[4][10] - 极氪2024年总营收759.1亿元(同比增长47%) 汽车销售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63%) 但全年净亏损57.9亿元 2019-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262.23亿元[7][10] 极氪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极氪2021年成立 2024年5月登陆纽交所 市值一度接近70亿美元 成为当年少数成功赴美IPO的中国新能源车企[7] - 2025年前四个月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累计交付16.5万辆 达全年目标71万辆的23% 2025年3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40,715台)[25][26][28] - 极氪001作为首款明星车型仍是销量主力 2025年计划推出三款新车 合并后定位"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二维战略[21][23][25] 吉利集团战略调整背景 - 2024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 明确"一个吉利"战略 要求各业务板块厘清定位 极氪与领克合并是该战略的关键步骤[13][15] - 公司正逐步整合旗下14个汽车品牌 包括几何并入银河、翼真/雷达并入吉利汽车集团、睿蓝整合进"中国星"序列等[15][17]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2022年起被比亚迪反超 不同品牌产品定位重叠(如领克Z10与极氪001)造成内耗[19][20][2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将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极氪等企业提供政策环境支持[11]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整合协同阶段 需通过资源深度融合提升竞争力 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成为未来竞争关键[30] - 极氪退市反映中概股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私有化可使吉利独享其全球化试水成果 避免美股市场不确定性[7][30]
新茶饮资本盛宴:沪上阿姨(02589)首日大涨40%,成蜜雪后人气新星!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03:05
新茶饮行业概况 - 新茶饮行业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最吸引的赛道,多家头部企业接连上市,包括蜜雪冰城、古茗和沪上阿姨 [1] - 蜜雪集团自3月初登陆港股后累计涨幅超140%,古茗自2月中旬上市后累计涨幅超165% [1]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涨幅达40.03%,市值达166.32亿港元,全天成交额5.678亿港元 [1] - 沪上阿姨公开配售孖展申购倍数达3447.33倍,申购额超940亿港元,成为仅次于蜜雪集团的人气茶饮新股 [1][2] 沪上阿姨业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中价现制茶饮领先品牌,截至2024年拥有9176间门店,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门店总数位列中国前五大现制茶饮品牌 [2]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分别为5307家、7789家和9176家,对应GMV分别为60.68亿元、97.32亿元和107.36亿元 [2] - 公司99.7%的营收来自加盟店,截至2024年底拥有9152间加盟门店和24间自营门店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6.7%提升至2024年的31.3% [7] 供应链与下沉市场布局 - 公司已构建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8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和15个前置冷链仓库的供应链网络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占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GMV的45.4%,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2.8% [3] - 沪上阿姨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0.4%,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7.5%、20.7%和21.4% [6] 多品牌战略 - 核心品牌"沪上阿姨"定价7-22元,主打鲜果茶和多料奶茶 [6] - "沪咖"品牌定价13-23元,切入咖啡赛道 [6] - "轻享版"品牌定价2-12元,锁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6] - 多品牌矩阵实现了从高端到平价的全消费层级覆盖 [6][7] 行业前景与公司优势 - 到2030年中国66%的个人消费增量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3] - 公司通过下沉市场布局避开了高线城市竞争,卡位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 [6] -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稳健的经营策略使公司成为新茶饮行业最具成长潜质的标的 [7]
歌力思:海外加速调整致使业绩承压,2025年轻装上阵-20250502
国盛证券· 2025-05-02 0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亏损3.1亿元,剔除一次性费用等因素后约为0.3亿元;2025Q1收入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 [1][2] - 国内核心品牌领先行业,海外业务拖累报表,公司加快海外业务清理步伐,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3][5] - 公司多品牌战略清晰,国内成长品牌渠道规模稳步扩张,有望带动业务收入中长期领先行业 [4] - 现金流及存货管理基本正常,2024年末和2025Q1末存货分别同比下降12.3%和15.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亿元和0.7亿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亏损3.1亿元;毛利率67.4%,同比下降0.4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9.4%/1.7%,同比分别提升3.9/1.1/1.1pct;净利率-8.4%,同比下降14.0pct [1] - 2024Q4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3.3亿元 [1] - 2025Q1收入6.9亿元,同比下降8%(剔除Edhardy出表差异后可比口径同增1.5%);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40%;毛利率65.7%,同比下降1.6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8.4%/7.4%/-1.1%,同比分别提升1.5pct、下降0.5pct和2.7pct;净利率8.2%,同比提升2.3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2.61/3.15亿元,对应2025年PE为14倍 [5] 分地区情况 - 国内市场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2025Q1(剔除表表差异后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1%,核心品牌业务收入增速领先行业;海外市场2024年及2025Q1收入及利润拖累报表 [3] 分渠道情况 - 2024年线下/线上收入分别为24.8/5.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4%和增长32.4%;2025Q1分别同比下降14.4%和增长5.5%;毛利率分别为69.2%/63.3%,同比分别下降1.9pct和提升6.9pct [3] 分销售模式情况 - 2024年直营/加盟收入分别为26.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下降21%;2025Q1分别同比下降7.2%和35.3%;毛利率分别为70.0%/55.2%,同比分别下降1.7pct和0.8pct;2024年末门店数量分别为520/141家,分别净增16家/净减少7家 [3] 分品牌情况 - 2024年ELLASSAY/Laurel/IRO/self - portrait品牌销售收入分别为11.6/4.1/6.6/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9%/-9%/+21%;2025Q1同比增速分别为-12%/+13%/-9%/+17%(ELLASSAY品牌剔除制服确认收入时间差异影响后同比基本持平),Edhardy品牌2024年内已出表 [4] - 2024年末ELLASSAY/Laurel/IRO/self - portrait品牌门店数分别为301/94/106/73家,较年初分别增加0/7/-6/+17家 [4] 现金流及存货情况 - 2024年末/2025Q1末存货分别同比下降12.3%/15.9%至8.3/7.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分别减少7.7/37.0天至322.1/298.1天,期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3.84/0.02亿元 [5] - 2024年末/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0.7亿元 [5]
海澜之家寻新增量:携手阿迪加码运动赛道,联手京东打造“奥莱”|鞋服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3:1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09.57亿元同比下降2.65%,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同比下降26.88%,扣非净利润20.15亿元同比下降25.6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1.87亿元同比增长0.16%,归母净利润9.35亿元同比增长5.46% [1] - 主品牌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152.70亿元同比下降7.22%,占总营收72.5% [2][3] 行业对比 - 雅戈尔2024年营收141.88亿元同比增长3.19%,但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降19.41% [1] - 比音勒芬2024年营收40.04亿元同比增长13.24%,归母净利润7.81亿元同比下降14.28% [1] 品牌战略布局 - 获得奥地利HEAD品牌中国区独家授权,并出资2.48亿元控股斯搏兹51%股权,后者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 [2][5][6] - 截至2024年末阿迪达斯授权门店达433家,主打低线城市性价比产品线 [6][7] - 其他品牌2024年营收26.68亿元同比大增32.38%,包含新并表的斯搏兹业务 [3][5] 渠道拓展 - 线上渠道2024年营收44.19亿元同比增长35.63%,占比提升至21.92% [10] - 线下渠道2024年营收157.43亿元同比下降10.02%,占比78.08%,主品牌直营店占比提升至26% [10][11][12] - 与京东合作推出"京东奥莱"新业态,已开设12家线下门店并同步上线电商平台 [8][9] 国际化进展 - 海外市场2024年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30.75%,门店总数达101家覆盖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13] - 2024年新进入马尔代夫和肯尼亚市场 [13] 财务数据 - 主品牌毛利率46.54%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团购定制业务毛利率40.32%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4] - 其他品牌毛利率48.2%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增速(37.66%)高于营收增速(32.38%) [4]
跑鞋赛道拥挤,索康尼独力支撑特步有点难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54
公司业绩表现 - 特步主品牌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实现中单位数同比增长 渠道库存周转约四个月 零售折扣水平维持在七至七五折 [1] - 索康尼品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0% [1] - 索康尼所在专业运动分部2024年收入12.5亿元 同比大涨57.2% 经营溢利增长829.5%至7821万元 [4] - 特步主品牌2024年收入123.27亿元 增速仅3.2% [8][11] 多品牌战略布局 - 公司2019年以2.6亿美元收购盖世威和帕拉丁 并与Wolverine Worldwide成立合资公司运营索康尼和迈乐 [1] - 2023年12月公司继续收购索康尼中国40%知识产权及合资公司剩余权益 2024年5月战略性出售盖世威及帕拉丁业务 [2] - 当前品牌矩阵:特步主品牌(大众运动) 索康尼/迈乐(专业运动) 聚焦跑步细分市场 [2][7]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特步跑鞋定价400-700元区间 部分专业款达1000元 面临高端品牌(如HOKA 昂跑)与性价比品牌(如匹克 鸿星尔克)双向挤压 [7] - 中国跑步市场潜力巨大 核心跑者1亿人 大众跑者3亿人 但品牌竞争激烈 [7] - 索康尼通过三次尝试最终抓住中国高端跑鞋市场风口 借助特步渠道支持实现突破 [4]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2025年2月公司配售9090.9万股(每股5.5港元)并发5亿元可换股债券 筹资9.85亿港元用于发展主品牌及索康尼DTC业务 [8] - 第五个五年规划目标:2025年主品牌收入200亿元(CAGR>23%) 新品牌收入40亿元(CAGR>30%) [11] 发展挑战与瓶颈 - 新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0% 索康尼虽增速快但基数小 迈乐发展滞后 [8][11] - 二级市场对跑步聚焦策略持观望态度 配股公告当日股价下跌8.73% [11] - 相比耐克 阿迪达斯及安踏 李宁 公司产品线单一 品类覆盖不足 [11] 品类拓展尝试 - 已赞助中国三人篮球联赛和WTA网球公开赛 探索篮球/网球品类 [12] - 计划发展索康尼服装及生活休闲产品 但目前消费者更认可其专业功能性 [12]
海澜之家:Q1稳健增长,京东奥莱成新增长引擎-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0.15 元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澜之家 2024 年报及 1Q25 业绩显示,2024 年营收 209.6 亿元(yoy -2.7%),归母净利润 21.6 亿元(yoy -26.9%),1Q25 营收 61.9 亿元(yoy +0.2%),归母净利润 9.4 亿元(yoy +5.5%),增速回正;公司拟派发 24 年末期股息 0.18 元/股,全年分红率达 91.2%,延续高分红政策;公司作为国内男装龙头,稳固主业、加码运动赛道、加快全球化步伐,探索京东奥莱新业态,看好未来发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多品牌、全渠道协同 - 24 年主品牌、海澜团购、其他品牌营收分别同比 -7.2%/-2.5%/+32.4%至 152.7/22.2/26.7 亿元,坚持多品牌战略,布局京东奥莱第二增长曲线 [2] - 24 年线下营收 157.4 亿元,门店 7178 家,直营店占 27.5%;线上营收同比 +35.6%至 44.2 亿元,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 [2] - 24 年海外地区营收同比 +30.8%至 3.55 亿元,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 毛利与费用情况 - 24 年毛利率同比持平为 44.5%;销售费用率同比 +2.9pct 至 23.1%,管理费用率同比 +0.5pct 至 4.9%,研发费用率同比 +0.4pct 至 1.4%,净利 -3.2pct 至 10.4%;1Q25 净利率同比 +0.8pct 至 15.1%,盈利能力环比回升 [3] 存货与资金情况 - 24 年存货周转天数同比 +47 天至 330 天,主因斯搏兹并表及 24 暖冬致主品牌冬装存货增加;货币资金同比 -42.9%至 67.9 亿元,或因额外中期分红及斯搏兹业务影响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 2025/26 年净利润预测为 27.8/31.1 亿元,引入 2027 年预测值 33.9 亿元;参考 Wind 2025E PE 可比公司一致预期为 17.0x,维持 2025E 17.5x PE,维持目标价 10.15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1,528|20,957|24,327|26,852|30,034| |+/-%|15.98|(2.65)|16.08|10.38|11.8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952|2,159|2,782|3,107|3,388| |+/-%|36.96|(26.88)|28.86|11.69|9.04|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61|0.45|0.58|0.65|0.71| |ROE (%)|18.20|12.66|17.66|19.09|20.19| |PE (倍)|12.80|17.51|13.59|12.17|11.16| |P/B (倍)|2.36|2.26|2.32|2.27|2.16| |EV/EBITDA (倍)|7.95|12.94|7.51|6.51|5.32|[6] 分季度营收拆分 - 各季度营收、成本、毛利、费用率、归母净利润等指标有不同变化,如 2025Q1 营收 6187.0 百万元,同比 +0.2%,归母净利润 935.2 百万元,同比 +5.5% [12][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 (当地币种)|市值(当地币种)|EPS (元) (2025E/2026E/2027E)|PE (倍) (2025E/2026E/2027E)| |----|----|----|----|----|----| |01234 HK|中国利郎|3.78|45|0.45/0.50/0.54|7.9/7.1/6.5| |600177 CH|雅戈尔|7.52|348|0.77/0.86/NA|9.8/8.7/NA| |601566 CH|九牧王|8.98|52|0.41/0.48/NA|22.1/18.7/NA| |TJX US|TJX|127.13|1,420|4.53/4.96/5.45|28.1/25.6/23.3| |平均| - | - | - |1.54/1.70/NA|17.0/15.0/NA|[14]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展示了 2023 - 2027E 各年度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等多方面财务指标及比率变化,如 2025E 营业收入 24,327 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782 百万元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