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掘金港股医药新蓝海,港股通医疗ETF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6-30 03:25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医疗板块爆发式增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0 09%,领跑全球资本市场,远超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6 65%)和沪深300(-0 78%) [1] - 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推动板块增长,包括丙类目录退出机制落地、集采规则优化释放盈利空间、AI医疗大模型加速研发转化等 [1] - 标志性事件包括和铂医药6 7亿美元BD交易、恒瑞医药H股募资130亿港元上市、6月ASCO会议中国专家发言创历史新高等 [1]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 指数覆盖市值创近年新高达到2 21万亿,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总市值比值超35% [2] - 指数优选50家上市公司,聚焦研发与服务领域,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权重均超10%,互联网药店(19 3%)、化学制剂(10 7%)、医疗耗材(9 2%)等具备A股稀缺性 [2] - 医药产品研发相关领域权重高达65 9%,医疗保健服务占比33%,合计覆盖医药产业链近99% [2] - 成分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保持两位数以上(18 68%与17 11%),预期盈利将达千亿以上 [2] - 当前港股医药板块市盈率仅26倍,处于近五年1 15%历史低位,呈现"低估值+高增长"特征 [2] 华夏基金港股通医疗ETF - 华夏基金将于7月4日起发行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代码:52051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1] - 该ETF聚焦研发与服务赛道,覆盖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全产业链,旨在成为布局港股医药黄金赛道的核心工具 [1] - 华夏基金权益指数规模达7479 2亿元(2024年底),非货币ETF规模6587亿元,连续20年保持权益ETF规模行业第一 [2] - 公司以"乐高思维"构建全球指数产品谱系,港股通医疗ETF是其布局全球医疗赛道的重要落子 [4] 华夏基金指数业务 - 2024年华夏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赋能产品创设,构建"研究+服务+策略"指数投资能力体系 [3] - 公司打造从中国到全球的丰富指数产品谱系,覆盖核心宽基、热点行业/主题、商品、境内外市场等 [4] - 代表性产品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均超千亿),以及2024年发行的可选消费ETF、信息技术ETF等细分领域产品 [4]
孩子的财商教育该怎么做:4个阶段,培养孩子理财观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6-28 14:02
财商教育阶段划分 - 0-2岁阶段主要建立客体永久性概念 孩子会意识到看不到的物品仍然存在[7][8][10] - 2-7岁阶段以自我为中心 需培养消费习惯而非储蓄 重点在于理解金钱价值和比价能力[12][15][18][21][22] - 7-11岁阶段逐渐去中心化 具备短期规划能力 可理解复利和投资增值概念 适合开设银行或基金账户展示资金增长[23][26][27][29][30] - 11岁至成年阶段掌握抽象概念和系统思维 能学习价值投资和指数投资 建立财富观和投资观[32][33][35][36] 财商教育实践案例 - 巴菲特6-9岁通过倒卖商品理解差价 10-11岁接触投资领域 12岁首次尝试股票投资[38][40][41][42] - 推荐书籍《小狗钱钱》《蓝筹孩子》《富爸爸穷爸爸》分别对应2-7岁、7-11岁、11岁以上年龄段[43] 家庭财务规划延伸 - 除财商教育外需规划教育金、养老金和财富传承 涉及不同金融工具[47][48][49] 新书推广信息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新增30年数据及房地产收益率分析 论证股票为长期最佳资产[53][54][55] - 该书统计两个世纪各类资产收益 被巴菲特称为"价值连城投资指南" 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图书双榜[51][52][56]
从理财爆雷到AI淘金:90后科技男任帅的指数投资觉醒
新浪基金· 2025-06-28 12:34
华夏基金指数大会专题 - 华夏基金于6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圆桌讨论环节邀请财经内容创作者、基金组合主理人及资深用户分享指数投资心得 [1] - 科技从业者任帅作为90后投资者代表 分享从理财小白到工具派玩家的三年蜕变历程 引发年轻投资者共鸣 [3] 投资者成长路径 - 第一阶段为"存款党"时期 从银行定存转向互联网平台高收益理财产品 曾险些遭遇平台跑路风险 [4] - 第二阶段经历典型股市新手困境 包括追涨杀跌科技股 情绪波动剧烈 信息过载导致亏损 自嘲"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4] 数字化投资方法论 - 使用"红色火箭"小程序分析中证人工智能指数 发现估值处于历史90%分位 PEG>3个股占比30% 从而规避过热板块 [5] - 创新药投资框架包含三维验证:跟踪老龄人口数据与医保政策 实地考察药企临床效果 监测指数研发费用增速连续3季超20% [5] - 建立社区情绪量化系统 当基金讨论区看涨评论超85%或出现清仓式减持帖激增时触发风险预警 [5] 科技投资实战策略 - 采用5%试错仓原则 单赛道仓位不超过总资产5% 如2023年越南市场基金小赚8%后立即止盈 [5] - 科技标的筛选三问:是否解决真实痛点 技术壁垒能否维持3年领先 当前估值透支几年成长性 [5] - 通过历史数据修炼心态 中证科技指数过去5年最大回撤42% 但平均11个月即可收复失地 [5] 长期投资理念 - 强调穿越周期的重要性 认为真正的β收益来自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等人类进步底层动力 [6] - 形成"数据是市场唯一罗盘 理性是时间最强杠杆"的核心认知 完成从"热血韭菜"到理性投资者的转变 [7]
丁颖的20年指数投资进化史:从“糊里糊涂赚钱”到“资产配置达人”
新浪基金· 2025-06-28 12:26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专题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 基金组合主理人、资深用户和小程序使用者分享指数投资历程与策略心得 [1] 投资者丁颖的指数投资历程 - 2006年通过银行渠道买入华夏回报二号 持有2-3年获得60%收益 9万本金赎回15万 [3] - 投资历程横跨三轮牛熊 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 从单一持仓到多元配置 [3] 三阶段进化路径 - 懵懂获利期(2006-2011):通过银行渠道买入基金 对运作原理不了解 靠市场红利赚钱 [4] - 学习探索期(2020-2024):受财经大V影响定投华夏恒生指数基金 累计投入6万元 账户亏损40% [4] - 开窍觉醒期(2024至今):债券仓位降至60%-80% 增加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配置 学会波段操作 [4] 核心投资策略 - 逆向投资哲学:基金公司力推某赛道时减持 关注低估品种如豆粕指数基金 [5] - 风险控制:商品类资产占比控制在5%以内 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 [6] - 资产相关性管理:选择负相关品种 通过涨跌互抵降低组合波动 [7] 投资教训总结 - 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 在下跌通道中暂停或减少投入 [8] - 警惕银行理财经理频繁推荐的基金 往往是见顶信号 [9] - 债券并非绝对安全 需区分债券类型 主投利率债规避风险 [10] 投资实践建议 - 每笔交易前写下买入理由 避免情绪化操作 [12] - 用"80-年龄"法则确定权益类仓位 40岁投资者权益类不超过40% [12] - 从入门书籍开始学习 使用工具实践 逐步构建投资逻辑 [12] 投资认知进化 - 从被动接受市场波动到主动管理投资体验 完成认知迭代与策略进化 [13] - 投资获得感源于认知迭代与策略进化 而非市场馈赠 [13]
视频|华夏基金指数大会圆桌实录:三位投资者的指数投资进阶之路与获得感提升密码
新浪基金· 2025-06-28 12:10
专题:华夏基金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投资坦白局",分享指数投资历程、策略心得与认知蜕变 [1] 一、投资画像:从"小白"到"老手"的多元样本 - 熊思远从捕捉"阿尔法收益"转向指数投资与多元配置,注重通过指数增强产品创造超额收益 [2] - 丁颖用20年时间完成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的转变,持仓从90%债券调整为60%-80%债券+权益类配置 [3] - 任帅从银行定存到互联网理财"踩雷",再到通过基金工具试水科技赛道,逐步建立投资体系 [4] 二、核心策略:指数投资的"攻守之道" - 丁颖采用"逆向择时+动态平衡"策略,商品类资产占比不超过5%,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作为"压舱石" [5] - 熊思远经历四阶段认知迭代,从炒股失败到布局多元资产,如今聚焦中证500指增等超额产品 [6] - 任帅依托科技从业者身份,关注AI、创新药等科技赛道,通过工具辅助小仓位试水热门赛道 [7][8] 三、避坑指南:从教训中提炼的"生存法则" - 警惕"拥挤度陷阱",避免热榜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路演密集的信号 [9] - 拒绝"无脑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下跌通道中可暂停或减少投入 [9] - 行业指数波动远高于宽基,新手最好用5%以内资金试水 [9] 四、给投资者的"一句话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好仓位,忍住挨打的时候,在人声鼎沸时及时止盈" [9] - 熊思远建议"找到一组长期上涨的好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为自己创造持续赚钱的账户" [9] - 任帅鼓励"找到属于自己的'上涨指数',让生活向上冲冲冲" [9] 结语:指数投资的本质 - 指数投资的获得感源于认知升级与策略迭代,借助专业平台工具和产品建立"分散配置+逆向择时+风险可控"的投资框架 [9]
小Lin说、熊思远、丁颖、任帅圆桌讨论:三位投资者的坦白局,手把手教你提升指数投资获得感
新浪基金· 2025-06-28 12:10
华夏基金指数大会核心观点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圆桌讨论环节聚焦指数投资获得感提升路径 [1][3] - 三位不同背景投资者分享从投资血泪史到实战秘笈的完整进化历程 [3] - 成功的指数投资是认知提升与反人性操作的结合体 [13] 投资进化论 - 丁颖20年投资经历分三阶段:2006年糊里糊涂盈利(9万本金赚6万)、2020年转向90%债基配置、2023年主动提升权益仓位至20%-40% [4] - 熊思远从金融科班生的"阿尔法幻觉"转变为构建多元配置组合(美股/A股/黄金/债券/货币各1/5)的"弱者心态" [5] - 任帅代表新一代投资者路径:银行存款→互联网理财→股市→通过华夏"红色火箭"工具学习指数筛选 [5] 实战操作策略 - 买入时机:丁颖通过基金公司力推赛道和平台热销榜判断过热信号,偏爱冷门品种如豆粕ETF [6] - 熊思远利用华夏"红色火箭"查看指数估值分位,在低估区间定投,特别关注市场"唾弃"时刻 [6] - 卖出策略:丁颖采用动态平衡术,在资产接近前高净值时部分赎回转投下跌品种 [7] - 熊思远警惕交易过热信号如基金销售榜单、路演密集度、分析师一致看多 [7] 工具与配置体系 - 信息渠道:熊思远结合专业路演+财经博主+自建数据系统,丁颖关注财经新闻地缘事件和ETF专区新发热度 [7] - 任帅使用行业新闻+专业内容(如"小Lin说")+华夏"红色火箭"数据工具+社区交流 [8] - 丁颖资产配置心法: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如持仓下跌40%底线)、严控单只高风险品种不超过5%、60%-80%底仓配置债基、权益部分全球化分散 [9][10][11][12] 投资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贪婪与恐惧,分次建仓,人声鼎沸时获利了结" [13] - 熊思远建议"找到长期向上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多看华夏好产品" [13] - 任帅提出"找到属于自己的指数,让财富如红色火箭般向上" [13]
接下来,今年如果想回本,下周A股行情很关键了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49
市场风格切换 - 银行、白酒、保险等权重股回调导致资金从防御资产离场 资金转向成长股、科技股等中小创板块 市场风格从防御切换至进攻 [1] - 权重股回调后与其他板块形成平衡 有望推动大盘指数突破3500点 [1][6] - 资金离场后未持币观望 而是流入进攻性筹码 有利于大盘指数上涨 [1] 反弹行情特征 - 当前反弹行情已持续2个多月 预计将延续数月 不同于924行情的快速上涨模式 [6] - 上证指数有望突破前高 若下周加速上涨则暑假可能盘整 9-10月再加速 若震荡上行则暑假继续小涨 [6] - 白酒、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回调是为后续共振拉升做准备 届时将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 [6] 投资策略建议 - 指数投资被套时应按间距补仓 等待大行情回血 避免频繁割肉导致永久性亏损 [3] - 医疗基金持有者经历3年亏损后今年已回本 验证长期持仓策略有效性 [3] - 924行情中坚守双创板块的投资者多数回本 部分筹码实现翻倍收益 [3] 市场情绪与认知 - 当前市场情绪回暖 但部分投资者因恐慌错失反弹机会 [6] - 股市奖励认知、耐心和逻辑 过度精明反而导致亏损 [8] - 历史行情表明 提前离场者易踏空 坚守者最终获得收益 [8] 历史行情参考 - 924行情中大盘指数曾出现连续2天20%涨停 双创板块表现尤为突出 [3] - 长期亏损投资者通过924行情实现回本 验证市场周期性反弹规律 [3][4]
险资“扫货”港股银行股热情不减!港股通金融ETF开盘直拉,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01:54
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 - 平安人寿近期增持62955万股招商银行H股 增持后持股比例突破15% 第三度触发举牌 [1] -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集团及旗下子公司连续增持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等H股 [1] 险资增持银行H股原因 - 险资增持是为响应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适应会计准则切换下的资产负债管理 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1] - 银行行业相对成熟 经营效率高 是分红主力军 险资重点增配并长期持有高股息股票等红利资产 [1] - H股相比A股具有更高股息率和更低估值 港股通金融ETF近12个月股息率815% 高于A股中证银行指数的535% [1] - 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 进一步放大高股息率优势 [1] 长期投资视角 - 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为险资提供持续资金流入 有助于保险资金长期稳健运作 匹配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2] - 个人投资者可考虑通过指数投资工具如港股通金融ETF或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来实现分散风险 [2]
你的硬核理财搭子来了!华兴证券多多金4.0携科技宝、港股宝焕新上线——工具、内容、陪伴三维布局,开启指数投资新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02:44
中国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市场规模已达3.6万亿元,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成为投资者重要工具 [1] - ETF具备透明、便宜、灵活、安全等优势,但超60%个人投资者仍处于"听说过但不会用"阶段 [1] 投教活动与行业合作 - 华兴证券与中信出版联合发起"硬核搭子,邀你做ETF投资行家"投教活动,呼应上交所主题 [1] - 活动结合阅读投教与专业服务,旨在降低ETF投资门槛,推动指数投资普及 [1] - 中信出版发布《这样做,买对ETF》等核心书单,覆盖大咖经典、金融通识、投资实战三大领域 [3][4] 知识服务与内容赋能 - 中信出版通过书籍将专业投资知识转化为大众可理解内容,构建跨行业交流平台 [3] - 《这样做,买对ETF》详细解析ETF家族图谱及定投、网格交易等实战策略 [3] - 出版单位以内容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3] 华兴证券的ETF服务方法论 - 提出工具、内容、陪伴三维方法论:工具矩阵简化复杂策略,内容赋能信息解读,陪伴服务建立投资纪律 [5][6][7] - 多多金APP 4.0推出"帮您选"专区,提供100+动态榜单及可视化排序工具 [6] - "跟我投"专区结合智能定投和主理人带投活动,打破传统"重销轻顾"模式 [7] 科技宝与港股宝功能创新 - 科技宝基于量化模型实时监测科技行业热度,精选30-60只核心科技ETF [9] - 港股宝聚焦跨境资产配置,简化港股投资流程,降低门槛 [9] - 两大工具与科创板指数及港股流动性修复深度绑定,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9]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华兴证券定位"用户型券商",强调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是商业模式护城河 [8] - 多多金APP 4.0升级逻辑为"硬核服务匹配硬核理念",解决投资者实际问题 [10]
创业板指3年5倍再复盘,为什么北证50有望突破3000点!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6-15 11:44
北证50指数当前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自2024年11月8日见顶1391.35点后持续震荡,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于1382.74点,区间跌幅1.86%,最大回撤31.14% [9][10] - 当前市盈率(PE-TTM)达52.41倍,处于历史高位,市场波动性显著高于沪深市场 [1][10] - 日成交额从2024年9月低点38.36亿元攀升至369.3亿元,流动性显著改善 [10] 创业板历史周期类比分析 - 2012-2015年创业板牛市分为五个阶段:单边上涨(+135.4%)、震荡(+6.29%)、加速见顶(+165.29%)、暴跌(-52.26%)和阴跌(-32.62%)[5][7][8][12] - 创业板第二阶段(2013.10-2015.1)与当前北证50相似:中位数市盈率从50.31倍升至59.66倍,新增47家上市公司 [5][10] - 创业板第三阶段成交额峰值达1991亿元,为底部38倍,北证50若同等放大则高点成交额可达1457亿元 [5][13] 北交所市场结构变化 - 上市公司数量从2024年9月的252家增至267家,中位数市值从7.92亿元升至22.53亿元 [10] - 与创业板相比,两者第二阶段特征相似:涨幅均超120%,市盈率均进入50-60倍区间 [10][11] - 当前北证50第二阶段已持续177个交易日,显著短于创业板的504个交易日 [11] 未来市场走势预测 - 预计第二阶段最大回撤30%,第三阶段指数或突破3000点(对应涨幅165.29%)[13] - 新股发行可能加速至每周1-3家,高点成交额或超1000亿元 [13] - 见顶后可能腰斩但不会跌破606点历史低点,类似创业板最终较底部保留113%涨幅 [12][13] 核心投资逻辑 - 北证50波动性显著高于沪深市场,当前机会主要来自市场波动而非基本面价值 [2] - 行情与沪深300高度联动,在政策干预下难现独立单边下跌 [3] - 需动态评估调整与行情终结概率,避免重仓抄底导致利润回吐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