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涨价提振进一步显现
华创证券· 2025-08-08 0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增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 ,“抢出口”与涨价支撑出口超预期,但后续出口放缓压力或逐步体现;进口受涨价推动进一步上行,后续关注内需与进口量价修复弹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关税谈判不确定性下,7月转口贸易再升温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环比-1.1%处于季节性中性,“抢出口”与涨价是出口高增原因 ,7月美国洛杉矶港集装箱进口量加速走高,出口价格强势上涨 [3][12] - 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出口同比下滑至-3.1%,“以价换量”和6月提前抢出口分流需求或是拖累因素 [1][22] - 中间品出口增速继续攀升,五类合计同比+18.6%,下半年美国制造商补库或延续,预计年内中间品仍是出口主要支撑 [1][26] - 电子产品拖累扩大,7月手机、笔记本电脑合计同比-1.3%,对出口贡献度-18.1% [29] - 汽车对出口拉动仍在高位,7月汽车出口金额同比+18.6%,拉动出口增0.6% [1][29] - 分国别来看,7月对美出口同比-21.7%,欧盟同比+9.3%,日本同比+2.5%,美、日增速回落,欧盟增速上升;对东盟出口同比+16.6%,占比下降;对拉丁美洲出口同比+7.7%,占比升至8.3%创2024年8月以来新高,转口贸易升温 [2][34] - 后续短期8月出口可能回踩,中期出口放缓压力将逐步体现,“抢出口”逻辑弱化,美国“抢进口”透支影响后续体现,8月CRB现货价格同比增幅收窄 [3][14] 进口:涨价推动进口进一步上行 - 7月进口金额同比+4.1%,在6月回正基础上进一步上冲,涨价是主要推力,7月CRB现货指数同比涨幅扩大至+5.3%创2025年1月以来新高 [2][38] - 上游大宗品价格改善,进口拖累收窄,7月五类大宗品进口金额合计同比-7.9%,高于6月3.5pct [39] - 中间品增速继续走高,四类中间品进口合计同比+9.5%,拉动进口增1.9% [39] - 下游消费品拖累亦有收窄,三类消费品合计进口同比-15.6%(6月为-21.0%) [39] - 8月CRB涨幅收窄但仍在高位,预计对进口读数有支撑,关注内需与进口量、价的修复弹性 [4]
REITs月度观察:二级市场价格呈现波动趋势,新增2只REITs成功上市-20250808
光大证券· 2025-08-08 0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我国公募REITs一级市场有新上市项目且待上市项目状态更新,二级市场价格波动,不同类型REITs表现分化,成交规模增加,主力净流入总额达19781万元,大宗交易总额环比下降,各地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发行REITs [1][2][41] 各目录总结 一级市场 - 已上市项目:截至2025年7月31日,我国公募REITs产品达70只,发行规模1820.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类发行规模最大,本月2只REITs新上市 [11] - 待上市项目:截至2025年7月31日,19只REITs待上市,其中13只首发、6只待扩募,部分项目状态更新 [14] 二级市场表现 价格走势 - 大类资产层面:7月我国已上市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回报率在主流大类资产中靠后,回报率排序为原油>可转债>A 股>美股>REITs>纯债>黄金 [17] - 底层资产层面:产权类REITs上涨,特许经营权类REITs下跌,消费类REITs涨幅最大,本月回报率为正的是消费类和生态环保类 [20][23] - 单只REIT层面:本月公募REITs涨跌互现,27只上涨、43只下跌,涨幅前三为招商科创REIT、华夏华润商业REIT和博时津开产园REIT [25] 成交规模及换手率 - 底层资产层面:本月公募REITs成交规模增加,生态环保类REITs区间日均换手率领先,月内成交额前三为园区基础设施类、交通基础设施类、消费基础设施类 [28] - 单只REIT层面:本月单只REIT成交规模和换手率分化,成交量前三为华夏合肥高新REIT、创金合信首农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32] 主力净流入及大宗交易情况 - 主力净流入情况:本月主力净流入总额19781万元,市场交易热情下滑,主力净流入额前三的底层资产类型为园区基础设施类、仓储物流类和生态环保类 [33][35] - 大宗交易情况:本月大宗交易总额14.9亿元,环比下降,月内23个交易日有大宗交易,7月10日成交额最高,单只REIT大宗交易成交额前三为华夏华润商业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中金山东高速REIT [4][38] 相关政策 2025年7月各地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发行REITs,如北京支持消费基础设施,河南支持文化和旅游项目等 [41][42]
固定收益部市场日报-20250808
招银国际· 2025-08-08 0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出口虽有反弹但面临诸多逆风,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从2024年的5.9%降至2%,进口增速从1.1%降至0.5%,年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可能从7.15升至7.1 [2][9][10] - 世茂集团在获取CBICL担保债券市场融资方面有所改善,近期待偿压力缓解,未来2 - 3年有一定财务灵活性 [7][8] - 维持对FUTLAN/FTLNHDs的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台市场观点 - 昨日受私有化传闻和项目溢价报道影响,NWDEVL 27 - 31s和NWDEVL Perps分别上涨1.8 - 4.5点和1 - 1.5点;CNH SWIPROs双向资金流平衡,收盘基本不变;太古股份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7%至457.7亿港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2.4%至18.6亿港元;中国房地产债券LNGFOR 27 - 32s/ROADKG 28 - 30s涨跌0.1 - 0.2点;龙湖开始分阶段提前偿还2025年12月到期的离岸银团贷款;ROADKG未能获得债券持有人对五支美元债券条款修订的同意;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0 - 2个基点;澳门博彩债券MPELs/SJMHOLs/MGMCHIs/WYNMACs/SANLTDs/STCITYs/STDCTY涨跌0.1点;永利澳门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持平,美高梅中国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同比下滑1.4%;台湾寿险债券CATLIFs/SHIKON/NSINTW利差扩大1 - 3个基点;日本AT1和保险混合债券上涨约0.25点;软银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1.82万亿日元;韩国市场基本不变,HYNMTR 30s利差收窄1个基点 [1] - 今日早盘,新发行的CNH债券XYDXIV上涨0.5点,其他CNH新发行债券CHGRID/ZZREAL/QDBTTI基本不变;港铁永续债上涨约0.1点;中国投资级债券和泰国BBLTB利差收窄1 - 2个基点,LGENSOs利差扩大1 - 2个基点 [2] - 美国扬基AT1债券继续缓慢上涨;东南亚VEDLN 28 - 33s涨跌0 - 0.2点,VEDL宣布第一季度EBITDA创历史新高;KBANK 31s利差收窄2个基点,BBLTB不变;PETMKs涨跌0 - 2个基点 [3] 昨日表现最佳和最差债券 | 表现类型 | 债券名称 | 价格 | 变化 | | --- | --- | --- | --- | | 最佳 | NWDEVL 8 5/8 02/08/28 | 74.4 | 4.5 | | 最佳 | NWDEVL 5 7/8 06/16/27 | 75.9 | 4.1 | | 最佳 | NWDEVL 4 1/2 05/19/30 | 54.7 | 2.8 | | 最佳 | NWDEVL 4 3/4 01/23/27 | 78.1 | 2.8 | | 最佳 | NWDEVL 4 1/8 07/18/29 | 55.9 | 2.5 | | 最差 | BORLTD 9 1/2 08/07/32 | 97.2 | -0.7 | | 最差 | XIAOMI 4.1 07/14/51 | 78.6 | -0.5 | | 最差 | HCELEC 4.65 12/29/26 | 62.2 | -0.5 | | 最差 | RILIN 6 1/4 10/19/40 | 107.7 | -0.5 | | 最差 | VONTOB 9.48 PERP | 112.3 | -0.4 | [4] 宏观新闻回顾 - 周四标准普尔指数下跌0.08%、道琼斯指数下跌0.5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35%;美国最新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6万,高于市场预期的22.1万;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2/5/10/30年期收益率分别为3.72%、3.79%、4.23%、4.81% [5] 分析员市场观点 - FUTLAN/FTLNHDs为CBICL担保债券的第八期,维持买入评级,FTLNHD 4 5/8 10/15/25早盘上涨0.2点 [2][6] 中国经济 - 中国出口虽对美出口进一步收缩但仍超预期,4月以来东盟和非洲弥补了美国市场损失的129%;汽车和芯片出口保持强劲,船舶、个人电脑和手机出口疲软;进口因人工智能相关需求强劲而反弹,铜矿石、铜产品和集成电路进口量进一步增加,5、6月美国大豆进口迅速反弹;2025年下半年出口面临出口前置的回报效应、潜在25%二次关税、贸易协定后有效关税增加、出口转口40%关税及小额豁免暂停等逆风 [9][10][14] 离岸亚洲新发行债券 - 今日无新发行定价的离岸债券 [16] - 今日无离岸新发行债券处于发行管道 [17] 新闻和市场动态 - 昨日境内发行152支信用债券,金额1480亿元;本月迄今发行501支信用债券,筹资5070亿元,同比增长17.6% [19] - 媒体报道中航计划通过股权重组直接控制中航国际租赁 [19] - 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根据美韩贸易协定将免缴100%美国半导体关税 [19] - 龙湖开始分阶段提前偿还2025年12月到期的93亿港元离岸银团贷款 [19] - 美高梅中国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同比下滑1.4%至49亿港元(约6.22亿美元) [19] - 蒙古矿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综合净亏损1500 - 2500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综合净利润为1.329亿美元 [19] - 新世界发展否认控股股东黑石私有化要约报道 [19] - ORIX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5%至7686亿日元(约52亿美元) [19] - 乐天集团将于2025年11月4日按面值提前赎回168亿日元的RAKUTN 1.81 11/04/55债券 [19] - 路劲未能获得所有系列债券持有人对同意征求的同意 [19] - 软银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1.8万亿日元(约124亿美元) [19] - 永利澳门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2%至8.835亿美元 [19]
信用债月度观察:发行规模环比减少,信用利差小幅收窄-20250808
光大证券· 2025-08-08 0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我国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减少,信用利差小幅收窄;城投债发行量和成交量环比、同比均有减少,产业债发行量环比减少但同比增长且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用债发行与到期情况 信用债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存量信用债余额30.3万亿元;7月信用债发行12171.95亿元,环比减少7.53%;总偿还额8798.06亿元,净融资3373.89亿元 [1][9] 城投债 -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存量城投债余额15.32万亿元;7月发行量4194.07亿元,环比减少12.56%,同比减少15.65%;净融资额17.01亿元 [1][10] - 分区域来看,7月江苏省城投债发行量第一,达748.05亿元;甘肃省、海南省和黑龙江省发行规模较小;青海省和辽宁省无发行 [13] - 7月上海市、广东省和河北省发行量较上月增长较多;湖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减少较多 [15] - 7月广东省和上海市净融资额数值较大;江苏省和湖南省净融资为负且绝对值较大 [17] - 7月AAA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量占比36.68%;AA+级占比46.46%;AA级占比16.75% [18] 产业债 -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存量产业债余额14.98万亿元;7月发行量7977.89亿元,环比减少4.54%,同比增长5.38%;净融资额3356.88亿元 [1][19] - 分行业来看,7月公用事业发行量位列第一,达2149.15亿元;非银金融业等行业发行量超300亿元 [23] - 7月公用事业、非银金融业等行业净融资额较大 [23] - 7月AAA级产业主体债券发行量占比90.55%;AA+级占比7.95%;AA级占比1.15% [27] 信用债到期情况 城投债 - 假设回售日在2025年7月31日之后的城投债将于回售日100%回售,2025年8 - 12月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和四川省到期规模均高于1300亿元 [27] 产业债 - 假设回售日在2025年7月31日之后的产业债将于回售日100%回售,2025年8 - 12月公用事业、非银金融业等行业到期规模均高于2000亿元 [31] 信用债成交与利差 信用债成交情况 城投债 - 2025年7月,我国城投债成交量10100.12亿元,环比和同比均减少;换手率6.59% [2][34] 产业债 - 2025年7月,我国产业债成交量16991.76亿元,环比和同比均增长;换手率11.34% [2][36] 信用债利差情况 城投债 - 2025年7月,我国各等级城投的城投债信用利差较上月收窄;AAA级平均信用利差45bp,收窄4bp;AA+级平均信用利差55bp,收窄3bp;AA级平均信用利差69bp,收窄2bp [2][36] - 分区域来看,7月AAA级中云南省、陕西省和辽宁省利差较大;大部分省级地区利差收窄,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收窄幅度较大 [41] - 7月AA+级中甘肃省、青海省和陕西省利差较高;各省级地区利差涨跌互现,云南省和辽宁省收窄幅度较大 [41] - 7月AA级中天津市、陕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利差较大;各省级地区利差涨跌互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天津市和山东省收窄幅度较大,陕西省走阔幅度较大 [41] 产业债 - 2025年7月,我国各等级产业主体的信用债信用利差较上月收窄;AAA级平均信用利差45bp,收窄4bp;AA+级平均信用利差67bp,收窄5bp;AA级平均信用利差70bp,收窄5bp [43][44] - 分行业来看,7月AAA级中钢铁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利差较大;各行业利差涨跌互现,食品饮料业、化工业等行业收窄幅度较大,家用电器业和通信业走阔幅度较大 [45] - 7月AA+级中纺织服装业、钢铁业和家用电器业利差较高;各行业利差涨跌互现,化工业、传媒业和建筑材料业收窄幅度最大,钢铁业走阔幅度最大 [45] - 7月AA级中电子业、建筑材料业和农林牧渔业利差较大;各行业利差涨跌互现,非银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计算机业收窄幅度较大,商业贸易业走阔幅度较大 [45]
可转债周报:待发转债格局如何?-20250808
长江证券· 2025-08-08 05: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 年 7 月 28 日 - 2025 年 8 月 2 日)转债市场结构分化加剧,指数小幅承压,中盘风格跌幅居前,风险偏好边际回落 [2][5] - 市场风格向成长倾斜,科技与医药主题带动相关转债活跃,电力设备、电子等制造业板块资金关注度提升,博弈性品种表现亮眼 [2][5] - 估值端延续结构性调整,中低价区间修复动能仍在,高价区间承压 [2][5] - 一级市场供给节奏稳定,赎回与下修事件较多,博弈情绪升温 [2][5] - 建议关注具备基本面支撑、估值安全边际与流动性保障的个券,灵活应对风格轮动与市场波动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待发转债格局如何 - 待发可转债共 75 只,拟募资 1082 亿元,银行、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板块为主要发行来源,占比近六成,银行平均规模 72.5 亿元领先,电子、电力设备数量居前 [13] - 已进入交易所阶段的 33 只待发转债中,银行规模占比 43%,银行、公用事业、建筑装饰等行业单只转债平均规模相对较大 [13] - 电子、机械、计算机等成长类板块平均规模多在 5 亿 - 10 亿元区间,体现成长型企业再融资需求 [13] - 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行业推进进度慢,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板块发行落地预期强,制造业板块融资意愿强、项目推进快 [15] - 基础化工、电子、通信等行业发行转债后资产负债率提升大,促转股动力强,传统高杠杆行业变动幅度有限 [15]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权益主题周度回顾 - 科技与医药主题领涨,光模块(CPO)指数涨 8.3%,成交额 2631.3 亿元,首板非 ST 指数、打板指数等涨超 7%,医药集采指数和新冠特效药指数分别涨 6.7%和 6.1% [23] - 科技领域结构分化,通信金股指数和 ChatGPT 指数分别涨 6.1%和 5.8%,低空经济指数与小米汽车指数分别跌 0.2%和 0.3%,人形机器人指数跌 1.6% [23] - 新能源产业链主题普遍承压,固态电池指数和光伏指数分别跌 2.1%和 1.4% [23] 转债周度回顾 - 转债市场阶段性承压,成交热度回落,资金风险偏好收敛,风格切换至防御类品种 [25] - 估值整体压缩,市价结构分化,高价区间承压,低价转债估值修复,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25][27] - 医药、电力设备等稳健方向获资金青睐,个券表现分化,涨幅居前标的多由强势正股驱动,呈现主题博弈与中长久期特征 [27]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回调,医药类板块仍为当周主线 - 主要股指普遍承压,上证指数跌 0.9%,深证成指跌 1.6%,创业板指跌 0.7%,科创类中小盘股票相对抗跌,沪深 300 指数领跌,跌 1.8%,科创 50 指数与上周持平 [29] - 市场主力资金净流出加剧,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 1.8 万亿元,与上周持平,五个交易日均资金净流出,主力资金日均净流出 291.4 亿元,较上周增加 44.0 亿元 [29] 分行业整体走强,成长类板块相对占优 - 医药科技类板块表现较强,医药生物板块涨 2.7%领涨,通信、电子板块分别涨 2.4%和 1.7%,消费板块分化,周期类板块普遍回调,银行板块跌 1.0%,非银金融板块跌 3.0% [34] - 市场资金向医药科技板块集中,电子板块日均成交额 2319.1 亿元居首,医药生物板块日均成交额 1945.9 亿元,计算机板块日均成交额 1617.5 亿元,有色金属、电力设备与机械设备板块资金流出显著 [35] - 市场板块拥挤度分化,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等板块拥挤特征显著,消费类板块资金配置意愿低迷,周期类板块热度回落 [38] 转债市场延续走强,中盘转债表现居前 - 可转债市场整体承压,各主要指数下跌,中盘转债领跌,小盘转债相对抗跌,中证转债指数跌 1.4%,万得可转债中盘指数跌 1.6%,大盘指数跌 1.5%,小盘转债跌 0.7% [44] - 转债市场成交活跃度回落,日均成交额约 824.4 亿元,环比下降 34.1 亿元,资金情绪趋谨慎 [44] - 按平价区间划分,转债市场估值整体压缩,各区间均下跌;按市价区间划分,转债估值分化,中低价个券韧性强,高价区间估值承压,低价转债溢价率估值修复 [46][48] - 当周转债市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收于 25.0%,较上周五下行约 2.2pct,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49] - 当周转债中位数震荡下行,由 127.7 元降至 125.6 元,环比下降 1.6%,转债中位数高于历史 75%分位数,市场交投情绪高但风险偏好边际收缩 [50][54] - 分板块转债行情整体走弱,7 个行业上涨,传媒、医药生物板块涨幅超 1%,煤炭领跌,医药生物、建筑材料与电力设备板块日均成交额前三,资金集中度提升 [57] - 个券普遍承压,科技与周期类板块表现较好,区间涨跌幅大于等于 0 的可转债数量占比 22.0%,涨幅居前转债多由正股驱动,呈现高弹性与主题博弈偏好,跌幅居前转债受制于正股 [58][59] 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1 只转债上市,为伯 25 转债 [66] - 11 家上市企业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1 家同意注册,2 家上市委通过,2 家交易所受理,2 家股东大会通过,4 家董事会预案阶段 [67] - 发行进度在交易所受理及之后阶段的存量项目已披露总规模达 500.5 亿元 [68] 当周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4 只转债预计触发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3.7 [73][75] - 8 只转债公告不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3.4 [74][75] - 2 只转债提议下修,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1.3 [76][75] 当周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8 只转债预计触发赎回 [78][80] - 7 只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79][80] - 3 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81][80]
固收周报:此次增值税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20250808
甬兴证券· 2025-08-08 05: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利率债方面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央行净投放资金银行间和交易所资金价格整体下行利率债一级市场发行和净融资额可观国债和国开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期限利差收窄 [1][14][30] - 信用债方面2025年07月28日 - 2025年08月03日期间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量环比减少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本周暂无企业信用债出现违约 [2][42][54] - 大类资产方面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欧美和亚太股指下行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多数走弱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 [2][55][61] - 投资建议方面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利率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或对债券基金产生多方面影响后续可留意新老利率债调整后的相关配置机会此次税收政策有利于引导市场结构优化和资金流向信用债市场 [3][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 流动性观察 - 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央行开展285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2043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口径下净投放8087.00亿元 [14] - 银行间资金价格整体下行DR001下行20.35BP至1.3139%DR007下行22.81BP至1.4242% [1][14] - 交易所资金价格整体下行隔夜GC001下行7.10BP至1.3420%GC007下行15.80BP至1.4790% [14] 一级市场发行 - 2025年07月28日 - 2025年08月03日期间利率债一级市场发行6724.35亿元到期债券总偿还量1191.78亿元净融资额为5532.57亿元 [24] - 发行品种方面国债募集资金1802.6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募集资金15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较前期减少募集资金3371.75亿元 [24] 二级市场交易 - 国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下行1.01BP、3.26BP、3.62BP、2.02BP、2.65BP至1.3734%、1.4451%、1.5686%、1.6724%、1.7059%10Y - 1Y期限利差从34.89BP收窄至33.25BP [1][30] - 国开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下行2.52BP、3.50BP、3.20BP、3.47BP、4.64BP至1.4967%、1.6400%、1.6677%、1.7908%、1.7612%10Y - 1Y期限利差从28.57BP收窄至26.45BP [31] 信用债 一级市场发行 - 2025年07月28日 - 2025年08月03日期间信用债一级市场新发行610只发行规模共计6680.86亿元环比减少5407.15亿元净融资额为163.26亿元 [2][42] - 按债券发行种类分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只数占比最大为33.33%中期票据发行额占信用债比重最高 [44] - 按债券评级分类AAA级发行规模为1763.00亿元占总发行量62.66%AA级以下及未统计的信用债发行331.45亿元占信用债总发行量11.78% [44] - 期限方面信用债发行主要以5 - 10年为主 [44] - 按行业分类金融业发行只数最多发行规模为1065.98亿元占信用债总发行额37.95% [44] 二级市场交易 - 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AA - 评级的1年期下行幅度最大为6.94BP [2][52] - 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AA - 评级的3年期下行幅度最大为6.98BP [52] 一周信用违约事件回顾 - 2025年07月28日 - 2025年08月03日期间暂无企业信用债出现违约 [54] 大类资产周观察 欧美股指下行 - 美三大股指下行道指周跌2.92%标普500指数周跌2.36%纳指周跌2.17%分别收于43588.58、6238.01、20650.13点 [2][55] - 欧洲三大股指下行德国DAX指数周跌3.27%法国CAC40指数周跌3.68%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57%分别收于23425.97、7546.16、9068.58点 [55] - 亚太方面股指下行日经225指数周跌1.58%上证指数周跌0.94%韩国综指周跌2.40%俄罗斯指数周跌2.55%分别收于40799.60、3559.95、3119.41、1069.82点 [55] 美债收益率下行 - 2025年07月25日 - 2025年08月01日期间1、3、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2.00BP、19.00BP、18.00BP、18.00BP、17.00BP至3.87%、3.67%、3.77%、3.97%、4.23%10Y - 1Y期限变动5.00BP至36.00BP [57] 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多数走弱 - 美元指数周涨1.04% [2] - 英镑兑美元周跌1.18%报1.3279欧元兑美元周跌1.32%报1.1586美元兑日元周跌0.19%报147.3950美元兑人民币周涨0.11%报7.1496 [59] 周内原油黄金价格上涨 - 黄金价格方面COMEX黄金期货价格周涨0.93%收于3360.10美元/盎司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周涨0.10%收于3346.85美元/盎司 [61][63] - 原油价格方面布伦特原油价格周涨1.80%收于69.67美元/桶WTI原油价格周涨3.33%收于67.33美元/桶 [63] 投资建议 - 此次增值税政策调整或对债券基金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直接收益被压缩短期市场波动或加大债基投资策略调整等 [3][65] - 后续可留意新老利率债调整后的相关配置机会此次税收政策有利于引导市场结构优化引导资金流向信用债市场 [3][65]
25H1,纯债基金“大落大起”
华西证券· 2025-08-08 0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上半年纯债基金规模增长近千亿但业绩不及过往同期,信用中长债基收益表现突出,固收+成市场新宠;各类型债基规模表现分化,指数型基金增长超季节性,中长债基金风格轮动,短债与中短债基金结束连续三季度规模缩减 [1][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上半年,纯债基金规模增长近千亿 - 大风大浪之中,信用中长债基收益表现突出:2025上半年债券市场行情波动大,一季度债市承压,纯债基金收益中枢大幅回落;二季度债市震荡走强,纯债基金单季收益中枢转正;全市场纯债基金上半年收益中位数为0.76%,不及往年同期;信用风格产品在震荡行情中更吃香,中长期信用债基收益中枢达1.00% [11][14] - 纯债基金扩容受阻,固收+成为市场新宠:纯债基金总规模由24年末的9.50万亿元增至25年中的9.59万亿元,增幅仅938亿元;同期固收+基金总规模上升2569亿元至1.48万亿元;2025上半年纯债基金“市场份额”环比下滑近2个百分点 [18] - 头部管理人规模多增长:2025上半年67家管理人规模正增长,占比39%,16家增幅破百亿,28家超50亿元;21家头部机构中14家上半年规模净增长,增长集中在二季度;指数型债券基金取代中长债基金成管理人债基板块发力重心,二季度规模增长较快的15家管理人中,指数型债基新增规模占比超50% [23][28] 分类型来看,指数型基金规模增长明显超季节性 - 指数债基:信用类爆发式增长,利率类迎来修复:一季度指数型债基规模缩减926亿元,二季度大幅净增3083亿元,增量创2019年以来单季最高;信用债类指数基金单季规模净增约2200亿元,占比从12%跃升至24%;政金债类指数基金规模回升552亿元,占比从71%下滑至60%;头部管理人存量规模以利率债为主,增量转向信用债 [33][40] - 中长债基金:均衡和利率风格规模增长,而信用风格下滑:中长债基金市场上半年先抑后扬,一季度规模下滑3946亿元,二季度反弹2751亿元但未收复失地;上半年内部风格轮动,一季度资金涌入信用风格产品,二季度均衡和利率风格增长,信用风格萎缩;风格切换主要是存量基金主动调整持仓结构的结果;头部格局稳固,二季度规模增长“百花齐放” [48][50] - 短债与中短债基金: 结束连续三季度规模缩减:2025年二季度短债与中短债基金规模反弹,结束连续三季度下降趋势;短债基金规模环比增长17.1%至5455亿元,中短债基金规模环比增长18.5%至6005亿元;嘉实、长城和易方达基金二季度短债及中短债产品合计规模净增长居前;绩优与信用风格是二季度规模高增长基金的两大特征 [59][63] 附录:基金分类方法 每个季度基金名单筛选从特定初始基金开始,剔除不满足存续时间、持仓和风格条件的基金;中短债与短债基金根据产品全称、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和重仓券加权久期分类;中长债基金根据债券持仓情况贴风格标签 [67]
债基2025年Q2季报分析:从2025Q2季报看利率债基变化
华源证券· 2025-08-07 2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阶段性全面看多债市,看好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及资本债、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利率债基资产总值达3.6万亿元为23Q1以来最高,主动和被动型分别为2.4万亿和1.2万亿元,较25Q1分别增加0.07万亿和0.13万亿元 [2] - 25Q2利率债基主要配债券规模约3.5万亿元占比97.28%,其次现金规模约0.03万亿元占比0.91%,较上季分别增0.30pct和0.17pct [2] - 25Q2主动型利率债基重仓券小幅增配国债,政金债、国债等规模占比分别为90.3%、8.1%等,较Q1国债占比增2.0pct、政金债减2.7pct [2] - 25Q2利率债基大幅增配长久期债券,主动型更积极拉长久期,重仓国债平均久期升至9.34年,基于重仓券测算的久期从3.32年升至3.95年 [2] - 利率债基收益率整体回升,25Q2平均年化收益率从25Q1的 - 1.69%回升5.65pct至3.96%,25H1信用债基年化收益率1.92%高于利率债基1.10% [2] - 25Q2受经济、政策等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后低位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使利率债基规模仅小幅增长,配置倾向长久期债券 [2] - 7月下旬债市调整,8月10Y国债收益率或回1.65%左右,5Y国股二级到1.9%以下,当前债市利空少,阶段性全面看多债市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基规模与资产配置 - 25Q2利率债基资产总值3.6万亿元为23Q1以来最高,主动和被动型较25Q1分别增0.07万亿和0.13万亿元 [2] - 25Q2利率债基主要配债券和现金,规模占比较上季分别增0.30pct和0.17pct,主动型利率债基债券和现金配置比例较上季分别增0.11pct和0.25pct [2] 主动型利率债基重仓券配置 - 25Q2主动型利率债基政金债、国债等规模占比分别为90.3%、8.1%等,较Q1略微增配国债、减配政金债 [2] - 25Q2主动型利率债基增配发行期限10年以上债券,30年国债在重仓国债中规模占比从11.4%升至27.1% [2] 利率债基久期变化 - 从25Q1至25Q2,基于重仓券测算的利率债基久期从3.32年升至3.95年,主动型利率债基重仓券平均久期大幅提高 [2] 利率债基收益率情况 - 利率债基25Q2平均年化收益率从25Q1的 - 1.69%回升5.65pct至3.96%,信用债基从 - 0.22%回升4.35pct至4.13%,25H1信用债基年化收益率高于利率债基 [2] 25Q2利率债基投资策略变化 - 受经济、政策等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后低位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使利率债基规模仅小幅增长,配置倾向长久期债券 [2] 投资建议 - 7月下旬债市调整,8月10Y国债收益率或回1.65%左右,5Y国股二级到1.9%以下,阶段性全面看多债市,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及资本债等 [2]
债市阿尔法追踪:7 月:超长债显著下跌
国信证券· 2025-08-07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全部行业信用债下跌,平均净价涨跌幅为 -0.11%,不存在明显的α;10年期以上国债存在负α;商业银行次级债不存在α [1][2][10] - 7月债市普遍下跌,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债中高久期品种收益率上行显著 [11] - 7月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平均涨跌幅领先其他类别公募债券基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品种收益率全景 - 7月利率债收益率大多上行,国债、国开债和地方政府债收益率平均上行5BP、5BP和3BP [11] - 7月高久期信用债品种收益率上行显著,20年期、隐含评级AAA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上行14BP [11] - 截至7月31日,利率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水平相对偏高,多数品种近三年分位升至15%以上;3年以下信用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水平相对较低,中长期限品种历史分位水平较高 [15] 行业阿尔法追踪 - 7月全部行业信用债下跌,交运、城投、建筑行业债券净价跌幅靠前,地产债净价跌幅最小 [1][17] - 7月AA+等级地产债存在明显负α,公众企业地产债存在明显正α;涨幅靠前个券为龙湖和绿城债券,跌幅靠前为广州合景债券 [20] - 7月全部区域城投债下跌,广西地区城投债跌幅最显著;AA - 城投债存在负α [26] - 7月民企金融债净价下跌显著,AA+评级金融债净价跌幅低于AAA和AA等级;涨幅靠前个券有24无锡新创PPN001、23产融09,跌幅靠前为24国新控股MTN001B [28] 期限阿尔法追踪 - 7月10年期以上国债存在负α,下跌0.95%,跌幅超其他期限和利率债品种,原因是久期杠杆高和收益率上行幅度高 [2][36] - 7月长期债券中,超长信用债23三峡K2跌幅靠前,月涨跌幅为 -1.77% [40] 次级阿尔法追踪 - 7月商业银行次级债不存在α,保险公司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跌幅相近且高于商业银行债 [2][42] - 7月保险公司债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总体高于商业银行普通债 [42] 7月公募债券基金排行榜 - 7月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平均涨跌幅为0.86%领先,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为0.25%,短期纯债基金为0.09%,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 -0.03% [2] - 列出了7月中长期纯债型、短期纯债型、混合债券型一级和二级基金涨幅前五的基金 [56][57][58][59]
固收深度报告20250807:债券增值税新规实施,对信用债及二永债有何影响?
东吴证券· 2025-08-07 1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新规或缩小债券税收差异、统一税收制度、增加政府税收,还可能是投资需求端税收优惠减少信号,减少节奏受资产品类成熟度和宏观经济及财政收入增速影响 [1][2] - 新规使利率债配置性价比下降,信用债相对优势凸显,自营部门信用债与其他债券利差收窄约10BP,信用债相对价值提升5 - 15BP,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提升3 - 10BP,新规对信用债长期影响有限,市场情绪影响配置择时 [3][5] - 对不同金融机构,公募基金投债优势放大,吸引资金流入信用债市场;自营部门或增加信用债配置;资管机构可能委外投资并增加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仓位 [6] - 短期内银行二永债老券收益率下行,可攫取10BP以内利差空间,长期影响较小;对不同金融机构,公募基金有配置动机;自营部门倾向增配;资管机构采取“缩短久期 + 挖掘个券”策略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增值税调整政策解读 - 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普通自营机构和资管产品分别按6%和3%税率征收,此前免征 [1] - 新规目的一是缩小债券税收差异、统一税收制度、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二是增加政府税收、缓解财政压力 [2] - 恢复征收增值税或预示投资需求端税收优惠减少,减少节奏受资产品类成熟度和宏观经济及财政收入增速影响 [2] 债券增值税新规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 影响逻辑与幅度测算 - 新规未直接影响信用债税后利息收入,但利率债失去免税优势后,信用债相对比价优势凸显,城投债、产业债等配置价值增加 [19][20] - 以银行自营部门为例,新规后自营部门信用债与其他债券利差收窄约10BP,自营部门信用债相对价值提升5 - 15BP,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提升3 - 10BP [20] - 新规后新发利率债发行成本上升,信用债较国债信用利差中枢或下行,相对配置价值或低于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新规吸引配置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资金转投信用债概率更高,市场情绪影响配置择时 [21][5] 对不同金融机构影响 - 公募基金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率升至3%,但投债优势仍在且放大,吸引资金流入,为信用债细分品种带来交易增量 [6] - 自营部门增值税率升至6%,税负增加,未来可能增加信用债配置,关注城投债和产业债 [6] - 资管机构增值税率升至3%,可能委外投资获取免税优势,在合适时点增加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仓位 [6] 债券增值税新规对银行二永债市场的影响 影响逻辑与幅度测算 - 新规使新发银行二永债利息收入征税,老券免税优势使二级市场收券需求增加,收益率下行,5年期二级资本债(AAA - )和永续债(AAA - )调整后收益率分别下行11.07BP和11.44BP,可攫取10BP以内利差空间 [7] - 长期来看,银行二永债风险权重高、收益低,机构倾向交易获取价差收益,新规影响有限 [7] 对不同金融机构影响 - 公募基金虽利息收入需缴3%增值税,但税收优势扩大,有配置高流动性二永债动机,通过信用债ETF提升组合流动性 [8] - 自营部门利息收入需缴6%增值税,倾向增配流动性好的银行二永债,可能加大委外投资力度 [8] - 资管机构利息收入需缴3%增值税,影响可控,采取“缩短久期 + 挖掘个券”策略,优先配置高评级、短久期城农商行二永债,交易中长久期国股大行二永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