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有望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2025年9月FOMC会议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9-18 07:57
美联储政策行动 - 美联储在连续五次暂停后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00%至4.25%[2] - 点阵图显示2025年底利率预测从3.9%下调至3.6%,预示年内还有两次降息[14] - 对2026年和2027年利率中值分别下调20个基点和30个基点[14] 市场反应 -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6%,标普500指数跌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3%[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个基点至4.06%,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个基点至3.52%[4] - 美元指数收于97[4] 经济数据背景 - 5月和6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至2万人以下[5] - 截至2025年3月底的12个月非农数据下修91.1万人[5] - 7月非农就业跌至7.3万人[5] 政策展望 - CME FedWatch显示市场预计10月和12月降息概率均超80%[18][19] - 核心服务价格环比增速从7月的0.4%降至8月的0.3%[21] - 劳动参与率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职位空缺率仍处历史高位[24]
海外观察:2025年9月美国FOMC会议:降息落地,后续还有多少空间?
东海证券· 2025-09-18 07:57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9月FOMC会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4.00%-4.25%区间[2] - 点阵图中位数显示2025年内或有50个基点的进一步降息空间[2] - 通过泰勒规则测算,美联储后续或有7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但考虑到通胀压力,实际降息50个基点更为合理[2][3] 经济预测更新 - 2025年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1.6%,2026年和2027年分别上调0.2和0.1个百分点[2] - 2025年PCE通胀预测维持在3.0%,但2026年PCE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2] - 2025年失业率预测维持在4.5%,2026年和2027年失业率均下调0.1个百分点[2] 政策声明变化 - FOMC声明中将劳动力市场描述从“保持稳健”改为“就业增长放缓”,并新增“失业率已经增高”的表述[2] - 美联储维持当前缩表进程不变[2] 内部意见分歧 - 点阵图显示9位官员支持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6位支持不降息,1位支持降息125个基点[2] - 仅有2位官员支持折中的再降息25个基点方案[2] 通胀与经济风险 - 美国上中下游行业库存增速在三季度转正回升,可能对通胀带来上行压力[8][9] - 红皮书数据显示零售价格存在进一步上升压力[8] - 供给冲击和需求回暖同时出现,可能限制美联储大幅降息的空间[2][3] 市场反应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收涨5个基点至3.55%,美元指数和美股在鲍威尔发布会后出现逆转[3] - 鲍威尔否定外界对50个基点降息的猜想,强调数据主导和美联储独立性[2][3]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18





华宝证券· 2025-09-18 07:47
股票异常波动与退市风险 - *ST天茂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1] - 紫天退处于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剩余11个交易日[1] - 吉视传媒公告严重异常波动[1] - 多家*ST公司(如*ST东通、*ST宇顺、*ST高鸿等)发布可能强制退市或终止上市风险提示[4] 可转债动态 - 应流股份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6] - 多只可转债(如瑞达转债、长集转债、万孚转债等)发布转股价格调整公告,生效日期集中在9月18日至24日[6] - 宏辉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18日[6] - 多只可转债(如铜陵定02、景23转债、三羊转债等)发布赎回登记公告,日期分布在9月29日至10月27日[6] 债券回售与摘牌 - 禾丰转债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18日[6] - 多只债券(如22粤科02、22海旅01、20苏高投等)发布回售登记期公告,日期集中在9月22日至29日[6] - 22藏城发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18日[8] - 多只债券(如22厦城01、22招金02、20大宁02等)发布提前摘牌公告,日期分布在9月25日至29日[8] 港股通权益提示 - 信义能源、信义玻璃、信义光能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23日[8] - 港华智慧能源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26日[8]
2025年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美联储开启预防式降息周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8 07:20
美联储政策调整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至4%-4.25%区间[3][5][6] - 点阵图显示2025年内预计共降息3次(75个基点),2026年和2027年各降息1次[3][6][8] - 预防式降息总幅度预计为75-100个基点,参考历史周期(1995/1998/2019/2024)[3][13] 经济预测更新 - 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1.4%上调至1.6%,2026年从1.6%上调至1.8%[3][8] - 2026年PCE通胀预测从2.4%上调至2.6%,核心PCE从2.4%上调至2.6%[3][8] - 2026年失业率预测从4.5%微降至4.4%[3][8] 市场影响预期 - 10年期美债利率预计2025年底降至3.8%-4.0%(较前期高点下降约27个基点)[3][15] - 美元指数短期下跌1.8%(从98.4262至96.6434),后续预计震荡[3][16] - 美股科技、地产、银行及中小盘板块获降息支撑[3][16] 风险提示 - 关税可能导致通胀超预期上行并引发螺旋式通胀循环[3][17] - 潜在政治制裁或加剧经济下行风险[3][17]
9月FOMC:降息25bp,上调降息预测
华泰证券· 2025-09-18 06:18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4%-4.25%[2] - 点阵图指示2025年内将再降息50个基点[2] - 公司预计联储年内降息次数从2次上调至3次,即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6] 经济预测更新 - 2025年Q4实际GDP同比增速上调0.2个百分点至1.6%[5] - 2026年核心PCE同比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5] - 2026年失业率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2027年下调0.1个百分点至4.3%[5] 市场反应与风险 - 2025年累计降息预期维持69个基点,2026年累计降息预期收窄3个基点至71个基点[2] - 风险提示包括关税对通胀传导超预期及就业市场走弱速度超预期[7]
集运日报:班轮公司大幅下调运价节前货量堪忧近月合约跌幅明显不建议继续加仓设置好止损-20250918
新世纪期货· 2025-09-18 06:09
运价指数表现 -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综合指数为903.32点,较上期下跌11.71%[2]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为1440.24点,较上期下跌8.1%[2] -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欧洲航线为729.42点,较上期下跌14.78%[2]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美西航线为1349.84点,较上期上涨37.7%[2] -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美西航线为1216.14点,较上期下跌9.13%[2]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综合指数为1398.11点,较上期下跌46.33点[2]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综合指数为1125.30点,较上期下跌2.1%[2] 宏观经济指标 - 欧元区8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1.1,连续三个月改善并创2024年5月以来最高[2] -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3] - 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53.3,至39个月高点[3] 市场动态与策略 - 主力合约2510收盘1109.7,跌幅为6.72%,成交量4.35万手,持仓量4.96万手[4] - 班轮公司大幅下调现货运价,节前货量无明显增加,悲观情绪上涨[4] - 中美关税谈判无实质性进展,关税问题呈现边际化效应[4] - 建议轻仓参与或观望,设置好止损,不建议扛单[4]
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点评与展望:美联储重启降息,但未来政策路径依然复杂
东方金诚· 2025-09-18 05:56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降至4.00%-4.25%,降幅25个基点,为年内首次降息[2] - 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美联储预计2025年共降息三次,较上次预测增加一次,2026年再降息一次[2] - 点阵图显示19名票委中9人预计年内再降息两次,6人预计年内不再降息,1人预计全年降息150个基点[2][9] 经济数据与就业市场 - 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远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4.3%,近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大幅降低至3.5万左右[7]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非农数据大幅下修91.1万人,创历史最大修正幅度[7] - 美联储将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1.4%上调至1.6%,同时下调明后年失业率预期[8] 通胀与政策权衡 - 关税仅贡献0.3-0.4个百分点的核心PCE通胀,传导过程比预期更慢幅度更小[3][7] - 美联储上调明后年PCE通胀预期,预计2028年通胀达到目标2%[2][8] - 鲍威尔将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决策",强调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降息50个基点未得到广泛支持[3][10] 政策展望与不确定性 - 预防式降息整体幅度预计维持在75-100个基点,与1990年代以来四轮预防式降息总体幅度一致[12] - 2026年政策路径依赖经济数据与政治周期互动,连续降息需要满足经济显著衰退或通胀持续回落至2%附近的条件[12][13] - 政治干预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冲击有限,法律保护和多票委决策机制制约总统权力[14]
美联储9月如期降息,年内或还有两次降息
浦银国际· 2025-09-18 05:18
美联储降息预测与政策调整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为2025年首次降息[1] - 浦银国际预测美联储年内还将降息50个基点(10月与12月各25个基点),全年降幅达75个基点(此前预测为50个基点)[1][3] - 点阵图显示19位委员中10位支持年内至少再降息两次(50个基点)[3] 经济指标预测更新 - 美联储上调2025年GDP预测0.2个百分点至1.6%,2026年上调0.2个百分点至1.8%[1][3] - 维持2025年失业率预测4.5%不变,下调2026年失业率预测0.1个百分点至4.4%[1] - 上调2026年PCE通胀预测0.2个百分点至2.6%,核心PCE同步上调至2.6%[2][3] 劳动力市场与通胀风险 - 美联储声明新增对就业市场下行风险的关注,指出"新增就业放缓,失业率上升但仍处低位"[1] - 关税对核心PCE通胀的贡献为0.3-0.4个百分点,但影响可能为一次性[2] - 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超预期,缓解经济衰退担忧[1][4] 政策立场与风险提示 - 鲍威尔强调降息为"风险管理"类型,政策无预设路径且逐次会议决策[3] - 风险包括降息过快引发再通胀、过慢导致衰退,以及地缘政治与关税战升级[3]
我国房企信用风险、债务重组与相关建议
中国银行· 2025-09-18 05:18
行业融资与债务压力 - 2025年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销售额同比下降7.3%[6] - 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微增0.2%,但利用外资下降11.5%,自筹资金下降8.9%[6] - 2025年1-7月6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量2413.79亿元,同比减少26.6%[6] - 2025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达525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为偿债高峰约1574亿元[20] - 头部房企如万科短期债务达1582.8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48倍[21] 债务重组趋势与工具 - 境外债务重组呈现削债比例提高(如碧桂园方案削债超70%)、展期延长(最长11.5年)、票息降低(加权平均利率从6%降至2%)等特征[26][28] - 债转股成为主流化债工具,如融创近百亿美元境外债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案[30] - 资产代币化创新案例涌现,如绿地香港项目通过代币化7天内回笼资金12亿港元[33] - 境内债务重组仍以展期为主,但部分企业如融创二次重组尝试削债,比例上限达57%[34][36] - 金科股份债务重整方案采用股权+信托+现金方式,普通债权综合清偿率22.36%[40] 多方协同与政策建议 - 建议金融机构通过共益债、重组类置换债券等工具加大纾困力度,并探索资产代币化应用[46][48] - 政府需减免重组税费、提供专项再贷款,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重组效率[49][50]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第6期:兑现降息预期,否认降息周期
华创证券· 2025-09-18 04:42
美联储政策调整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4.25%-4.5%降至4%-4.25%[2][4] - 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次数从2次升至3次,2026年和2027年降息次数均保持1次不变[2][6] - 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维持在3%[6] 经济预期变化 - 2025年GDP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1.6%,2026年GDP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1.8%[2][6] - 2026年核心PCE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2][6] - 2026年失业率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2027年失业率预期下调至4.3%[6][7] 政策逻辑与风险评估 - 美联储强调降息源于就业下行风险上升,但否认开启降息周期[2][5][7] - 此次降息被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非系统性经济下行信号[8] - 高关税向通胀传导力度减弱,但家庭消费和失业率仍显韧性[7][9] 资产配置影响 - 投资者风险定价或转向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及欧元区宏观经济风险[2][10] - 美元或美债利率触底反弹可能压制非美资产估值,尤其新兴市场股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