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公司(TSM)

搜索文档
台积电受冲击,美国取消大陆工厂出货豁免,股价短线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15
核心事件 - 美国商务部撤销台积电在中国大陆工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豁免资格 导致其南京工厂需为每批进口货物单独申请许可证 显著增加供应链复杂性和运营成本 [1] - 该政策同步适用于三星电子 SK海力士和英特尔在中国大陆的工厂 表明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限制持续收紧 [2] - 美国商务部预计每年需额外处理约1000份出口许可证申请 旨在遏制中国大陆高端半导体技术发展 [4] 公司影响 - 台积电南京工厂虽非最先进制程 但承担大量成熟制程订单 服务国际知名客户 若供应受阻将波及全球芯片厂商生产布局 [8] - 公司市值已达万亿美元级别 超越特斯拉和伯克希尔·哈撒韦 受益于AI和高端芯片需求井喷 与英伟达 苹果 AMD等企业深度合作 [4] - 台积电面临两难境地:美国是主要技术和设备来源 中国大陆市场是重要利润和产能支撑 任何政策变动都可能使其陷入被动 [6] 行业动态 - 全球半导体产业地缘政治风险显著攀升 美国半导体管控措施自特朗普政府时期持续加强 例如对英伟达H20处理器实施临时禁令 [6] - 2025年时间节点与美国收紧政策相关 正值全球AI和半导体竞赛白热化 各国争夺芯片制造制高点 [8] - 政策风险加剧导致企业估值波动增大 风险溢价攀升使机构投资者趋保守 产业链上下游周期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10] 战略背景 - 美国在国家安全与产业利益间权衡 既要限制中国大陆技术进步 又需维持美国科技公司的国际市场 导致政策反复博弈 [6] - 事件反映美国对中国大陆科技产业崛起的焦虑 半导体产业链"去风险化"成为大国战略博弈产物 技术自主与国家安全成企业生存关键议题 [12][15] - 业内虽预料到美国收紧管控 但实施节奏超预期 后续可能波及更多企业 [13]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芯世相· 2025-09-06 01:0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通过技术控制和政策限制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日本和韩国先后成为其技术附庸 面临发展困境 [5][12][22] - 台积电通过纯代工模式改变产业成本结构 成为全球芯片制造关键环节 但同样受美国政策制约 [19][20][22] - 韩国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设备和中国市场 在美中博弈中陷入被动 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24][27][31] - 中国半导体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 正在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31] 历史背景与产业格局演变 - 日本半导体产业在1980年代全球份额超48% 通过改进美国技术实现DRAM良品率反超 [6] - 1985年《美日半导体协议》强制日本芯片涨价100% 结合《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半导体份额十年内减半 [12][13] - 韩国19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三星支付300万美元获得美光DRAM授权)和外资入股(IBM技术出售时华尔街资本占三星外资53%)起步半导体产业 [12] - 韩国DRAM市场份额从1980年代不足5%跃升至1990年代中期30%以上 三星1996年量产1GB DRAM [13] 台积电的产业角色 - 台积电1988年通过提升良率从50%至80%获得英特尔代工订单 创立纯代工模式 [17][19] - 代工模式取代传统IDM模式 为高通、英伟达、苹果等企业节省成本并提升芯片品质 [19] - 2020年美国禁止台积电为华为代工7nm芯片 2025年限制扩展至16nm及以下制程 [22] 韩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 韩国半导体占全球市场14%份额 DRAM和NAND闪存领域全球占比超50% [24] - 韩国技术设备依赖美国企业: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提供超七成技术占比 [24][27] - 2020年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占比35% 存储芯片对华依赖度达42% 2024年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仍维持33.3% [27] - 2023年美国延长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设备供应豁免 但禁止EUV光刻机在华使用 [27] 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展 - 华为通过昇腾910B芯片3D堆叠技术在14nm制程实现近4nm性能 [31] - 长江存储232层Xtacking 3.0架构NAND芯片量产 首次在存储领域获得定价权 [31] - 上海微电子SSX800系列光刻机实现28nm制程国产化 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 [31] 地缘经济影响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3280.8亿美元 占韩国外贸总额21%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7] - 韩国GDP从1969年76.76亿美元增长至1.86万亿美元 增幅242倍 但半导体产业仍受制于美国技术控制 [23][31]
高通CEO坦言英特尔芯片生产技术尚未达标
格隆汇APP· 2025-09-05 22:42
行业合作动态 - 高通首席执行官表示英特尔当前生产技术未达到手机处理器制造商供应商标准[1] - 高通若英特尔提升制造工艺以生产更高能效芯片会考虑与其合作[1] - 高通将继续与现有代工厂台积电和三星电子保持合作[1] 企业战略布局 - 高通作为芯片设计企业采用外包生产模式与业内多数公司相同[1] - 英特尔正试图通过吸引高通等外部客户来扭转颓势同时维持自主芯片制造业务[1]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博通涨超9%,中概指数涨1.16%
格隆汇APP· 2025-09-05 22:24
美股指数表现 - 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0.48% 周累计下跌0.32% [1] - 标普500指数单日下跌0.32% 周累计上涨0.33% [1]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单日微跌0.03% 周累计上涨1.14% [1] 科技巨头股价变动 - 英伟达下跌2.70% 微软下跌2.55% 亚马逊下跌1.42% [1] - 苹果微跌0.04% Meta Platforms上涨0.51% [1] - 谷歌A类股上涨1.16%连续数日创收盘历史新高 [1] - 特斯拉显著上涨3.64% AMD大幅下跌6.58% [1] 半导体板块走势 - 博通大涨超9% 美光科技涨超5% 台积电ADR上涨3.49% [1] - 芯片股多数上涨 [1] 其他重点企业 - 礼来制药下跌2.11% 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下跌1.41% [1] 中概股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16%至7942.23点 周累计上涨0.38% [1] - 房多多暴涨32% 百度与阿里巴巴涨幅超3% 京东上涨1.5% [1] - 网易、拼多多、百胜中国涨幅不超过0.8% [1] - 新东方微跌0.1% 理想汽车跌1.3% 蔚来下跌3% [1]
TSM vs. ASML: Which Semiconductor Stock Has Better Upside Potential?
ZACKS· 2025-09-05 14:00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 专注于先进制程技术[1] - ASML是全球唯一提供极紫外光刻(EUV)系统的公司 在半导体价值链中具有垄断地位[7] - 两家公司都是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芯片生产的关键参与者[2] 台积电业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至300.7亿美元 每股收益增长61%至2.47美元[4] - AI相关收入在2024年增长三倍 预计2025年将再翻一番[5] -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达到380-420亿美元 较2024年的298亿美元大幅增加[5] - 已进入3纳米量产阶段 2纳米制程即将推出[3] - 成为NVIDIA、Marvell和博通等公司AI加速器的首选制造合作伙伴[4] - 2025年和2026年收入预计分别增长35.9%和14.5%[6] ASML财务表现与面临挑战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23% 每股收益增长47%[8] - 管理层对2026年增长前景表示不确定 无法确认能否实现增长[9] - 美国对中国关税政策(包括232条款审查)影响客户资本支出时间表[10] - 2025年收入预计增长23.8% 但2026年可能下降0.9%[11] - 客户犹豫和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导致2025年底至2026年订单和收入确认延迟[10] 盈利增长预期对比 - ASML的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增长35.3%和0.7%[12] - 台积电的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增长39.6%和11.6%[13][14] - 台积电的盈利增长预期显著高于ASML[13] 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年初至今台积电股价上涨19.1% ASML上涨8.7%[15] - ASML远期市盈率为26.52倍 高于台积电的22.18倍[16] - 尽管股价上涨且盈利增长预期更高 台积电估值仍然合理[16] 投资前景总结 - 台积电在短期盈利稳定性和估值吸引力方面具有优势[18] - ASML凭借无可替代的光刻技术保持长期竞争力[18] - 台积电的增长前景更加明确且估值更具吸引力[18]
Open AI首颗芯片要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9-05 10:29
核心观点 - OpenAI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AI芯片 旨在降低对NVIDIA GPU的依赖 优化AI模型推理性能与成本效益 [1] - 芯片由博通合作设计 台积电3纳米制程制造 合作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目标处理GPT-4及未来模型计算需求 [1][2] - 自研芯片动机包括应对AI运算瓶颈 削减NVIDIA主导地位 缓解供应链压力 并维持Open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领先优势 [2] 技术合作与制造 - 芯片开发由前Google工程师Richard Ho领导 团队包含前Google TPU开发人员 [1] - 选择与博通和台积电合作 避免自建晶圆厂的高成本与冗长时程 [1] - 采用台积电3纳米先进制程进行芯片制造 [1]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可能挑战NVIDIA市场主导地位 OpenAI已开始将AMD芯片整合至基础设施 [2] - 合作有望提升博通在AI芯片市场的地位 [2] - 若芯片验证成功 可能侵蚀NVIDIA定价权 并推动产业类似行动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定位 - 对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OpenAI至关重要 用于应对Google、Meta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压力 [2] - 客制化芯片专注于AI推理任务 而非NVIDIA擅长的密集训练领域 [2] - 合作体现新创公司敏捷性与半导体巨头实力的结合 推动下一波AI发展 [3] 潜在挑战与限制 - 客制化芯片设计存在延迟和性能不足的风险 [2] - 半导体供应链地缘政治紧张 尤其台积电位于台湾带来不确定性 [2] - NVIDIA在CUDA等软件生态系统的既有优势 使OpenAI芯片不会立即颠覆其市场地位 [2]
每周观察 | 2Q25晶圆代工营收创新高;iPhone 17系列出货量预估;2Q25 DRAM营收季增17.1%;AR眼镜出货量
TrendForce集邦· 2025-09-05 08:29
晶圆代工行业 - 2025年第二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达417亿美元 季增14.6%创历史新高[2] - 台积电营收302.39亿美元 季增18.5% 市占率达70.2%稳居行业首位[3] - 中芯国际营收22.09亿美元 季减1.7% 是前十名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企业[3] - 联电营收19.03亿美元 格芯营收16.88亿美元 分别实现8.2%和6.5%的季度增长[3] 智能手机产业链 - iPhone 17系列预计2025年出货量较iPhone 16系列增长3.5% 主要受益于处理器性能与拍摄功能升级[5] - iPhone 17全系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处理器 Pro系列配备12GB LPDDR5X内存[6] - Pro Max顶配版本定价达1699美元 产品线价格带进一步上移[6] DRAM存储器市场 - 2025年第二季DRAM产业营收316.3亿美元 季增17.1%[7] - SK海力士营收122.29亿美元 季增25.8% 市占率提升至38.7%超越三星成为第一[8] - 南亚科技营收3.41亿美元 季增56% 增幅居主要厂商之首[8] 新兴显示技术 - 2025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预计达60万台 Meta等国际品牌加速产品布局[10] - OLEDoS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推动近眼显示市场进入成长新纪元[10][16]
台积电千亿赴美投资,台湾经济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01
投资计划概述 - 台积电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1] - 计划包括新建三座晶圆厂、两座封装设施及一个研发团队中心[3] 行业影响分析 - 特朗普称"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将在美国本土制造"[3] - 投资被视为美国重振芯片制造业的关键举措[3] - 将深化美台合作并打造更具韧性的半导体供应链[5] 市场反应 - 投资计划宣布后台积电股价应声下跌[5] - 岛内民众担忧台湾经济支柱可能被转移[5] 政治层面影响 - 马英九将此称为"重大的安全危机"[5] - 赖清德认为投资能强化美台合作关系[5] - 事件引发对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7] 战略意义 - 台积电被描述为台湾的"科技明珠"和"护台神山"[3][5] - 投资规模被形容为"前所未有的大动作"[3] - 可能成为台湾经济转型的契机[8]
特朗普对芯片业发出最后通牒:不来美国设厂就加征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3:40
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政府将对未在美国设厂的半导体企业出口产品加征关税 具体税率未公布但规模相当可观[1] - 关税豁免条件为企业选择来美建厂 已推进建厂计划或有设厂打算[1] - 政策针对半导体领域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来美国设厂就要被征税"[1] 企业投资动态 - 苹果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本土投资总额提升至6000亿美元[1] - 台积电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均已宣布将在美国投资建设芯片制造工厂[2] 政策背景与实施进展 - 特朗普上月曾表示拟对进口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但豁免已在美国生产或承诺建厂的企业[2] - 关税政策面临法律阻力 下级法院裁定依据1977年应急法案征收的关税无效[2] - 美国政府已请求联邦最高法院迅速受理相关案件以维护关税政策[2] 市场影响层面 - 特朗普关税威胁已导致贸易关系紧张 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并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1] - 科技行业领军企业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逐渐向其政策靠拢[1]
全球要闻:非农报告前夕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花旗看衰英伟达短期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2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 标普500指数涨0.83%至6502.08点创年内第21次收盘新高 道琼斯指数涨0.77%至45621.29点 纳斯达克指数涨0.98%至21707.69点 [1] - 热门科技股普涨 亚马逊大涨4.29% 英特尔涨2.54% Meta涨1.57% 台积电涨1.66% 特斯拉涨1.33% 英伟达涨0.61% 微软涨0.52% 苹果涨0.55% 谷歌A涨0.71% [11] - 超微半导体逆势下跌0.21% [11] 劳动力市场数据 - 美国8月ADP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加5.4万人 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6.8万人 较7月修正值10.4万增幅明显放缓 [3][16] - 美国上周首申失业金人数23.7万 升至6月以来最高水平 超出预期的23万人 [17] - 数据强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市场定价显示降息可能性高达97% [16]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三号人物威廉姆斯暗示支持降息 称若经济发展符合预期 降低利率将是合适的 [6] - 交易员关注晚间非农就业数据 该报告或将拍板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 [6] - 2026年票委Hammack重申不支持9月降息 认为通胀趋势走向错误方向 [18]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签署美日贸易行政令 对几乎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 [9][20] - 日本同意建立5500亿美元投资基金 将美国大米采购量增加75% 每年购买8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20] - 特朗普要求最高法院快速裁决上诉 以推翻下级法院将大多数特朗普推行关税认定为非法的判决 [9] 科技行业动态 - 花旗分析师指出谷歌通过向Meta、OpenAI和甲骨文提供TPU与英伟达展开间接竞争 [12][21] - Meta计划推出定价约800美元的新型智能眼镜 配备集成显示屏和腕部输入装置 [12][22] - OpenAI计划明年上线AI驱动的求职平台"OpenAIJobs Platform" 并推出AI技能认证计划 [23] 大宗商品与外汇 - 国际原油连续第二日走低 WTI原油收跌1.05%至63.3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收跌1.07%至66.88美元/桶 [15][16] - 现货黄金结束七连涨 伦敦金收跌0.31%至3549美元/盎司 现货白银失守41美元/盎司 收跌0.94%至40.686美元/盎司 [15][16] - 美元指数企稳回升0.21%至98.347 [15] 加密货币市场 - 贝莱德旗下比特币ETF IBIT持仓量突破75万枚比特币 价值842亿美元 [24] 全球股市表现 - 欧洲股市涨跌互现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2% 德国DAX指数涨0.74% 法国CAC40指数跌0.27% [12] - 亚洲股市分化 日经225指数涨1.53% 恒生指数跌1.12% 国企指数跌1.25% [12] - 中概股普遍下跌 阿里巴巴跌4.04% 蔚来跌3.09% 小鹏汽车跌2.05% 网易跌1.26% 腾讯控股跌1.0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