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SVA)
icon
搜索文档
科兴生物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北京商报· 2025-09-23 09:38
公告显示,该药品适应症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属儿童专用 药,通过雾化给药,有效成分可以直达病灶,起效更快,相比注射剂,儿童患者无需承受注射的疼痛, 接受度和安全性更高。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实习记者 宋雨盈)9月23日,科兴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科 兴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 疗品种名单。 ...
70家生物医药等企业共同发起“来福倡议”: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08:35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浪潮以前所未有活力重塑产业格局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关键力量 [1]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浪潮中加速崛起 [1] - 生物技术叠加AI技术革命重塑健康诉求并释放巨大发展机遇 [1] - 中国以14亿内需市场为根基确立生物技术全球化战略并进军国际 [1] 合作倡议内容 - 科兴集团与思拓凡 赛默飞 威高 科百特 楚天等70家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共同发起"来福倡议" [1] - 欢迎全球合作伙伴参与中国健康产业发展 共享市场机遇与发展红利 [1] - 倡导中国企业主动拓展国际视野 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将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向世界 [1] - 各方共建联合研发平台 推动技术成果共享 加速缩短产品创新周期 共同抢占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 [1] 大会活动详情 - 14家企业参与大会特展 集中展示生物原材料 实验耗材 实验设备与尖端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与安全解决方案等领域前沿产品与创新成果 [2] - 思拓凡中国总裁 赛默飞中国战略客户部副总裁 威高普瑞总经理 科百特副总裁 楚天科技副总裁及中建八局北京公司总经理分别进行发言 [2]
科兴生物法律战复盘:两轮双头董事会七年之争
经济观察报· 2025-08-26 11:56
公司治理争斗背景 - 科兴生物因280亿元巨额分红和董事会纷争成为财经热点 公司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 净利润超960亿元 并计划进行四轮分红总额超780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注册于安提瓜和巴布达 属于英美法系避税天堂 不对当地注册公司征收所得税[5] - 创始人尹某东长期实际运营公司 参与研制SARS灭活疫苗和新冠疫苗 李某强为医学博士出身的投资人[4] 第一轮双头董事会风波(2016-2025) - 2016年公司筹划私有化 出现两拨争夺方:潘爱华与李某强组合 vs 尹某东与赛富基金组合[7] - 2018年2月李某强方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持股达32.3%成为第一大股东 提出新董事会5人名单并获得多数票[7] - 尹某东方在美国法院提起毒丸计划诉讼 争议持续7年直至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终审裁定李某强方董事会有效[7][9] - 2019年因治理失效问题 公司股票被纳斯达克停牌 股价锁定6.47美元/股 错过2020-2022年疫苗股暴涨窗口[8] - 2025年2月新董事会名单调整 李某强担任董事长 奥博资本代表替换原董事成员[9] 第二轮双头董事会风波(2025年7月) - 赛富基金(持股18.87%)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选举新10人董事会 罢免李某强等董事[12] - 新董事会选举阎焱为董事长 尹某东任执行董事及CEO 李某强方拒绝承认合法性 宣布继续治理公司并探索香港上市[12] - 争议焦点在于股东大会主持权:李某强以法院禁令为由宣布休会 赛富基金主张由董事卢毓琳代为主持完成表决[13][14] 股东资格与投票权争议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2018年7月由尹某东引入)的股东资格受质疑 被禁止行使投票权及获得分红[16] - 安提瓜法院颁布临时禁令禁止两家基金投票 但东加勒比上诉法院在股东大会前推翻禁令 允许其参与投票[16][17] - 李某强方以程序瑕疵质疑法院裁决有效性 但未提供实体理由推翻裁判结论[18][19] 公司治理法律机制分析 - 安提瓜公司法允许董事会出现空缺时由董事会自行任命新董事 无需经过股东大会投票[10] - 股东大会代为主持机制需满足:明确替代身份 短时间间隔 严格按原议程进行 不能临时增加审议事项[14] - 英美法系临时禁令机制用于叫停即将发生的行为 但时间敏感案件审理速度较快[16][18]
科兴生物法律战复盘:两轮双头董事会七年之争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16:46
公司治理结构变动 - 特别股东大会通过赛富基金提案 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10名新董事 包括西蒙·安德森 付山 焦树阁 李某强 卢毓琳 裘育敏 王宇 肖瑞平 阎焱 尹某东 [2] - 新董事会选举赛富基金管理合伙人阎焱为董事长 尹某东担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 [8] - 李某强方质疑新董事会合法性 声称其主导的董事会将继续治理公司并探索香港联交所上市事宜 [8]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赛富基金持股18.87%为第一大股东 尹某东个人持股11% [8] - 2018年李某强方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持股达32.3%成为第一大股东 并通过股东会议改组董事会 [5] - 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2025年1月终审裁定2018年李某强方五人董事会名单有效 毒丸计划无效 [6] 财务表现与分红计划 - 2021年至2022年科兴生物营收超1300亿元 净利润超960亿元 [3] - 第一轮现金股息每股55美元 分红总额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 [3] - 后续三轮分红计划总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3] 法律程序与司法管辖 - 公司注册于安提瓜和巴布达 属英美法系避税天堂 最高司法权归属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 [4][6] - 东加勒比最高法院颁布临时禁令禁止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在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 [14] - 东加勒比上诉法院在股东大会前推翻禁令 允许两家基金投票 [15] 历史治理争议 - 2018年董事会选举争议引发长达7年诉讼(2018年3月至2025年1月) [5] - 2019年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停牌 股价锁定6.47美元/股 [6] - 潘爱华2024年因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 [6] 股东会程序争议 - 李某强作为董事长宣布休会 未讨论表决事项 [8] - 赛富基金主张由董事卢毓琳代为主持股东会议 完成审议表决 [11] - 程序争议焦点在于主持人未履职时其他方能否代为主持会议 [9][11]
国产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获批再注册上市
公司动态 -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倍尔来福取得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1] - 该疫苗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1][2] - 疫苗自2005年上市以来已在全国29省市累计使用超1300万剂 [1] - 公司副总裁表示该疫苗将有力推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的实现 [2] 产品背景 - 倍尔来福已完成查漏补种的时代使命 [2] -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在人群中负担最重、影响最广 [1] - 乙肝造成的直接医疗支出和间接损失每年超过千亿元 [1] - 乙肝每年的人均直接费用高达9.3万元 [1] - 甲肝一旦爆发需承担人均1.7万元的医疗负担 [1] 行业意义 - 疫苗是防控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1] - 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线对甲肝和乙肝防控有重要意义 [1] - 乙肝、甲肝先后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防控成效显著 [2] -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1]
杭州强新退出北京科兴争夺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4:34
股权纷争和解 - 未名医药与杭州强新就厦门未名34%股权归属达成和解 杭州强新同意无偿转让股权至未名医药 [2] - 和解协议中未名医药对李鹏飞涉嫌职务侵占部分予以谅解 并声明案件不涉及杭州强新其他人员 [2] - 和解后厦门未名工商登记股权100%归属未名医药 对公司业务发展和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4] 股权争夺背景 - 2022年5月潘爱华以未名医药法人身份与杭州强新签署协议 后者以29亿元获厦门未名34%股权及重大经营决策权 [3] - 杭州强新通过新增注册资本6767.49万元(实缴0元)取得股权 交易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 [4] - 潘爱华在失去未名医药控制权前通过该交易延续对厦门未名影响力 新控股股东深圳易联后发现股权异常 [3][4] 法律诉讼进展 - 2024年2月法院判决杭州强新返还厦门未名34%股权 潘爱华与李鹏飞因涉案获刑并提出上诉 [4] - 当前案件处于二审阶段 和解协议仅涉及股权返还 刑事责任仍由司法机关独立审查 [4] 关联方背景 - 杭州强新实控人李嘉强为科兴生物第一大股东 主导科兴生物280亿元分红 [2] - 厦门未名曾持有北京科兴26.91%股权 潘爱华作为委派董事长期控制北京科兴 [5] - 股权纷争是潘爱华与尹卫东争夺科兴生物控制权的延续 潘爱华曾与李嘉强结盟 [5]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15:32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董事会2025年4月至6月推出三轮分红方案,累计最高分红89.11亿美元(约6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现金储备的八成以上[1][3] - 三轮分红方案分别为每股55美元、19美元和20-50美元,若全部实施每股最高可分124美元(约886.6元),总金额为公司停牌前市值的19倍[3] - 第一轮分红已在实施中,涉及金额39.52亿美元(约282.59亿元人民币),第二、三轮尚未实施[4] 控制权争夺背景 - 分红由李嘉强主导的董事会推动,其背后的强新资本是公司股东之一,2016年私有化引发控制权之争[2] - 2025年1月英国法院判决更换董事会成员,李嘉强组建新董事会[2] - 分红方案源于小股东恒润投资要求,认为公司过去三年未分红不合理[3] 资金来源分析 - 分红资金主要来自新冠疫苗销售积累,2021年科兴中维盈利921.14亿元,带动母公司现金储备从2020年10.41亿美元增至2023年127亿美元[7][10][11] - 科兴生物对疫苗生产主体科兴中维的持股比例从100%降至59.24%[8] - 2023年科兴中维因疫情减退已停产新冠疫苗并亏损33.65亿元[10] 公司经营现状 - 2023年科兴生物净利润亏损2.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12] - 现有疫苗产品包括EV71、流感疫苗等,但销售受行业竞争和需求下降影响[13] - 2022-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计9.31亿美元,远低于现金储备[14] 历史教训与潜在影响 - 2001年北京科兴曾因股东过度分红导致研发停滞,常规疫苗产品出现10年断档[14][15] - 当前控制权争夺可能再次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14] - 李嘉强推动分红部分原因是为转移精力至强新科技创新药研发[12]
超600亿“掏空式分红”让它再次出圈,科兴生物的那些股东们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8 12:21
公司控制权争夺 - 科兴生物近期因巨额分红方案引发关注,三轮分红总额最高达89.11亿美元(约6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现金储备的八成以上 [1] - 控制权争夺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股东李嘉强(强新资本代表),2025年1月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判决后,李嘉强组建新董事会 [2] - 小股东恒润投资要求分红89亿美元并恢复纳斯达克交易,指责公司长期未分红 [2] 分红方案细节 - 第一轮分红每股55美元(约393.25元),总额39.52亿美元(约282.59亿元) [3] - 第二轮和第三轮分红方案分别为每股19美元(约135.85元)和20-50美元,若全部实施每股最高可分124美元(约886.6元) [3] - 三轮分红总额是公司停牌时市值(4.65亿美元)的19倍 [3] 现金来源与财务表现 - 公司现金储备主要来自新冠疫苗"克尔来福"销售,2023年现金及等价物达127亿美元(约908.05亿元) [6][9] - 科兴中维(持股59.24%)2021年盈利921.14亿元,但2023年亏损33.65亿元 [8]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亏损2.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 [10] 业务现状与挑战 - 新冠疫苗已于2023年停产,现有产品包括EV71疫苗、流感疫苗等,但EV71疫苗销售下滑拖累业绩 [10] - 2022-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9.31亿美元,远低于现金储备 [11] - 疫苗行业竞争激烈,民众接种意识不足,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10] 历史教训与潜在影响 - 2001年北京科兴曾因股东过度分红导致研发投入不足,10年内仅获批2款疫苗 [11][12] - 当前分红可能重复历史问题,削弱公司研发能力与长期竞争力 [1][12] - 控制权争夺焦点集中于资金分配而非业务发展,业内担忧公司前景 [11]
一年挣960亿,印钞机都不如它卖力
商业洞察· 2025-07-15 09:5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科兴生物2021至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达960亿元,净利率高达73.8% [11][16] - 公司净利润规模超过贵州茅台历史最佳年份的862亿元 [13]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显著,被描述为"一人三针,针针见钱"的盈利模式 [12] - 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达103亿美元,近期实施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22][23]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主要股东包括尹卫东(11%)、赛富基金(18.87%)、永恩国际(10.33%)等 [28][29] - 当前董事会罢免提案由SAIF Partners发起,拟更换十名董事 [19] - 控制权争夺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强新资本李嘉强两派势力 [30][31] - 历史股东纠纷可追溯至2016年回A股计划引发的权力斗争 [6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史 - 尹卫东从唐山防疫站医生起步,曾研发国内首个甲肝诊断试剂 [36][38][39] - 2001年与潘爱华共同创立北京科兴,技术入股占比24% [43] - 2003年SARS疫情期间快速研发疫苗,获得政府无上限经费支持 [47][56] - 2004年完成疫苗临床试验审批仅用1小时,创行业纪录 [45][48] 资本市场运作 - 2003年登陆美国OTCBB市场,2004年转板美国证券交易所 [62] - 上市过程中通过操作将联合创始人股份稀释至26.9% [63] - 公司自2018年起长期停牌,主要因股东内斗导致 [21] - 历史数据显示2015-2020年累计净利润仅约2亿美元 [27] 行业地位与技术积累 - SARS疫苗研发虽未商用,但奠定技术基础与行业影响力 [54][60] - 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地位与早期传染病防控经验存在关联 [61] - 甲肝诊断试剂实现进口替代,价格仅为美国产品的1/20 [39][40] - 公司技术路线被描述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早期样本" [40]
75亿美元分红难平资本角力:科兴生物董事会现“双版本”结果,十年内斗僵局难破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10
公司控制权争夺 - 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出现双会议并行 现任董事长李嘉强召集后休会 股东代表在董事卢毓琳主持下完成投票表决[2] - 控制权争夺持续近十年 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阵营 双方自2016年私有化分歧开始各自拉拢资本[7] - 2018年争夺白热化 出现抢夺公章/拉闸断电/举报行贿等行为 潘爱华联合强新资本试图推翻董事会 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增发新股反制[8] 特别股息计划 - 公司宣布三阶段特别股息派发 总额最高约75亿美元 包括每股55美元/19美元/20-50美元三次现金股息[3] - 按最高方案每股累计分红124美元 总分红额达74.48亿美元(约538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公司七成现金储备[3] - 第一阶段55美元分红在股东大会前支付 按停牌价6.47美元计算股息率达850% 被市场视为争取股东支持的手段[3] 财务业绩表现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从2.46亿美元增至193.75亿美元 2021年净利润达144.6亿美元 同比暴涨7708%[5] - 2022-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业收入从14.93亿美元降至4.48亿美元 净利润从8813万美元转为亏损2.58亿美元[5] - 停牌前股价定格6.47美元/股 市值3.89亿美元 市盈率为-3.12[4] 公司治理状况 - 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强制停牌 自2019年起已停牌6年[8] - 潘爱华2022年所持未名医药股份被拍卖 2024年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8] - 现任董事会称股东投票结果无效 认为赛富基金宣布的罢免结果属虚构欺诈 强调现任董事会仍管理公司[10] 董事会改组动态 - 股东投票通过罢免现任董事会 选举赛富基金提名的十人新董事会 包括尹卫东/阎焱/李嘉强等成员[9] - 新董事会组成显示尹卫东阵营席位占优 包含原董事西蒙·安德森/付山/卢毓琳等人[9] - 双方对会议合法性存在争议 但75亿美元分红计划仍在推进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