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

搜索文档
科力远打造小动力电池产业链 深耕印度尼西亚“油改电”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6:36
合作概况 - 公司与印度尼西亚本土企业PT BATTERY BANK INDONESI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换电业务为核心切入点 全力助推印度尼西亚电动出行普及与绿色能源转型 [1] - 合作覆盖小动力电池生产与出口 换电运营两大核心环节 计划在东南亚搭建电池生产—换电运营—电池回收的完整小动力电池产业链 [1] - 计划在现有技术与资产管理系统基础上引入区块链技术 对印度尼西亚市场的电池资产进行数字化管理 [1] 市场背景 - 印度尼西亚燃油摩托车保有量超过1.3亿辆 政府密集出台油改电政策 明确到2025年将部分燃油二轮车转换为电动二轮车 预计替换总量达180万辆 [1] - 规划自2040年起全面停止销售燃油二轮车 印度尼西亚成为东南亚地区小动力电池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之一 [1] 技术解决方案 - 当地居民用电功率普遍限制在1000瓦左右 传统慢充模式难以满足日均行驶150公里以上的专业骑手需求 补能效率与出行需求的矛盾成为电动摩托车普及的核心障碍 [2] - 公司将传统数小时的充电过程压缩至3分钟的电池更换 解决骑手的续航焦虑与补能效率问题 [2] - 该模式让骑手每日能源成本较燃油车降低约40% 同时省去发动机保养费用 直接提升实际收入 [2] 行业影响 - 国内新能源企业主动走出国门 将先进技术 成熟方案与当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并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动油改电政策落地 [2] - 合作不仅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 也将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 更会产生深远的示范效应 可为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考借鉴 [2]
阿尔特:公司轻卡油改电业务已于今年4月首批交付103套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0:50
日本电动改装卡车市场机遇 - 日本将电动改装卡车纳入2024年电动化补贴发放对象 补贴额达改造费总额的三分之二[1] - 日本存量轻型和中重型卡车超300万辆 对应油改电业务市场空间超万亿元[1] 公司业务布局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为客户开发油改电技术方案并出口三电套件至日本 由合作伙伴实施电动化改装[1] - 轻卡油改电业务于今年4月完成首批103套交付 新获重卡油改电订单金额约3.37亿元[1]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重点拓展日本油改电业务 探索其他区域市场同类业务模式[1] - 该业务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1]
浙江鼎力(603338):“油改电”加速推进 海外营收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3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43.36亿元 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 同比增长27.63% [1] - 2025Q2公司营收24.38亿元 同比增长1.27% 归母净利润6.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1] - 2025H1毛利率为35.75% 同比提升0.45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6.69% 同比下降5.96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汇兑收入2.20亿元 [1]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33.7亿元 同比增长21.25% 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推进和海外渠道建设优化 [1] - 公司通过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导入和新客户开拓 实现对全球市场的深度覆盖 [1] 产品创新 - 公司率先完成全系列产品电动化 推出3年质保 其中全臂式系列采用大载重模块化设计为业内首创 [2] - 2025H1推出"油改电"技术服务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柴动臂式设备快速电动化改造 [2] - 在无人化方向推出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等多款特种设备 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需求 [2] 产能建设 - 公司拥有业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制造工厂 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生产 [2] - "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产能顺利放量 "年产20000台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正在积极建设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8亿元/23.89亿元/27.32亿元 对应市盈率13倍/12倍/10倍 [2]
截至2025年7月 广东省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8-22 03:47
新能源发展成就 - 广东省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 其中海上风电1250万千瓦 陆上风电620万千瓦 光伏5750万千瓦 生物质480万千瓦 [1] - 海上风电年发电量等效节省标煤1087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93万吨 [1] - 海上风电连续4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过100万千瓦 [2] - 阳江漂浮式示范项目投运全球单机容量极大的双机头机组 青洲六项目率先实现单体百万千瓦并网 [2]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建成山区微电网系统 实现梯级小水电与屋顶光伏错落排布 配备储能舱和三维数字孪生平台 [3] - 微电网具备毫秒级孤岛运行切换能力 主网故障时保障供电不间断 [3] - 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山区中心镇35千伏及以上"一镇一站"全覆盖 行政村"一村一台区"全覆盖 [4] - 目标山区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3.5千伏安/户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3.5小时 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997% [4] 绿色能源应用成效 - 三门岛微电网投运后居民电费降低至不足原来一半 从柴油发电转型为零碳供电 [1] - 东坪镇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同比增长45% [3] - 梅州重型卡车"油改电"累计完成52个项目 接电容量12.73万千伏安 [6] - "油改电"项目每年为物流运输企业节省用能成本1.2亿元 单车年均节约20万元 [6] 电网服务升级 - 新能源并网服务平台已受理项目700余个 总容量超9800万千瓦 [2] - 实现新能源并网申请在线提交 流程在线流转和结果查询 [2] - 汕头潮阳供电局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110千伏变电站 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3千米 [6] - 供电可靠率升至99.97% 支撑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运营 [6] 重点工程项目 - 推进三山岛柔直 500千伏徐闻东输变电等工程建设 [2] - 松口锦嘉矿业"油改电"项目经受台风考验提前送电 [5] - 蕉岭广福镇建成重卡桩群 梅州投产首座16000千伏安超万千瓦级充电项目 [5]
中国“电鸡”,驶向东南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3:48
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出海东南亚 - 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如雅迪、爱玛、台铃等正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主要因国内保有量饱和(超3.5亿辆,每3-4人一辆)而东南亚摩托车渗透率高达75%[1][2] - 东南亚电动二轮车市场规模2024年达10.778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22.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90%[2] 东南亚市场特征与政策支持 - 东南亚各国推出"油改电"政策:菲律宾对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实施零关税至2028年,越南计划2030年电动两轮车占比达25%[4] - 越南政府计划建设10000个公共充电点,但充电标准不统一可能限制渗透率提升[4] - 网约车平台Grab在印尼推行"油改电"计划,覆盖20万辆电摩和5万辆改装车[6] 竞争格局与本土化布局 - 日本燃油摩托车品牌(本田、雅马哈等)仍占主导但电动化转型较慢,中国品牌借机加速本地化生产[7][8] - 雅迪在越南门店超400家,博力威在印尼建设PACK电池生产线[8][9] 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特性 - 东南亚消费者偏好续航100公里以上、低维护成本的经济型产品,注重散热/防水/防锈性能[9][11] - 换电模式成为关键趋势,市场更关注长循环性能及工况兼容性[10] - 中国产业链优势显著:从原材料到组装的完整链条可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9]
中国“电鸡”,驶向东南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3:30
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进军东南亚市场 - 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如雅迪、爱玛、台铃等正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主要因国内保有量已达3.5亿辆,市场增量有限,而东南亚摩托车家庭渗透率高达7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9% [2][3] - 2024年东盟电动二轮车市场规模达10.77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22.32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12.90% [3] 东南亚市场潜力与政策支持 - 东南亚各国推出"油改电"政策:菲律宾对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实施零关税至2028年,越南计划2030年电动两轮车占比达25% [6] - 越南政府计划建设10000个公共充电点,但缺乏统一充电标准可能限制渗透率提升 [6] - Grab在印尼推行"油改电"计划,覆盖20万辆电摩和5万辆改装车,网约车平台加速电动化 [7] 竞争格局与本土化布局 - 日本燃油摩托车品牌(本田、雅马哈等)仍占主导地位,但电动化转型较慢,中国品牌借机切入 [9][10] - 雅迪已在越南开设超400家门店,中国厂商通过本地建厂实现供应链本土化 [10] 东南亚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特性 - 消费者偏好经济实用型产品:续航100公里以上、低维护成本,注重散热/防水/防锈性能 [12][14] - 中国产业链优势显著:从原材料到组装的完整链条可降低成本,博力威等电池企业在印尼建生产线 [12] - 换电模式被视为关键趋势,发展路径类似中国电动车市场初期政策驱动模式 [12] 市场差异化特征 - 东南亚市场以民用为主,强调充换电经济性及工况兼容性,不同于欧美市场对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13] - 非洲市场更关注装载能力,东南亚则侧重日常出行实用性 [14]
遍地摩托的东南亚,正刮起“油改电”风潮
虎嗅· 2025-07-24 08:24
东南亚摩托车市场概况 - 摩托车是东南亚家庭标配交通工具,2020年注册量达2.36亿辆,2008~2020年CAGR为7.1% [5][6] - 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等国摩托车占机动车比例超70%,越南/老挝/印尼家庭渗透率分别达90%/89%/85% [7][8][9] - 日本品牌本田、雅马哈垄断市场,依靠供应链壁垒(零部件与整车企业交叉持股)和长期品牌建设占据主导 [10][11][12][13][14] 中国摩托车品牌历史教训 - 1999年中国品牌曾以性价比抢占越南80%市场份额,但价格战导致利润崩溃、质量下滑,最终失去市场 [16][17][18][19] - 与日本品牌对比,中国品牌缺乏持续价值感塑造,供应链和品牌持久战能力不足 [20][21][22][23] 电动摩托车转型机遇 - 东南亚燃油摩托仍占96.8%市场,但各国政策推动"油改电":新加坡2040年淘汰燃油车,印尼利用镍资源发展电动车产业链,泰国以减税补贴吸引外资 [27][29][30][31][33][34] - 越南承诺2050年净零排放,加速电动车基建;城镇化与交通拥堵强化电动两轮车刚需 [36][37][40][41] 中国企业出海优势 - 中国电动两轮车供应链成熟,产品性价比全球领先,RCEP协定下印尼对华电动摩托整车15年内零关税 [43][44][45] - 东南亚市场政策、资源、需求三重红利叠加,为中国企业提供窗口期 [46][47][48]
国泰海通:国外二轮车市场广阔 龙头雅迪控股、爱玛科技全速发力
智通财经· 2025-07-16 03:31
电动两轮车行业概述 - 摩托车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重要交通工具,电踏车在欧洲和日本尤为流行 [1] - 两轮车作为短距交通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客户青睐 [1] - 海外电动二轮车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各品牌积极布局 [1] - 中国电动两轮车龙头雅迪控股和爱玛科技全速发力,海外工厂及渠道稳步铺设 [1] 政策驱动因素 - 碳中和目标利好摩托车电动化转型,燃油车污染排放高且油价昂贵 [2] - 东南亚国家逐步提出禁摩方案:越南河内市、胡志明市禁摩,泰国按CO2排放量征税,新加坡2040年淘汰燃油车 [2] - 越南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COP26重申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2] 产品优势分析 - 电动两轮车碳排放量低、噪音低、能源来源广、利用效率高、购置维护费用低 [3] - 高端电动两轮车具有优良的智能化体验 [3] - 电动摩托车与燃油摩托车在城市限速道路行驶体验已十分接近 [3] - 新能源车产业链成熟将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惠及电动两轮车行业 [3] 市场潜力分析 - 东南亚及印度市场环境与2000-2010年的中国相似,城市扩张但基建不足 [3] - 2020年东南亚公路摩托车和踏板摩托车平均售价分别为4010美元和1310美元,电动汽车为5.4万美元 [3] - 电动两轮车更符合当地居民购买力水平 [3] - 参考中国"禁摩令"后电动两轮车快速发展,东南亚及印度市场潜力巨大 [3] 中国企业机遇 - 中国电动二轮车有望复刻自行车、摩托车出口发展趋势 [4] -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自行车出口国(2018年出口比例89%)和摩托车出口国(2019-2021年出口比例54%/33%/35%) [4] - 202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出口量仅占整体出货量5.2%,提升空间大 [4] - 头部企业已形成完善供应链体系和渠道壁垒,竞争优势明显 [4]
国泰海通:国外二轮车市场广阔 龙头雅迪控股(01585)、爱玛科技(603529.SH)全速发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3:29
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趋势 - 摩托车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重要交通工具,电踏车在欧洲和日本尤为流行,两轮车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青睐 [1] - 海外电动二轮车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中国龙头雅迪控股(01585)和爱玛科技(603529 SH)正加速布局海外工厂及渠道 [1] - 碳中和目标推动摩托车电动化转型,燃油摩托车污染大且油价高昂,节能减排趋势成为最大利好因素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东南亚多国推出政策限制燃油摩托车:越南河内市、胡志明市逐步禁摩,泰国按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税,新加坡计划2040年淘汰燃油车 [1] - 越南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 [1] - 印度及东南亚市场与中国2000-2010年相似,城市扩张但道路基建不足,电动两轮车成为中短途出行优选 [3] 产品优势与产业链 - 电动两轮车碳排放低、噪音小、能源利用效率高,购置及维护成本低于燃油车,高端产品智能化体验优异 [2] - 电动摩托车与燃油摩托车性能差距缩小,城市限速道路体验接近 [2] - 电动两轮车与电动汽车核心组件重叠度高,新能源车产业链成熟将推动电池成本下降,进一步利好行业 [2] 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2020年东南亚燃油摩托车平均售价4010美元,电动两轮车更符合当地居民购买力水平 [3] - 中国电动自行车出口占比仅5 2%(2020年),较自行车出口比例89%(2018年)和摩托车出口比例33%-54%(2019-2021年)有巨大提升空间 [4] - 中国电动两轮车企业供应链和渠道优势明显,有望复制自行车、摩托车出口成功经验抢占海外市场 [4]
中力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604
洞见研报· 2025-06-04 15:30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中力股份,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4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廖发培,董事、财务负责人汪时锋,证券事务代表吴碧青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广发(基金管理公司,相关人员为何珏威、张毅、曹越)和国泰海通证券股份(证券公司,相关人员为欧阳天奕) [18] 主要内容资料 募投项目介绍 - “年产30万台仓储搬运设备及100万套机械零部件加工、智能机器人制造(一期)”和“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电动叉车总装生产线一期项目”主要生产电动叉车,与公司现有产品基本一致 [22] - “湖北中力铸造有限公司电动叉车零部件铸造一期项目”属于叉车产业链配套环节,与公司现有技术有很强联动性和协同性 [23] - “摩弗智能(安吉)研究院项目”将整合公司研发力量,升级完善研发架构,提升研发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3] - 募投项目可利用公司技术积累,升级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竞争力 [24] 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专注于电动叉车等机动工业车辆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知名机动工业车辆制造企业,在电动叉车和新能源叉车领域优势较强 [25] - 2013年起连续12年电动仓储叉车产销量排名第一,2019年起连续6年锂电池叉车产销量排名第一 [26] “油改电”叉车介绍 - 公司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排名上升,2019年提出“油改电”概念,2020年推出油改电系列电动叉车,促使整体销量提升,市场排名上升 [27] - 油改电叉车结合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优势,可用于多场景,具有锂电池动力、成本低、底盘耐用、随充随用等特点 [28] - 叉车“油改电”是传统内燃叉车向电动叉车过渡的实用技术方案,能降低转换门槛,加快电动叉车应用步伐 [28] 与永恒力合作对公司的影响 - 永恒力是全球领先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全球网络涵盖12家生产工厂和42个国家的服务销售公司 [29] - 与永恒力战略合作,公司将深化全球化多渠道战略布局,推进产品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智慧物流情况 - 智能工业车辆产品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叉式移动机器人可实现无人化作业,应用前景广阔 [32] - 叉式移动机器人能保证精度、效率和安全,提高搬运效率,中力股份的X - Mover搬马机器人已应用于物流公司转运中心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