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为股份(300751)
icon
搜索文档
迈为股份(30075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的核查意见
2025-05-09 11:38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 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 相关资格的核查意见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受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迈为股份")股东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 下简称"出让方")委托,组织实施本次迈为股份首发前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 询价转让(以下简称"本次询价转让")。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 上市规则(2025 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8 号— —股东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2025 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6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询价和配售方式转让股份 (2025 年修订)》(以下简称"《询价转让和配售指引》")等相关规定,中信 证券对参与本次询价转让股东的相关资格进行核查,并出具本核查意见。 一、本次询价转让的委托 中信证券收到出让方关于本次询价转让的委托,委托中信证券组织实施本次 询价转让。 二、关于参与本次询价转让股东相关资格的核查情况 ( ...
迈为股份(300751) -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
2025-05-09 11:38
证券代码:300751 证券名称:迈为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1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 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出让方")保证向苏 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为股份"或"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 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 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重要内容提示: 一、拟参与转让的股东情况 (一)出让方的名称、持股数量、持股比例 出让方委托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组织实施本次 询价转让。截至2025年5月9日,出让方所持首发前股份的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 例情况如下: |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量(股) 持股占总股本比例 | | --- | --- | --- | | 1 | 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 | 11,756,861 4.22% | 注:计算比例时,公司总股本均已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下同。 本次拟参与迈为股份首发前股东询价转让的股东为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 企业(有限合伙); 出让方拟 ...
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冷暖”交织:通威、隆基等巨头亏损,逆变器、设备厂商盈利
财经网· 2025-05-08 09:07
光伏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申银万国光伏设备行业67家上市公司中30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44.77%26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38.81%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导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企业普遍承压34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约50% [2] - 设备制造储能及逆变器等环节企业逆势增长阳光电源捷佳伟创等实现开门红 [1] 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业绩 - 通威股份一季度营收159.33亿元同比下滑18.58%归母净利润亏损25.93亿元同比下滑229.5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57亿元 [2] - TCL中环一季度营收61.01亿元同比下滑38.58%归母净利润亏损19.06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16.67% [2] - 钧达股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9.52%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较去年同期骤降636.04% [3] - 晶澳科技一季度亏损16.38亿元同比减少239.35%晶科能源营收138.43亿元同比下滑40.03%归母净利润亏损13.9亿元 [3] - 天合光能营收143.35亿元同比下滑21.48%归母净利润亏损13.2亿元隆基绿能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滑22.7%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 [4] 储能与设备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一季度营收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9亿元同比增加467.06% [5] - 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发货量28GWh同比增长167%毛利率36.69%同比增加4.07个百分点 [6] - 德业股份一季度营收25.66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62.98% [6] - 捷佳伟创一季度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58.95%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2.42% [6] - 拉普拉斯一季度营收14.51亿元同比增长36.48%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44.36% [9] 企业出海与技术升级 - 横店东磁一季度营收52.22亿元同比增长23.2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29.65%2024年光伏产品出货17.2GW同比增长73% [8] - 德业股份2024年外销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83.2%占总营收超7成 [8] - 隆基绿能HPBC 2.0量产线全线贯通电池良率稳定在97%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50GW [9]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59.71GW同比增长30.5%其中集中式光伏23.41GW分布式光伏36.31GW [10]
迈为股份:净利率承压,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20250506
华泰证券· 2025-05-05 15: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89.04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收入 98.30 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 9.26 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主要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25Q1 收入 22.29 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系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 看好公司 HJT 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 [1]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下调考虑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影响订单与回款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额减值拉低净利率,25Q1 毛利率边际改善 - 24 年/25Q1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 5.16/1.80 亿元,收入占比 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 年毛利率/净利率 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系 24Q4 会计政策变更;25Q1 毛利率 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 6.98%,同比/环比-3.87/-2.83pp,25Q1 毛利率边际回暖 [2] 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在手订单承压 - 24 年/25Q1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 5.61/-3.52 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 24 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及 25Q1 客户回款慢 [3] - 25Q1 存货/合同负债 78.74/74.14 亿元,较 24 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非光伏业务放量后业绩贡献有望体现 [3] 看好 HJT 设备海外市场,显示/半导体新领域未来可期 - HJT 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 TOPCon 技术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 HJT 海外市场拓展 [4] - 非光伏方面,公司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取得关键进展即将量产应用,24 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 0.67 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 [5]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21 倍,给予公司 25 年 21 倍 PE,目标价为 89.04 元(前值 150.36 元,对应 25 年 28 倍 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8,089|9,830|11,001|12,317|13,764| |+/-%|94.99|21.53|11.91|11.95|11.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913.90|925.91|1,186|1,307|1,456| |+/-%|6.03|1.31|28.06|10.19|11.4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3.27|3.31|4.24|4.68|5.21| |ROE(%)|12.39|12.80|14.36|13.90|13.62| |PE(倍)|21.24|20.97|16.37|14.86|13.33| |P/B(倍)|2.73|2.57|2.27|2.00|1.77| |EV/EBITDA(倍)|16.21|15.98|10.94|9.81|8.28|[7] 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公司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9] - 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19]
迈为股份: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半导体、显示设备放量-20250505
东吴证券· 2025-05-05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下游行业景气度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亿元(原值18.1/25.2亿元)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 考虑公司成长性 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8.3亿元 同比+21.5% 归母净利润9.3亿元 同比+1.3% 扣非净利润为8.4亿元 同比-2.3% 主要系计提3.6亿元信用与1.6亿元资产减值 [7] - 2025Q1单季营收为22.3亿元 同比+0.5% 环比+8.0% 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 同比-37.7% 环比-3.2% 扣非净利润为1.5亿元 同比-31.5% 环比+0.3% 主要系Q1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8亿元 [7]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8.1% 同比-2.4pct 销售净利率为9.8% 同比-1.0pct 期间费用率为15.5% 同比-3.8pct 费控能力逐步增强 [7] - 2024年研发支出9.5亿元 同比+24.6% 其中40%投向半导体及显示设备领域 半导体及显示设备研发人员占公司研发团队总规模的50% [7] - 2025Q1单季毛利率为29.1% 同比-1.8pct 环比+10.6pct 销售净利率为7.0% 同比-3.9pct 环比持平 [7] 存货与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5Q1末公司存货为78.7亿元 同比-29.0% 合同负债为74.1亿元 同比-16.6% [7] -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5亿元 主要系客户回款速度放缓 [7] 业务布局情况 - 半导体方面 聚焦于半导体泛切割与2.5D/3D先进封装领域 已推出多款核心设备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多款设备已交付国内封测龙头企业并量产 激光开槽设备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2024年开发出多款新品 熔融键合设备已进入试产阶段 [7] - 显示方面 2017年起布局显示行业 推出OLED切割设备等 2020年业务延伸至新型显示领域 针对Mini/Micro LED推出全套设备 为MLED行业提供整线工艺解决方案 [7] HJT设备情况 - 2025年底HJT量产功率有望突破760 - 780W 基于迈为全新1.2GW整线导入升级 组件功率有望突破780W 通过导入四项技术 实现26W功率提升 结合不同技术目标组件功率可达766W或775W [7] - 迈为将双面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整线装备的单线年产能升级至GW级 大规模提升整线产能 降低多方面运营成本 [7]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5.91|764.86|878.68|1,097.0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0.97|25.38|22.09|17.70| [1][8]
迈为股份(300751):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半导体、显示设备放量
东吴证券· 2025-05-05 12: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下游行业景气度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亿元(原值18.1/25.2亿元)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 考虑公司成长性 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8.3亿元 同比+21.5% 归母净利润9.3亿元 同比+1.3% 扣非净利润为8.4亿元 同比-2.3% 主要系计提3.6亿元信用与1.6亿元资产减值 [7] - 2025Q1单季营收为22.3亿元 同比+0.5% 环比+8.0% 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 同比-37.7% 环比-3.2% 扣非净利润为1.5亿元 同比-31.5% 环比+0.3% 主要系Q1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8亿元 [7]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8.1% 同比-2.4pct 销售净利率为9.8% 同比-1.0pct 期间费用率为15.5% 同比-3.8pct 费控能力逐步增强 [7] - 2024年研发支出9.5亿元 同比+24.6% 其中40%投向半导体及显示设备领域 半导体及显示设备研发人员占公司研发团队总规模的50% [7] - 2025Q1单季毛利率为29.1% 同比-1.8pct 环比+10.6pct 销售净利率为7.0% 同比-3.9pct 环比持平 [7] 存货与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5Q1末公司存货为78.7亿元 同比-29.0% 合同负债为74.1亿元 同比-16.6% [7] -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5亿元 主要系客户回款速度放缓 [7] 业务布局情况 - 半导体方面 聚焦于半导体泛切割与2.5D/3D先进封装领域 已推出多款核心设备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多款设备已交付国内封测龙头企业并量产 激光开槽设备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2024年开发出多款新品 熔融键合设备已进入试产阶段 [7] - 显示方面 2017年起布局显示行业 推出OLED切割设备等 2020年业务延伸至新型显示领域 针对Mini/Micro LED推出全套设备 为MLED行业提供整线工艺解决方案 [7] HJT设备情况 - 2025年底HJT量产功率有望突破760 - 780W 基于迈为全新1.2GW整线导入升级 组件功率有望突破780W 通过导入四项技术可实现26W功率提升 结合不同技术目标组件功率可达766W或775W [7] - 迈为将双面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整线装备的单线年产能升级至GW级 大规模提升整线产能 降低多方面运营成本 [7]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5.91|764.86|878.68|1,097.0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0.97|25.38|22.09|17.70| [1]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93|347|377|398| |资本开支(百万元)|(769)|(205)|(205)|(11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504)|181|(285)|(122)|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79|279|279|279|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迈为股份(300751):净利率承压 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4 06: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低于预期,25Q1收入微增、归母净利润下降,看好公司HJT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目标价 [1][4] 公司业绩情况 - 24年收入98.30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9.26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24年预期值10.82亿元),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 [1] - 25Q1收入22.29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因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公司盈利指标 - 24年/25Q1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5.16/1.80亿元,收入占比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因24Q4会计政策变更 [2] - 25Q1毛利率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6.98%,同比/环比-3.87/-2.83pp,毛利率边际回暖 [2] 公司现金流与订单情况 - 24年/25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5.61/-3.52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24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Q1客户回款慢 [3] - 25Q1存货/合同负债78.74/74.14亿元,较24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 [3] 公司业务前景 - HJT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TOPCon技术在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HJT海外市场拓展 [3] - 非光伏方面,公司在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即将量产应用,24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0.67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11.86/13.07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为14.56亿元,对应EPS为4.24/4.68/5.21元,因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可能影响订单与回款 [4]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21倍,给予公司25年21倍PE,目标价为89.04元(前值150.36元,对应25年2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4]
迈为股份(300751) - 迈为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29 14:50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1]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 13:30 - 15:00,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琼、董事长周剑、总经理王正根等 [1]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股价从高点下来只剩 20%,公司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推进中试线落地、布局半导体显示业务,以提升业绩和股价 [2] - 公司去年已推出中期分红、回购等措施,后续将按要求做好市值管理工作,如有其他措施将及时披露 [8][10]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将大力推动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的研发与销售,预计 2026 年中试,2027 - 2028 年有望量产 [2][3] - 公司按节奏完成战略布局,目前生产研发面向光伏、显示、半导体三大行业的高端装备,暂未考虑拓展到机器人设备领域 [3][4][8] - 公司有激光、PECVD、PVD、印刷、分选测试等设备可用于 BC 方向 [12] 订单与市场情况 - 今年光伏海外订单占比和非光伏业务订单占比将大幅提高 [2][9][10] - 目前 HJT 最优秀的非硅成本比 Topcon 高 2 分,采用迈为最新 1.2GW 设备可持平 [11] - 公司今年将正式推出 HJT 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整线 [11] - 信实无新增订单 [1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研发支出 95,114.25 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68% [4] - 半导体及显示装备领域的研发投入规模占公司研发总支出的比例超过 40%,对应的研发人员占比接近公司研发团队总规模的 50% [4] 项目进展情况 - 40 条异质结产线园区已全面投入使用 [7] - 珠海园区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进行中,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工 [10] 其他问题 - 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按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计提 [11] - 关于部分问题,公司表示请关注公开披露信息 [2][4][5][7][8][11][12][13]
迈为股份(300751)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4:5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30 亿元,归母净利润 9.25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2.29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 [2] - 受光伏行业整体影响,公司基于客户账龄及个别客户特殊经营情况,审慎计提减值准备;公司持续加大下一代光伏技术研发投入并拓展半导体业务,短期内增加成本和费用 [2] 业务布局与发展 半导体设备布局 - 自 2019 年开始布局泛半导体领域,近三年逐步增加投入,当前半导体和显示方向研发投入占比接近一半 [4] - 基于激光、真空等技术平台在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快速发展,光伏和半导体设备供应链和技术平台部分共享,协同效应显著 [4] - 预计今年非光伏订单有望快速增长,后续收入结构将进一步多元化 [4] 光伏设备出海 - 在海外市场,HJT 技术凭借四步短工艺流程、低温工艺降低人工需求和能耗,公司开发出适合海外 HJT 的厂务方案和智能化设备解决方案,减少洁净室面积和动力需求,单 GW 用人量下降,且无技术诉讼风险 [5] - 预计今年海外 HJT 相关订单占光伏订单占比较高 [5] 钙钛矿相关设备进展 - 推进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线建设和销售,基于现有 HJT 平台工艺,钙钛矿叠层电池大尺寸试验线电池转化效率已超 29%,预计很快突破 30% [7] - 今年钙钛矿相关核心设备订单有望落地,预计行业 2027 - 2028 年实现商业化量产 [7] HJT 技术发展 - 针对现有产线升级,采用光子烧结技术可将硅片和浆料温差提升 100℃,降低线电阻 30%实现细线印刷;采用边缘优化方案可优化硅片边缘钝化并降低背面收集损失,两项技术可使组件功率提升 15 - 18W;背抛试验线可使电池背面大绒面钝化和接触改善,进一步提升 10W,使现有 730W 产线趋近 760W 功率目标且改造成本低 [9] - 全新搭建异质结电池整线,在上述技术升级基础上增加 PED 设备取代 PVD 设备,采用无籽铜电镀取代正面丝网印刷,组件功率可进一步突破至 775 - 780W [10] 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半导体与显示业务收入确认慢原因 - 公司进入半导体、显示装备行业较同行晚,半导体行业验证周期长,相关订单在客户处批量调试;显示行业部分设备需配合其他设备联调联试,后续验收节奏有望加快 [10] BC 技术投入情况 - 公司现有用于 HJT 电池的 PECVD 和 PVD 可用于 HBC 和 HTBC 电池,现有用于 Topcon 电池的印刷、测试分选和激光设备也可用于 BC 电池 [10]
财报解读|光伏“卖铲人”迈为股份去年净利增速放缓,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9 1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0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31% [3] - 2018年至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0% [3]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24亿元,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88亿元和存货跌价损失1.36亿元 [4]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89.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7.43% [4] - 2025年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80亿元 [4] 业务发展 - 公司在传统丝网印刷设备基础上布局异质结整线设备,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3] - 异质结设备市占率超过70%,客户包括华晟新能源、REC、金刚玻璃、东方日升等龙头企业 [5] - 2024年将双面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整线装备单线年产能升级至GW级 [5] - 开发第二代无主栅技术NBB及串焊设备,可减少银浆耗量30% [5] 行业环境 - 光伏技术路径迭代背景下,市场呈现多技术路径并行(异质结、Topcon、BC、钙钛矿等) [3] - 部分下游客户经营困难导致订单执行放缓或停滞 [3] 市场表现 - 截至财报披露日收盘价68.66元/股,下跌0.75%,总市值192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