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300068)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闯关港股IPO:2024年盈利双降,预计巨亏逾1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4-25 02:44
公司业绩与亏损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2亿至15.6亿元,扣非后亏损更达14亿至17.6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全年营收预计为84亿至9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四季度单季巨额亏损拖累全年业绩由盈转亏 [2] - 铅回收业务因电池技术升级导致废旧电池供给锐减,叠加行业产能过剩,产品毛利率断崖式下跌 [2] - 锂电产品销售单价快速下降,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储能项目交付周期长导致出货量大幅下降 [3] - 公司选择性放弃低毛利订单,海外订单延迟发货,产能利用率不足,进一步降低产品毛利率 [3] 财务风险与资产减值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负债高达145.1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2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4] - 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短期借款占比超70%,账面货币资金仅能勉强覆盖利息支出 [4] - 存货规模51亿元,应收账款39.37亿元,高企的"两金"占用加剧现金流紧张 [4] - 因与新日电动车合同纠纷计提预计负债及存货跌价准备,叠加商誉、固定资产减值,进一步侵蚀利润 [3][4] 业务困境与战略失误 - 铅回收业务曾是重要利润来源,但2024年因政策不确定性和产能过剩被迫减产 [2] - 公司早年布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但2011年转向民用铅酸电池,错失动力电池黄金十年 [4] - 2013年至2019年斥资30亿元建设的铅炭储能电站因消纳不足和政策变动普遍亏损,最终以1.23亿元剥离 [4] - 转战锂电储能后陷入国内价格战,海外市场拓展受制于高门槛与本地化服务能力不足 [4] 港股IPO计划与市场反应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计划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国际并购及补充流动性 [1][5] - 公司寄望通过香港资本平台进军欧洲、北美高价市场,摆脱国内价格战 [5] - 市场对IPO存疑,2025年储能行业或迎最艰难一年,国内市场量价齐跌,海外市场壁垒高企 [5] - 近六个月市值蒸发约35%,投资者担忧"带病上市"可能加剧公司困境 [5]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技术路线选择风险、多元化布局成本压力、海外市场高门槛是行业共性挑战 [6] - 行业生存法则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运营",战略定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突围关键 [6] - 公司港股IPO能否扭转颓势尚待检验,但将为中国储能产业全球化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6]
南都电源赴港IPO!
起点锂电· 2025-04-24 10:05
南都电源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上市事项,迈向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2] - 上市计划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具体方案需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审核 [2] - 当前锂电行业港股上市风潮显著,近40家A股公司筹划双上市目标 [2] 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 - 公司2024年频繁迭代产品,推出储能系统Center L Max(8.338MWh),能量密度较主流5MWh系统提升167% [5] - Center L Max采用模块化分舱设计,系统能耗降低70%,运维成本锐减60% [5] - 同步推出Center L Ultra(6.25MWh),搭载783Ah电池,适用于2-8小时储能场景 [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30Ah版本能量密度达350Wh/kg,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92% [5] - 783Ah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10000次,单体能量超2.5kWh,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L [6]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公司高压锂电产品表现优异,2025年初中标项目包括万国数据高压锂电数据中心框采项目及某全球最大软件公司数据中心锂电设备采购项目 [6] A+H模式行业趋势 - 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及消费领域龙头企业加速布局A+H,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赛力斯等 [8] - 港交所降低上市壁垒:2023年下调特专科技公司市值要求,并为超100亿元市值A股公司开辟快速通道 [8] - 港股上市需应对估值差异、公司管理差异及市场监管体系等挑战 [8]
4月23日晚间公告 | 维信诺拟50亿元设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澜起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增逾130%
选股宝· 2025-04-23 12:08
并购 - 上海雅仕拟收购亚欧公司30%股权,若成功摘牌将持有其100%股权 [1] - 冀中能源拟8.98亿元收购建信投资所持段王煤业20.02%股权,交易完成后控股比例将增至83.21% [1] 回购、增持 - 杰瑞股份拟以1.5亿元 - 2.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9元/股 [2] - 桐昆股份股东磊鑫实业拟增持2.5亿元 - 5亿元 [2] 对外投资,日常经营 - 维信诺拟投资50亿元设立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3] - 四维图新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 南都电源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5] 业绩变动 - 天孚通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21.07% [6] - 亚钾国际一季度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74%,因钾肥销量增加、价格上升 [7] - 天齐锂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8200万元至1.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 [7] - 海泰科一季度净利润1391.96万元,同比增长5739%,因报告期模具达到验收状态确认收入增加 [7] - 澜起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受益于AI产业趋势对相关芯片需求推动 [7] - 上海雅仕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74.87万元,同比增长129.78% [7] - 北元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50元,同比增长442%,因主要产品烧碱价格上涨及主要原料采购价格下降 [7] - 德赛西威一季度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51.32% [8] - 移远通信2024年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548.49% [8] - 澳柯玛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正,预计净亏损4500万元到5000万元 [9]
南都电源: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快讯· 2025-04-23 10:22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1] - 公司通过H股上市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并提高综合竞争力 [1] - 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1] 上市筹备进展 - 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 [1] - 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1]
南都电源(300068) - 关于筹划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23 10:16
新策略 - 公司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 - 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2] - H股上市需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机构审核[2] - H股上市能否实施有较大不确定性[2] 其他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等及巨潮资讯网[3]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5]
“强制配储”时代结束:储能收益重构,厂商期待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4-21 12:25
政策影响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136号文 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标志国内强制配储政策时代终结 [1] - 政策引导行业从成本优先向价值创造转变 被视为众多储能厂商挣脱亏损的转折点 [1][2] - 强制配储政策取消后 新能源电站不再需要租赁独立储能容量以获得并网指标 导致容量租赁市场受影响 部分独立储能电站收益下滑 [4] 市场反应 - 储能行业虚火和泡沫快速消退 市场回归理性逻辑 客户购买决策完全取决于储能能创造的价值 [1] - 政策调整后新能源电站配储市场需求萎缩 独立储能投资也受影响 短期市场需求减少 [3][4]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2GW/110GWh 占全球新增装机超六成 同比增长99%功率/130%容量 [10] 收益模式重构 - 独立储能收益来源分为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机制四类 但现实中收入高度依赖容量租赁 在山东甘肃湖南等省租赁收益占比高达40%-60% [4] - 多省份电力市场加快推进并出台容量补偿政策 内蒙古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执行补偿 2025年度补偿标准为0.35元/千瓦时 执行时间10年 [5] - 独立储能转向多方面收益模式 包括锁定用电方签协议获取长期租金 深度参与电力市场结合辅助服务和峰谷价差套利 以及获取政府容量补偿 [6] 投资方变化 - 储能持有方逐渐多元化 以前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为满足并网条件建而不用 优先考虑成本 现在更多民营企业进入投资领域 为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获得效益而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5] - 更多元资方进场稳定储能厂商扩大生产信心 部分民间资本正努力寻找和抢占独立储能资源 因预感到政策明确后投资门槛将水涨船高 [7] 产能扩张 - 多家储能和电芯企业项目扩产投产 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能源运达股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南都电源等 总体规模超120GWh [9] - 新建产能主要围绕适合储能专用的大容量电芯需求增长 属于先进产能 是替代落后储能产能应对需求增长的合理途径 [9] - 各地对储能扩产调控逐渐严格 新增产能控制因素纳入考虑 本轮扩产对锂电价格冲击总体可控 [9][10] 产品技术发展 - 各家储能厂商相继发布多款新品 大容量电芯竞速白热化 314Ah规格电芯确立主流地位 600+Ah电芯瞄准未来市场 同时有厂商卡位两者之间寻求战略机遇 [8] - 产品技术场景适配性增强 高温长寿命和安全需求成为核心卖点 [8] - 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容量需求走到分化节点 新建产能主要围绕储能专用大容量电芯 [9] 行业展望 - 未来储能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关系将通过价格信号调控在电力现货市场呈现平衡 新能源发电成本度电成本调节成本越来越低 市场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8] - 储能企业需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服务赢得利润 这是一场新考验 [10] - 在没有新变革性生产力出现前企业需适应融资环境变化 对沉淀先进技术企业而言资本选择谨慎进场也是一种保护 [10]
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TOP30企业出炉
起点锂电· 2025-04-18 10:24
全球储能锂电池行业核心数据 - 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电芯出货量达435 8GWh 同比增长81% [2] - 行业集中度下降 CR5为53 5%(同比下降5%) CR10为77 4%(同比下降3%) 主因新进入者增加 [2] - 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600GWh 电芯环节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TOP30企业全名单公布 中国企业包揽前十名 日韩企业份额显著下滑(三星SDI LG新能源首次跌出前十) [4][5][6] - 宁德时代保持第一但领先优势缩小 亿纬锂能首次升至第二 海辰储能 远景动力等中国企业排名上升 [4][5] - 新晋企业表现突出 珠海冠宇 豪鹏科技首次进入TOP30榜单 [4] 企业出货量梯队分布 - TOP30企业中: - 30GWh以上企业4家 - 20-30GWh区间企业4家 - 10-20GWh区间企业4家 - 10GWh以下企业18家 [6] 产业链发展趋势 - 储能锂电池与风电 光伏 储能集成环节形成协同竞争关系 [2] - 中国企业主导全球市场 TOP10均为本土企业 包括比亚迪 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等 [4][5]
南都电源(300068) - 关于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提前归还的公告
2025-04-17 10:06
资金使用 - 公司2024年9月9日同意用不超119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提前归还119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至专用账户[2] - 此次归还的募集资金使用期限未超12个月[2]
“项目建成投产,我们只用了8个月”——酒泉南都电源储能电池制造基地见闻
新浪财经· 2025-04-17 01:41
文章核心观点 酒泉南都电源储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速度快,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顺利投产并积极参与新能源建设,已完成一定投资和产值 [1] 分组1:公司情况 - 酒泉南都电源是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公司一天制造上万只电芯及系统集成产品,产品覆盖西北市场、远销海外 [1] - 截至目前公司在酒泉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一半,去年完成产值近4亿元 [1] 分组2:项目落地过程 - 2023年4月初酒泉市派招商小分队考察浙江南都电源 [1] - 2023年7月5日浙江南都电源与酒泉市签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建4吉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基地 [1] - 12天后在酒泉注册全资子公司,后买下150亩地 [1] - 8月“先头部队”进入酒泉,10月底项目正式开建 [1] 分组3:项目建设难题及解决 - 面临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难题,如冬季室外工程停工影响室内工程 [1] - 酒泉经开区从附近水厂接水管解决企业用水难题 [1] - 经开区协调供电公司,各方打响供电大会战,在封冻期前拉来电 [1] 分组4:项目投产及后续发展 - 2024年4月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6月正式投产 [1] - 酒泉相关部门对公司“扶上马,送一程”,公司产品在宣传推介中处“第一梯队” [1] - 公司参与酒泉新能源建设,完成敦煌沙洲能源储能项目,玉门项目即将完工 [1]
587Ah为最优解?TOP30+储能产品亮相北京
行家说储能· 2025-04-10 12:42
行业趋势 - 大容量储能电芯+储能系统成为明显风向标,392Ah、472Ah、587Ah、783Ah固态电池及6.25MWh、8MWh+储能系统集中亮相[4] - PCS产品功率升级以匹配500Ah+、600Ah+甚至700Ah+大容量电芯[4] - 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增多,光储/光储充一体化应用方案成为主流[4] - AI智能、运营及交易能力成为工商业储能产品宣传重点[4]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精控能源 - 推出液冷OmniCube-L261/L418储能系统,模块化设计节省30%占地面积[6] - 升级版PotisBank-L5.0-AC系统采用一簇一管理技术,节省59%占地面积[8] 融和元储 - AI赋能的智能交易平台实现自动化市场预测和实时策略调整[9] - "融和·白泽"系统数据处理效率提升80%,运维成本降低12%[11] 新能安 - UniC AG300-150工商业储能交直流一体机支持15000次循环(25℃下SOH≥70%)[12][14] - 5%残值率提升使财务净现值提高49%[14] 南都电源 - CENTERLMAX 8.338MWh液冷储能系统支持4簇-2000V和8簇-1500V配置[17] - 783Ah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30Wh/L,循环寿命>10000次[18] 远景动力 - 530Ah储能电芯单颗超1.6度电,循环寿命12000次,能量效率95%[21] - 700+Ah储能电芯将于2026年量产[21] 海辰储能 - ∞Cell 587Ah电池能效94.5%,循环寿命超万次[22] - 6.25MWh储能系统占地布局减少15%以上[3] 楚能新能源 - 472Ah电芯标称能量突破1510.4Wh,循环寿命15000次[24] - CORNEX M6储能系统提供6.28MWh和6.91MWh两种规格[26] 瑞浦兰钧 - 392Ah电芯能量密度415Wh/L,循环寿命12000次[28] - 6.26MWh系统电池簇数量减少50%,能量密度提高20%[29] 鹏辉能源 - 风鹏600Ah+大电芯采用自研万次循环石墨负极技术[30] - 擎天520户外储能柜占地面积减少54%,能效达90%[32] 赣锋锂电 - 587Ah电芯循环寿命8000次以上[35] - 工商业储能RFE-M12M23-005采用模块化设计[35] 海尔新能源 - 星擎261系统效率90%,占地面积仅1.19m²[36] - "零碳园区"方案助力企业降低用能成本[38] 运达智储 - 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实现热失控风险趋零[41] - 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通过三重极限测试[41] 智光储能 - 构网型系统可模拟同步发电机惯性响应能力[43] - AI能源管家系统实现充放电策略优化[43] 华友能源 - 100kW/215kWh智能风冷一体机电芯温差≤3℃[44] - 125kW/261kWh液冷一体机系统效率≥86%[46] 弘正储能 - D-Cube2.0系列实现安全-经济-能效三重价值共振[47] - COSMOS2.0系统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49] 科陆电子 - Aqua-E系列522kWh产品投资回收周期可缩短至2年内[50] - 瑞浦兰钧版本单价低至0.518元/Wh[52] 晶科能源 - 蓝鲸SunTera G3系统循环寿命10000次以上,效率95%以上[55] - 支持4000米海拔运行[55] 晶澳科技 - 125KW/261KWh一体柜PCS效率99%,充放电效率90%[58] - BlueGalaxy系列5MWh系统采用全液冷冷却[58] 东方日升 - iCon 125kW/261kWh一体机节省10%成本[61] - eTron 5MWh系统通过多项国际认证[61] 思格新能源 - 模块化储能系统单模块容量12kWh,支持灵活配置[64] - 直流耦合架构容配比可达2[64] 固德威 - ESA261kWh一体柜支持10台机组并联[67] - PCS125kW系列支持三相不平衡输出[67] 兴储世纪 - 钠离子电池零下60℃仍保持稳定性能[68] - Power Cube系列配备Pack级消防防护[70] 国瑞协创 - GR100A系统实现毫秒级切换[73] - 兼容柴油发动机支持微网运行[73] 上能电气 - 430kW组串式PCS匹配600+Ah大电芯[76] - 低功耗液冷技术提升经济性与灵活性[76] 科华数能 - 新一代液冷簇级管理PCS支持3倍过载运行[79] - 50℃高温环境下不降额,系统寿命提升25%+[79] 禾望电气 - 10MW集中式一体机51℃不降额[82] -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满足300%过载10s[82] 西清能源 - 主动安全预警系统V3.0实现SOH评估误差≤3%[86] - 内短路故障检测准确率≥96.2%[86] 四维能源 - ESS OS系统具备预知性安全管理功能[89] - 支持多源协同与市场竞价[89] 拓邦股份 - 外置式复合火灾探测器集成四类传感器[92] - PCS融合高压箱空间利用率提升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