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铅产品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涨2.15%,成交额2.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18.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15%至19.52元/股 成交2.10亿元 换手率1.28% 总市值175.3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18.90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342.37万元 大单净买入276.53万元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20.94% 近5日下跌0.76% 近20日上涨15.64% 近60日上涨24.97%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2.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78% 人均流通股6968股 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01.30万股至1029.98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75.90万股至828.20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26.74万股至488.92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下降225.48%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锂离子电池产品50.83% 铅蓄电池产品21.49% 再生铅产品19.35% 锂电池材料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能源互联/飞行汽车/固态电池/石墨烯/氢能源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南都电源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13亿元,融资余额13.8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南都电源股价上涨1.17% 成交额达19.2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13亿元但融资净流出1540.66万元 融资余额13.82亿元占流通市值7.73%[1] - 融券余额408.15万元 融券余量20.51万股 融券活动量达6000股[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2.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78%[2] - 人均流通股6968股 较上期增加9.66%[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01.30万股至1029.98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75.90万股至828.20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3亿元 同比减少31.67%[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降幅达225.48%[2] - 锂离子电池产品贡献50.83%主营业务收入 铅蓄电池产品占21.49%[1] 历史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3] -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26.74万股至488.92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3]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86亿元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8日 2010年4月21日上市[1] - 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及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1] - 营业收入构成包含再生铅产品19.35%和锂电池材料8.33%[1]
南都电源涨2.06%,成交额10.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20.34元/股,成交10.23亿元,换手率5.96%,总市值182.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94%(9147.33万元)卖出占比8.84%(9041.62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5.61%(2.62亿元)卖出占比29.17%(2.98亿元)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26.0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62%/14.21%/36.69%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系统,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收入构成:锂离子电池产品50.83%、铅蓄电池产品21.49%、再生铅产品19.35%、锂电池材料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能源互联、飞行汽车、电池回收、钠电池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9.98万股(较上期增101.30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增175.9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增126.74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降幅达225.48% [2]
净利暴跌707.55%,“老兵”南都电源,以亏损换空间?
36氪· 2025-08-31 23:4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滑31.67% [1] -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5.48% [1] -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5亿元,同比暴跌707.55% [1] - 一季度营收11.39亿元,同比骤降61.81%,亏损2.66亿元 [1] - 二季度营收27.84亿元,环比增长超200%,盈利3385万元,但同比下降67.0% [1] - 2020至2023年累计亏损额达30.11亿元 [1] 业务结构转型 - 公司从通信后备铅酸电池起家,现形成"储能+资源再生+固态电池"三大核心板块 [2] - 2021年加速新能源转型,剥离民用铅酸业务,聚焦锂电和储能 [2] - 主动实施"战略性筛选订单"策略,放弃低毛利储能系统集成项目 [5] -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4.09% [4] - 电力储能业务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18.46%,但毛利率27.11%为各业务最高 [4] - 资源再生业务收入大降65.74%,毛利率为-5.52% [4] 产能与技术布局 - 锂电池电芯现有产能约11GWh,在建锂电芯产能6GWh [5] - 新型电力储能领域现有产能14GWh,在建产能约30GWh [5] - 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和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5] - 开发第三代高压锂电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方式,实现100%不起火、不爆炸 [7] - 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能量密度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 [6]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储能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杀跌,"不卷即死"的淘汰赛态势 [3] - 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竞争加剧,圣阳股份、双登股份等对手强势 [8] - 双登股份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10.4% [8] - 再生铅业务受环保税负加重、回收补贴减少及原生铅价格低位运行挤压 [9] 资金与资本运作 - 总负债145.9亿元,资产负债率80.04%,短期借款占比大,流动性承压 [9] - 筹划赴港上市,旨在为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但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所好转,但债务结构问题依然存在 [9]
南都电源涨2.07%,成交额3.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7.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7.23元/股,成交额3.06亿元,换手率2.11%,总市值154.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7.19万元,特大单买入1795.44万元(占比5.87%)且卖出1470.31万元(占比4.81%),大单买入6361.91万元(占比20.80%)且卖出5869.85万元(占比19.19%)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6.75%,近5日下跌0.52%,近20日上涨15.56%,近60日上涨18.83% [1] 公司基本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系统研发制造,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锂离子电池产品占收入50.83%,铅蓄电池产品占21.49%,再生铅产品占19.35%,锂电池材料占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IDC电源、飞行汽车、石墨烯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9.98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01.30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第五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75.9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26.7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减少31.6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降幅达225.48% [2] 历史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南都电源涨2.35%,成交额5.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55.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3:4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35%至17.42元/股 成交额5.44亿元 换手率3.72% 总市值156.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55.8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03%和11.4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20%和24.2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9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19%/14.01%/20.47%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及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研发制造 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锂离子电池产品占比50.83% 铅蓄电池21.49% 再生铅产品19.35% 锂电池材料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IDC电源/数字能源/飞行汽车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78% 人均流通股6968股 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29.98万股(增101.30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增175.90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增126.74万股) 分列第四、第五及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数据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3亿元 同比减少31.67% 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下滑225.4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5610.24万元 [3]
财说| 南都电源半年亏2.3亿背后藏着这些疑问
新浪财经· 2025-08-21 23: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滑31.67%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225.48% [4] - 毛利率10.95%,同比微增0.78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91亿元,同比激增233.84% [4] 业务板块表现 -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收入18.90亿元,同比增长34.09%,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3] - 锂离子电池产品收入19.94亿元,同比增长9.54%,占比首次突破50% [4] - 电力储能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18.46% [3] - 铅蓄电池产品收入8.43亿元,增长12.29% [3] - 资源再生业务营收10.8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5.74%,毛利率跌至-5.52% [1] - 再生铅产品收入7.59亿元,同比骤降72.33%,毛利率为-11.02% [1][5] - 锂电池材料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3.41% [1] 战略转型影响 - 营收下降主要因战略转型主动缩减回收板块业务 [1] - 再生铅业务规模主动收缩导致资源再生业务整体收入缩减过半 [1] - 公司加大磷酸铁锂电池资源化研发投入以"降本增效" [1] - 锂电池产品毛利率从29.24%下滑至17.63%,下降11.61个百分点 [3]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产品营收占比达30%,同比增长17.64% [6] - 海外业务毛利率28.92%,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6] - 相继中标美国数据中心5.2亿元高压锂电项目、印度1.4GWh储能项目、英国230MWh储能项目、希腊130MWh独立储能项目等重大项目 [6] - 美国对中国储能产品加征25%关税影响北美地区项目毛利 [8] 现金流状况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4% [6] -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4.8% [6] - 现金流改善主要源于加强回款和供应链管理 [6]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10] - 全球BESS新增装机达86.7GWh,同比大增54% [10] - 行业竞争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壁垒、成本控制与资金链韧性的综合较量 [10]
南都电源亏损2.32亿背后:“缩铅扩锂”陷阵痛、数据中心业务增收不增利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49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2] -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85亿元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7.8亿元,同比上升0.9%,单季度盈利34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再生铅产品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72.33%,毛利率-11.02%,同比下滑6.49% [6][7] 业务结构 - 三大业务板块: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 [5] - 资源再生业务收入10.86亿元,毛利率-5.52%,同比下降2.58% [6] -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4.09%,毛利率12.32%,同比下降10.21% [7][9] - 锂离子电池产品收入19.94亿元,同比增长9.54%,毛利率17.63%,同比下降11.61% [7] - 铅蓄电池产品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12.29%,毛利率16.37%,同比下降2.81% [7] 市场布局 - 国内电池产品收入20.57亿元,毛利率12.83%,同比下降11.41% [7][12] - 国外电池产品收入7.8亿元,毛利率28.92%,同比下降3.30% [7][12] - 大储在手未发订单7.8GWh,其中海外占2.3GWh [11] - 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澳洲、欧洲、北美,正在开发亚太、中东等新兴市场 [12] 战略调整 - 主动减产再生铅,不再新增铅电相关产能,聚焦锂电拓展 [8] - 重点拓展数据中心市场,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 [4] - 中标万国数据海外锂电项目、美国数据中心项目等项目 [4] 行业动态 - 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市场陷入低价、无序竞争 [10] - 149家储能企业参与"反内卷"倡议,包括南都电源等头部企业 [12]
刚扭亏就喊业绩反转?储能价格战下南都电源赴港IPO谋破局|看财报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34
核心观点 - 储能行业价格战持续 厂商洗牌态势明显[1] - 南都电源上半年营收同比降31.67%至39.23亿元 净亏损2.32亿元[1] - 公司宣称二季度业绩反转并扭亏 但Q2净利润同比降67.03%至0.34亿元[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25.48%[1] - 二季度营收27.84亿元 同比微增0.93%[2]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提升近10亿元[1] - 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 锂离子电池产能利用率仅70.4%[8] - 2024年曾创下巨额亏损 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 同比下降4260.62%[6] 业务结构 - 锂离子电池产品营收占比50.83% 毛利率同比下降11.61%至17.63%[4][5] - 铅蓄电池产品营收占比21.49% 毛利率16.37%[4][5] - 再生铅产品营收占比19.35% 毛利率低至-11.02%[4][5] - 锂电池材料营收占比8.34% 毛利率7.24%[4][5] 订单与产能 - 在手未发订单总计8.6GWh(数据中心0.8GWh+大储7.8GWh)[7] - 海外大储订单2.3GWh 主要市场为澳洲、欧洲、英国、中东[7] - 签署2.8GWh半固态电池独立储能项目[7] - 正在推进扬州10GWh储能系统集成产线建设[8] 行业状况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较2024年底增长29%[7] - 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7] - 三分之一系统集成商低于成本价销售[7] - 多家企业宣布储能项目终止或延期[8] 资本运作与风险 - 资产负债率达80.04%[8] - 启动赴港IPO计划 聚焦海外市场布局[8] - 涉及4.86亿元诉讼纠纷[9] - 未分配利润为-15.37亿元[6]
南都电源亏损2.32亿背后:“缩铅扩锂”陷阵痛、电池回收降六成,发力数据中心增收不增利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30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2] -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85亿元 [2] - 第二季度营收27.8亿元,同比上升0.9%,单季度盈利34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业务板块分析 电力储能 - 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18.46% [7] - 毛利率27.11%,同比下降3.77个百分点 [7]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 - 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4.09% [7][9] - 毛利率12.32%,同比下降10.21个百分点 [7] - 中标万国数据海外锂电项目、美国数据中心项目等 [3] 资源再生 - 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65.74% [7] - 毛利率-5.52%,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7] - 再生铅产品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72.33%,毛利率-11.02%,同比下降6.49个百分点 [7] 产品结构 - 锂离子电池产品收入19.94亿元,同比增长9.54%,毛利率17.63%,同比下降11.61个百分点 [7] - 铅蓄电池产品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12.29%,毛利率16.37%,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 [7] - 锂电池材料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3.41%,毛利率7.24%,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7] 市场区域 - 国内电池产品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7.81%,毛利率12.83%,同比下降11.41个百分点 [7][11] - 国外电池产品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17.64%,毛利率28.92%,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7][12] 行业动态 - 储能行业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低价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10] - 海外市场利润水平较高,公司重点布局澳洲、欧洲、北美及新兴市场 [12] - 行业发起"反内卷"倡议,149家企业参与包括南都电源 [12] 战略调整 - 主动减产再生铅,不再新增铅电产能,聚焦锂电拓展 [8] - 重点拓展数据中心市场,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及金融机构建立合作 [3] - 大储在手未发订单7.8GWh,其中海外2.3GWh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