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002736)
icon
搜索文档
21家券商撤销87家分支机构!国信证券领跑,网点精简背后成本压力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11 20:10
行业结构性调整 - 证券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传统线下网点运营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1] - 年内已有21家券商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 包含8家分公司和79家营业部 反映行业对资源配置的重新审视 [1] - 撤销行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但也涉及部分一线城市的营业部 [3] 券商撤销情况 - 国信证券撤销21家分支机构位居首位 方正证券紧随其后撤销13家分支机构 [3] - 东方证券 东吴证券 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网点精简 [3] 成本压力与网点优化 - 线下营业部高运营成本与数字化渠道低服务成本形成鲜明对比 [4] - 佣金率持续下行 传统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模式难以维持 [4] - 连续三年亏损且扭亏无望的分支机构成为重点调整对象 区位设置不合理的网点也在撤销范围内 [4] - 客户业务办理逐渐向线上转移 线上平台完善削弱了物理网点重要性 [4] 财富管理转型 - 营业部数量减少的同时 分公司数量呈现增长态势 [5] - 上海地区分公司数量从93家增至98家 营业部数量从777家减至760家 [5] - 分公司作为总部与营业网点之间的中间枢纽 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 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地区成为券商重点布局区域 具有区位优势或网点空白的经济发达地区更受青睐 [5] - 互联网分公司设立成为新趋势 国信证券已设立3家互联网分公司覆盖深圳 浙江 西南等区域 [5]
券商年内已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1 16:43
券商分支机构优化 - 年内已有21家券商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 包括8家分公司和79家营业部 [1][2] - 国信证券撤销数量最多达21家 方正证券撤销13家 东方证券撤销8家 东吴证券和兴业证券各撤销5家 华福证券撤销4家 [2] - 券商表示撤销目的是优化网点布局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运营提质增效 [2] 行业转型趋势 - 券商整合线下分支机构是节约成本 提升效率的要求 也是互联网时代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 券商已告别依靠营业网点扩张推动业绩增长的时代 需结合实际情况撤销利润水平低 业务规模小的网点 [3] - 行业正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 重点做好线上平台获客及留存工作 [3] 经纪业务发展 - 经纪业务是券商基本盘之一 上半年在市场向好背景下 行业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预计达40% [4] - 券商经纪业务重心从传统线下网点转向线上 多家券商明确将大力开拓线上获客渠道 [4] - 国信证券将重点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 国海证券推动网点向精品化 轻型化 智能化发展 [4] 未来发展方向 - 券商需加速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 提升线上获客能力 推动分支机构向综合财富管理中心转变 [5] - 经纪业务将向"交易服务+财富管理+机构服务"多元模式转型 数字化与买方投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5] - 头部券商凭借规模与资源优势领跑 中小券商可通过区域深耕 科技赋能等差异化策略突围 [5]
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募集说明书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的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以优化债务结构和增强财务稳定性 [20][23]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和本期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评级展望稳定,体现了较强的偿债能力和低违约风险 [3][10]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存在波动,但符合证券行业特征,且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成熟,偿债能力有保障 [4][6] 发行条款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发行价格根据网下询价簿记结果确定 [20][23] - 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2.17%,采取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付息日为每年3月19日,兑付日为2028年3月19日 [20] - 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不向公司股东优先配售,采取余额包销方式承销 [2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0.98%,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9.65% [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可分配利润为69.11亿元,预计不少于本期债券一年利息的1倍,财务指标符合发行规定 [3] - 有息债务总额为2,507.04亿元,其中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债务余额为1,927.17亿元,占比76.85% [5] 现金流量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3.42亿元、-478.56亿元、337.47亿元和53.69亿元,波动较大 [4] - 现金流量波动主要受回购业务资金流入、自营业务投资净流出和代理买卖证券现金净额变化影响 [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波动符合证券行业特征,不会对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 资产结构 - 报告期各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594.73亿元、1,703.96亿元、703.96亿元和569.71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3.06%、18.24%、14.04%和11.25% [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分别为104.30亿元、153.12亿元、相关金融资产规模的波动主要系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资规模引起 [5] - 若金融市场发生大幅波动,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5] 信用评级 -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定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 [3][10] - 资信评级机构将持续关注政策环境、行业风险、经营策略、财务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 [3] 募集资金运用 - 本期续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明细合计37亿元,拟使用规模30亿元 [23] - 前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与披露一致,具体使用情况包括多期债券发行 [23][24] - 公司承诺募集资金不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不用于购置土地 [23] 公司治理 - 公司构建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治理体系,下设多个专业委员会,治理结构完善 [26][27] - 公司在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业务等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不存在依赖或混同情形 [28][29][30]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要求,无违法违纪或失信情形 [30] 行业地位 - 公司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排名行业前列,财富管理、投行等传统优势业务市场地位稳固 [32] - 公司具备深圳"双区"建设和国资国企综改试点的区位优势,前五大股东均为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事业单位 [33] - 公司金融科技水平领先,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 [36] 业务风险 - 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与证券市场整体情况高度相关,受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状况、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 [7]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多类风险 [15][16][17][18] -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经营、财务及现金流情况未出现不利变化,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7]
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信用评级报告(首次20250807)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6
公司债券发行概况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信用评级结果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3]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期限3年,起息日为2025年3月19日,兑付日期为2028年3月19日 [4] - 债券票面利率为2.17%,与存量债券"25国证03"(发行规模12亿元)保持一致,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 [4][15] 公司业务运营实力 - 公司是国内经营历史最长的券商之一,业务发展全面且均衡,综合实力较强,2024年总资产达5,015.06亿元,股东权益1,186.92亿元 [4][7] -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是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收入88.10亿元,占比43.68%;投资与交易业务收入90.02亿元,占比44.64% [22] - 证券经纪业务具有传统优势,截至2024年末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2.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股基市场份额2.75% [23] 财务表现与风险指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1.67亿元,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均实现增长;平均资本回报率7.17%,较2023年的5.91%有所提升 [8][4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风险覆盖率277.64%,资本杠杆率15.76%,流动性覆盖率351.69%,净稳定资金率158.66%,各项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 [8][48] - 公司总债务规模2,499.1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72.90%;资产负债率71.11%,EBITDA利息覆盖倍数2.59倍 [49][51] 行业竞争与外部环境 - 证券行业面临境内外券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效应凸显 [6][18] - 2024年证券行业整体呈现先抑后扬趋势,以"新国九条"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构建,强监管、严监管成为主基调 [18][19] - 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和证券市场波动性对公司盈利能力及稳定性构成压力,但公司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保持市场竞争力 [6][19] 股东支持与战略布局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3.53%),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在业务拓展、资本补充等方面能获得股东有力支持 [11][53]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该交易已获得深圳市国资委原则同意及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 [12]
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发行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16
债券发行基本信息 - 国信证券获证监会批准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1] - 本期续发行债券为"25国证03"存量债券的续发行,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1] - 债券代码524180,期限3年,起息日2025年3月19日,到期日2028年3月19日[2] - 票面利率2.17%,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8] - 信用评级AAA,评级展望稳定,与存量债券保持一致[2][5] 发行条款与交易安排 - 发行价格询价区间100.550元-103.082元(全价),包含2025年3月19日至8月13日期间利息[3][13] - 最终发行价格将于2025年8月12日通过深交所网站公告[3][15] - 发行对象限定为在深交所开立A股账户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最低认购金额1000万元[4][16] - 交易方式包括匹配成交、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及协商成交[3][11] - 债券符合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基本条件,具体折算率以登记机构规定为准[5][10] 财务指标与资金用途 - 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可分配利润69.11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0.88亿/64.27亿/82.17亿平均值)[2] - 截至最近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2.30亿元[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10] 发行时间安排 - T-2日(8月11日):刊登募集说明书、发行公告等文件[11] - T-1日(8月12日):15:30-18:00网下询价簿记,确定发行价格[11][13] - T日(8月13日):网下发行起始日[11] - T+1日(8月14日):投资者划付认购款至主承销商账户[11][18] 认购与配售机制 - 配售原则按申购价格从高到低簿记建档,累计金额达发行总额时确定发行价格[17] - 申购价格高于发行价格的获全额配售,等于发行价格的按比例配售[17] - 违约申购处理:未按时缴款将被取消认购,主承销商有权处置债券并追究法律责任[18]
中小公募APP退场加速:天弘、鹏华、博时陷关停倒计时,低效清退成行业共识
新浪基金· 2025-08-11 09:43
行业趋势 - 基金公司自营APP关停趋势加速 平安基金 信达澳亚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 国寿安保基金 财通基金 光大保德信基金 长盛基金等多家公募陆续终止独立APP运营[1] - 行业整体转向精简运营策略 高昂技术维护 用户引流投入 合规成本与有限直销收入形成倒挂[1] - 2025年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降本增效要求 加速APP关停进程[5] 用户活跃度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仅5家基金APP实现月活正增长:易方达e钱包(+2.63万至13.86万) 华夏基金管家(+2.38万至10.26万) 嘉实理财嘉(+2.23万至5.48万) 建信金梧桐(+0.90万) 招商基金APP(+0.21万)[2] - 天弘基金APP月活降至4.08万 为三年前三分之一 上半年流失用户2.17万[2] - 博时基金APP月活减少1.78万至2.03万 兴证全球APP月活减少超1万[2] - 汇添富现金宝月活从13.07万持续下滑至7.73万 鹏华A加钱包月活仅余0.59万[2] 券商APP对比 - 券商APP月活基数显著高于基金APP 最差维持在几十万量级[2] - 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以1097万月活居首 平安证券APP以814万紧随其后[4][5] - 方正证券小方月活降幅最大 半年减少68.17万至622.91万[4][5] 发展模式转型 - 行业从重资产直销向轻量化运营转型 第三方代销渠道主导地位强化[5][6] - 中小型机构将放弃独立APP 转向微信服务号 小程序及官网等轻量载体[6] - 全行业深化投资顾问服务 以专业服务和品牌建设替代高频交易追求[6]
国信证券(002736)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信用评级报告(首次20250807)
2025-08-11 08:23
财务数据 - 2022 - 2025.3总资产分别为3943.31亿、4629.60亿、5015.06亿、5062.11亿元[13] - 2022 - 2025.3净利润分别为60.85亿、64.27亿、82.17亿、23.29亿元[13] - 2022 - 2025.3平均资本回报率分别为5.97%、5.91%、7.17%[13] - 2022 - 2025.3营业费用率分别为46.09%、43.44%、45.46%、41.47%[13] - 2022 - 2025.3风险覆盖率分别为413.12%、290.71%、277.64%、344.43%[13] - 202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8.76亿元、173.17亿元、201.67亿元[35] - 2024年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收入88.10亿元,占比43.68%[35] - 2024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0.51亿元,占比5.21%[35] - 2024年投资与交易业务收入90.02亿元,占比44.64%[35] - 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8.52亿元,占比4.23%[35]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4.52亿元,占比2.24%[35]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6.58亿元,占比37.97%;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6.50亿元,占比47.85%;利息净收入14.23亿元,占比7.06%[63] - 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5.78亿元,占比27.66%;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10.20亿元,占比5.06%;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20亿元,占比4.06%[63] - 2024年净利润82.17亿元,其他综合收益38.78亿元,综合收益120.95亿元[68] - 2024年营业费用率45.46%,平均资产回报率2.01%,平均资本回报率7.17%,利润总额变动系数16.54[68] - 2024年末总债务规模2499.1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0%,短期债务占比72.90%,较上年末下降7.10个百分点[7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1.1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37.47亿元,EBITDA158.52亿元[74] - 2024年EBITDA利息覆盖倍数2.59倍,总债务/EBITDA为15.77倍[74] 用户数据 - 2024年公司权益类ETF保有规模增长超过50%[3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2.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37] - 2024年末股基市场份额2.75%,较上年增长约15%[37] - 2024年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2900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达302万[37] 未来展望 - 评级展望为国信证券信用水平未来12 - 18个月将保持稳定[7] - 可能触发评级下调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控缺陷、财务状况恶化、外部支持弱化[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拟发行A股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交易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18] 业务情况 - 2024年国信期货期货经纪业务成交量逆势增长0.26%,成交额同比增长32.77%,营业总收入20.23亿元,同比减少32.25%,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5.54%[41] - 2024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股票承销保荐累计完成主承销项目11.17家,排名行业第九,其中IPO项目4家,累计募集资金126.05亿元,排名行业第六[43] - 2024年公司完成债券承销234.55家,主承销金额2340.77亿元[44] - 2024年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参与认购金额超68亿元,募集资金总额40.02亿元,实现1.7倍认购倍数[4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存量新三板持续督导项目73个,本年度完成挂牌项目6家以及定增项目1家[46] - 国信香港完成49个境外资本市场项目[47] - 2024年证券投资规模有所下降,投资以债券为主,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另类投资业务[48] - 2024年末公司金融投资资产为2870.38亿元,较上年末有所下降[50] - 2024年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实现投资总收益1166.77亿元,同比增长74.70%[50] - 2024年公司新增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金额3.3亿元,投向硬科技产业,国信资本营业收入0.36亿元,净利润12.88万元,均同比大幅下降[53] - 2024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有所下降,业务收入有所上升,资管子公司正式成立[55] - 2024年国信弘盛新增基金规模38.25亿元,新增规模同比增长16%,新增投资PE项目5个,累计投资金额近1.8亿元,早期项目占比达60%[57] - 2024年国信弘盛营业总收入0.80亿元,较上年略有下降,净利润0.24亿元,较上年基本持平[57] - 截至2024年末,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2202亿元(不含子公司),公募管理规模9124亿元,较年初增长13.15%[58] - 2024年鹏华基金营业收入35.94亿元,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93%和10.56%[59] 其他 - 存量债券“25国证03”发行规模12亿元,票面利率2.17%,期限3年[7][24]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面值总额不超30亿元,票面利率2.17%[7][25] - 本期续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2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注册资本为96.12亿元,2020年8月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147.82亿元[17]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53%,为第一大股东[1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内共有11家子公司[23] - 1994年深圳国投证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2014年12月上市募得资金68.40亿元[1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694.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增幅超越市场,融资融券业务担保物公允价值2022.37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47.79%,融出资金减值准备余额1.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54%[4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融出资金32.0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担保物公允价值78.36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6.20亿元,同比增长20.89%,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负债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01.66%[40] - 2024年公司针对部分股票质押项目计提减值,全年信用减值损失3.68亿元,较上年小幅增加[65]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受限资产账面价值1307.88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25.84%[7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无对外担保情况(不包括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担保)[76] - 2024年,公司新增或前期已披露涉案金额超1亿元的诉讼、仲裁事项共6起[76] - 依照终审判决,公司等中介机构对华泽钴镍赔付义务12900.90万元及相关诉讼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另有3起案件未作出生效裁判,标的额合计8630.25万元[7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自有资金及结算备付金余额133.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7%,占剔除相关款项后资产总额的3.25%,较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78]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获多家商业银行超2600亿元综合授信,已使用约720亿元[78] - 截至2024年末,深投控持股比例为33.53%,深圳市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80] - 2024年深投控总资产12196.55亿元,所有者权益4137.12亿元,营业总收入2713.81亿元,净利润130.98亿元[80] - 中诚信国际评定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评定相关债券信用等级为AAA[81]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84.11%[82]
国信证券(002736)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发行公告
2025-08-11 08:23
债券发行 - 公司2024年11月29日获许可,可发行不超200亿元公司债券,本期续发行不超30亿元[6] - 本期续发行债券票面利率2.17%,期限3年,起息日2025年3月19日,到期日2028年3月19日[6] - 发行价格询价区间100.550元 - 103.082元[9] - 网下发行对象为合格专业机构投资者,最低申购金额1000万元,超1000万元须为整数倍[11] - 2025年8月12日15:30 - 18:00询价确定最终发行价格[1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合并口径所有者权益1202.30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70.98%,母公司口径69.65%[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可分配利润69.11亿元,预计不少于本期债券一年利息1倍[7] 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本期续发行债券信用等级为AAA[7][12][14] 发行安排 - 2025年8月11日刊登募集说明书等,8月12日网下询价,8月13日网下发行起始,8月14日发行结束[24][25] - 网下询价时间2025年8月12日15:30 - 18:00,簿记建档截止时间不得晚于当日19:00[28] - 获得配售投资者须在2025年8月14日16:00前足额缴款[41] 投资者要求 - 类型D专业投资者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68] - 类型E个人投资者申购前20个交易日名下金融资产日均不低于500万元,或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68] - 类型D和E投资者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68]
国信证券(002736)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续发行)募集说明书
2025-08-11 08:2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合并口径所有者权益合计1202.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98%,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9.65%[10]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可分配利润为69.11亿元,预计不少于本期债券一年利息的1倍[10]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73.42亿元、 - 478.56亿元、337.47亿元及53.69亿元,2025年1 - 3月较上年同期减少41.22%[1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为2507.04亿元,1年以内债务余额占比76.87%[15]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6,555,997.16元,较2024年1 - 3月的6,809,760.90元下降3.72%[62] - 2025年1 - 3月公司净利润378,767.83元,较2024年1 - 3月的200,657.40元增长88.77%[62] 债券信息 - 债券注册金额为200亿元,发行规模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3] - 本期续发行债券仅面向专业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发行和交易[17]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公告刊登日期为2025年8月11日,发行首日为2025年8月13日,发行期限为2个交易日[47] - 本期续发行债券面值为100元,发行价格根据网下询价簿记结果协商确定[1] - 本期续发行债券全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50][51]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大湾区IPO企业92家、再融资及配套募资企业64家,融资规模约1256亿元[81] - 截至2024年底服务100家企业发行债券617只,发行规模超6800亿元,为超620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8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2.4万亿元,股基市场份额2.75%,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2,900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达302万[9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超700亿元,为超2万名客户提供行权融资服务[94] 业务亮点 - 2024年成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和央行互换便利操作首批券商,入选上交所上市基金主做市商,获批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84] - 与五家头部做市商推出“30年期活跃地方债联合报价篮子”业务,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国内国际双认证科创气候债券、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四贴标ABS产品[84] - 2024年期货经纪业务成交量逆势增长0.26%,成交额同比增长32.77%[95]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国信弘盛、国信期货等子公司100%股权,注册资本分别为280,625.27万元、200,000.00万元等[6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鹏华基金50%股权,鹏华基金总资产830,691.04万元,净利润75,082.62万元[67][68] - 2023年国信期货净利润同比增长2%,2024年子公司国信期货净利润同比增长5.54%[95] - 2024年子公司国信弘盛新增基金规模38.25亿元,同比增长16%[112] - 2024年鹏华基金营业收入35.94亿元,净利润7.51亿元[112] - 截至2024年末,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2202亿元,公募管理规模9124亿元,较年初增长13.15%[112] 其他信息 - 公司构建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治理体系,董事会下设五个专业委员会[68] - 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推举职工监事任福宾为第五届监事会召集人[74] - 前五大股东均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股东持股占比合计超80%[81] - 公司秉承“技术引领业务、以客户为导向”理念,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打造世界一流投行信息技术”为金融科技战略愿景[84] - 公司首批入选中国证监会“白名单”证券公司[85]
11日丁二烯橡胶上涨2.48%,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8-11 08:22
主力合约表现 - 丁二烯橡胶主力合约2509收盘上涨2.48%,成交量达13.83万手,前20席位净空头寸为6594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20.96万手,较前一日新增14.68万手,增幅达233% [1] - 前20席位多头持仓1.61万手,较前日增加1588手;空头持仓2.27万手,较前日增加3169手 [1] 机构持仓分布 - 多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持仓2243手、东证期货持仓1968手、国泰君安持仓1800手 [1] - 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持仓7036手、东证期货持仓2562手、永安期货持仓1559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585手至2243手、东证期货增389手至1968手、创元期货增343手至691手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增1514手至6948手、宝城期货增604手至752手、东证期货增338手至2502手 [1] 成交量与持仓变动 - 主力合约前20席位合计成交量203,267手,较前日增加139,580手 [3]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15,989手,较前日增加1,588手;空头持仓22,649手,较前日增加3,171手 [4] - 成交量前三机构:中信期货48,609手(增33,916手)、中泰期货33,514手(增22,200手)、东证期货22,201手(增15,070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