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传动(002472)

搜索文档
双环传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02%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29亿元,同比下降2.16% [1] - 同期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2.02%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含税) [1]
双环传动(00247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0: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2.29亿元,同比下降2.16%[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6%至42.29亿元,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0%[4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2%至42.29亿元,营业成本下降7.6%至30.85亿元[1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亿元,同比增长22.02%[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5亿元,同比增长22.54%[19] - 净利润增长25.3%至6.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22.0%至5.77亿元[14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股,同比增长23.64%[1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55元增至0.68元,增幅23.6%[14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4%,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19] -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6.7%[147] - 净利润为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51] - 母公司营业利润增长5.6%至3.78亿元[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52%至2.39亿元[47] - 研发投入增长16.5%至2.39亿元,财务费用下降30.8%至1158万元[14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0.77%,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47] - 毛利率改善3.2个百分点至27.1%[147] - 普通机械制造业营业收入为42.29亿元,营业成本30.85亿元,毛利率27.06%[50]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为7.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153]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6.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153] 各业务线表现 - 非金属及复合材料智能执行机构业务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51.73%[27] - 智能执行机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73%至4.26亿元,占比提升至10.06%[48] - 智能执行机构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51.73%,毛利率51.63%[50] - 新能源齿轮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持续提升[26] - 公司已成为国内智能扫地机头部品牌核心供应商及国内Ebike头部厂商驱动系统齿轮稳定供应商[27] - 公司成功获取多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齿轮优质项目[26] - 商用车新能源电驱动齿轮项目逐步推进量产阶段[26] - 公司专注齿轮传动产品制造,主要产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摩托车/电动工具齿轮等[32] - 主营业务收入中乘用车齿轮收入占比63.11%,同比增长12.95%至26.69亿元[48] - 乘用车齿轮产品收入26.69亿元,同比增长25.20%,毛利率12.95%[50] - 商用车齿轮收入同比下降29.72%至3.23亿元[48] - 公司进入高精密齿轮制造领域国际市场第一梯队[38] 各地区表现 - 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0%至7.07亿元,占比16.72%[48] - 国外销售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29.39%,毛利率14.20%[50] - 公司以匈牙利基地为核心战略支点推进海外市场建设[27] - 公司计划在匈牙利和越南建设产能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6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0亿元,同比增长20.9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92%至9.80亿元[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15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72.23%至9.87亿元[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2%[1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33.30%至12.49亿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2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9.2%[1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8%[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152]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5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75.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61%[19]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75.49亿元,较期初158.67亿元增长10.6%[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2.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9%[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6.01亿元,较期初14.07亿元增长84.9%[138] - 货币资金增至26.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82%,较上年末增长5.95个百分点[5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1.79亿元,较期初19.83亿元增长60.3%[139] - 短期借款增至31.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12%,较上年末增长5.63个百分点[5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4.30亿元,较期初20.60亿元增长18.0%[139] - 在建工程增至24.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85%,较上年末增长0.87个百分点[5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5.23亿元,较期初25.62亿元下降1.5%[138]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27亿元,较期初20.31亿元增长4.7%[138]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78.48亿元,较期初66.28亿元增长18.4%[14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8.65亿元,较期初34.77亿元增长11.1%[140]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45亿元,较期初7.05亿元增长133.3%[143]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06亿元,较期初6.47亿元增长71.0%[142] - 公司总负债增加29.2%至40.97亿元,流动负债大幅增长47.3%至36.67亿元[14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1135.9%至3.23亿元,长期借款下降88.7%至3900万元[144] - 合同负债增长95.1%至1681万元,预收款项为零[144] - 应付账款下降14.3%至8.47亿元,应付职工薪酬下降28.5%至8628万元[144] - 受限资产总额8.0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质押1.63亿元,固定资产抵押4.73亿元[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确立研发创新为核心、智能制造为支撑的发展思路[2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及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33] - 公司通过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以应对宏观经济波动[69][70] - 公司持续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并拓展新应用领域以降低对汽车行业依赖[71]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钢材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水平[72] - 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议案[73]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5]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77] - 现金分红总额为151,003,377.9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77] - 可分配利润为3,865,208,346.56元[77]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1.89亿元,全部为对股东的分配[157][159] 投资和子公司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9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58] - 对江苏慧环传动科技投资990万元,持股33%,报告期亏损25.11万元[61] - 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117] - 公司为子公司江苏双环提供担保额度总计达人民币56,667万元[107][108] - 实际发生的担保金额累计达人民币70,036.81万元[108] - 公司为嘉兴双环提供担保金额累计达人民币78,593.17万元[109] - 江苏双环获得担保金额为人民币84,371.19万元[109] - 重庆双环获得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109] - 江苏环欧获得担保金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109]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445,000万元[112]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79,489.16万元[112]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74,489.16万元[112]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8.89%[112]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25,609.18万元[11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75,744.83万元[11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70,744.83万元[111] - 子公司深圳三多乐单笔最高担保金额为5,255.67万元[11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113]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 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调整为16.347元/份[78] - 注销39,600份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2,016,300份期权[79] - 员工持股计划涉及31名员工,持有300,221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04%[80] - 员工持股计划已于2025年5月2日期满终止,所持股份已全部出售完毕[80][8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在报告期末持股数均为0,占股本总额比例为0.00%[80] - 员工持股计划初始受让公司回购股票18,630,021股,受让价格为2.73元/股[81] - 员工持股计划分两期解锁,每期解锁比例均为50%,分别解锁9,315,010股和9,315,011股[82]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展期12个月至2025年5月2日[83] - 员工持股计划在2022年7月8日至2025年2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全部出售18,630,021股[83] - 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期限为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5月23日[121] - 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期限为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0月16日[122] 股东结构和变动 - 公司总股本因股票期权行权增加245,300股至847,713,342股[120][12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85,000股至94,322,950股,占比从11.21%降至11.13%[12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30,300股至753,390,392股,占比从88.79%升至88.87%[120] - 高管李水土解除限售75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0[124] - 高管王佩群新增限售2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增至210,000股[124] - 高管周志强新增限售2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增至165,000股[124] - 高管陈海霞新增限售2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增至97,500股[125] - 吴长鸿、蒋亦卿、陈剑峰等高管持股未发生变动,期末限售股数均与期初一致[12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550名[12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92%,持股数量为151,938,501股[127] - 吴长鸿持股比例为7.07%,持股数量为59,968,992股[127] - 李绍光持股比例为4.24%,持股数量为35,908,577股,报告期内减持4,696,822股[127]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比例为1.23%,持股数量为10,392,177股[127] - 兴业银行旗下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比例为1.79%,持股数量为15,183,223股,报告期内增持10,197,723股[127] - 叶继明持股比例为1.50%,持股数量为12,705,785股,报告期内减持180,175股[127] - 玉环市亚兴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1%,持股数量为11,130,700股[127] - 农业银行中证500ETF持股比例为1.19%,持股数量为10,086,100股,报告期内增持520,100股[127] - 监事李瑜报告期内减持1,994,156股,期末持股数为6,320,106股[130] 所有者权益和综合收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92.37亿元,较期初88.15亿元增长4.8%[157][15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3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6.01亿元[157]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331万元,包括普通股投入429万元和其他权益工具投入902万元[157] - 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4.64亿元,较期初4.24亿元增长9.4%[157][159] - 资本公积从44.51亿元增至44.61亿元,增长0.2%[157][159] - 未分配利润从34.77亿元增至38.65亿元,增长11.2%[157][159]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8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4.72亿元[163]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减少1,808万元,主要因其他项减少1.92亿元[163] - 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00亿元[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34,309,958.43元,较期初增长1.92%[167][1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31,368,677.36元,占期初所有者权益的4.31%[167][1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89,234,583.28元,占同期综合收益的57.11%[1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5,620,476.02元,其中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328,365.49元[167][1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583,952,903.20元,较期初增长5.81%[167][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03,087,529.05元,较2025年同期低9.32%[172] - 公司2024年通过其他权益工具调整减少所有者权益119,978,325.00元[172] - 公司注册资本为847,713,342.00元,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94,322,950股[17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为7,330,247,768.89元,较2025年同期低6.88%[172] - 公司2024年库存股减少80,000,000元,主要通过其他权益工具调整实现[172]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为长期,目前正常履行[8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9][9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99] - 公司与关联方财务公司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100] - 公司控股的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金融业务往来[101]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02] - 公司及2家子公司共3家企业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85]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9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的利息减值损失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的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8] - 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形成的金融负债按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计量[200] - 单项应收账款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应收账款被认定为重要应收账款[182] - 单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的投资活动被认定为重要投资活动[182] - 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同时超过集团对应总额15%的子公司被确定为重要子公司[182] - 合营或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占母公司净利润10%以上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5%以上被认定为重要合营联营企业[182] 其他重要事项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591.61万元[23]
人形机器人迎来多重催化,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上涨1.22%,云天励飞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44
机器人ETF嘉实流动性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9.41% 单日成交5377.59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5183.92万元 [3] 机器人ETF嘉实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83.61%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1.48%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 最长连涨3个月累计涨幅37.12% [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93% [3] 中证机器人指数持仓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 [3] - 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9.96%) 科大讯飞(9.70%) 石头科技(5.03%) 大华股份(4.88%) 中控技术(4.40%) 双环传动(3.53%) 机器人(3.34%) 大族激光(3.18%) 巨轮智能(2.77%) 拓邦股份(2.67%) [5] 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事件 - 英伟达8月25日发布"机器人新大脑"产品 与富士康合作人形机器人 11月首发 [5] - 智元机器人推出灵创平台降低动作编排难度 [5] - 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工作 [5]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0000台人形机器人订单 2026年底交付 [5] - Tesla Gen3预计10-11月定型 2025年第四季度下单 2026年初量产 2030年目标100万台 [5]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2026年为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6] - 机构全面看好T链确定性供应商和头部人形核心供应链 [6]
外资加速涌入中国股市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0:11
外资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情况 - 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配置比例升至6.4%,处于近十年13%分位水平,整体低配330个基点 [1] - 截至7月底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净流入达110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 [2]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总持仓量达33.86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近三成,重点买入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 [1] 资金流动与市场活跃度 - 8月11日至15日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入121亿元,较前一周增长近280%,灵活型外资净流入52亿元周环比增长近两倍 [2] - A股8月以来日均成交额约1.95万亿元,高于7月的1.63万亿元和上半年的1.39万亿元,融资余额持续上升 [3] - 外资与场内资金共振推动活跃度,华明装备外资持股比例超24%,思源电气超26%,双环传动等多股触及外资持股上限 [2] 流动性环境与资金供给 - 美元指数年内累计下跌7.85%,美元走弱提升非美元资产吸引力 [2] - 中国居民累积超额储蓄超7.2万亿元,M1与M2剪刀差收窄增强流动性,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3] - 瑞银证券估算2025年保险资金净流入权益类资产或达1万亿元 [3] 外资投资偏好与行业聚焦 - 陆股通资金交易集中于行业龙头股,宁德时代双向成交151亿元占周交易额19%,贵州茅台132亿元占18%,东方财富111亿元 [2] - 成长板块和高beta方向受关注,小盘股在流动性推动下短期表现或优于大盘股 [3] - 联博基金关注高派息企业及AI应用驱动的科技企业,高盛建议企业需优化资本支出与股东回报 [4]
上海推进具身智能实用化部署,汽车零件ETF(159306)翻红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8-20 02:13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 - 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AI+制造"工厂建设 [1] - 方案提出加快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的实用化部署 [1] 汽车零件ETF市场表现 - 汽车零件ETF早盘翻红拉升,该ETF紧密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 [1] - 指数成分股较多涉及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受益于"AI+制造"产业发展加速 [1]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构成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100只汽车零部件领域上市公司证券,覆盖汽车系统部件、内饰外饰、电子、轮胎等细分领域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0.36%,包括汇川技术(300124)、福耀玻璃(600660)、三花智控(002050)等企业 [1] 汽车零件ETF产品信息 - 汽车零件ETF(159306)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平安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联接A(022731)、C(022732)、E(024542)三类份额 [2]
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落地进程不断加快,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涨近2%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24
流动性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8.09% 单日成交金额为4439.35万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金额为4425.52万元[3] 规模与资金动向 - 近半年规模增长2.00亿元 今年以来份额增长2.37亿份[3] - 融资买入额达156.14万元 融资余额达1655.64万元[3] 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8.92% 位列可比基金前2名[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5.78%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达37.12%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93%[3]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3] - 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9.70%) 汇川技术(9.96%) 石头科技(5.03%) 大华股份(4.88%) 中控技术(4.40%) 双环传动(3.53%) 机器人(3.34%) 大族激光(3.18%) 巨轮智能(2.77%) 拓邦股份(2.67%)[5]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智元创新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工厂[5] - 此为国内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首个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5] - 工业具身智能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化商用新纪元[5] 产业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从0到1"的"iPhone时代" 产业前景可观[5] - 灵巧手占机器人价值比重有望超过30%[5] - 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商业化落地进程持续加快[6] 核心硬件机遇 - 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核心硬件载体 技术迭代驱动智能等级跃迁[6] - 主机厂产品迭代加速趋势下 传感器价值量占比及技术要求可能出现显著变化[6] - 传感器板块在人形机器人整体贝塔下具备更大弹性[6]
人形含量第一的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超2%,位列ETF榜前五
新浪财经· 2025-08-19 05:42
市场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截至2025年8月19日13:17强势上涨2.82% [1] - 成分股禾川科技上涨16.68%、丰立智能上涨12.58%、拓普集团涨停(10.00%)[1] - 机器人ETF鹏华当日上涨2.17%报1.08元,近一周累计上涨3.21% [1] 行业动态 -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近200家企业超100款新品,涵盖工业搬运、消费服务及娱乐表演三大应用场景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叠衣服、倒饮料、搏击跳舞等跨领域功能展示 [1] 技术发展路径 - 行业将遵循"专用场景→跨专用场景→通用场景"渐进式落地路径 [2] - 当前算法能力不足制约跨场景泛化,B端专用场景(无人物流车/矿卡、环卫巡检机器人)将率先商业化 [2] - 多形态机器人(轮式/半身足式/全人形/非人形)将根据场景需求共存 [2] 指数成分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含量超70%,显著高于中证机器人指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0.09%,头部企业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双环传动等 [2] - 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 [2]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涨近2%,成分股东杰智能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33
机器人ETF嘉实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7.04%,成交3846.89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990.01万元 [3] - 近半年规模增长2.23亿元 [3] - 近6月净值上涨7.15%,排名可比基金前2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93% [3] 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 [3] - 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9.70%)、汇川技术(9.96%)、石头科技(5.03%)、大华股份(4.88%)、中控技术(4.40%)等 [3] - 石头科技单日涨幅13.88%,大华股份涨幅9.99% [5] - 大族激光单日跌幅2.15% [5]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16国280支队伍,产生26枚金牌 [5] -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18日开售,包括OmniHand灵动款、专业款等 [6] - 智元机器人将于8月21日召开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6] -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将实现人形机器人万台级别量产 [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出口情况、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下游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汽车玻璃升降器规模将达164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1:08
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概述 - 汽车玻璃升降器主要分为电动和手动两大类,结构上包括臂式(单臂式、双臂式)和柔式(绳轮式、带式、软轴式)[2] - 臂式升降器采用齿轮齿板传动,成本低且在国内普遍使用,柔式升降器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的特点[2] - 核心组件包括操纵机构、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玻璃支承机构及平衡弹簧等[3] 行业发展历程与产业链 - 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技术差距[5] - 上游包括钢材、塑料、电动机等原材料,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汽车整车[7] - 电动机作为核心部件,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从2017年27918.2万千瓦增至2024年35321.7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3.42%[9] 市场规模与出口情况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0.24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5.93%,预计2025年增至163.89亿元[1][15]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61.35亿美元增至2024年7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76%,预计2025年达74.31亿美元[13] - 中国车窗玻璃升降器出口量从2020年0.87万吨增至2024年1.4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3.23%[16] 行业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国际领先企业包括Brose、Grupo Antolin、Hi-Lex Corporation等[19] - 国内代表企业有贵航股份(2025年Q1营收5.92亿元,同比增8.77%)、龙口泰进机械(配套北汽福田、一汽等)、芜湖莫森泰克等[20][22]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实现防夹、语音控制,结合车联网优化交互[24] - 轻量化:采用铝合金、工程塑料减轻重量,模块化设计简化结构[26] - 环保化:推广无铬化处理、可回收材料,降低制造过程污染[27]
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取得车齿机主轴用防铁屑飞溅保护装置专利 避免飞溅铁屑对工人造成损伤
金融界· 2025-08-16 09:18
公司专利技术 - 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种车齿机主轴用防铁屑飞溅保护装置"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22976U,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1] - 该专利通过在车齿机主轴外部环设挡圈,阻挡加工齿轮时飞溅的切削液和铁屑,保护工人安全 [1] - 专利设计卸料槽实现铁屑集中下落收集,提升切削液和铁屑处理效率 [1] 公司基本信息 - 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嘉兴市,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78223.36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拥有专利信息64条,行政许可17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