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轩高科(002074)
icon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旗下电池公司增资至12.1亿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57
公司股权变动 -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新增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为股东[1] - 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人民币增至约12.1亿人民币[1] - 注册资本增幅约2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1] - 法定代表人葛道斌[1] - 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机动车充电销售等[1] 股权结构 - 公司现由国轩高科(002074)旗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及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1]
国轩高科旗下电池公司增资至12.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45
公司股权变更 -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于7月24日发生工商变更 新增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为股东 [1] - 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人民币增至约12.1亿人民币 增幅约21% [1] - 公司现由国轩高科(002074)旗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及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1] 公司基本信息 -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 法定代表人为葛道斌 [1] - 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 电池零配件生产 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1] - 业务还包括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 机动车充电销售等 [1]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首予国轩高科“买入”评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7-31 07:19
业务发展 - 公司从磷酸铁锂入局逐步拓展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业务 成长为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头部企业 [1] - 2024年动力业务板块收入256.48亿元 储能业务板块收入78.32亿元 [1] 经营能力 - 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1]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大众汽车集团战略入股公司 [1] - 在德国、斯洛伐克、摩洛哥、印尼、泰国、越南、美国等多个国家设立工厂 [1] - 配套德国大众、VinFast、Rivian等全球知名车企品牌 [1]
2025年中期锂电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行业盈利边际修复,固态电池突破加速-20250731
万联证券· 2025-07-31 06:52
核心观点 - 锂电行业进入周期复苏阶段,需求端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双驱动,供给端盈利修复且竞争格局优化,建议关注业绩修复和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两条主线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销量693.73万辆(同比+40.31%),渗透率达44.33%,出口106万辆(同比+75.21%),带动动力电池产销量增长超48% [3][23][26] - 储能成为锂电重要增长点,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369.8GWh(同比+64.9%),国内招投标规模45.08GW(同比+98.85%),海外美国/中东市场加速放量 [3][33][48] - 产业链盈利显著修复,2025Q1营收同比+14.82%,归母净利润同比+33.81%,资本支出同比增速7个季度后首次转正 [4][50][61] - 固态电池进入技术验证期,能量密度超500Wh/kg,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并行,2026年起将进入量产阶段,中试线密集落地 [9][85][86] 需求端分析 - **新能源汽车**:政策驱动销量高增长,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辆,下乡车型增至124款,上半年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22][23] - **动力电池**:2025年1-6月产量513.81GWh(同比+51.06%),销量485.50GWh(同比+48.56%),中国企业在全球装车量市占率提升至68.4% [26][73] - **储能市场**:全球新型储能装机165.395GW(同比+80.98%),国内政策转向市场化驱动,美国ITC补贴延至2036年,中东大储项目加速落地 [33][37][44][48] 供给端改善 - **盈利修复**:电池环节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30.16%,负极材料同比+40.48%,正极材料亏损收窄47.37% [50][51] - **资本开支**:2025Q1锂电产业链资本支出237.24亿元(同比+2.96%),电池环节率先转正,1-4月行业扩产项目达123个总投资超3400亿元 [61][65] - **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0.6pct),阳光电源登顶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政策密集整治"内卷"推动行业出清 [71][73][75] 固态电池技术 - **技术路线**:氧化物电解质(LLZO/LATP)进展快,硫化物电解质(LGPS/LPSX)能量密度上限高,硫化物降本关键在硫化锂材料 [9][89][90] - **产业化进展**: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计划2025-2026年推出产品,材料厂商加速电解质/负极中试线建设 [86] - **材料体系**:硅碳负极为中短期方案,金属锂负极潜力最大;正极向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升级;碳纳米管导电剂应用空间广阔 [9][57][82] 投资建议 - 关注锂电龙头业绩修复带动的估值回升机会,当前行业PE(TTM)30.86倍低于历史均值33.54倍 [21] - 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电解质材料(容百科技/天赐材料)、设备(前段辊压机/中段叠片机)、负极(硅基/锂金属) [9][42][86]
华安证券给予国轩高科买入评级,技术引领推动电池创新,高度国际化盈利领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5:24
公司 - 动力储能双轮驱动 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2] - 大众赋能助力全球化市场开拓 [2] - 创新引领技术革新 [2] 行业 - 下游场景不断扩充 [2] - 锂电需求持续高景气 [2]
国轩高科储能系统首次打入日本调频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40
公司业务突破 - 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合作开发的佐仓储能电站成为首家打入日本一次调频市场的中国储能厂商 [2] - 佐仓电站规模为2MW/7MWh 采用交直流单点集成架构并配备远程数字监控系统 [2] - 公司在中部电力辖区的菊川储能电站也通过一次调频测试 是与阪和兴业、爱迪生能源的首个三方联合开发项目 [4] 技术能力展示 - 佐仓电站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和优异调节精度 可按秒级响应电网需求 [2][3] - 电站采用交直流单点集成架构 配备高速通信系统确保实时性和可靠性 [2] - 全栈式储能解决方案展现强大调频性能和系统集成实力 [4] 市场拓展进展 - 佐仓电站自2024年11月并网 将在今年9月正式参与日本电力需求调整市场交易 [2] - 菊川电站成为国轩在日本中部地区的首个一次调整市场项目 [4] - 成功经验正复制推广至日本关西、九州、北海道等区域市场 [4] 商业模式创新 - 日本储能电站盈利来源包括JEPX电力批发市场、需求调整市场和容量市场三大市场 [2] - 一次调整市场按"待命能力"付费 可为储能系统带来每年数千万日元以上的额外收益 [3] - 佐仓与菊川电站具备JEPX市场套利能力+一次调整服务能力 形成良好盈利模型 [4] 行业意义 - 标志着中国储能系统首次在日本最核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落地应用 [2] - 拓展了储能行业从"削峰填谷"向"电网稳定性支撑"的应用空间 [3] - 在日本火电退役、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上升背景下提供电网调节能力关键补位 [4]
国轩高科成功准入日本电力一次调频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1:01
行业动态 - 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合作开发的佐仓储能电站通过日本一次调频市场综合测试 [1] - 该储能电站可按秒级响应电网需求 快速调节输出功率以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1] - 中国储能系统首次在日本最核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落地应用 [1] 公司里程碑 - 国轩高科成为首家打入日本一次调频市场的中国储能厂商 [1] - 标志着公司在日本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1]
国轩高科成功准入日本电力一次调整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56
公司业务突破 - 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合作开发的佐仓储能电站通过日本一次调频市场综合测试 [1] - 储能电站可按秒级响应电网需求并快速调节输出功率以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1] - 公司成为首家打入日本一次调频市场的中国储能厂商 [1] 行业市场地位 - 中国储能系统首次在日本最核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现落地应用 [1] - 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储能技术在国际高端电力辅助服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1]
30+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名录
起点锂电· 2025-07-29 10:01
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超高比容量、高电压特性、成本优势及与固态电池体系的良好兼容性,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 [2] - 该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降低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 [2] -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富锂锰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适配全固态电池,已导入丰田供应链)和低空经济等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将加速渗透 [2]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 中国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共34家 [2] - 主要企业包括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国轩高科、湖南裕能、格林美等 [3]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背景 -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逻辑性 [4] - 固态电池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4] 行业动态 - 超380亿电池项目加速投产 [5] -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创新低 [5]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5]
绿色驱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战略布局与全球视野,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8.4万辆,同比增长6.7%,行业发展受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出口结构更趋稳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4] - 行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供应波动、下游贸易壁垒等挑战,需通过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运营应对,未来将从“规模驱动”向“技术标准引领”高质量跃升 [20][21] - 市场规模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未来五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40][41][43] - 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结构分层并行发展 [50][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汽车出口指将中国境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以整车、散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形式销售至海外市场,涉及多方面业务,受多种因素驱动,正从“产品出口”向“标准出口”升级 [5] - 行业分类基于出海方式分为整车出口、零部件出口、投资并购以及产业链出口 [5] 行业特征 - 商业模式多元化,形成以整车出口为主、产业链协同出海为辅的模式,企业采用多种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7] - 技术与成本优势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8] - 全球市场分化加剧,亚洲、中东等市场成为主要出口地,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带来挑战,行业全球化发展任重道远 [9] 发展历程 - 2010 - 2015年为萌芽探索阶段,出口量低,主要依赖政府项目,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0][11] - 2016 - 2020年为启动成型阶段,技术进步,出口量增长,市场扩大,产品结构多元化,企业国际化能力初步建立 [13][14] - 2021 - 202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球疫情推动电动化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扩大,技术不断创新 [15][16] - 2024年至今为动荡调整阶段,出口增速放缓,产业链协同发展,向“生态共建”转型,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关注海外盈利 [1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电池、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相关供应商,提供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面临出口障碍,部分企业“出海”建厂 [22][24][25] - 中游为新能源汽车组装制造及整车出口,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采用多元化渠道策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 [29][31][33] - 下游为海外市场渠道端,通过优化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市场推广和用户接受度,用户需求增长 [36][37][38]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出口达140万辆,未来五年仍将快速增长 [39] - 市场规模增长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 [40][41][43]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涵盖指导性和规范类政策 [48][49]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0] -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与产业链优势促使行业竞争格局形成,未来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上升,中小企业面临压力 [51][52][55]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等财务信息 [58][60][62] 企业分析 - 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研发实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品牌规模优势,具备强大综合竞争力 [71] - 上汽集团在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全球化经营布局、强大合资体系支撑与自主品牌出海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5] - 吉利汽车通过技术协同、品牌全球化、多品牌战略及海外并购整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