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000831)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中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0.8万吨和0.93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06 03:07
稀土出口数据 - 2025年5月稀土及其制品出口数量0.8万吨,同比下降31.1% [1] - 同期出口金额0.93亿美元,同比下降69% [1] - 出口金额降幅显著大于出口数量降幅,反映单位价值大幅下滑 [1] 数据来源 - 出口数据源自中国海关 [3] - 智研咨询负责数据整理与分析 [3]
中国稀土获融资买入1.4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4.2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6 01:11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5日融资买入额1.45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204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90亿元 实现净买入5466.38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高位 分别为1.13亿元、1.65亿元和1.45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5日融券卖出3.79万股 净卖出2.87万股 [2] - 融券活动显示空头交易相对有限 [2] 资金流向特征 - 连续三日融资买入额均超1亿元 反映资金持续流入 [1] - 单日净买入额达5466.38万元 显示多头力量占主导 [1] - 融资与融券活动对比表明市场情绪偏积极 [1][2]
稀土及稀土永磁优势在我
2025-08-05 15: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稀土及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涵盖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材料生产和应用领域[1] * 主要公司包括北方稀土(轻稀土龙头)、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盛和资源(海外布局)、金力永磁(永磁材料龙头)等[3][24][25][26][28]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9900万吨氧化物,中国占比38%(4400万吨)居首,其次为巴西2100万吨、美国1900万吨[3][4][9] * 中国资源分布呈"南重北轻"特点:北方以白云鄂博轻稀土为主,南方以离子型重稀土为主[2][24] * 其他重要产区:澳大利亚莱纳斯(西澳威尔德矿200万吨储量)、缅甸(2024年产3.1万吨)、泰国(1.3万吨)[13][14] 中国产业政策与供给控制 * 实行配额管理制度:2024年开采配额27万吨(轻稀土25万吨/+6.36%,重稀土2万吨持平),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10.43%[1][5] * 组建两大国有集团:北方稀土(占开采配额70%)和中国稀土,推动行业集中化[2][24] * 2025年4月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小贸易商或难获许可证[15]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MP公司**: - 获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扩产至1万吨,设定氧化钋最低价110美元/kg[10] - 分离技术落后中国,成本较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11][12] * **澳大利亚莱纳斯**: - 2024年产超1万吨氧化物,获美国2.5亿美元支持建德州分离厂[13] - 2025年首次在中国以外提取重金属锑[13] * 缅甸供应风险:克钦州采矿证可能2025年底到期[14] 供需与价格趋势 * 需求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需求增1.5-2kg)、风电(永磁直驱技术)、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单台需3kg+)[17][20][23] - 稀土永磁毛坯产量:中国2024年超25万吨(上市公司占60%)[19] * 价格现状: - 轻稀土氧化钕52万元/吨,与美国最低价差显著[16] - 历史周期:2010-2012年风电驱动、2020-2022年新能源车驱动[16] 重点企业表现 * **北方稀土**: - 2024年产氧化物1.55万吨、盐类12.5万吨、金属3.7万吨,净利润10亿元[24] - 包销价格连续五季度上涨[24] * **中国稀土**: - 中重稀土龙头,2024年产7000吨,利润随价格上涨转正[25] * **金力永磁**: - 2024年成品产量2.1万吨(毛坯2.5-3万吨),规划扩产至6万吨[28] * **盛和资源**: - 完成对MP子公司收购,获6万吨冶炼分离能力,持有Mountain Pass股权[26] 技术与安全 * 稀土永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需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氢气环境[18] * 中国分离技术全球领先,尤其包钢研究院研发优势[2] 行业风险 * 政策风险:配额管理、出口管制等直接影响供给[37] * 地缘政治:中美贸易博弈影响显著[37] *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需求[37] 未来趋势 * 价格预期持续上涨,中国保持定价权[36] * 潜在需求爆发点: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36] * 海外供给短期难撼动中国主导地位[36]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首予中国稀土“增持”评级,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格隆汇APP· 2025-08-05 09:30
公司定位与资源潜力 - 中国稀土为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 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1] - 2024年公司稀土矿产量2384吨REO 仅占集团指标2.93% [1] - 中稀集团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 行业需求前景 - 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持续扩张 下游涵盖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1] - 预计2024-2027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达10.3/11.4/12.9/14.2万吨 三年复合增长率11% [1] - 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不断提升成为主要驱动力 风电需求有望筑底复苏 [1] 同业比较与评级 - 选取北方稀土、广晟有色作为可比公司 [1] - 公司作为国内中重稀土龙头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 [1]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华源证券给予中国稀土增持评级,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7:33
行业供给端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给,国内指标配额增速放缓 [2] 行业需求端 - 稀土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 [2] - 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持续扩张 [2] 公司评级 - 华源证券给予中国稀土(000831 SZ)增持评级,最新价41 23元 [2]
中国稀土(000831):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8-05 06:5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5/5.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24/96/80倍 [4][7][47] 公司概况 - 中国稀土(000831.SZ)为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 截至2025年4月24日中稀集团持股28.56% [3][13] - 2024年稀土矿产量2384吨REO 仅占集团指标2.93% 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6] - 总市值437亿元 2025年8月4日收盘价41.18元 资产负债率7.64% [2] 资源与产能 - 稀土矿资源:江华稀土矿保有资源量2.3万吨REO 圣功寨与肥田稀土矿合计储量10.14万吨REO [17][23] - 冶炼分离:拥有三家冶炼子公司 总产能1.24万吨/年 2024年稀土氧化物销量6512吨 [24] - 技术优势:部分单一稀土氧化物纯度达99.999%以上 资源利用率98.5% [25] 行业供需 - 供给端: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 中国占比70% 国内开采指标增速由2021年20%降至2024年6% [26][27][29] - 需求端:预计2024-2027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CAGR达11% 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35][36] - 价格趋势:稀土氧化物价格或已筑底回升 出口管制后6月出口量恢复至11547吨 [39][4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9.08/60.68/67.76亿元 同比增长62.1%/23.6%/11.7% [5][45] - 毛利率预测:稀土氧化物20.5%-22.5% 稀土金属4.5%-5.5% [46] - ROE预计从2025年7.06%提升至2027年9.10% [5][49] 可比公司 - 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2025年平均PE为74倍 中国稀土估值高于行业平均 [47]
稀土价格有望步入新的上行周期,稀土ETF嘉实(516150)近5日“吸金”4.2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03:02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3.45% 成交额1.45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3.16亿元位列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2周规模增长9.75亿元 近1周份额增长1.63亿份 新增规模与份额均居可比基金首位 [2] - 最新资金净流入68.53万元 近5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24亿元 其中4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2] - 近1年净值上涨65.5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5.56%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 [2] 稀土产业竞争格局 - 中国稀土精矿产量全球占比69% 冶炼分离产量占比92% 永磁产量占比90% 冶炼分离环节是抑制海外产业链发展的核心 [3] - 海外企业中期难以实现规模化冶炼 中国占据九成以上冶炼分离份额 海外产业链重塑对行业竞争格局影响有限 [3] - 美国国防部与苹果公司战略入股提升稀土战略地位 中国作为产业主导方获得价值重估 稀土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 [3] 中证稀土指数成分特征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2% 包括北方稀土(13.22%) 包钢股份(4.78%) 中国稀土(5.63%) 盛和资源(3.87%) 卧龙电驱(4.54%) 中国铝业(4.93%) 领益智造(4.84%) 格林美(4.93%) 厦门钨业(4.18%) 金风科技(4.45%) [2][5] - 成分股当日涨跌幅分化 包钢股份涨2.39% 领益智造涨1.31% 金风科技涨1.25% 格林美涨0.62% 中国铝业涨0.13% 盛和资源跌0.90% 卧龙电驱跌0.39% 北方稀土跌0.36% 中国稀土跌0.22% [5]
中国稀土8月4日获融资买入1.65亿元,融资余额19.2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5 01:25
公司股价及融资融券情况 - 8月4日公司股价上涨0.34%,成交额达16.5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65亿元,融资偿还1.12亿元,融资净买入5273.28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4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22亿元,占流通市值4.40%,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卖出3.03万股(金额124.78万元),融券余量45.65万股(余额1879.87万元),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为稀土冶炼分离及技术研发,收入构成为:稀土氧化物59.95%,稀土金属38.19%,其他1.64%,技术服务0.22%,试剂0.01%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141.32%),归母净利润7261.81万元(同比+125.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16.02万(较上期-14.11%),人均流通股6624股(较上期+16.4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71.16万股(较上期-265.43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957.93万股(较上期-79.35万股),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为新进股东(持股353.47万股) [3]
AMAC有色金属指数上涨0.81%,前十大权重包含天齐锂业等
金融界· 2025-08-04 15:12
AMAC有色金属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AMAC有色金属指数上涨081%报33878点 成交额3651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881% 近三个月上涨2163% 年至今上涨2146% [1] - 指数以2009年01月0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北方稀土(877%)、中国铝业(563%)、华友钴业(556%)、赣锋锂业(387%)、天齐锂业(376%)、云铝股份(313%)、中国稀土(292%)、盛和资源(281%)、神火股份(268%)、南山铝业(263%) [1] - 市场板块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25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49% [1] 行业分布特征 - 原材料行业占比9648% 工业占比209% 信息技术占比107% 可选消费占比036% [2]
稀土行业深度-稀土产业链-优势在我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03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 占全球38% 位居全球第一 [1][6][10] - 巴西稀土储量2100万吨 美国1900万吨 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 [1][10]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570万吨 越南350万吨 俄罗斯380万吨 印度690万吨 [10][12] 中国稀土产业地位 - 中国实行稀土开采配额管理 2024年总配额27万吨 其中轻稀土25万吨(同比增长6.36%) 中重稀土2万吨 [1][6][15] - 2024年稀土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 同比增长10.43% [15] - 北方稀土在稀土氧化物(15488吨)、盐类(125343吨)和金属(36909吨)产量上领先同业 [16] - 中国形成完整稀土产业链 2024年进口稀土产品13.3万吨(同比下滑28.9%) 出口稀土及制品12.3万吨(金额256亿元 同比增长7.7%) [1][20][21] 海外稀土供给动态 - 美国芒廷帕斯矿2024年生产4.5万吨稀土产品 2025年因关税政策暂停对华出口稀土精矿 [6][22]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2024财年稀土氧化物产量10908吨 错钕氧化物产量5655吨 [26] - 缅甸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3.1万吨 泰国1.3万吨 印度2900吨 俄罗斯2500吨 [34] 稀土永磁产业 - 中国稀土永磁毛坯产量2024年超25万吨 居世界第一 [2] - 钕铁硼为需求最大的永磁材料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机器人等领域 [2][6] - 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公司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上表现突出 [2] 政策与价格动态 - 中国2025年4月对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6][35] - 当前主流稀土产品价格:氧化镨钕52万元/吨 金属镨钕65万元/吨 氧化铽163万元/吨 金属铽204万元/吨 氧化镝710万元/吨 金属镝877万元/吨 [36] 产业链企业布局 - 主要稀土资源企业包括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 [16] - 美国MP公司获得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 计划建设年产7000吨稀土永磁工厂 [22] -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具备10500吨镨钕氧化物分离能力 并实现重稀土镝的提取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