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稀土(000831)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宣称氮化铁“摆脱中国稀土”!网友:这玩意在中国是做冰箱贴的
搜狐财经· 2025-09-27 01:47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的关键作用 -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空调和新能源汽车等日常和高科技产品中[2] - 稀土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 能在高温和强磁场等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是钕铁硼永磁材料、荧光粉和催化剂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4] - 没有稀土元素 现代工业将无法有效运转 稀土被比喻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调料[4] 氮化铁作为稀土替代品的局限性 - 氮化铁是铁和氮的化合物 具有一定的磁性 但磁性能与稀土永磁材料存在显著差距[6] - 氮化铁主要用于日常磁铁、玩具和广告牌等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 无法满足高性能芯片和军用设备对极致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6] - 将氮化铁宣传为可替代稀土磁材的"黑科技"被质疑为夸大其词 类似于声称自行车可替代高铁[6] 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现状 - 美国80%以上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 对重稀土的依赖程度高达97%[8] - 尽管澳大利亚和蒙古等国拥有稀土矿 但大部分仍需运至中国进行加工[8] - 美国自身稀土资源开发面临开采、环保、成本和技术等一系列问题 实现自给自足难度极大[8] 美国稀土替代计划的历史与现状 - 美国过去的稀土替代计划多次因成本过高或性能不足而失败[9] - 近期对氮化铁的炒作更多被视为一种心理安慰 旨在向公众展示科学家仍在努力解决供应链依赖问题[9] - 从当前技术水平看 氮化铁无法使美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这被认为是科学事实而非民族情绪[9]
G7和欧盟突然想不开,要和中国稀土比划比划,先朝自己脖子来一刀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07
G7和欧盟稀土政策背景 - G7和欧盟决定对中国稀土实施最低价格、加征关税和碳税措施[1] - 政策源于2023年中美关税战重燃及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管控[3] - 西方指责中国将稀土"武器化"并启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以减少对华依赖[3]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 - 中国占全球稀土供应量80%以上[5] - 欧盟95%的稀土依赖进口且主要来自中国[5] - 欧洲稀土储量不足全球1%[7] 政策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 德国汽车协会警告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严重打击企业竞争力[13] - 新能源车、电池制造和风电设备等稀土密集型行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13] - 小企业可能被拖垮 大企业需通过削减开支和裁员来降本[13] 西方稀土自主化面临的挑战 - 欧洲缺乏成熟产业链和高效提纯技术[7] - 美国加州Mountain Pass矿虽开采稀土但仍需送往中国加工[9] - 非洲和拉美等替代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提炼技术滞后 短期内难成规模[15] 市场机制扭曲风险 - 设置最低价格可能导致市场供需混乱[11] - 行政干预可能引发黑市操作[11] - 价格不能按市场走会导致企业买不起或卖不出[11]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中国在稀土提纯技术上遥遥领先 具有高效率、低污染和低成本优势[7] -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不愁买家 正积极拓展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15] - 东南亚和中东国家需求增长迅速[15] 政策潜在后果 - 加税措施将加剧企业成本负担[9] - 替代中国供应可能需要十年时间但加税账单明年就需支付[11] - 政策可能加剧G7内部产业结构性阵痛[17]
8国密谋反华,澳大利亚想对中国稀土开枪,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32
全球稀土贸易动态 - G7、欧盟及澳大利亚等八个国家联合拟定对中国稀土出口的限制草案 内容包括设定价格底线 征收碳税及稀土关税[2] - 中国于2024年4月对中重稀土出口实施管制 将钐、钆等关键矿种列入出口审批清单[2] - 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 欧盟对某些稀有品类稀土100%依赖中国供应[5] 稀土行业供应链影响 - 福特汽车、欧盟车厂及印度制造商面临稀土供应紧张 部分企业采取囤货或减产措施[4] - 澳大利亚缺乏完整稀土加工产业链 法德两国担忧加征关税会打击本国制造业[5] - 中国推动蒙古稀土精炼项目上马 加强全球稀土产业链整合[16] 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自2024年2月起全面停止采购美国大豆 直接打击美国中西部农业带[7] - 美国大豆价格暴跌40% 北达科他州70%的大豆因滞销积压仓库[9] - 中国转向阿根廷采购227万吨大豆 其中130万吨已在装箱运输途中[11] 贸易战略与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9月25日宣布对三家美国企业启动制裁[7] - 中国强调贸易谈判需基于平等互利原则 拒绝政治胁迫[11] - 欧盟内部出现反对对华过度对抗的声音 德法担忧制造业受反噬[16] 贸易数据与产业调整 - 中美大豆贸易额从128亿美元下降22.7%[21] - 中国推进饲料配方优化及大豆振兴计划 降低对进口依赖[21] - 中国通过整合南美农业合作及中非矿产通道 重构全球资源供应链[16][19]
31国向中国稀土“宣战”,绞尽脑汁憋出4招,没想到正中中方下怀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28
全球稀土产业竞争格局 - 中国掌控全球60%稀土矿产和92%加工产能 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3] - 西方国家推动四项措施:加强外资监管限制对华投资 设定本地采购配额 加征关税和碳税 设定稀土价格下限 [1][3] 西方国家的替代尝试 - 美国本土开采计划因资本冷遇搁浅 [3] - 欧盟太空采矿构想被评估为不切实际 [3] - 所有稀土矿石仍需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存在显著技术壁垒 [3] 政策实施挑战 - 31国内部立场分歧严重 政策协调面临巨大挑战 [6] - 关税战可能推高西方企业生产成本 [6] - 限价政策可能招致中方反制措施 [6] 中国产业战略布局 - 已建立从矿山到工厂的完整产业生态 [3] - 正着手开拓新兴市场并建立战略储备体系 [6] - 可随时调整供应策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6]
既然G7要对中国稀土下手,那我们不妨禁止对其出口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26
G7稀土政策动向 - G7和欧盟计划设定稀土价格下限并对中国部分稀土出口征收关税和碳税[3] - 该行动旨在应对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的主导地位以及4月实施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3] - G7成员国在从稀土矿产到电池金属的一系列材料上高度甚至完全依赖中国供应[3] 中国稀土行业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供应总量的70%[5] - 稀土对电动汽车、核潜艇等关键工业领域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3][5] - 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具有全球主导力[3] 稀土战略价值 - 稀土被视作抗衡贸易战和科技战的"杀手锏"和"绝杀招"[5][8] - 发达国家是关键矿产主要需求国 若缺乏稀土将导致美欧日韩关键工业领域瘫痪[5] - 稀土出口限制可作为谈判筹码以换取芯片禁售令解除和其他商品关税优惠[8][10] 产业影响分析 - 每辆汽车生产都离不开磁粉 磁铁是电动机、发电机和喇叭的必需材料[5] - 中国半导体行业已取得重大突破 不再需要基于美国技术的芯片[8] - 短期稀土出口收入损失可能通过全领域贸易优势获得数倍回报[10]
有色金属行业双周报(2025、09、12-2025、09、25):铜矿扰动再起,关注工业金属消费旺季情况-20250926
东莞证券· 2025-09-26 0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维持)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铜矿扰动再起 关注工业金属消费旺季情况 [1] - 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致使全面停产 该矿为全球第二大铜矿 2024年铜产量约81.6万吨 [5][50] - 受事故影响 Freeport预计最早2027年恢复事故前生产水平 2026年铜金产量较此前预期下降约35% [5][50] - 美联储降息打开宏观宽松空间 国内工业金属需求旺季来临 Grasberg铜矿停产或拉开铜价上涨序幕 [5][57]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为2024年12月后时隔9个月再次降息 2025年预计再降息50个基点 [5][51][59] - 美元走弱支撑金价上行 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出现三年来最快增长 创2022年8月以来最高 [54][59] - 小金属市场整体按需采购为主 稀土价格下跌而钨品价格上涨 [5][60]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9月25日 申万有色金属行业近两周上涨1.28% 跑赢沪深300指数0.28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名 [2][12] - 本月截至9月25日 有色金属行业上涨5.25% 跑赢沪深300指数3.10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5名 [12] - 年初截至9月25日 有色金属行业上涨56.32% 跑赢沪深300指数39.58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名 [12] - 近两周子板块表现:能源金属上涨4.68% 工业金属上涨3.19% 贵金属下跌0.16% 金属新材料下跌1.57% 小金属下跌5.42% [2][17] - 本月子板块表现:能源金属上涨11.82% 工业金属上涨8.74% 贵金属上涨15.10% 金属新材料下跌6.92% 小金属下跌10.01% [18] - 本年子板块表现:能源金属上涨56.25% 工业金属上涨53.26% 贵金属上涨67.22% 金属新材料上涨43.73% 小金属上涨66.04% [18] - 近两周涨幅前十个股:北方铜业涨19.61% 精艺股份涨18.21% 赣锋锂业涨17.95% [20][22] - 本月涨幅前十个股:西部黄金涨49.30% 赣锋锂业涨39.60% 晓程科技涨35.38% [20][22] - 本年涨幅前十个股:中洲特材涨220.64% 铜冠铜箔涨196.12% 西部黄金涨160.88% [20][22] 工业金属 - LME铜价9月24日报10320美元/吨 涨幅3.27% 创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5] - 截至9月25日 LME铜价收10275美元/吨 LME铝价收2664美元/吨 LME铅价收2009美元/吨 LME锌价收2922.50美元/吨 LME镍价收15240美元/吨 LME锡价收34390美元/吨 [5][24] - 建议关注兴业银锡 洛阳钼业 [5][59] 贵金属 - 截至9月25日 COMEX黄金价格收3780.50美元/盎司 较9月初上涨264.4美元 [5][36][59] - COMEX白银价格收45.47美元/盎司 较9月初上涨4.72美元 [5][36][59] -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Au(T+D)价格收851.99元/克 较9月初上涨57.51元 [5][36][59] - 建议关注紫金矿业 [5][59] 能源金属 - 截至9月25日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收7.39万元/吨 较前一周回升0.07万元 [40] - 工业级碳酸锂价格收7.18万元/吨 较前一周回升0.09万元 [40] - 氢氧化锂现货价格收7.44万元/吨 较前一周回升0.05万元 [40] 小金属 - 截至9月25日 稀土价格指数收217.37 较9月初下跌9.56 [5][42][60] - 氧化镨钕平均价收562.50元/公斤 较9月初下跌37.50元 [5][42][60] - 氧化镝平均价收1615元/公斤 较9月初下跌15元 [5][42][60] - 氧化铽平均价收7080元/公斤 较9月初下跌220元 [5][42][60] - 仲钨酸铵价格收39.25万元/吨 较9月初上涨1.75万元 [5][48][60] - 白钨精矿价格收26.95万元/吨 较9月初上涨1.35万元 [5][48][60] - 建议关注厦门钨业 中国稀土 金力永磁 [5][61] 行业新闻 - Grasberg铜矿停产引发供应链担忧 Freeport第三季度合并销售预期下调约4%铜产量和约6%黄金产量 [50]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4%左右 严禁新增产能 [52][53] - 全球黄金ETF总持金量3779.4吨 创2022年8月以来最高 SPDR Gold Shares年内需求增长122.1吨 华安易富黄金ETF增长28.2吨 [54] 公司公告 - 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拟引入投资人增资不超25亿元 [55] - 西藏矿业西藏扎布耶盐湖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式投产 [56]
G7果然没有死心,准备抱团对华“动手”,拟祭出2招制裁中国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9-26 07:38
西方国家对稀土产业的限制措施 - G7集团和欧盟计划通过设定最低价格、加征关税和碳税等手段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1] - 包括美国、欧盟成员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正在讨论建立稀土价格联盟 澳大利亚已考虑对中国稀土实施最低限价政策 加拿大态度积极 欧盟研究类似方案 [3] - 西方计划通过行政干预压低稀土价格并设置贸易壁垒 前者可能引发中国企业反制导致供应短缺 后者可能让本国企业承担额外成本 [5] 中国稀土产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中国掌握全球8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 稀土分离提纯技术纯度高达99.9999% 拥有永磁材料制备工艺等核心技术 [9] - 优势源于数十年技术积累 通过上万次实验形成know-how而非依靠补贴 [9] - 今年4月中国对部分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后 西方企业立即出现稀土荒连锁反应 [5] 西方国家替代方案的困境 - 美国投入巨资重启本土矿山 欧盟研究太空采矿可行性 但因成本过高和技术瓶颈收效甚微 [5] - 西方内部存在分歧 德国汽车制造商担心供应链中断 法国关注本土产业保护 美国内部有不同声音 [10] - 各怀心思的联盟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10]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加快技术升级开发稀土回收利用技术 拓展多元市场布局 [9] - 部分企业正在调整出口策略 优先保障高端应用领域供应 [9] - 行业专家指出西方威胁降价的行为可能导致供应中断 如同商店停业整顿使顾客无货可买 [7] 稀土博弈的本质 - 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 [9] - 西方国家既想维持技术霸权又无法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9] - 当规则制定者开始破坏自己制定的规则时 说明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9]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内部闹分歧
环球时报· 2025-09-26 06:21
G7稀土政策动向 - G7与欧盟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对部分中国出口稀土产品征税[1] - 讨论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税 税率根据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1] - 美国正与G7及欧盟商讨更广泛贸易措施 包括关税和价格下限等防止稀土低价倾销的手段[3]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和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供应[1] - 中国在稀土领域建立数十年强大主导地位 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且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4] -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环节 因其技术与市场竞争优势[3] G7内部政策分歧 - G7对是否采取与中国对抗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内部对实施地域限制措施存在分歧[1] - 加拿大对价格下限机制持积极态度但未承诺行动 澳大利亚另行考虑设定价格下限支持关键矿产[3] - 芝加哥会议核心议题是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监管门槛以阻止企业流向中国 澳大利亚参会[1]
稀有金属ETF(562800)冲击3连涨,本月以来规模增长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54
稀有金属ETF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3.51%,成交额8715.03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2.08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3] - 本月规模增长2.47亿元,份额增长4.35亿份,新增规模与份额均位列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9个交易日中有10日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4.23亿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79.68%,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4.02%,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58.56%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5.4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77% [3] 稀有金属价格动态 - 碳化硅价格周涨幅5.7%至5600元/吨,创近三个月新高;高纯镓价格环比上涨1.1% [4] - 钨与氧化镨钕等稀有金属价格维持阶段性高位,反映资源端结构性紧平衡趋势 [4] 行业需求与前景 - 第三代半导体在新能源车、光伏逆变器及5G基站渗透率提升,碳化硅作为核心衬底战略地位凸显 [4] - 长期国产化替代加速叠加下游应用放量,推动碳化硅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 [4] 指数成分股结构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8% [4] - 权重排名前五为盐湖股份(8.51%)、北方稀土(8.47%)、洛阳钼业(7.95%)、华友钴业(6.76%)、赣锋锂业(5.12%) [4][6] - 成分股中华友钴业单日涨4.30%,西部超导涨4.75%,中矿资源涨3.24%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有金属ETF联接基金(014111)参与板块投资机遇 [6]
供应收紧钴价上涨撬动板块行情,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连续3日上涨,华友钴业领涨成分股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38
稀有金属ETF基金表现 - 截至9月25日近1年净值上涨78.35% [3] - 近1月日均成交额1964.15万元 盘中换手率6.78%实现成交1139.56万元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02% 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57.92%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74% [3] 钴市场供需动态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 将实施出口配额制度推动钴价年内大涨近40% [3] - 电解钴价格从年初低位回升至27.5万元/吨 2026-2027年该国出口配额零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稳步扩张 高钴价环境下需求增速可能放缓 整体供需维持偏紧 [4] 稀有金属指数成分股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8% [4] - 权重排名前四为北方稀土(8.49%)、洛阳钼业(7.98%)、盐湖股份(8.52%)、华友钴业(6.80%) [4][6] - 华友钴业单日涨幅4.86%表现突出 天齐锂业涨2.37% 中矿资源涨2.87% 西部超导涨4.66% [6] 投资工具与配置价值 - 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为场内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工具 [6] - 机构建议关注资源保障能力强、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 [4] - 钴产业链公司盈利预期存在上修空间 估值具备修复潜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