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0
西部证券· 2025-08-20 02:05
保险资管行业研究 - 我国保险资管发展趋势为以险资为锚、以三方为翼,具体包括加强权益研究能力、匹配养老金全周期需求、对接银行场景化需求、提供企业定制化服务,并借鉴海外并购整合经验 [1][5][7] - 行业发展历经三阶段:2003年起步、2012-2017年多元化发展、2018年后市场化改革加速,当前规模持续扩张但集中度下降,险资占比74%,固收类资产为主 [5] - 产品构成中组合类产品占75.3%,债权计划收缩,股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增速显著 [5] - 海外龙头经验显示三方业务占比高(如安联资管三方业务超70%),注重全球化布局与专业化分工 [6] 美的集团(000333 SZ) - 作为家电龙头,公司通过零售渠道转型和DTC模式提升效率,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439/476/518亿元,对应PE 13/12/11倍,股息率(TTM)4.8% [1][9][10] - 全球化布局加速,OBM战略下海外产能爬坡,完成Teka厨电品牌收购,东南亚/南美工厂陆续投产 [9] - B端业务进入收获期,布局楼宇/工控/新能源领域,收购库卡、Arbonia气候部门等增强技术矩阵 [10] 赛分科技(688758 SH) - 2025H1营收1.83亿元(+19.8%),归母净利0.54亿元(+40.9%),工业纯化业务收入1.20亿元(+28.6%),GLP-1相关产品增速达177.5% [12][13] - 分析色谱业务稳定,糖化检测产品收入0.12亿元(+55.2%),预计25-27年营收3.84/4.65/5.58亿元,归母净利1.02/1.26/1.48亿元 [13] 华峰铝业(601702 SH) - 2025H1营收59.64亿元(+20.87%),归母净利5.70亿元(+2.15%),受出口退税取消及贸易摩擦影响,行业利润总额下降7.9% [15][16] - 重庆二期45万吨高端铝板带箔项目推进,引入热连轧机填补产能瓶颈,预计25-27年EPS 1.29/1.50/1.88元 [17] 同程旅行(00780 HK) - 2025H1营收90.5亿元(+11.5%),经调整EBITDA 23.4亿元(+35.2%),酒店管理业务在营酒店超2700家,带动其他业务收入增27.5% [19][20] - 年付费用户达2.52亿(+10.2%),下沉市场新用户占比69%,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26.0/32.4/39.0亿元 [20] 北交所市场动态 - 北证50指数单日涨6.79%突破1576点创历史新高,成交454.6亿元,271家公司中266家上涨,海能技术等5股涨幅达30% [33][36] - 政策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Meta拟发布低价AI眼镜Hypernova(800美元),行业"以价换量"趋势明显 [34]
家电巨头竞逐万亿元银发经济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40
银发经济规模预测 -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 - 2025年适老化家电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万亿元 [1]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 康佳、海信、TCL、创维等头部家电品牌加速布局适老化家电领域 [1] - 海尔、创维、美的、格力、长虹等主流品牌均已推出适老化产品 [1] - 市场呈现明显矛盾: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 vs 适老化细分领域存在巨大供给缺口 [1] 企业适老化产品布局 - 海尔实现对适老化生活场景全覆盖,推出助力马桶、恒温坐式淋浴器等产品 [2] - 海信推出"银发模式"电视,搭载医疗级护眼技术,开发健康管理平台 [2] - 长虹开发"乐家"智慧养老系统,实现家电、医疗设备、安防系统互联互通 [2] - 康佳推出易AI电视系统,通过AI技术创新解决传统电视操作复杂等问题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适老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仅停留在"大字按键"等基础改造 [3] - 产品同质化严重,老年人对智能化产品认知不足 [3] - 不同区域消费偏好差异显著:经济欠发达地区关注安全功能,一线城市追求高端配置 [3] - 适老化产品种类数量还需提升,需满足多样化需求 [3]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呼吁"真智能""真适老",需从老年人根本需求出发 [3] - 企业加快从"功能堆砌"转向"场景深耕" [3] - 需建立"需求—技术—场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3] - 需注重AI智能化和健康功能强化,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服务抢占先机 [3]
美的推出“精神宝地”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年轻群体生活场景升级
环球网· 2025-08-19 12:4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好美的精神宝地"为主题 通过硬件升级 权益服务完善及全屋智能生态构建 重新定义家电产品与年轻用户的连接方式 实现从功能满足向生活方式提案的转型 [1][8][9] 多场景硬件布局 - 卧室场景推出鲜净感空气机T6 集成6大功能 采用20dB静音设计和AI智能温湿调节技术 [2] - 厨房场景基于22个城市706个厨房调研数据研发"厨清凉"空调 采用无外机+烟灶联动设计 可随火候自动调节风速 [2] - 客厅场景推出净味洗地机 整合吸拖洗功能 具备自动除菌能力 [2] - 阳台场景推出全嵌洗烘塔 通过空间优化释放阳台面积 搭配AI判干技术 [2] 权益服务体系 - 推出涵盖至高14项权益的服务体系 包括不限品牌的家电免费上门清洗服务和生日礼盒寄送等个性化关怀举措 [3] - 体系旨在通过预判用户需求 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 构建更紧密的品牌与用户关系 [3][4] 全屋智能生态 - 实现多场景设备联动 鲜净感空气机T6可结合天气预报提前调节卧室温湿 厨房空调根据燃气火候自动调整运行参数 [6] - 熊墩墩冰箱微晶抽屉保持食材"微冻不硬"状态 可爱多三筒洗烘机支持分区洗护并配合AI判干技术 [6] - 与荣耀 蔚来等企业合作实现"人-车-家"联动 通过全屋互联系统减少多APP操作切换 [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过去三年累计投入超400亿元研发资金 全球专利数量超9万项 [7] - AI大模型应用使鲜净感空气机T6在无人状态下自动降低能耗40%以上 [7] - 建成3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从生产端践行低碳理念 [7] 用户共创机制 - 鲜净感空气机T6研发过程中收集并采纳6-75岁用户群体的260条建议 [7] - 近500款产品通过用户反馈优化后推向市场 [7] - 启动"00后共创官"计划 开放4款未上市小家电供年轻用户参与调研 参与者可享受免费获赠产品和新品5折优惠 [7] 行业转型方向 - 从传统"参数竞赛"转向以用户场景体验与情感需求为核心的价值创造 [8] - 通过场景设计释放技术价值 以情感联结深化用户关系 提供"功能+情感"双轮驱动发展思路 [8] - 推动行业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生活状态赋能升级 [8][9]
小米7月空调线上销量超过格力,行业排名第二!王化感叹:没想到新时代这么快就来了【附白色家电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8-19 12:04
2025年7月中国空调线上市场份额排名 - 美的以26.8%的线上销量份额位居第一 但同比下滑5.3% [2] - 小米以15.7%的线上销量份额跃居第三 同比大幅增长53.9% [2][4] - 格力线上销量份额17.2%排名第二 但同比下降16.9% [2] 品牌竞争格局变化 - 小米在7月线上零售额份额达16.71% 首次超越格力的15.22%位列第二 [1] - 2023年空调线上CR3达67.8% 形成美的格力双寡头格局 [5] - 2025年小米以黑马姿态打破行业壁垒 重构竞争格局 [4] 小米家电业务增长动力 - 2025年一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 [4] - 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和销售额均显著增长 [4]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已投产 实现空调全品类自研自产 [4] 企业官方回应与表态 - 小米总裁卢伟冰称高增速源于能力坚实提升 [2] - 格力市场总监质疑数据真实性 称格力线上仍保持领先 [3] - 格力强调连续16年获得顾客满意度第一 [3] 行业发展趋势 - 家电行业需把握AI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环节的创新应用 [6] - 小米通过提高商业模式效率打破信息不对称 [4] - 新兴势力仍有机会重构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5]
股债轮动下的中国市场:资金流向与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38
债市需求结构分析 - 2025年政府债券净供给近14万亿元 同比增长23% 发行节奏前置 7月底完成64%净供给[2] - 商业银行前7个月持有中国国债规模暴增2.9万亿元 远超2024年全年2.2万亿元增幅 吸纳84%国债净供给[2] - 保险公司过去5年每年增持政府债券4000-6000亿元 传统储蓄类产品保证利率从2.5%下调至2.0%[5] - 离岸投资者受美元兑人民币远期点数上升影响转为净卖方 但中国国债外流幅度相对可控[12] - 央行在需求不足和股市溢出效应导致抛售波动时可能重启购债[13] 股市投资机遇 - A股本土参与度持续飙升 融资余额创2015年以来新高 引发债转股轮动[14] - 10-3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 债券基金赎回倒逼资金转向股票[14] - 反内卷行业净利率恢复至5年平均水平可使MSCI中国指数EPS增速从10%提升至12%[16] - 光伏设备行业当前净利率-4.4% 乐观情况下可恢复至13.2%[17] - 钢铁行业当前净利率-1.2% 乐观情况下可恢复至4.3%[17] - 高盛筛选20家优势企业 其中14家为A股6家为港股 平均涨幅达8%[18] - 这些公司未来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7% 利润率处于中低区间[18] - 对冲基金以7周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成为8月全球净买入量最大市场[20] 股债市场互动 - 债市需求呈现分化格局 银行保险提供稳定需求 资管和离岸投资者行为波动[21] - 股市机遇主要来自债转股轮动和反内卷标的盈利修复预期[21] - 需密切关注银行间流动性变化 股市赚钱效应持续性和央行政策表态[22]
21.75亿元资金今日流入家用电器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1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9日下跌0.02% [1] - 申万行业中有18个上涨,涨幅居前为综合(+3.48%)、通信(+1.87%)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非银金融(-1.64%)、国防军工(-1.55%)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18.30亿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家用电器(+21.75亿元)、食品饮料(+19.81亿元)居前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106.05亿元)、非银金融(-84.32亿元)规模最大 [1] - 国防军工、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资金较多 [1] 家用电器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87%,主力资金净流入21.75亿元 [2] - 94只成分股中55只上涨,5只涨停;38只下跌,1只跌停 [2] - 35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5只超亿元:四川长虹(+15.06亿元)、海立股份(+7.54亿元)、三花智控(+2.36亿元) [2][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顺威股份(-1.37亿元)、荣泰健康(-1.34亿元)、科沃斯(-9031万元)居前 [2][5] 个股资金动态 - 四川长虹涨停(+9.99%),换手率11.21%,主力净流入15.06亿元 [2] - 海立股份涨停(+9.99%),换手率23.56%,净流入7.54亿元 [2] - 富佳股份涨停(+10%),换手率5.22%,净流入1.40亿元 [2] - 格力电器下跌1.24%,净流出150.70万元 [3] - 海尔智家下跌0.75%,净流出4410.10万元 [5] - 荣泰健康跌停(-10%),换手率10.22%,净流出1.34亿元 [5]
白色家电板块8月19日涨0.13%,长虹美菱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3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当日上涨0.13%,领先个股为长虹美菱(涨幅3.39%)[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3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9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370.93万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长虹美菱收盘价7.63元,涨幅3.39%,成交量38.93万手[1] - 美的集团收盘价72.68元,涨幅1.17%,成交量53.76万手[1] - 格力电器收盘价47.06元,跌幅1.24%,成交量63.41万手[1] - 海尔智家收盘价25.20元,跌幅0.75%,成交量63.94万手[1] 资金流向分布 - 美的集团主力净流入8813.94万元(占比2.25%),游资净流出1.10亿元(占比-2.80%)[2] - 格力电器主力净流入5234.24万元(占比1.75%),游资净流入4909.64万元(占比1.64%)[2] - 长虹美菱主力净流入3900.91万元(占比13.21%),游资净流出1409.50万元(占比-4.77%)[2] - 海尔智家主力净流入3423.64万元(占比2.11%),游资净流出1.57亿元(占比-9.68%)[2]
早报李强: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19
宏观政策 - 国务院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激发消费潜力并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2] - 商务部决定延长对欧盟进口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至2026年2月21日[2] - 中方支持俄美接触改善关系以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2]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年内新增14.5万亿元市值[3] - 券商开户数量普遍增长30%-50% 部分机构单日开户量创8月新高[3] - 美股三大指数基本平收 纳指微涨0.03%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6] 汽车产业动态 - 汽车经销商上半年仅30.3%完成销售目标 40.7%经销商完成率在70%-100%之间[3] - 巴兰仕新股申购发行价10.15元 市盈率15.78倍 总市值13.39亿元[1] - 上海至昆山低空航线正式通航 支持20分钟跨省直达和夜间飞行[3] 科技与创新 - 中国信通院启动多模态智能体评估 联合40余家单位推进技术标准[7] - 头部大模型迭代加速 开源/低成本/多模态成为主要发展趋势[7] - 2025中国算力大会将在大同举行 当前智能算力规模达748 EFLOPS[8] 消费与制造业 - 自行车行业价格普遍下调 部分进口车型跌幅超50%[4] - 广电总局推出措施丰富电视内容 优化电视剧审查和播出政策[4] - 深交所调研两融账户网络投票机制 拟增设专用投票通道[4] 企业运营与战略 - 骄成超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05%[10] - 智飞生物上半年亏损5.97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5] - 景嘉微拟投资2.2亿元增资控股诚恒微 进军AI边端侧芯片领域[10] 新兴技术领域 - OpenAI考虑投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 探索基因疗法改造脑细胞[9]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潜在市场规模2030-2040年达400-1450亿美元[9] - 鸿蒙5终端突破1000万台 已有超3万个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在开发中[10]
美的集团(000333):全球暖通产业多点开花,数据中心液冷成热点
银河证券· 2025-08-19 06:3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5.75/6.41/7.12元,对应PE为12.5x/11.2x/10.1x [4][25][26] 核心业务亮点 - **智能建筑科技业务**:2024年营收284.7亿元(+9.9%),营业利润率17.5%;2025Q1营收99亿元(+20%),完成欧洲Arbonia气候业务和东芝电梯中国控股权收购 [4][15]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2024年营收336亿元(+20.6%),2025Q1营收111亿元(+45%),受益于储能、分布式光伏及汽车零配件增长 [6][15] - **全球暖通布局**:通过收购欧洲企业(如ARBONIA climate)拓展热泵、数据中心液冷等高景气赛道,承接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全液冷数据中心项目 [4][15] 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2024年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9.5%),归母净利润385亿元(+14.3%);2025Q1营收1284亿元(+20.6%),净利润124亿元(+38%) [5][15] - **分部盈利能力**: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科技/新能源及工业技术2024年营业利润率分别为9.7%/17.5%/11% [7][8] - **未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4556/4882/5237亿元(CAGR 7.2%-11.4%),归母净利润441/492/546亿元(CAGR 11%-14.6%) [25][26]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暖通产业链扩展**:覆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储能温控、数据中心液冷,欧洲热泵替代燃气锅炉及工商业中央空调需求增长推动市场整合 [4] - **估值优势**:当前估值低于美国日本暖通龙头及A股热管理/液冷公司,高分红收益率(2024年分红率69.3%)增强吸引力 [4][20][25] - **技术融合**:推进AI与工业机器人融合,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KUKA中国区2025Q1订单增长超35% [15] 市场数据 - **股价与市值**:A股收盘价71.84元,流通市值4973亿元,总股本76.8亿股 [1] - **历史估值**:市盈率TTM 11.7x(低于1标准差),预测PE 10.9x,处于历史低位 [27][28]
格力高管回应“空调线上销量被小米超越”
搜狐财经· 2025-08-19 03:17
市场份额争议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反驳"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的说法,称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保持领先 [1] - 网友贴出的截图显示7月份线上空调市场份额小米16.71%,格力15.22%,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名 [3] - 南财快讯查询奥维云网数据显示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9.98%第一,格力16.41%第二,小米13.50%第三 [5] 公司表态 -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转发小米空调第二名信息,称"能力的提升才能赢得高质量增长" [4] -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相关信息,表示"没想到新时代这么快就来了" [4] 市场数据对比 - 7月线上空调市场销量同比变化:小米+25.39%,格力+29.6%,美的+20.59% [6] - 7月线上空调市场市占同比变化:小米-0.38%,格力+0.09%,美的-1.37% [6] - 当前线上空调市场排名:美的第一19.98%,格力第二16.41%,小米第三13.50% [6] 历史数据争议 - 2024年4月美的和格力均称自己是"家用空调第一名" [6] - 格力引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25.40%第一 [6] - 美的引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美的系产品在家用空调等9个品类中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均第一 [6] 数据维度差异 - 美的财报数据包含"美的系"下多个品牌(美的、COLMO、华凌、小天鹅),格力财报数据仅含格力单品牌 [7] - 美的引用线下份额数据,格力引用线上份额数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