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688981)
icon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688981):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双增长 晶圆本土化持续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3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2亿美元 环比减少2% 好于公司指引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略高于公司指引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1] - 上半年毛利率21% 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美元 同比增长36% [1]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升5%-7% 毛利率维持在18%-20%区间 [1] 产能与运营 - 上半年销售晶圆数量(折合8寸)468万片 同比增长20% [1] - 上半年增加近2万片/月12寸标准逻辑产能 [1] - 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继续增长 第一季度已提升至接近90% [1] - 预期产能持续供不应求 四季度淡季对产能利用率影响有限 [1] 战略交易 - 拟购买中芯北方剩余49%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2] - 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 主要提供12寸晶圆代工服务 [2] - 中芯北方2024年收入约130亿元 利润约17亿元 [2] - 交易有利于增强业务协同 增厚股东回报 [2] 行业趋势 - 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双增长 验证晶圆本土化趋势持续走强 [1] - 产业链在地化转换继续走强 更多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亿元 57亿元 63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0.62元 0.71元 0.79元 [3] - 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16倍 190倍 170倍 [3] - 对应PB分别为7倍 6.8倍 6.5倍 [3]
大市值龙头表现亮眼 工业富联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1:06
市场表现 - 本周168只A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不含近一年上市次新股[1] - 今年以来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2%[2] - 华工科技近30个交易日18次创新高 工业富联和紫金矿业各12次创新高[1][2]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59只创新高个股 机械设备行业30只 汽车行业16只[1] - 创新高个股中主板80只 科创板43只 创业板40只 北交所5只[1] - 热门概念高度聚焦 新能源车概念40只 半导体概念35只 机器人概念30只[3] 个股成交 - 本周成交额前五分别为立讯精密1167.16亿元 中际旭创933.35亿元 中芯国际836.11亿元 阳光电源748.15亿元 工业富联747.65亿元[2] - 股价涨幅前五为聚辰股份51.90% 长川科技49.40% 上纬新材44.81% 品茗科技44.01% 晶合集成39.58%[3] 市值特征 - 41只个股股价超百元 吉比特595.81元/股最高 北方华创452.80元/股次之[3] - 26只个股市值超千亿元 宁德时代1.74万亿元最高 工业富联1.29万亿元 中芯国际1.06万亿元[3] - 华工科技总市值927.1亿元 紫金矿业总市值7282.26亿元[1] 公司业绩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光模块业务同比增长124%占比49.1%[2] -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光模块业务增长[2] - 公司具备硅光芯片自研能力 布局LPO与AEC产品 国内外业务协同推进[2]
每周股票复盘:中芯国际(688981)本周发生2笔大宗交易成交额1586.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27 17:5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较上周121.34元上涨9.01%至132.27元 [1] - 本周最高价137.98元触及近一年最高点 最低价119.05元 [1] - 总市值达10580.61亿元 位列半导体板块1/163 A股市场12/5157 [1] 大宗交易 - 9月24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成交金额1586.7万元 [1]
估值周报:最新A股、港股、美股估值怎么看?-20250927
华西证券· 2025-09-27 08:12
A股市场估值 - 万得全A当前PE(TTM)为17.33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7] - 创业板指PE(TTM)现值为44.17倍,低于中位数48.90倍[14] - 食品饮料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计算机行业PE处于历史较高分位[23] - 银行板块PB(LF)仅0.53倍,显著低于券商板块的1.42倍[26] 港股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PE(TTM)现值为11.84倍,略高于中位数10.27倍[59]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3.69倍,较中位数32.81倍偏低[59] - 港股地产建筑业PB(LF)仅0.43倍,大幅低于中位数0.82倍[73] - 腾讯控股PE(TTM)现值为25.87倍,低于中位数35.80倍[75] 美股市场估值 - 标普500指数PE(TTM)现值为29.36倍,高于中位数21.07倍[8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达42.83倍,超过中位数32.92倍[82] - 道琼斯工业指数PE(TTM)现值为31.64倍,显著高于中位数18.57倍[82] 跨市场比较 - 中概股估值普遍回落,阿里巴巴PS现值为2.93倍,低于中位数7.28倍[97] - 中美银行股PB差异明显,建设银行PB仅0.67倍,而摩根大通达2.58倍[100]
继续聊聊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原创)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9-27 03:02
投资策略 - 大基金一期2014年成立 注册资本987亿元 实际到账约1200亿元 大基金二期2019年成立 注册资本2042亿元 实际到账约2200亿元[3] - 资金主要投向晶圆制造环节 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华力、燕东微、士兰微、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企业 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合资公司方式在多地落地产线[3] - 部分资金投向封装环节 投资企业包括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5] - 其他投资方向涵盖芯片设计、IP、EDA及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 但布局不成体系[6] - 2014和2019年国内半导体行业百废待兴 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率极低 但设计环节相对较强 以华为海思为代表[6] - 投资策略聚焦补最大短板(制造环节)和投资最大长板(芯片设计) 因封装环节技术壁垒较低且与海外差距较小[6][7] - 中芯国际吸收合并中芯北方被解读为协助大基金退出[4] 管理人结构 - 大基金一二期管理人为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专门为管理大基金设立[9] - 华芯第一大股东为国开金融 穿透后实控人为国开行 国开行同时担任大基金重要出资人[9] - 大基金一期出资人结构中财政部占比36%为国开行占比22% 二期财政部占比11.02% 国开行占比10.78%[9] - 一期期间大基金担任十余个市场化半导体基金LP 合作方包括华登国际、芯动能、中芯聚源等机构[10] - 二期时华芯投资能力成熟 2200亿元资金完全由其独立管理 未设立子基金[10] - 二期期间出现严重腐败问题 影响已投企业并延长三期基金论证周期[11]
【财闻联播】阳光电源:部分董事、高管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上海“好房子”新规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9-26 14:06
宏观动态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声明从未发布或授权任何关于强制限产或联合提价的通知或倡议 强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 8月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818亿元 同比增长2%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6193亿元 服务贸易逆差1129亿元 [3]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 同比增长18%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 同比增长48.5% 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 [6] - 香港金管局宣布自10月9日起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取消25基点溢价 采用SHIBOR为基准利率 [8] 教育政策 -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 目标到2030年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4][5] 房地产市场 - 上海发布住宅品质提升新规 明确阳台计容标准:阳台面积不超过户型建筑面积10%且不大于16平方米时按1/2计入容积率 进深不超过1.8米 [7] 金融机构 - 汇丰控股9月25日斥资1.59亿港元回购149万股港股 另以2912万英镑回购284万股伦交所股份 [9] - 浦发银行大宗交易溢价成交6288.35万股 成交额7.82亿元 成交价12.43元较收盘价溢价1.47% [10][1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0.65% 深证成指跌1.76% 创业板指跌2.6% 两市成交额21468.9亿元 [12] - 港股恒生指数跌1.35% 恒生科技指数跌2.89% 地平线机器人和小米集团跌超8% 小鹏汽车涨超5% [13]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部分董事及高管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原计划减持不超过42.49万股 [14] - 摩尔线程首发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 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15] - 微信新增图片搜索功能 支持识别图片内容并关联商品购买 可转换图片表格为可编辑格式 [16] - Meta宣布全球启用青少年账户 面向13-17岁用户 提供更严格安全设置和家长控制功能 [17] - 宁波吉利汽车实业公司注册资本由39.16亿元增至46.27亿元 增幅约18% [18] - 任天堂美国公司总裁Doug Bowser将于2025年底退休 由Devon Pritchard接任 同时Satoru Shibata出任CEO [19]
科创板平均股价41.82元,8股股价超30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3:05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1.82元,其中收盘价超过100元的股票有73只,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44只,股价在30元至50元的有143只 [1] - 科创板今日上涨股票128只,下跌股票453只 [1] - 股价最高的是寒武纪-U,报收1339.00元,下跌3.44%,其次是茂莱光学419.90元、百利天恒372.90元 [1] 百元股市场表现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平均下跌2.37%,其中上涨12只,下跌60只 [1] - 涨幅居前的有赛微微电17.99%、聚辰股份7.66%、浙海德曼5.81% [1][4] - 跌幅居前的有合合信息-10.10%、芯碁微装-8.42%、炬光科技-6.91% [1][3] 发行溢价表现 - 百元股最新收盘价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467.69% [1] - 溢价幅度居前的有上纬新材5332.11%、寒武纪-U1979.52%、安集科技1667.24% [1] 行业分布特征 - 百元股集中在电子行业36只、医药生物行业12只、计算机行业9只 [1] - 电子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寒武纪-U、茂莱光学、源杰科技、中微公司等 [2][3] -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企业包括百利天恒、惠泰医疗、百济神州-U等 [2] 资金流向数据 - 百元股今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54.79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前的有中微公司27952.48万元、华海清科15618.65万元、浙海德曼8451.71万元 [2] - 净流出资金居前的有中芯国际、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 [2] 融资融券情况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953.47亿元 [2] - 融资余额居前的有中芯国际156.08亿元、寒武纪-U138.63亿元、海光信息92.88亿元 [2] - 最新融券余额合计4.64亿元,融券余额居前的有海光信息0.55亿元、中芯国际0.48亿元、寒武纪-U0.40亿元 [2] 个股详细数据 - 电子行业高价股包括:寒武纪-U(1339.00元)、茂莱光学(419.90元)、源杰科技(366.00元)、中微公司(290.00元)等 [2][3] - 医药生物行业高价股包括:百利天恒(372.90元)、惠泰医疗(316.40元)、百济神州-U(301.85元)等 [2] - 计算机行业高价股包括:金山办公(305.00元)、达梦数据(256.50元)、柏楚电子(152.31元)等 [2][3]
ASIC系列研究之四:国产ASIC:PD分离和超节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ASIC专用芯片在AI大模型推理阶段具备显著成本效益优势,能效比和单位算力成本表现突出,验证了其商业化拐点 [3] - AI渗透率提升推动推理需求激增,Token消耗量近一年翻近10倍,驱动ASIC市场空间扩大,预计2028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达1250亿美元 [3][31][32] - ASIC设计服务商在产业链中价值凸显,博通等头部服务商凭借完整IP体系、先进封装技术和量产经验获得持续订单,国内厂商如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迎来发展机遇 [3][60][89][90] - 国产ASIC发展呈现PD分离和超节点两大趋势,华为昇腾950分型号适配不同场景,海光、华为构建开放互联生态,区别于海外封闭路径 [3][99][107][115] 大模型推理带动ASIC需求 - ASIC与GPU技术边界趋同,但商业模式差异显著:ASIC为下游场景高度耦合的专用芯片,GPU需覆盖多场景属通用芯片 [3][14][15] - ASIC能效比优势突出,谷歌TPU v5能效比为英伟达H200的1.46倍,亚马逊Trainium2训练成本较GPU方案降低40%,推理成本降55% [3][18] - 自研ASIC可显著降低TCO,外采芯片需承担厂商利润,英伟达FY2025净利率达57%,其数据中心AI芯片收入1022亿美元 [3][21] - 推理需求激增驱动ASIC放量,ChatGPT C端WAU达7亿,OpenRouter统计Token消耗量从2024年9月不足0.5T提升至2025年8月接近5T [3][25][31] ASIC设计复杂度高,服务商价值凸显 - 谷歌TPU成功离不开与博通合作,博通核心优势包括30亿美元投入积累的完整IP体系、TPU设计经验、3.5D XDSiP封装技术及高速互联能力 [3][59][60][69] - 博通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137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速超越英伟达 [3][60] - 芯片设计连贯性带来高客户转换成本,服务商壁垒稳固,头部云厂如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均依赖博通、Marvell等专业服务商 [3][44][60][75] - 国内设计服务商各具优势:芯原股份具备5nm工艺能力和丰富IP积累,翱捷科技在手订单充足,灿芯股份依托中芯国际布局成熟制程 [3][89][90][91] 国内ASIC发展机遇 - 2025H1中国AI云市场CR5超75%,头部云厂自研ASIC成果显著:百度昆仑芯实现万卡集群部署并中标10亿元中国移动订单,阿里平头哥PPU显存带宽超英伟达A800并签约16384张算力卡订单,字节计划2026年前量产自研芯片 [3][78][83][84][87] - 国产ASIC服务商覆盖不同技术需求,芯原股份2024年芯片量产收入8.6亿元、芯片设计7.2亿元、IP授权7.4亿元,灿芯股份芯片量产收入8.1亿元 [3][91] - SerDes等关键IP国产化加速,国内厂商如芯潮流、晟联科、集益威已布局56Gbps-112Gbps产品,但224Gbps仍依赖海外 [3][95] 国产ASIC技术趋势:PD分离与超节点 - PD分离成为推理场景主流趋势,Prefill任务计算密集型,Decode任务内存带宽受限,华为昇腾950分PR和DT型号适配不同场景 [3][97][99][107] - 英伟达Rubin CPX专为Prefill优化,采用GDDR7替代HBM降低成本,预计2026年底上市 [3][99][103] - 超节点通过高带宽互联整合多处理器,国内海光开放HSL协议吸引寒武纪等参与,华为开放灵衢总线支持超8192卡扩展,均采用开源开放模式 [3][109][115][117] - 华为昇腾950PR采用自研低成本HiBL 1.0 HBM,950DT采用HiZQ 2.0 HBM,内存带宽达4TB/s,互联带宽2TB/s [3][107]
把握布局窗口:——2025年10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20250926
光大证券· 2025-09-26 10:3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和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表现积极 预计节后A股市场将继续上行 重点关注TMT板块[2][13][16] - 港股市场预计震荡上行 建议采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结合的"哑铃型"配置策略[3][18] - 报告筛选出2025年10月A股和港股金股组合 涵盖半导体、科技、金融等行业[3][20][24] 9月市场表现总结 - 9月A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创业板指涨幅达12.0% 上证50下跌0.8% 上证指数、沪深300及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0.1%、2.2%、0.9%[1][8] - 行业分化明显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涨幅居前 国防军工、银行、美容护理、食品饮料表现较差[1][8] - 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2.4% 恒生综合指数、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35指数涨幅分别为6.2%、5.6%、5.5%、0.7%[1][11] A股市场观点 - 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历史数据显示国庆节后市场通常表现较好 支撑上涨的逻辑未变 估值处于合理水平[2][13][14] - 上证指数PE-TTM估值为16.5倍 较2015年牛市高点仍有较大抬升空间[13] - 重点关注TMT板块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易成主线 产业趋势持续进展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提供催化[16] - TMT板块近期滚动涨幅排名前2 有望延续行情[17] 港股市场观点 - 港股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稀缺 估值偏低 配置性价比较高[3][18]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 支撑港股震荡上行[3][18] - 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等政策扶持领域;部分独立景气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高股息低波动的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3][18] 2025年10月金股组合 - A股金股组合包括中芯国际(688981 SH)、寒武纪-U(688256 SH)、海康威视(002415 SZ)、奥来德(688378 SH)、华友钴业(603799 SH)、三一重工(600031 SH)、海尔智家(600690 SH)、招商银行(600036 SH)、招商蛇口(001979 SZ)、上海临港(600848 SH)[3][20][21] - 港股金股组合包括阿里巴巴-W(9988 HK)、百度集团-SW(9888 HK)、中芯国际(0981 HK)、华虹半导体(1347 HK)、心动公司(2400 HK)[3][24][25] - 金股覆盖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银行、房地产、商贸零售、传媒等行业[21][25]
中国AI 50概念下跌3.94%,24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44
中国AI 50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中国AI 50概念板块下跌3.9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中恒电气跌停,麦格米特下跌7.85%,瑞芯微下跌6.75%,英维克下跌6.43%[1][2][3]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大豆概念涨幅1.02%位居涨幅榜首,摘帽概念上涨0.97%,草甘膦概念上涨0.94%[2] - 同花顺果指数下跌4.09%领跌,AI PC概念下跌4.01%,铜缆高速连接概念下跌3.79%,共封装光学概念下跌3.67%[2]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AI 50概念板块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7.94亿元[2] - 板块内45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24只净流出超亿元[2] - 浪潮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17.30亿元居首,中芯国际净流出11.10亿元,中际旭创净流出7.59亿元,海光信息净流出7.15亿元[2]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紫光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04亿元,换手率5.71%[2] - 用友网络净流出4.73亿元,换手率4.56%[2] - 中兴通讯净流出4.48亿元,换手率6.82%[2] - 科大讯飞净流出3.96亿元,换手率3.64%[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新易盛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9828.26万元,股价下跌0.53%[4] - 北方华创净流入7861.71万元,股价微跌0.19%[4] - 恒玄科技净流入7554.08万元,股价下跌0.77%[4] - 数据港净流入5120.13万元,股价下跌2.63%[4] - 寒武纪净流入7070.38万元,股价下跌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