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影医疗(688271)
icon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股价微涨0.47% 光子计数CT技术突破进入临床测试
搜狐财经· 2025-08-06 13:17
股价表现 - 联影医疗最新股价为129 1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60元,涨幅0 47% [1] - 当日开盘价128 80元,最高触及130 40元,最低128 68元 [1] - 成交量为23770手,成交额3 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1721 77万元,占流通市值0 02%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97 38万元,占流通市值0 05% [1] 公司业务与技术突破 - 公司专注于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制造,产品涵盖CT、MR、DR等医学影像设备 [1] - 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已入驻中山医院及瑞金医院进行临床测试 [1] - 该技术突破传统CT间接成像局限,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辐射剂量降低率最高达90% [1] - 光子计数能谱CT项目为"十四五"科技部重点专项,已实现半导体探测器、整机系统设计等核心领域突破 [1] - 该技术可帮助医生更早期发现微小病灶,提高疾病诊断能力 [1] 行业市场前景 - 2022年全球光子计数能谱CT市场规模约7531万美元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亿美元 [1]
AI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BD交易达成!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午后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8-06 05:53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行情 - 截至2025年8月6日13:22,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涨0.85% [1] - 成分股博瑞医药上涨15.37%,君实生物上涨6.49%,康希诺上涨6.03%,百利天恒上涨3.39%,奕瑞科技上涨2.34% [1] -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当日上涨0.94%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8.13%,成交额4247.17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6095.66万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3] - 基金规模达2.32亿元,创近1月新高,份额单周增长125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与收益表现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1173.24万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1468.65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51.59%,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8.93%(558/294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连涨期间涨幅41.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7% [3] 指数权重结构与市场动态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 [3] - 权重排名前三为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 [5]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管线合作,为2025年中国AI制药领域最大BD交易之一 [5] 行业前景与催化剂 - 创新药公司中报业绩在BD行情影响下或有积极变化,可能成为新一轮行情催化剂 [6] - 国内工程师红利、临床资源及政策支持推动国产新药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短期现金流入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6]
最高套现17.83亿,联影医疗再遭减持,薛敏身家两年缩水超百亿
搜狐财经· 2025-08-06 00:56
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计划 - 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及上海影董)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占总股本的1.62% [1] - 按8月1日133.31元/股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最高可套现约17.83亿元 [1]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及员工出售申请,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 [2] 历史减持及持股背景 - 员工持股平台去年7月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747.15万股,套现8.94亿元 [2] - 员工持股平台股份来源于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实施的股权激励,覆盖800余名员工 [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下降36.08% [2] - 业绩下滑主因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行业规模收缩、高端新产品市场导入期较长、研发及销售费用上升 [3] - 2024年销售毛利率48.54%,销售净利率12.06%,均低于迈瑞医疗(毛利率63.11%、净利率36.3%) [3] - 2024年应收账款43.59亿元,同比增长35.05%,系客户回款放缓所致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微增1.87% [3] 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提出"三个必须"发展战略:全线覆盖、自主研发、掌握全部核心技术、对标国际顶尖水准 [5] - 推出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及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等创新产品 [5] - 构建"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全链自主可控垂直创新体系 [5] - 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全球化战略布局取得成效,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支撑营收增长 [3] 股价与市值变动 - 公司股价于2022年10月创216.85元/股高点,市值达1700多亿元 [5] - 截至8月6日收盘价128.55元/股,市值1059亿元,较高点大幅缩水 [6] 实控人背景及财富变动 - 实控人薛敏控股比例24.27%,为中国磁共振成像研究先行者及首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总设计师 [4] - 薛敏身家从2023年353亿元降至2025年249.4亿元,两年缩水超百亿元 [4]
新药稳价机制落地,政策利好推动创新药盈利确定性,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盘中翻红上行
新浪财经· 2025-08-05 07:11
市场表现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上涨0.46% 跟踪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上涨0.48% [1] - 成分股华东医药上涨3.91% 君实生物上涨3.88% 科伦药业上涨2.85% 泽璟制药上涨2.84% 百济神州上涨2.62% [1]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对高水平创新药设置五年价格稳定期 期间不纳入集采且挂网价格自由度高 [1] -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国产BTK抑制剂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额突破12亿美元 [1] - 指数成分股中80%企业直接受益于医保支付改革和创新药支持政策 [4] 技术突破 -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免疫+抗血管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PD-1/VEGF) 启动全球首个针对免疫治疗耐药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 [2] - 礼来多奈单抗注射液三年长期临床数据显示早期干预可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减缓1.2分 [2] - 锐正基因ART001作为中国首个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基因编辑产品 外周TTR蛋白降幅超90% [2] - 云顶新耀AI+mRNA平台实现从抗原设计到产业化生产全链条覆盖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在晚期患者中引发显著T细胞免疫反应 [3] - 尧唐生物与信立泰联合开发YOLT-101注射液作为中国首个中美双报的体内碱基编辑疗法 临床研究已启动 [3] 研发进展 - 百利天恒全球首个双抗ADC药物伦康依隆妥单抗(BL-B01D1)治疗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1] - 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10项III期研究同步推进 未来3年有望新增5-8个适应症 [1]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8% 1类新药获批数量同比增加50% [4] - 成分股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三年超20% [4] 产品结构 - 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67% [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片仔癀、联影医疗、爱尔眼科、科伦药业、上海莱士、新和成、复星医药 [5] - 指数覆盖前端预防、中端检验和后端治疗领域 聚焦AI技术应用和主动健康管理赛道 [4] - 基因编辑、AI制药等颠覆性技术的临床转化标的在指数中占比超30% [4] 相关产品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及场外联接(A类:020093;C类:020094) [6] - 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A类:015139;C类:015140) [6]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红盘蓄势,机构:医药生物行业全年业绩有望持续企稳向上
搜狐财经· 2025-08-05 05:41
科创医药ETF嘉实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22.6%,成交4979.24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2] - 近1周日均成交5853.76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2周规模增长1229.68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周份额增长25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183.40万元 [2] - 近1年净值上涨50.01%,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61/2948(前15.64%)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涨幅41.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7% [2] 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包括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等 [2] - 联影医疗权重9.73%但当日下跌1.88%,百济神州上涨1.59% [4] - 博瑞医药表现最佳(+3.99%),泽璟制药(+3.39%)和君实生物(+1.89%)涨幅居前 [4] 行业前景与政策 - 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保政策推进是重要催化剂 [4] - 中金公司认为创新药产业已进入2.0时代,国产创新药将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4] - 东海证券预计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业绩将持续企稳向上 [5] -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医疗设备更新等政策将推动行业发展 [5]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
2025-08-05 03:16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分析 行业概况 - 医疗器械板块受集采和反腐影响业绩确定性曾受质疑 但随着集采政策优化和国际业务增长部分公司已走出困境未来板块机会增多[1]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行业整体面临量价压力主要受集采DRG飞检以及拆套餐等因素影响 预计下半年政策影响边际改善年底或现增长拐点[10] - 申万医疗器械指数年初至今反弹12% 过去四年持续下跌主因高值耗材集采和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2] - 今年初至今医疗器械板块涨幅约8%从最低点反弹近20% 港股医疗器械上涨带动A股相关机会[29] 细分领域分析 高值耗材板块 - 高值耗材板块受集采政策优化影响估值修复和业绩确定性提升值得关注 电生理外周神经介入等细分赛道及新产品催化剂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1][7] - 电生理赛道手术量高景气度惠泰医疗等国产公司以价换量逻辑得到验证 创新产品如脉冲消融PFA有望快速放量[3][13] - 血管介入领域惠泰医疗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3][15] - 骨科行业集采影响趋于稳定手术量稳健增长国产化率提升 春立艾康等龙头公司具备出海潜力[3][12] 医疗设备板块 - 去年行业招标下滑及渠道库存压力导致业绩承压 今年招标数据良好预计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1][6] - 建议关注迈瑞联影凯利耀华等设备公司发展 下半年可能有设备更新换代及以旧换新政策推进等新催化剂[6] IVD板块 - IVD行业面临检验服务价格调整等挑战 但创新能力强国际业务拓展潜力大的企业仍具增长空间[1][9] - 短期业绩承压但在国内反内卷及集采优化背景下预计明年部分公司将迎来业绩改善[28] 重点公司分析 迈瑞医疗 - 受国内设备招标延后影响上半年收入利润承压 预计三季度业绩拐点国际化增长潜力大[3][11] - 作为行业龙头在设备IVD和耗材领域均有业务布局 中长期看国际化增长潜力大并有外延并购机会[11] 联影医疗 - 二季度有望稳健增长海外增速或快于国内 全年业绩前低后高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3][11] - 收入确认节奏与医院装机确认时点相关 预计三季度在低基数下实现更强业绩改善趋势[11] 惠泰医疗 - 电生理领域推出PFA高密度和压力消融导管等高价格高毛利产品 填补高端房颤手术耗材空白[14] - 血管介入领域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15] - 布局国际业务借助股东迈瑞海外营销系统国际化进程有望加速[16] 微创医疗 - 明年估值仅为11倍 近期迎来国资入局带来管理经营能力边际改善预期[5][17][21] - 与高瓴签订可转债对赌协议中明确业绩约束 预计26年盈利释放不低于9000万美元[20] - 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国资持股比例显著提升 上海市政府评选为十大产业链主导平台型公司[21] 英科医疗 - 主营个人防护和康护护理产品一次性手套收入占比90% 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高于竞争对手[24] - 启动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利润分别达14亿和18亿[25] - 手套行业供需基本回归平衡 供给和需求逐步优化[26] 其他公司 - 心脉医疗和南威医学7月份大涨约24%[4] - 赛诺医疗冠脉支架美国注册申请获批国内申请有望获批 创新单品颅内自膨药物支架获批预期高[1][19] - 一瑞科技主要收入来源是探测器占80% 第二增长曲线包括核心部件和整机代工业务[27] - 金迈2025年中报预期利润3到3.6亿元 下半年心血管介入手术旺季可能推动全年实现6亿元目标[18] 投资建议 - 关注低估值增长潜力股如微创医疗(11倍)英科医疗亿瑞科技(20多倍)迈瑞医疗等[5] - 建议关注主动脉支架行业心脉医疗消化介入耗材南卫医学神经外周介入冠上通桥赛诺先瑞达等[8] - 港股与A股医疗器械均持续上涨 目前仍有低估值龙头企业值得配置如微创医疗英科医疗惠泰等[29]
联影医疗获融资买入0.31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6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00:22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4日融资买入额0.31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554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23亿元 实现净买入786.57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增长 分别为0.20亿元(8月31日)、0.14亿元(9月1日)、0.31亿元(8月4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4日融券卖出0.37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卖出0.14万股 [2]
联影医疗股价下跌1.52% 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1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8:3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5时,联影医疗股价报131.2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02元,跌幅1.52% [1] - 当日成交量为41194手,成交金额达5.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56.6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1%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5087.8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9% [1] 公司概况 - 联影医疗是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1] - 专注于CT、MRI、PET-CT等医疗影像设备的自主研发与生产 [1] - 由复旦大学物理系校友薛敏创立 [1] - 致力于打破国际巨头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技术垄断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 [1] - 2024年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下滑36.08% [1] 股东动向 - 五大员工持股平台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股份 [1] - 按当前股价计算市值约17.8亿元 [1] - 这是继2024年减持8.94亿元后,员工持股平台的又一次大规模减持 [1]
国产医械巨头分野:联影派17.8亿员工红包,迈瑞加速全球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2:21
联影医疗减持与业绩分析 - 联影医疗五大员工持股平台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股份,对应市值约17.8亿元,这是继2024年7月套现8.94亿元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减持 [1][2] - 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上市前发放的原始股,持股平台实际管理人为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 [2] - 公司2024年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大降36.08%,扣非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下滑39.32% [3] - 业绩波动原因包括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高端新产品市场导入期较长、研发及销售费用上升 [3] - 联影PET-CT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MRI设备超过20%,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中扮演关键角色 [3] 联影医疗股权激励与技术优势 - 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公司通过虚拟股和员工持股计划向800多名核心员工授予权益,2020年802名虚拟股持有人将6000万份虚拟股按1:1比例转为持股计划份额 [2] - 实控人薛敏持有952.46万份占比15.87%,为最大持有人 [2] - 公司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品线覆盖CT、MRI、PET-CT等,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3]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109.88亿元创当年最大IPO纪录 [3] - 核心团队与企业深度绑定及高端影像领域技术壁垒是公司长期发展底气 [4] 迈瑞医疗全球化布局 - 迈瑞医疗武汉基地总投资45亿元正式开园,涵盖研发和生产两大板块,聚焦微创外科、骨科、心血管领域 [5][6] - 公司已建立36家国内子公司与30多家分支机构,在约40个国家建立63家境外子公司及13个本地化生产基地 [6] - 2018年收购美国超声企业Zonare获得高端超声技术及北美销售渠道,2020年收购德国Eschmann公司切入欧洲手术室设备领域 [6] - 2025年研发投入达40.08亿元占营收比重10.91%,通过全球12大研发中心精准落地 [7] - 海外团队3000多名员工中九成以上为本地人,针对区域市场特点优化产品 [8] 迈瑞医疗资本运作与区域战略 - 武汉基地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及光谷生物城产业集群,可快速响应华中、华东及东南亚市场需求 [7] - 市场传言公司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募资至少10亿美元,资金拟投向德国IVD工厂和墨西哥生产基地 [8] - 本地化运营策略包括在印度优化设备散热系统使超声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越GE,在中东定制早筛设备拿下政府采购项目 [8]
联影医疗收盘下跌1.52%,滚动市盈率85.29倍,总市值1082.0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16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4日收盘价131.29元 当日下跌1.52% 滚动市盈率85.29倍 总市值1082.04亿元 [1] - 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平均54.32倍 行业中值38.11倍 公司市盈率排名行业第102位 [1] - 市净率5.33倍 高于行业平均4.72倍及中值2.70倍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1435户 较上次增加316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 同比增长5.42% [2] - 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87% [2] - 销售毛利率49.94% [2] 业务与知识产权 - 主营业务涵盖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核心产品包括MR、CT、XR、MI、RT系统及动物医疗设备、云服务平台 [1] - 累计知识产权申请11502项 累计获得5882项 [1]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1079项 获授权707项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66项 授权465项 [1] 行业对比数据 - 总市值1082.04亿元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16.17亿元及中值56.52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区间:九安医疗10.99倍至安图生物20.27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