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国家药监局批准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2:11
相比于传统磁共振,uMR Ultra结合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影像链,依托超高性能梯度系统与时空融合AI引 擎的协同优势,可持续捕捉解剖结构和功能组织活动的高清动态影像,对人体运动部位的观察、诊断和 研究具有重大潜力,将为胃肠道、盆腔、关节和神经系统等诊断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维度,推动诊疗标 准的全面革新。(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29日,由中国企业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uMR Ultr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批准上市。这是我国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联影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具 备"摄像"磁共振技术的公司,同时uMR Ultra已获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洲CE三大认证,实现全球 上市。 具备"摄像"功能的磁共振与传统磁共振有何不同?简单来说,传统磁共振采集的图像,类似于一系列静 态的照片,主要反映特定时间段内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由于磁共振成像对运动高度敏感,患者在 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跳、肠蠕动或轻微移动,均会导致图像模糊、重叠或条纹状 失真,严重影响图像质量,甚至可能掩盖病灶特征。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摄像”磁共振获批上市
中证网· 2025-09-30 12:08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李梦扬)近日,由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uMR Ultra正式获 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据悉,联影医疗现为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摄像"磁共振技术 的公司,同时uMR Ultra已获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洲CE三大认证,实现全球上市。 联影医疗介绍,由于磁共振成像对运动高度敏感,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心 跳、肠蠕动)或轻微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质量,甚至可能掩盖病灶特征,因此运动始终是磁共 振领域的"终极挑战"之一。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投入,联影医疗全新一代3T磁共振系统uMR Ultra在软硬件方面取得 重要革新,突破性实现磁共振从'摄影'到'摄像'的成像范式革命。"公司称,具体来看,相较于传统磁共 振,uMR Ultra搭载uAIFI.LIVE成像平台,结合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影像链,可持续捕捉解剖结构和功能 组织活动的高清动态影像,不仅保证了每帧图像的卓越清晰度,还提供了连贯的动态信息,解锁了新的 诊断维度,将推动诊疗标准的全面革新。 ...
联影医疗涨2.01%,成交额3.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11.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2:30
联影医疗今年以来股价涨19.44%,近5个交易日涨4.86%,近20日涨0.21%,近60日涨18.04%。 资料显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成立日期2011年3月21 日,上市日期2022年8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 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 81.29%,提供维修收入13.56%,其他(补充)4.68%,软件收入0.47%。 联影医疗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大盘、百元 股、基金重仓、融资融券等。 截至6月30日,联影医疗股东户数1.65万,较上期减少23.01%;人均流通股35953股,较上期增加 29.89%。2025年1月-6月,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9月30日,联影医疗盘中上涨2.01%,截至10:11,报150.88元/股,成交3.38亿元,换手率0.27%,总市值 1243.4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 ...
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获批上市,由中国自主研发
新浪财经· 2025-09-29 14:21
9月29日,由中国企业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uMR Ultr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是中国在医疗科技领域实现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联影医疗成为全球唯 一一家具备"摄像"磁共振技术的公司,同时uMR Ultra已获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洲CE三大认证, 实现全球上市。 具备"摄像"功能的磁共振与传统磁共振有何不同?简单来说,传统磁共振采集的图像,类似于一系列静 态的照片,主要反映特定时间段内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不可避免运动导致的图像无法满足临床诊 断对清晰度和准确性的基本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磁共振成像对运动高度敏感,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可避 免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跳、肠蠕动或轻微移动,均会导致图像模糊、重叠或条纹状失真,严重影响图 像质量,甚至可能掩盖病灶特征。 相比于传统磁共振,uMR Ultra结合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影像链,依托超高性能梯度系统与时空融合AI引 擎的协同优势,可持续捕捉解剖结构和功能组织活动的高清动态影像,对人体运动部位的观察、诊断和 研究具有重大潜力,将为胃肠道、盆腔、关节和神经系统等诊断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维度,推动诊疗标 准的全面革新 ...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922-20250926)-20250929
源达信息· 2025-09-29 09:49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机构调研热度、股东增持及公司回购活动 通过量化指标筛选出具备关注价值的标的 建议关注调研热度高且业绩增长的公司、增持比例较高的公司以及回购比例较大的公司 [11][20][24][31][32]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迈瑞医疗(397家)、汇川技术(393家)、联影医疗(306家)、深南电路(285家)和爱博医疗(261家)等 [11][13] - 近5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杰普特(86家)、甘李药业(84家)、石基信息(80家)、广日股份(74家)和能辉科技(63家)等 [12] - 近30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公司中有12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 [11] - 澜起科技、汇川技术和三花智控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相较2024年实现较大增长 [11] - 近30天机构调研次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汇川技术(29次)、皖能电力(14次)、冰轮环境(12次)、联得装备(12次)和博实结(11次)等 [14][15] - 近5天机构调研次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冰轮环境(4次)、沪电股份(3次)、博实结(2次)、威力传动(2次)和肇民科技(2次)等 [17] - 近30天机构调研次数前二十的公司中有5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 [14] - 乔锋智能、长青集团和汇川技术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相较2024年实现较大增长 [14]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增持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 共4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 包括巴比食品、华凯易佰、苏盐井神和顺丰控股 [18][19] - 巴比食品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为0.023亿元和0.015亿元 占公告日市值比例分别为0.040%和0.027% [19] - 华凯易佰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为0.200亿元 占公告日市值比例0.452% [19] - 苏盐井神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为0.001亿元 占公告日市值比例0.001% [19] - 顺丰控股拟增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14% [19] 年初至今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9月26日 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的公司共计274家 [20] - 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有86家 [20] - 评级机构大于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公司共21家 [20] - 按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由高至低排序 建议关注仙鹤股份(2.87%)、湖北宜化(2.27%)和新集能源(2.22%)等 [20][22][2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回购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 共计71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情况公告 [24] - 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共22家 [24]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共4家 分别为学大教育(2.43%)、新点软件(2.21%)、三诺生物(1.91%)和中国巨石(1.13%) [24][25] 年初至今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9月26日 共计1,747家公司发布回购进展情况公告 [26] - 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含10家)的共414家 [26]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有108家 [26][27] - 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公司包括承德露露(3.76%)、柳工(2.31%)、山推股份(1.61%)、华明装备(1.21%)、健盛集团(6.36%)、若羽臣(1.15%)和中国巨石(1.13%) [27][30][31]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方面 建议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且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的澜起科技、汇川技术和三花智控 [31] - 重要股东增持方面 建议关注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且增持比例大于1%的仙鹤股份、湖北宜化和新集能源等 [32] - 公司回购方面 建议关注评级机构家数大于10家且回购比例大于1%的公司 以及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承德露露、柳工、山推股份、华明装备、健盛集团、若羽臣和中国巨石 [32]
医疗器械深度:行业拐点已至,创新并购出海造就全球性龙头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包括高值耗材 医疗设备 体外诊断 IVD 低值耗材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纪要涉及的公司包括惠泰医疗 微创医疗 乐普医疗 迈瑞医疗 联影医疗 美好医疗 亿瑞科技 新产业 英科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华大智造 瑞迈特 时代天使 春立医疗 三友医疗 海得星光 依瑞科技 美豪医疗 维力医疗 万孚生物 雅惠隆 安图生物 圣湘生物 鱼跃医疗等 [1][5][19][21][22][23][24][36] 行业整体趋势与拐点 * 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重要拐点 过去四年因政策压制业绩承压 但短期多个细分赛道出现复苏迹象 [3] * 长期来看 国产替代和渗透率提升是主要成长路径 部分赛道国产化率仍有提升潜力 [1][3]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800多亿美元 2016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 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人民币 2016至2023年CAGR超过15% 全球市场约为中国的4至5倍 [12]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 工程师红利和完整产业链支持 正逐步开发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1][4]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与公司表现 * **高值耗材领域复苏明显** 骨科 神经介入 眼科 电生理等赛道存在投资机会 相关公司如惠泰医疗 微创医疗 乐普医疗展现出良好增长潜力 [1][5] * **医疗设备上游板块迎来拐点** 美好医疗通过CDM胰岛素笔等产品放量 并切入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赛道 亿瑞科技依托AI眼镜产业链 有望在2026年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1][6] * **体外诊断IVD板块** 受政策影响量价齐跌 但预计2026年情况将改善 新产业作为龙头 2025年四季度国内收入有望迎来正增长 [1][7] * **低值耗材领域** 虽大盘承压但仍具增长潜力 英科医疗凭借低估值和全球龙头地位具备性价比 [8] * **创新技术领域** 如AI医疗 脑机接口 外骨骼机器人等是投资热点 AI技术在医学影像 IVD 手术机器人 健康管理方面提升性能与效率 [29][30] 中国脑接口技术全球领先 是第二个进行侵入式脑接口人体临床植入实验的国家 [31] 外骨骼机器人向便携式发展 应用于消费及工业场景 [32] 企业战略调整与核心竞争力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进行战略调整 包括降本增效 技术创新 转型消费型业务以降低对医保依赖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及通过并购打开新增长曲线 [1][9] *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研发能力与优秀产品力 实现从性价比优势到性能优势的跃迁 [14] *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应关注有新产品催化的公司 如联影医疗的光子CT 奥华AQ400等 [26] * 医保政策支持创新器械发展 如DIP支付体系下更重视对创新技术的支持 [27] 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 **出海动因** 内因是研发能力提升 产品性能比肩全球头部公司 海外品牌认可度建立 外因是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国际市场规模更广阔 欧美市场支付能力强但门槛高 [11] * **出海模式多样** 包括海外业务主导型 出海潜力高型 业绩贡献弹性型 国际化刚起步型 具体路径有自主销售 代工 外延并购等 [13] * **国际化能力建设** 需要依托研发创新 临床注册 专利布局等综合能力 不同领域有特定要求 医疗设备需完善维保体系和专利布局 [14][15] IVD领域需注重代理商质量与维保能力 并可能需布局海外产能 [16] 高值耗材需应对专利诉讼和多样化销售模式 [17] * **销售模式** 主要包括ODM OEM 自主产品销售和License out 自主产品多以经销为主 部分建立直销网络 [18] * **公司出海表现** 迈瑞医疗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45% 增速超20% 联影医疗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超20% 增速超30% 华大智造海外业务占比超30% 瑞迈特海外业务占比超60% [19][20] 并购的重要性与案例 * 并购是全球器械龙头公司快速获取技术 拓展产品线的重要成长方式 [10][33] * 全球公司如飞利浦 西门子 美敦力 强生 波士顿科学通过并购成为市场领导者 [34][35] * 国内企业如迈瑞医疗自2008年以来进行十多次并购 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扩展成长 联影医疗 南微医学 安图生物 圣湘生物 鱼跃医疗等也通过并购拓展产品线或海外市场 [33][36] 地缘政治风险应对 * 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中国企业开始建设境外生产基地 如海得星光将成品转移至泰国生产 时代天使在巴西和美国建设产能 维力医疗在墨西哥及东南亚进行产能建设 南微医学 安杰思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 [25] 政策支持与新兴方向 * 政策支持创新医疗技术发展 如2020年立项指南新增人工心脏 脑接口等项目 各地出台政策鼓励创新医疗器械 [27] * 新兴投资机会包括医学影像 家用呼吸机 手术机器人 电生理监测设备 CGM 外周血管介入设备 神经介入设备 IVD中的化学发光和伴随诊断等 [28]
联影医疗跌2.00%,成交额4.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26.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45.77元/股 成交额4.05亿元 换手率0.33% 总市值1201.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26.8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79.17万元(买入占比3.57% 卖出占比6.97%) 大单净卖出1274.18万元(买入占比24.25% 卖出占比27.3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40% 近5日下跌1.44% 近20日上涨2.80% 近60日上涨15.38%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16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占比81.29% 维修服务收入占比13.56% 其他业务占比4.68% 软件收入占比0.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5.3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65万户 较上期减少23.01% 人均流通股35,953股 较上期增加29.89%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增持321.69万股至2654.46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781.97万股至2201.65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增持387.76万股至2046.99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增持293.81万股至1638.99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畴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精准医疗、大盘股、百元股、基金重仓及融资融券 [2] - 主营业务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2]
联影医疗:摩根士丹利上交所及高管交流会纪要要点
摩根· 2025-09-26 02: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Attractive"(具吸引力)[10] - 上海联影医疗股票评级为"Equal-weight"(中性)[10] 核心观点 - 中国2025年设备升级计划已于7月开始实施 预计2026年早期前景乐观 资金规模可能较2025轮更大 中央政府支持比例略高 顺风可能持续至2026年 这将支持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行业可持续复苏[1] - 管理层预计2025年海外增长将达到指导范围35-50%年增长率的高端 欧洲增长领先 预计达100%以上[2] - 为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已基本实现供应链自给自足 目前武汉工厂生产大多数<5MW CT管 5MW+ CT管从美国和欧盟供应商采购 随着良率改善 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内部生产大部分CT管[3] 财务数据 - 目标价格定为人民币158.00元 较当前价格有6%上行空间[10] - 当前股价为人民币148.75元(2025年9月25日收盘价)[10] - 市值达到人民币122,593.5百万元[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人民币2.37元 2026年增至人民币2.88元 2027年进一步增至人民币3.49元[10] - 预计2025年净收入为人民币12,479.5百万元 2026年增至人民币14,952.1百万元 2027年达到人民币17,940.5百万元[10] - 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62.9倍 2026年降至51.6倍 2027年进一步降至42.6倍[10]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10年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进口主导:核医学设备进口占比100% 超导MRI进口占比99.40% CT进口占比89.90%[5] - 2024年国产化率显著提升:核医学设备国产化率已达55.14% 超导MRI国产化率34.11% CT国产化率43.04%[7]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核医学设备国产份额从2010年0%提升至2024年55.14%[5][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21:20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3日15:00-16:00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3][6] - 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roadshow.sseinfo.com/) [6][7] - 投资者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参与互动交流 [5][6] 参会人员构成 - 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先生将出席说明会 [4] - 董事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GUOSHENG TAN先生及财务负责人兼首席财务官王建保先生将参会 [4] - 董事董事会秘书兼首席投资官TAO CAI先生及独立董事王少飞先生也将参与交流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提交问题 [2][5] - 投资者也可通过公司邮箱IR@united-imaging.com进行提问 [2][5]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回答 [2][3][5] 信息发布安排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3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 说明会结束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8]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67076658 [8]
浩瀚深度9月25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490万元 溢价率为-3.31%
新浪证券· 2025-09-25 09:44
股价表现 - 9月25日收盘价25.34元 单日涨幅1.81%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05%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909.36万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20万股 成交金额490万元 [1] - 成交价24.50元 较收盘价折价3.31% [1] - 买卖方营业部均为长江证券北京百万庄大街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3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810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