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计数能谱CT

搜索文档
从海底光缆到现代医疗,这些“中国制造”正改变你我生活
齐鲁晚报· 2025-09-21 13:35
在关键技术领域长期受制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了打破技术瓶颈、推动创新突破的中坚力量。记者深入苏州、上海、杭州等民营企业高地,亲眼见证了硬核 科技的现实攻坚,推动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实际应用场景,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红利。 01 光纤预制棒 从"0"到"1"的攻坚路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介质,随着传统玻芯光纤逼近物理极限,传输介质上的瓶颈成了一个新的挑战。前不久,江苏一家企业研发生产的空 芯光纤技术,为AI、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新业态的超大数据需求提供了无限空间。空芯光纤如同精密的"光子围栏"一样,将光牢牢约束在空气纤芯内。这 种"空气导光"的设计优势就是超低传输损耗、极低非线性效应、近乎光速的传输以及超宽的传输带宽。 许人东:国家在大力提倡科技的自立自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一定要有担当。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球已经铺设了11万多公里的海底光缆,十几亿的 人口都享受到全球互联互通的通信便利。 通信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及"5G+双千兆网络"战略的加速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让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重要话语权,成为以科技创新 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 ...
“0”→“1”,突破!中国“智造”凭硬核科技赢得话语权
央视网· 2025-09-21 05:58
央视网消息:在关键技术领域长期受制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了打破技术瓶颈、推动创新突破的中坚力量。记者深入苏州、上海、杭州等民 营企业高地,亲眼见证了硬核科技的现实攻坚,推动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实际应用场景,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红利。 空芯光纤如同精密的"光子围栏"一样,将光牢牢约束在空气纤芯内。这种"空气导光"的设计优势就是超低传输损耗、极低非线性效应、近乎光 速的传输以及超宽的传输带宽。 国产PET/CT精准助力肿瘤治疗 许人东表示,国家大力提倡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一定要有担当。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全球已经铺设了11万多公里的海底光 缆,十几亿的人口都享受到全球互联互通的通信便利。 企业负责人许人东介绍,海底光缆实际上承载了全球95%以上国际间通信的容量,是全球数字化信息化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存在的一些卡脖 子的技术难题,第一个就是超长距离光电传输的技术难题,第二个是万米水深的水密氢密技术难题,第三个是超高可靠性技术难题。在海底通 信系统里,一般要保证25年的长期可靠运行。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介质,随着传统玻芯光纤逼近物理极限,传输介质上的瓶颈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前不久 ...
从海底光缆到医疗设备 这些“中国制造”正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新闻· 2025-09-21 04:41
光纤通信技术突破 - 海底光缆承载全球95%以上国际通信容量 面临超长距离光电传输 万米深水密封和25年超高可靠性三大技术难题 [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传输损耗 极低非线性效应 近乎光速传输和超宽带宽 为AI和万物互联提供支撑 [2] - 民营企业全球海底光缆铺设总长度超11万公里 服务覆盖全球十几亿人口 [3] 高端医疗设备创新 - 国产PET/CT将扫描时间从20-30分钟缩短至1-3分钟 灵敏度提升40倍 图像分辨率和敏感性显著提高 [4] - 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探测器像素面积缩小至原1/9 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可检测微小病灶 [4] - 核心部件实现自研 晶体切割工艺提升光洁度和分辨率 [5] - 产品进入美国 日本 意大利等80多个国家 服务全球15300家医疗机构 [6] 机器人技术演进 - 通过海量实操训练数据采集 单日产生3-5万条真实数据 提升机器人作业智能 交互智能和运动智能 [7] - 人形机器人实现语言模型 视觉模型和行动模型三合一 具备多模态信息协同处理能力 [7][8] - 应用场景覆盖家居 餐厅 工业 商超和办公等领域 正向医疗护理 教育陪伴 家庭服务扩展 [7][8] 产业战略意义 - 通信技术突破支撑"宽带中国"和"5G+双千兆网络"战略实施 提升国家在该领域话语权 [3] - 医疗设备技术突破实现进口替代 推动精准诊疗服务普及 [4] - 机器人技术成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关键驱动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7][8]
百年医疗巨头回应出售中国业务,估值达数十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5:25
公司战略动态 - GE医疗正探索出售中国业务股份 潜在交易估值达数十亿美元[1] - 公司回应称不评论市场传闻 强调中国为全球最大医疗市场之一并承诺持续服务[1] - GE医疗在华发展已超百年历史 自1897年首次引入X光机服务中国患者[1] 财务业绩表现 - GE医疗2024年全球营收197亿美元 同比微增1%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32亿美元[3] - 中国区2024年营收23.6亿美元 同比下滑15% 创独立运营以来最大跌幅[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营收97.8亿美元 同比增长3% 但中国区业务下降2%[3]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营收5.63亿美元(约40.4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3] 市场竞争格局 - 西门子医疗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增长2.4% 为三巨头中唯一增长企业[3] - 飞利浦医疗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业务下降11%[3] - 联影医疗与东软医疗同步获批光子计数CT 实现中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4][5] - 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 此前仅西门子(2021年)和GE医疗(2023年)实现商业化[4][5] 技术突破进展 - 联影医疗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 成为全球首家商业化该技术的中国企业[4] - 东软医疗NeuViz P10碲锌镉光子计数CT同步获批 为全球首台8cm宽体光子计数CT[4] - 光子计数CT相比传统CT具有更高分辨率 直接多能谱成像和更低辐射剂量优势[4] 本土企业竞争策略 - 本土企业采用立体化策略蚕食外资市场份额 包括联影 迈瑞 东软医疗等[3] - 迈瑞医疗推出"十年免费质保+AI诊断软件终身升级"方案 直击外资企业维修服务毛利率超60%的盈利模式[5] - 本土企业以灵活市场策略形成对跨国巨头的"降维打击"[5]
考虑出售中国业务?GE医疗回应市场传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3:53
面对中国市场营收连续下滑、关税成本上升和本土竞争对手崛起等挑战,GE医疗(GE Healthcare)被 传正在探索出售其中国业务股份的消息。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医疗设备制造商GE医疗正在与顾问合作,探索包括出售其中国部门股份在内的 多种选择。潜在交易可能使这些中国资产的估值达到数十亿美元。这些考虑尚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就任 何潜在处置的时间和规模做出最终决定。 然而,这一举动已经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GE医疗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医 疗市场之一,我们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病患和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事实上,对GE医疗而言,近两年中国市场业绩确实存在较大的压力。根据GE医疗发布的截至2024年12 月31日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GE医疗全球全年营收197亿美元,同比微增1%;调整后息税前利润 32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全年营收23.6亿美元,同比下滑15%,创下自公司2023年独立运营以来的最大 跌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另外,2025年1月至6月,西门子医疗实现营收115.71亿欧元(约合133.9亿美元),同比增长7%;GE医 疗实现 ...
一张CT片子的进化(趣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9-12 22:16
技术突破 - 光子计数能谱CT像素尺寸达0.2毫米 为传统CT像素面积的1/9 [1] - 实现光电直接转换 精准捕获每个光子能量 传统CT需通过闪烁体转换无法识别单个光子 [4] - 辐射剂量降低60%-70% 部分检查降幅达90% [1] 临床优势 - 分辨率达业内领先水平 可清晰呈现耳蜗细微结构及心脏跳动时血管纹路 [1][2] - 精准识别早期肺结节边缘特征与密度差异 分析冠脉钙化斑块位置体积成分 [3] - 能谱成像可分辨组织内碘钙水成分 提供彩色图谱式诊断信息 [1][3] 商业化进展 - 联影医疗成功自主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 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 - 产品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展临床测试 [1] - 2023年联影牵头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协同攻关 [4] 行业意义 - 突破外资垄断格局 此前仅两家外资企业实现该技术商业化 [1] - 心脏CT成像实现突破 可捕捉跳动瞬间清晰展现血管瓣膜结构 [2] - 技术有望成为主流CT 针对各类疾病的研究空间巨大 [4]
光子计数能谱CT更早、更清楚发现微小病灶 一张CT片子的进化(趣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9-12 21:54
技术突破 - 光子计数能谱CT像素尺寸达0.2毫米 为传统CT像素面积的1/9 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1] - 采用半导体探测器技术 直接捕获单个光子能量 实现光电直接转换 取代传统CT的闪烁体转换方式 [4] - 辐射剂量比传统CT降低60%-70% 部分检查可降低90% 同时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1] 临床优势 - 可分辨组织内碘、钙、水等成分 提供彩色图谱式诊断信息 提升精准度 [1] - 心脏成像能力突出 能捕捉跳动瞬间 清晰展现血管、瓣膜及内部结构 [1][2] - 早期肺结节识别中可观察边缘毛糙度和密度差异 冠脉钙化风险分析中可定位斑块位置体积成分 [3] - 肿瘤治疗中能分析同源性 区分复发、转移与良性增生 [3] 商业化进展 - 联影医疗成功自主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 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 - 产品已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展临床测试与医学研究 [1] - 2023年联影牵头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协同攻关 [4] 行业意义 - 突破外资垄断 此前全球仅两家外资企业实现该技术商业化 [1] - 放射科专家认为该技术分辨率达业内领先 有望成为未来主流CT机型 [2][4] - 针对各类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空间巨大 技术仍处于持续进化阶段 [4]
仅差1厘!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上探2%,逼近去年9·24行情高点!牛市补涨空间或仍大
新浪基金· 2025-09-01 03:04
医疗ETF市场表现 - 医疗ETF(512170)早盘上涨2% 最高价0.395元 接近去年9月24日高点0.396元 [1] - 截至发稿成交额超7.2亿元 溢价率0.33% [1] - 10:54报价0.393元 较前日下跌0.006元(1.55%) 均价0.391元 成交量1.45万手 [2] 成份股表现 - 惠泰医疗涨幅超过6% 联影医疗涨5.71% 药明康德涨4.90% [2] - 华大智造和奕瑞科技跌幅超过2% [2] - 联影医疗现价149.90元 总市值429亿元 [2] - 药明康德现价108.36元 总市值3182.62亿元 [2] 指数构成与估值 - 医疗ETF跟踪中证医疗指数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尔眼科等 [3] - 指数最新PE估值36倍 低于近10年60%以上时间区间 [3]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在8月26日会议强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3] - 今年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52个 [3]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 [3] 行业业绩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 [3] - 医疗研发外包(CXO)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增长54% [3] - 创新药及配套产业链板块如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实现增长 [3] 行业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推动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改善 [3] - 看好创新药、CXO及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等方向 [3]
合肥天曜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厚雪资本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35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合肥天曜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厚雪资本领投 中芯聚源及国元基金跟投 [1]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扩大及产品研发 拓展海外市场及下游探测器集成业务 [1] 公司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专注于第三代战略性半导体晶体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产品为碲锌镉衬底及器件 [1] - 正在拓展高端磷化铟及氮化铝化合物半导体产品 致力于打破欧美日技术垄断 [1] - 碲锌镉产品在医疗领域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并向多家头部医疗厂商送样 预计明年进入放量阶段 [1] 行业动态与市场机会 - 以碲锌镉、碲化镉作为探测器材料的光子CT已正式进入临床 [1] - 西门子医疗光子计数CT从2025开年至7月底累计中标近10家医疗机构 总金额达4.75亿元 单台价格近5000万元 [1]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已入驻中山医院及瑞金医院 开启临床测试和临床医学研究 [1]
国家药监局力推高端器械创新,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上探1%!CXO集体反弹,药明康德大涨4%强势领衔!
新浪基金· 2025-08-29 03:03
医疗板块市场表现 - 医疗ETF(512170)早盘上涨1% 成交额超4.9亿元 最新规模达275.35亿元[1] - 药明康德领涨4% 三博脑科、新产业、万东医疗跟涨 美好医疗、卫宁健康出现调整[1] - 中证医疗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尔眼科等龙头企业[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2023年已批准52个创新产品[3] -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政策深化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协同[3] - 政策强调加强生物医药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研发生产[3]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3]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下半年看好出海及集采出清板块 新兴市场布局企业潜力大[3] - 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3] - 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 并购重组将提速[3] - AI+影像/手术方向受关注 国产设备受益政府采购政策倾斜[3] - 医疗耗材板块随集采进入尾声有望企稳回升 CXO行业订单边际改善明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