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ETF(159859)较日内低位回升超1%,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连续6日“吸金”,机构:看好创新药板块下半年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7:05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表现 - 9月16日午后跌1.14% 成交额超4000万元人民币 溢折率0.28% 盘中频现溢价交易[1] - 近6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2亿元人民币[1]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创新药ETF 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CXO领域[1] 生物医药ETF(159859)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一度跌1.75% 最终跌0.44% 成交额超8800万元人民币 暂居同标的第一 溢折率0.18% 盘中频现溢价交易[1] - 近5日累计吸金超2.2亿元人民币[1] - 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 选取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综合排名前30只生物医药产业股票作为样本[2] 行业基本面与机构观点 - 中报业绩显示创新药、CXO、生物制药等细分板块均迎来业绩修复[2] - 中国医药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长期看好行业走出全球性大公司[2] - 国产创新药进入2.0时代 从跟随走向FIC/BIC创新 工程师红利、丰富临床资源和支持性政策形成多边加持[2] - 下半年10月中旬ESMO会议前后临床数据读出与BD交易有望带来板块新一轮投资机遇[2]
海外利空突袭,中国创新药韧性凸显!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探底回升,场内放量溢价,买盘强劲
新浪基金· 2025-09-11 02:58
市场波动事件 - 9月11日早盘AH创新药板块全线重挫 A股药ETF(562050)盘初下跌5% 港股中国生物制药等多股一度跌超10%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跌幅一度超7% [1] - 盘中情绪逐步修复 港股通创新药ETF跌幅收窄至逾3% 成份股中国生物制药跌逾6% 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H股跌逾7% [1] 事件驱动因素 - 美方拟出台行政命令草案 威胁切断从中国引进创新药的通道 针对美国药企收购中国药物权益交易及使用中国患者临床试验数据 [3] - 机构分析认为该草案影响类似去年生物安全法案对CXO的冲击 但大概率无法落地 可能围绕发布进行博弈 [4] 行业韧性表现 - 中国创新药产业被视为全球不可动摇的源头 行业崛起不可逆转 去年CXO已验证医药脱钩不可行 [4]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盘中出现宽幅溢价 成交额近6亿元 大幅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 [4] - 该ETF连续7日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近2.8亿元 显示逢低增仓资金强势 [4] 指数优化调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完成"提纯"修订 全面剔除药明系等CXO个股 新纳入14只纯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含量升至100% [5][6] - 剔除的CXO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市值3564.32亿港元)、药明生物(1590.73亿港元)等 新纳入恒瑞医药(5286.19亿港元)、康希诺生物(180.92亿港元)等 [6] - 该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19.75% 领涨同类创新药指数 [6][7] - 剔除CXO后指数历史回溯表现显著更优 预计在后续行情中展现更强进攻性 [7] 产品交易特征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实时成交额5.99亿元 换手率45.06% 内外盘交易活跃 [5] - 该ETFT-1日单位净资产为1309413.30元 近5日净流入3849万元 [5]
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正式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53
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发布 - 系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战略布局指导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组织 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北京笃威尔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打造[1] - 依托国际创新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链条数据支撑 通过数据整合-情报分析-精准赋能全链路能力运作[1] - 精准破解政府 企业 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全过程核心痛点[1] 系统战略意义 - 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 为我国创新药产业突破卡脖子瓶颈注入关键动能[1] - 助力创新药产业实现高质量集群发展[1] - 在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开幕当天正式亮相[1]
创新药零售市场快速扩张,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最新规模超15亿元,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4:46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0.5%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盘中成交额超2亿元,净申购达600万份 [1] - 该ETF产品8月以来获超5亿元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超15亿元创历史新高 [1] 创新药零售市场数据 - 2024年零售药店(DTP)创新药销售规模达887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规模达233亿元,同比增长15.0% [1] - 创新药销售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1]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保持较快增长 [1] - 今年大额BD交易频出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方案生效,成为首批100%纯度创新药指数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1]
港股创新药板块回调引资金逆势“抢筹”,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今日净申购近1亿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8:14
行业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2.2% [1] - 恒生创新药ETF盘中成交额达7亿元 净申购近1亿份 [1] - 该ETF近一个月净流入超5亿元 规模增长显著 [1] 行业动态 - 2025年第十八届西普会在博鳌开幕 聚焦药物研发、支付创新、院外服务等领域 [1] - 行业龙头与投资机构共探医药产业新价值 [1] - 专家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全链条创新优势凸显、国际化进程提速、政策持续发力的多重利好 [1] 指数调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修订生效 明确剔除CXO企业 [1] - 该指数成为ETF跟踪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1] - 调整后指数自2023年7月10日发布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和夏普比率均更高 [1] 投资工具 - 恒生创新药ETF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1] - 该产品可助力投资者精准布局创新药产业发展机遇 [1]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规模屡创新高,创业药产业再迎政策红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8:01
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结果 - 2025年医保目录初审通过534个通用名药品 商保目录初审通过121个通用名药品 多款肿瘤/罕见病创新药及高价CAR-T疗法进入商保初审名单 [1] - 创新药支付体系进入双轨制时代 医保与商保目录并行推进 [1] 创新药行业市场动态 - 创新药板块市场情绪持续上行 当前仍存在弹性空间 [1] - 2023年对外授权交易频繁 重磅交易陆续落地 优质国产创新药品种存在出海潜力 [1] - 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与商保政策推进是行业重要催化剂 [1]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 - 新编制方案剔除CXO企业 聚焦纯创新药企 成为首个100%纯度创新药指数 [1] - 调整后指数自2023年7月10日发布以来年化收益率与夏普比率均提升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最新规模突破12亿元创历史新高 [1]
“纯度”更高!港股这一指数大调整,5家CXO公司被剔除
券商中国· 2025-08-13 02:44
指数调整与行业聚焦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5家CXO公司,这些公司原先在指数中的权重合计约20% [2][3] - 剔除CXO后,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成为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3] - CXO行业主要为创新药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外包服务,不直接获取核心知识产权或承担研发风险 [3] 市场表现与投资吸引力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约100%,创新药产业研发效率提高,管线储备跃居全球第二 [5] - 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修订后指数年化收益率超47%,夏普比率更高 [4] - 跨国药企大幅增加中国创新药专利采购,2025年1-5月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5] 基金持仓与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对CXO板块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医药主题基金二季度减持CXO并换仓港股创新药股票 [2][5] - 主动权益类医药基金前10强中,CXO持仓比例几乎可忽略 [5] - 创新药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最高达130%,部分跟踪指数的ETF收益接近翻倍 [6] 估值与行业前景 - 港股创新药当前市盈率约41.8倍,处于近5年较低水平,成长性估值具备吸引力 [6] - 行业基本面改善,研发水平与变现能力提升,重磅BD交易频现且药品密集获批上市 [6] - 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债市收益率下降,对创新药等科技成长型行业形成支撑 [6]
纯度升级!恒生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修订8月11日起实施
金融界· 2025-08-12 07:14
恒生创新药指数修订 - 恒生创新药指数编制规则于2025年8月11日实施关键修订 主要涉及两大调整:剔除CXO行业公司(包括CRO、CMO、CDMO)以及将选股范围明确限定为"合资格在互联互通下交易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1][2] 指数成份与结构变化 - 修订后指数一次性移除7只"创新药含量"较低的企业股票 成份股数量减少但更聚焦药品和生物技术两大创新领域 创新药纯度达100% [3][9] - 前十大成份股以生物技术公司为主 其中康方生物权重10.31% 三盛成田9.80% 信达生物9.52% 中国生物制药9.47% 科伦博泰生物-B 9.18% [4] 指数特性提升 - 修订后指数更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核心环节 直接反映创新药企研发突破和国际化进程 更准确刻画行业发展趋势 [5][6] - 因选股范围调整 指数获得南向互联互通交易资格 有望吸引更多内地资金 流动性和交易便捷性升级 [2][7] 相关ETF产品表现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520500)作为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 2025年截至8月8日连续6周获资金净流入 份额达5.97亿份(年内增幅389.34%) 规模11.55亿元(年内增幅854.55%) [8] - 该ETF流动性突出 截至8月11日连续15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0亿元 区间日均成交额13.93亿元 换手率均超85% 支持场内T+0交易机制 [8] - 该ETF 2025年上半年收益56.94% 业绩基准(恒生创新药指数收益率)同期收益57.83% [8]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港股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显著回升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100% 受出海热潮、研发提速及政策支持(如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多重利好驱动 [1]
破同质化困局,创新药产业迎 “中国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4:11
行业转型与增长 - 中国医药企业加速从"仿制"向"创新"转型,创新药领域迈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1] - 2024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上半年BD(商务合作)超50起,总金额突破480亿美元,双抗/多抗、GLP-1受体激动剂、ADC成为出海新增量引擎 [1] 研发与竞争格局 - 中国创新药从早期概念到获批上市的时间间隔与美国的差距从2010年的10年缩短至2024年的3.7年 [3] - 新药研发TOP20靶点吸引716个产品申报,占全部申报总量的29%,2019年70%临床阶段创新药集中在21%靶标上,同质化竞争严峻 [3] - ADC领域同质化严重,一款潜力产品推出后常有十几家企业跟进布局 [4] 差异化与政策支持 - 突破同质化困境需聚焦开发技术壁垒高的全新产品或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4]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16条措施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5] - 港交所18A新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为创新药企提供融资到退出的全周期资本通道 [5] 全球化与商业化 - 中国创新药企全球化步伐加快,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实现零的突破 [7] - 2024年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中中国占比达42%,较5年前的4%显著提升 [8] - 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成本为美国的约三分之一(25000美元vs69000美元),患者招募速度更快(0.5名/月vs0.2名/月) [8]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AI技术如大语言模型在靶点调研、信息梳理中降本增效,蛋白结构预测等难题被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破解 [9] - AI在临床研究业务中有大量可切入场景,泰格医药通过嵌入AI技术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数据价值 [9]
创新药纯度100%,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金融界· 2025-08-08 01:42
指数修订方案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于8月11日修订编制方案 明确剔除医药外包企业(CXO) 成为首批100%纯度创新药指数 [1] - 剔除5家CXO公司 原合计权重约20% 年内涨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 [1] - 修订后指数自2023年发布日至今年化收益率超47% 夏普比率更高 2023年发布日以来/2024年/2025年初至今业绩均更好 [1] 指数定位与特点 - 修订后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 更精准表征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1] - CXO企业不直接获取创新药核心知识产权 不承担研发风险 不参与专利授权收益分配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产品 规模突破10亿元 联接基金A/C代码024328/024329 [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产业研发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 管线储备全球第二 [2] - 2024年1-5月跨国药企采购中国创新药专利金额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跨国药企采购趋势持续加强 [2] -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亮眼 截至8月5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约100% [2] 市场竞争力 - 中国创新药国际竞争力提升 成为股票市场重新定价创新药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 [2] - 指数修订助力投资者实现精准配置 一键布局港股前沿创新药企 [2]